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历史人物传承脉络

这是很多年之前写在论坛里的文章,那时候有些内容还不严谨,叙述风格也还算通俗易懂,现在拿出来也懒得再改动了,大家将就看吧。

今天聊一聊周易在几千年历史上的发展演化过程。当然,不管是义理,还是象数,还是其他都离不开人的传承,任何方法和理论都是寄身于人物来承载的。所以,就说说在历史上留名的各门各派,各大家。

最早那就得说“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了。哪三古?上古、中古、近古,哪三圣?伏羲、文王、孔子。三个人分别对应三个大的时代。
伏羲画了八卦,周文王把卦象加了注解,孔子为易经作了注(易传十篇)。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重卦之人有四种说法,今天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伏羲,一种认为是周文王。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写到是文王重卦,朱熹认为是伏羲重卦,并有“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即方圆图。个人认为,文王的主要功绩应该是系辞,即对每一卦、每一爻做了文字说明。如“乾,元亨利贞。”

而孔子所做的是对易经作了注,即十翼部分。哪十翼?《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这是六部分了,还有《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一共是十篇,史称“十翼”,即十个翅膀,从此易经完整且丰满了,后代各家所做的注、疏、正义、本义等都是以这个为蓝本。

顺便普及一下《周易》和《易经》说法的区别和差异。
易经是当今对《易》的通称,周易是指我们上面说到的卦象、系辞和十翼部分,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版本。《周易》中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而《周易》通常认为是周朝(主要是周文王和周公)时期的易学,在此之前还有夏朝的《连山》,和商朝的《归藏》。

关于《连山》和《归藏》,这两个版本都已经遗失,现在民间也有在小范围流传的,也有打着《连山》《归藏》旗号而实际上与他们完全没有关系的。
《连山》的卦象顺序是以艮卦为第一,《归藏》是一坤卦为第一,而现在的《周易》是以乾坤两卦为首。《连山》以艮卦为首的一个原因,艮为山,为止,在夏朝时期治水是当时一件大事,而艮在第一位与此事有很大关系;归藏以坤为首的主要说法,是说商朝主要开始农业生产,而耕种是离不开土地的,所以以坤卦为首。

这里面隐藏了一个前提,既然给卦排了序,那就应该是六十四卦,而不是八卦。八卦无所谓顺序,只是先天、后天的区别,而八卦的表达方法主要则是八卦图的画法。
说到这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上面说的是谁重卦的问题,《连山》和《归藏》时期既然已经是六十四卦了,显然是在周文王之前的,那就不应该是文王重卦。

再插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问题。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是在什么时候区分的呢?大家都知道伏羲画的先天八卦,即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具体内容我们以后再讲。
 
而后天八卦是文王所做,卦象与方位、五行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被广泛应用于术数类预测的基础,如以乾卦为西北方向,对应五行属金等等。
 
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这也是大家比较公认的说法。按照我的理解,先天八卦是宇宙本身的规律与性质,后天八卦是为了揭示宇宙规律而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在一些预测方法中以先天之数、后天之方位来进行占断,其实就是在利用先天和后天的结合,来综合判断事物的规律。

在汉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体流程人群中是不知道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和说法的,很奇怪吧?其实是在儒学一脉遗失了这部分内容,而在道家却一直流传下来,到了宋代邵雍时期把先天八卦、先天之数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先天八卦才为更多人所知。

关于先天和后天其实在《易传》中写的很清楚。在《说卦传》中对于先天八卦的阐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而对于后天八卦的阐述内容为:“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说明在孔子时期是有先后天说法的不同描述和区分的,可惜儒生没有领会到这些内容。

到了汉朝,首先说西汉,有个叫田何的人,被称为汉代易学开山鼻祖。田何又传给了周王孙、丁宽、服生和杨何。丁宽传给了田王孙,田王孙又传给了施仇、孟喜、梁丘贺。(梁丘是个姓哦)

这是汉代易学的传承脉络,但是这些人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孟喜。孟喜开发了一套新的预测理论,称为卦气理论,可能有人听着耳熟了,没错,孟喜传给焦延寿,焦延寿传给京房。
到了京房大家可能就比较熟悉了吧!六爻纳甲法的开创者。

在讲六爻纳甲之前,还得普及点基础知识。
我们先说说占卜。占卜是一回事吗?非也。占是占,卜是卜。
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在甲骨上发现了符号文字,甲骨被作为中药药材“龙骨”使用,所谓龙骨就是大型牲畜的骨骼残骸,被用作药用。其中以牛的扇骨、龟壳比较多。在河南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上面刻有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以后再详细的说明,经过专家的拼接考证,发现这些甲骨上记录的内容以预测为主。(只有重大的事情才会预测,那也只有重大的事情才会被这么费劲的记录下来。毕竟刻在甲骨上不那么容易,也没有太多的甲骨可刻)

