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恩情在心——我在华县遇到的那些贵人
恩 情 在 心(一)
作者 郭玉贤

有人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有人说:患难见真情;有人说: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可以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有了朋友可以让人呼风唤雨。这些话我都感受颇深。

乡党秦获幸来家中(左)拜访 王新记摄

我是生活中的弱者,从小到老,肩负着许多属于自己也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在我无法挺过的关头,我都遇到贵人相助。无数的雪中送炭者,救我于水火之中,帮助我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走到了今天,谱写明天,我将有恩于我,无法释怀的部分人和事记录下来,永远铭记大恩大爱,鞭策自己,做一个无愧于社会的人。

感恩刘文言老师。在高塘中学任教时,我丈夫的精神分裂症再次严重发作,当时家里生活极度艰难,连去西安的火车票钱也难凑齐。丈夫的病急得我日夜难眠。曾任我初中班主任的刘文言老师,这时和我同在高塘中学工作,他知晓我的困境后,毫不犹豫马上给了我50元,催我赶快去西安给丈夫看病。
华县高塘中学 自塬上人家
50元现在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可在20世纪70年代,我的工资只有38. 5元,他的工资比我高,也只有63元。50元是他月工资的80%,相当于现在的5000多元(我现在的工资是5000多),一下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拿了他给的50元钱,带着丈夫去了西安,使他的病得以控制好转。可事情过后,老师知道我的处境依然很困难,从未对我提说过还钱的事,后来我多次给老师还钱,他都坚持不要,直至他谢世!四十多年来,老师的深情,无私宽大的胸怀,关爱学生的恩德,永远难以忘怀!

我感激王世忠。我初任候坊公社书记兼社长的时候,只有一腔工作热情,实则是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门外汉。但是,令我感动的是,当时公社的老领导、老同志、年青同志对我都很尊重、很支持、很关心,使我的工作逐步顺利开展。幸喜有一位知识渊博、德才兼备、组织能力很强的社工干部王世忠同志,帮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公社的几年里,他经常熬夜为我起草大会讲话稿和工作报告,也常为我蹲点驻队出谋划策。特别是我驻队患病的时候,正值生产队在阴雨连绵中突击秋播的时候,他一方面安排好生产队的工作,然后和民兵排长拉上架子车,坚持要我坐到上面,在泥水中走了十多里地,到县医院给我看病,使我的胸膜炎得到了及时诊治。我看他在泥水中拉车很累,中途几次要下车走,都被他们拦住了。

世忠离陕赴疆已近四十年,其间,我们从未中断过联系,他和他的爱人黄芳琴都是我的好朋友,都一直亲切地称我为大姐,逢年过节都有电话问候和祝贺,也时常给我寄来新疆土特产和珍贵礼物。他待我的母亲胜似亲人,只要回华县就要带上礼品来看望老人,也常给老人留下500、1000元的现金,在新疆打电话都要问到老人的健康情况,使我不胜感慨!我们的友谊真诚,永恒。

他对我十分尊重,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我有提议,如同下达命令,他都视为大事,努力去办。

2016年,他回华县聚餐闲聊时,我提出请他编戏宣传华州籍唐朝名将郭子仪,他欣然应诺,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编写了大型秦腔剧《大将郭子仪》,这部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赞扬,已成为华州区传承优秀文化传统、讲好华州故事、宣传华州著名历史人物的一张特色名片。

大型秦腔剧《大将郭子仪》剧照 王新记供

我感激刘春秀。我遇到刘春秀是患胸膜炎在华县医院住院时,他的父亲也有病住在县医院,她家住离县医院不远的崖坡村。每天早晨为父亲送早点,总是提着油条和灌满豆浆的热水瓶,先来到我的病床前,给我留下油条,给碗里倒满豆浆,再去看望她父亲。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持续了很长时间。此时她还是一个农村姑娘。

时过几年后,她已在县医院做实习医生,我调县妇联工作。一个冬天的星期日,我的儿子睡在墙角位置,早晨起床,刚站起来突然昏倒,小便失禁,女儿吓得大声痛哭,我急得束手无策。由于是星期日,宿办合一的楼上没有人,我赶快跑出门外,想到一楼去喊人,没想到跑到二楼口碰见刘春秀,正好遇到她来看我,我俩急忙跑进房子,春秀马上断定,孩子是煤气中毒,她立即打开窗户,又把蜂窝煤炉子提出门去,熟练地给孩子做有氧活动。很快,我儿子的情况得到缓解,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原华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自华县志

刘春秀和我的相识只是在别人家里有过一面之交,但她对我的照顾使我至今难忘。在后来多年的生活里,如果知道我有事需要帮助,她都会全力相助,尤其在我退休以后,她一如既往的照顾我,对我的孙子也疼爱有加,每年给娃发压岁钱,直至大学毕业。两家人已成为很好的朋友。

我感激刘赛赛。我在侯坊工作的几年里,结交的又一个好朋友叫刘赛赛。我调县上工作后,她已带着孩子,去四川成都丈夫那里定居。在我儿子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儿子在西北大学读书四年只吃过三个冰棍(每根三分钱或五分钱),赛赛在成都也只是一个临时工,但每学期都要给我儿子邮寄50元费用。她还用自已微薄的工资给我缝制一件黑色呢子短大衣。漫长的岁月收到她的礼品我已无法计数啦。一番盛情难却,连接着千里姐妹之情!

那个时候的50元,是她一月的工资,相当现在的几千元。多年来,赛赛只要回华县,必看我和我母亲。现在,我每天都能收到她的祝福问候,她认为,每天能有我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她会知道我的情况,少一些牵挂。

她的母亲也视我为大女儿,常常挂念着我们一家人。在我有了孙子赵洋后按农村习俗,每年夏收后老人都给我家送来一个大锅盔,一直到孩子12岁。老人心地善良,守信佛教,活到94岁。在她临终前得知我的孙子和外孙女都将要结婚生孩子,为还未出生的孩子,各做了一个百片布合成的小被面,成了永远的纪念。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流年光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人有退休金,存钱有多重要?三个老人说出心里话
刘春阁丨常回家看看
老人帮忙带孩子 儿女该不该给“工资”
“陪伴式孝顺”是场噩梦,70岁老人:要做好“二出一受”的准备
“老了别把钱看得太重”,70岁婆婆:每月资助2千他们好我也舒心
82岁老人最舒服的养老:按月给子女结工资,我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