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兴旺:回味多多的华县桥峪建设记事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杜明科推荐
回味多多的桥峪建设记事
作者 胡兴旺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晃离开故乡已有48载。回忆往事多如过眼烟云,模糊不清,支离破碎。留在脑海里的清晰记忆少至又少。最近有同乡,还有老同学在群里聊起有关修建桥峪水库的事情,真是感慨万千,那是一段不能忘怀的青葱岁月。

    桥峪水库的建设是华县最早开工建设的峪口水库,对华县来说,规模巨大,在华县开了峪口建设水库的先河。桥峪水库的建成造福于华县人民,特别是塬上五个公社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记得是1969年春节刚刚过完,大地还没有回暖,工地就正式开工了。各路修建水库的队伍就纷纷的往水库工地上进发。我们村所在的城关镇按照县里的安排组织了青壮年劳动力上工地,我也是修库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村(华县老火车站)距桥峪估计有二十多公里路程。我拉着家里的架子车,走了半天多时间才到工地。从家开始,一路上坡,爬上瓜坡,绕来绕去,才到桥峪。当年的路况也远不如今天,很是吃力,现在想想当年也是精神力量支撑坚持下来的。
    当年,水库工地上,打眼放炮的声音叮叮当当,炮声隆隆,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进度顺利。我的任务就是负责把挖出来的石头和沙土拉倒峪外。那时的人们普遍单纯、诚实、本分,干活不会偷懒耍滑,繁重的劳动使人劳累,但心情舒畅。记得我那时年轻,在卸完车上的沙石后,返回基坑的路上,会把架子车侧起来,单边车轮着地推着跑,引来别人的眼光,我还有点小得意,现在想想也觉得好笑。
    基坑在一点点挖下去,每天的劳动不断重复。参加修建桥峪水库的人过着集体生活,住在一起,吃在一锅,干在一块,也感觉很热闹。当年没有什么电气设备,更没有电脑,电视和手机,连个收音机也没有,劳动一天,晚上睡的都很香。当年的条件,环境放在现在不可想象。
    印象中当年修建水库时,一开始没有什么挖掘机械,全靠人工一锹一锹的往车上装,大一点的石头还得人抱到车上,不怕脏,不怕累。后来基坑深了,要把一车石头拉上来,还得前面人拉,后面人推,很是吃力。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基坑一米,两米,三米地向下延伸。一直要挖到两边山坡的基石上,使坝基坐落于基石上,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建成的大坝牢固和长久的安全。

    记的是开工两个月还是三个月的时候,基坑挖了十多米深,突然一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老天好像是要考验人们的意志,发泄天威,山洪爆发,洪水像猛兽一般,咆哮着夹裹着山间的巨石泥沙铺天盖地的一泄而下,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狂威。雨过水退之后,已经挖了很深的基坑不覆存在,全被石块和泥沙填满,大家辛苦几个月的劳动成果顷刻之间付之东流,化为泡影,真是让人欲哭无泪,悲伤不已。但灾难吓不倒华县人,大家又重新鼓起勇气,重整旗鼓,从头再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虽然有关修水库的很多事情记忆已经模糊,但这一幕经历我记忆犹新。
    在水库工地劳动到麦收季节,大约是六月初,生产队把我换回去参加麦收,管理操作队里的柴油机、脱粒机、抽水机等机械。这样我结束了几个月在水库工地上的劳动和生活。再后来我穿上了军装,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再无缘水库后来的修建劳动,没有经历水库建设的全过程。欣慰的是我为桥峪水库的建设也曾经出过一份力,水库工地上也留下过我的脚印和汗水。
    虽然离开家乡快五十年了,很多事情的细节已经记忆不清,但桥峪、桥峪水库的名字不会忘记。我衷心的祝愿家乡青山绿水越来越美好,祝愿桥峪水库青春常在,长久的造福于华州人民。
                          
【作者简历】胡兴旺,男,1950年8月生。华县原城关镇团结村(华县老火车站)人,1966年咸林中学初中毕业。1970年12月入伍,1987年转业地方工作。

原文来源:杜明科推荐

原文作者:胡兴旺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阳宅十书 | 阳宅外形吉凶图说:看宅形断吉凶(九)
古籍抄本《普庵祖师渡济符咒》
神授法奇门秘籍古书籍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元曲释义-26】
大丁术数课堂 盲派八字命理学习笔记(06)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38-【与兄瑾言子瞻书】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