商代的预测方法是在龟壳上烧几个孔,在烧的过程中龟壳会产生裂纹,根据裂纹的情况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和吉凶。比如战争、妃子要生孩子测男孩女孩等等内容。而且记录有详细的时间、事件,以及事物的反馈验证,也就是说等事情过了后,是对了还是错了,都有明确的记载。
这种用龟壳的方法称为“占”。

那么“卜”是什么呢?卜就是卜筮,这是就发展到周代了,在周代占和卜还是并存的,很多时候既要占又要卜,通过两种方法来预测。那么卜筮的工具呢,就是蓍草。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记载说有蓍草的地方天空上常有祥云出现,认为蓍草有灵性,就用蓍草的茎来做卜筮的工具。

卜筮的方法在《系辞传》中有详细的论述,我们在以后会给大家介绍。“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又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音蛇)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成卦。”每一步都有其包括的含义,每一步也都是固定的方法。蓍法相对于现在来说比较繁琐,按我们今天来模拟这个过程,取消前后的仪式,完整的成卦也要三四十分钟的时间。
卜筮之法就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而成卦,即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根据其卦象和变化,参考卦辞、爻辞进行占断。

孟喜的卦气理论

孟喜,生于汉昭、宣帝之时,约公元前90-前年前后,字长卿。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人。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后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喜遵父之命习《易》,与施仇、梁丘贺同学于田王孙,为汉代第一位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
孟喜《易》学以六十四卦分配气候,以卦气言《易》,占验吉凶。与京房《易》学被人们合称为“孟京《易》学”。著作有《孟氏章句》,早佚。
卦气

顾名思义,卦就是基本八卦及其相互重合而生成的六十四卦,是易的最基本单位,古今的人们一直都认为,卦是圣人创造的,用来代表世间万物表象的符号,和自然物质元素存在者相应的对应关系,比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艮代表山、坎代表水等等,而且人们一直认为,这些卦和组成卦的六爻,相互之间可以变换,而且这种变换是和自然物质世界的变换是同步的,所以自古以来的方术家都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卦爻的各种变化和相互关系来把握和窥探自然以及社会的变化发展规律。

而“气”就是指同一事物的两种对立属性,综合起来就是指“阴”与“阳”,分解开来就是事物的多少、大小、高低、寒热、早晚、明暗、吉凶等等。而卦气合起来就是用易的八卦来表象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属性和消长的动态属性,这样,易的卦辞和爻辞就可以看作是在描述事物阴阳属性,从中就可以洞察天机时运了。

古人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一年四季寒暑变化上,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直传承到现代的,独树一帜的卦气学说。在卦气学说中,不包含离、坎、震、兑四正卦的六十卦,每一爻主(值)一日,六十卦一共就是是360天,其余的五日四分之一日均匀的分摊到六十卦中就形成了一卦主六日八十分之七日的所谓六日七分卦气,(当然邵雍的卦气中,四正卦是乾坤震坎,六日七分是一样的)。

除了卦爻值日的分法外,还有一个卦序的问题,就是用六十卦来对应365.25日。但是,卦气中的六十卦,到底是按一个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存的两种不同顺序。一个就当今传世的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的顺序,邵雍卦气就是按照这个顺序,以复卦起事于冬至之日,最后以坤卦结束,最后还有一个七日来复的说法。而另外一个卦序就是《小过》、《蒙》、《益》、《渐》--------《屯》《谦》《睽》《升》的顺序,这两个顺序对于易学界来说,是众所周知的。这样,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以及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就排列成为一种和地球自转以及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月亮饶地球运转形成的年、朔望月、日周期相互同步,周而复始的对应关系。

这就是卦气,古代的五行、阴阳、二十八宿、音律、观物占候等等都是统一的,关于这一点,通过上面提到的卦气表,就会一目了然。和卦气密切相关的,还有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从上述六十卦中提取出来的,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的卦。综上所述,卦气学说应当具有几大特征,第一是气起中孚,第二是坎、离、震、兑四正卦不用,(不用就是不值日)为四方伯,或者是乾、坤、离、坎主北南东西四正方位和冬夏春秋四个季节。其余六十卦,六日七分主一年360日,第四是十二辟卦:主十二辰,将六十卦分每五卦分为一组,共十二组,十二辟卦就是他们的代表,也成为“君”卦,或十二消息卦。

我们再说说孟喜的徒弟,京房的师父——焦延寿。
我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的做事风格的。咱们先看看焦氏的生平。

