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耕读文化著称的华州大明镇毛沟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以耕读文化著称的华州大明镇毛沟村
毛沟村位于华州大明镇东北部,与瓜坡镇毗邻。该村范围内有莲花池、担水沟、老虎沟、楼子沟、柳洼、狼窝口等六条沟,沟水从西向东流入金堆峪河。早年村民均顺沟依坡面东而居,不少人靠崖住在土窑洞里。在这一长串破旧民居中间,建有三间大瓦房,为毛家祠堂。解放初改为学校,1956年拆毁。人们曾惋惜的编了几句顾口溜:“拆了庙,拆了塔,村巷到处砖瓦渣。”当今虽然房屋建筑已荡然无存,但遗址仍清晰可见。毛家祖坟则位于毛沟村的上游地段,距毛氏家族第二个居地约一公里。

毛沟原住户村落 贾平京摄
毛家沟村先后有三个居住点,第一处位于沟壑边缘,这是毛氏家族最早的居住地,年代久远,遗迹难觅;第二处的旧村落在接近沟底的地方,有一个较低的平台,大概居住过几十户人家,虽然人早已搬走,但石碾、碾麦场遗迹遗物等依稀可见;第三处即当今村民居住的村落,全村有十多个姓氏,毛姓占到60%以上,大姓还有肖姓和胡姓,各有数十户人家。村民陆续离开沟里的坡台迁到塬上,如今已形成漂亮干净的新村。

毛家沟新村主巷道北侧有新建的村史馆,院内坐北面南是一栋九间两层的楼房,设有毛氏远祖纪念堂和六个展厅。两个主要展厅展示着毛氏迁徙及宗祠文史资料、毛沟村老照片、族谱、村民曾经使用过的农具、生活用具用品以及风土文化物品等。村民每逢清明节,族人都要到毛氏远祖纪念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毛沟村史馆 自网络
毛沟人素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人的品德教化和知识教育。坚持以耕读文化教育年轻人,以宗教文化感化民众。古时曾修祠、立庙、筑塔、建戏楼。村子里曾有两进的老爷庙、娘娘庙,有一砖到顶的火神庙、马王庙,到清代末年就有大庙六座,建筑庄重宏伟,塑像形态威严,壁画精美细腻。在重教兴学方面,自明朝末年,毛沟人就在官窑办私塾,请先生对孩童进行启蒙教育,传授中华传统文化。到民国初年私塾仍在继续,有位外号马善人的老先生曾在村私塾讲学多年。1930年到1935年,将私塾改办成“五美小学”,校内有门房三间,厦房三间,教室四间,还修有戏楼一座。
解放后,毛沟人办学热情更高,“成年人扫文盲,孩子们进学堂”。1956年,毛沟小学迁建到毛家祠堂前,将祠堂改建为一个教室,另新建一个教室。1962年迁建到塬上大道旁,盖新教室14间。1995年筹资23万元,扩建成七间两层的教学楼。由于全村兴学,毛沟人才辈出。清代出了位肖秀才,民国有从军缅甸的赵茂义,保家卫国,后从业东北星火农场,成为著名劳动模范;受过高等教育的肖成栋曾任陕西省粮食厅厅长,肖大章曾毕业于黄埔第八期;王树铭194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王树信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后到哈工大进修快艇鱼雷专业,长期留西北工业大学任教。
毛沟村群众文化生活活跃,文艺之风很盛,村里早年建有老戏楼,每道逢年过节、夏收秋收后常有戏曲演唱活动。许多村民也会吹拉弹唱,乡村文化氛围浓厚。1955年曾成立毛沟剧团,排练并演出“梁秋燕”、“三世仇”等剧目,1967年后又将“红灯记”、“龙江颂”、“夺印”等全本戏排演成并外出到各地巡演。不仅演遍高塘塬区,还远至华县、渭南多地。舞合设计、灯光布景在当时华县境内算得上一流水平。
毛沟人在文化艺术熏陶中也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该村学子李继胜,解放前毕业于上海美专,建国初就任新华社漫画编辑,手中画笔出神入化,寥寥数笔,即可勾勒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他还能用扫帚般大笔画出舞台布景,气势磅磅礴,美不胜收。还有本村的肖逢民,1962年毕业于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一生从事书画事业,现已是当代陕西著名的书画家。

毛沟村 高振强摄
毛沟人继承传统文化,兴教办学,快乐向上的文化魅力,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后人,使村貌、村容、村风欣欣向荣。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甬道】中国第一堡 (China's Fortress Town)(图)
千年古村
【文化】古戏台上,说尽世间百态!
毛氏家谱_1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河南省—-— 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民俗文化之新中国建立前正宁县主要戏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