焦延寿
焦延寿汉代的大学者。在汉昭帝时,他出来作官,政绩很好。后来又专心读书,尤其下功夫研究《易经》,一边讲授,一边著书,他写的书叫《焦氏易林》。  
焦延寿,西汉梁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字赣。家贫贱,因好学而得到梁敬王的资助。学成之后,为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小黄,为西汉陈留郡之属县,今河南兰考附近)。任职期间,常先知奸邪,而使为盗者不敢轻举妄动。后因“爱养吏民,化行县中”,被举荐,升迁外地为官。三老官属上书挽留,得到批准,并使官职增高。最后死于小黄。
于《周易》自称学于孟喜,其学生京房也认为“延寿易即孟氏学”。而孟喜正传弟子“瞿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其实,“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以上所引,见《汉书·京房传》)这些思想后来被其弟子汉代著名易学大师京房继承和发挥。焦氏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隋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变占》十六卷。《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
可能是由于《管锥编》的影响,《焦氏易林》由此前不被重视一而变为研著丛出。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有迥异独特之处。《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焦氏易林》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易林》是四言,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一字一句之中,宽然而余者。”

上面说“《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这里解释一下,免得大家误解。
易经共64卦,每卦6个爻位,64*6=384,共384爻,即384个爻辞,再加上64卦每卦的卦辞,这是448。
还有两爻是乾卦的“用九”与“用六”,加起来共450条。

京房
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字君明,本姓李,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屡次上疏,以卦气、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后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为石氏所忌恨,被捕下狱处死。死时年四十一。于易学师从梁人焦延寿,对《周易》象数多有发明,言纳甲、八宫、世应、飞伏、五星四气等。而且能够运用象数理论进行占验。
京房从焦延寿学《易》,深得焦氏《易》学“真谛”。他把焦延寿以灾异讲《易》的做法推向极端,到处宣讲,以之干政,使《易》学此一流派在当时声名显赫,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人们把这一流派称之为今文《易》学“京氏学”。焦延寿大概看出了京房以《易》干政的危险性,曾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汉书·京房传》)最后结局果然不出焦氏所料。

纳甲体系
 在京房易中,阴阳二气的对待深入于其各种学说。于其纳甲体系,《京房易传》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显然,京房的纳甲原则为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

我们来看看焦延寿和京房的为人处事之道有什么区别。
焦延寿做官只做到小黄县令,再想升职时百姓拦着不让走(为什么?为官太好啦!)。焦延寿的预测水平很高,作奸犯科、抢掠偷盗,还没开始实施呢,捕快已经在案发地等着了,你说坏人能不害怕吗!这个县没法待!
所以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因此也就非常爱戴这位易经水准超高的焦大人。
焦延寿在小黄做了一辈子小官,不争不抢。

再看看焦延寿的高徒京房先生。京房得到了焦延寿的真传,并有所发挥,善于预言灾变。每言必准!所以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但此人过于耿直,敢于直言奸佞,得罪了别人,最后被陷害致死。这就叫“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以说啊,预测水平再高,还是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啊。上面那句话出现在《周易·文言传》中说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的,看来京房同学的修为比起其师来还是差得太多了。
京房死后焦延寿很痛心,于是在他自己死的时候把《焦氏易林》一起下葬了,没有流传出来。所以焦延寿在活着的时候名气不大。后世发掘了《焦氏易林》,对焦延寿易学推崇备至。
这就是什么我为什么说比较喜欢焦延寿的原因啦。做什么样的人,各位不妨也思考一下呀。

在西汉还有几个著名的人物:杨雄、马融,都是和京房大概是一个时期的。
杨雄写了《太玄经》,马融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家,马融对《易》《老子》《论语》《尚书》等大量古籍做了注,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马融从学与陈元、郑众,徒弟有卢植和郑玄。郑玄后面会介绍,卢植有个学生叫刘备,在《三国演义》有记载,说刘备从学与卢植,很显然刘备同学没学到易学方面的高超知识,要不然怎么一点易学方面的基础都没有呢。当然比他更衰的同学叫刘表,也是当时号称精通易学的,还有易学著作《周易章句》留世,可是荆州刘表在实际的战乱年代的战乱中也没有体现出易经智慧给他带来的好处,就比较奇怪了,你说他学了半天学什么了?怎么着也得会占卦吧?儿子刘琦、刘琮谁更适合继承他的基业,刘备对他到底有没有敌意,这些事用占卜可都是小儿科呀,居然稀里糊涂的活了一辈子。

说说就到了东汉了,东汉出了个很有名的人物叫郑玄。郑玄结合了京房的纳甲和马融的易学,是那个时代的经学家,注遍儒家经典,大家在读《周易》注类的古书时常能看到“郑注”,就是他老人家所写,据说他到了老年病重的时候还在给《周易》写注,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郑玄和荀爽、虞翻共称为东汉时期的象数易学三大家。
荀爽也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为避祸战乱,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看看,牛吧!硕儒啊,不知道比大儒大多少啊,看来是很强大的一个人。荀爽见董卓残暴,参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之义举,举事前病卒。他在易学方面的成就,感兴趣的可以查查百科。
虞翻同学在《三国志》中有虞翻传,当然是和另一个同学合在一起的一篇,那也不错啦,多少人都是默默的来在世间,默默的又归入尘土,没有留下一点记载。能被历史记住的人,必定是有所贡献的啊。

虞翻是当时的吴国人,当然他活到了三国统一后的魏时期。在《三国演义》中虞翻同学也出场了,在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被孔明同学骂了一顿,挺衰的。不过其人在易学方面的成就还是很大的,不然也不能被称为“象数易学三大家之一”。
《三国志》卷五十七:关羽既败,权使翻(虞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看到了吧,虞翻同学不简单哦,我曾经发了篇微博,就这段描述问虞翻是用什么方法断的卦,大家不妨也来参断一下。
 

那位看官说了,你都讲到三国了,也没见东方朔、诸葛亮啊,想想也是,这些人在历史上也呼风唤雨的,但从易经流派和脉络上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继承关系,不过个人预测水平还都是很高的,神鬼莫测啊。
关于诸葛亮借东风一段,在几年前的一个帖子里曾经讨论过,恐怕描写是有偏差的。
所以呢,凡事都应该认真的分析,已有的结论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本来小说中的描写不一定准确(翻阅《三国志》也没有描写这些内容),可是网上也有周易爱好者根据这个时辰来推断分析当天气候的(用的奇门方法),而且还分析的津津有味,是不是很可笑啊?

虞翻月象图
关于虞翻同学,我们还要介绍一个内容,就是月象图。虞翻把八卦和月亮出入的时间有一番精妙的对应,各位请看图,咱们看图说话。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看星星的我来说,当然也喜欢看月亮,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月下玩耍,有好多年搞不懂为什么我走月亮也走,我停月亮也听,哎~~
那都是童年的往事啦,还是看看月亮的故事吧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吧,月亮每天升起的位置是不同的。当新月时(小月牙)在傍晚出现在西南方向,而十五前后的满月出现在正东方向,这都是大概位置哦。
虞翻同学显然比我善于观察,虞翻说:“谓日月在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也。”
简单解释一下,初三日傍晚,月亮出现在庚位。把十天干配在东南西北方向上,庚向为正西偏南15°,而新月为下弦月,即下半部分少量月亮,而上半部分大半是看不到的,把亮的部分用阳表达,暗的部分用阴表达,把月亮三等分,即下面部分为阳,中间和上面部分是阴,这不就是震卦嘛!
 


作为一个喜欢观察和思考的人来说,我确实经常观察月亮出入的时间和方位,来验证虞翻同学说的对不对。后来发现不完全对应,这可能有几方面因素有关,一个是当时虞翻是在吴国,应该是在江南一带观察的吧,我在北方,观察的角度和访问肯定和地区有关系,另外,春夏四时也可能出现观察的位置不同的情况。所以,虞翻的概括应该是不差的,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而月亮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月象角度分析八卦也是很独特的。再一次崇拜虞翻同学~~

魏伯阳
东汉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经常会生卒年不详。在《神仙传》中有对这位神人的描述。顺便说说《神仙传》,每个人一个小故事,文字不多,然后有几句诗来总结,如果古文不好的话可以直接看译文,反正就是传说吧,也不用太考究。我是在手机上看的,现在的电子设备可是方便了很多啊。
过去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学富五车”。那时候的书可都是竹简,一卷也没有多少字,大家想想五车竹简能承载多少信息?多少字?应该很有限。估计我们今天上过大学的都得超过五车。话说回来,那时候书少啊,尤其是经过了始皇帝的焚书之后,能留下来的可都是经过历时检验的经典,这五车可以算得上经天纬地了。而我们今天看的书信息量太大,而内涵太浅,50车也没那么深厚的内涵。所以书不在多呀,要读经典!
魏伯阳同学是道家炼丹的,《周易参同契》大家都知道吧,可惜我看了一遍也没啥感觉,那真不是一般的书,估计我是道行太浅啦,还看不懂。《周易参同契》字数也不多,属于道家一脉的图书,站在道家修道的角度上对周易做的注解(各位我说错了要提出来啊,对于道家修真方面我没接触过,知道论坛里有高人)

魏晋时期,出了一个很牛X的人,这个人叫王弼。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顺便说一下,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通常是相呼应的关系,比如王弼,字辅嗣,辅弼都有辅助,佐助的意思,北斗九星的左辅星、右弼星分别在勺把儿的两侧,可见辅弼是左右手,功能相同,意思相近。我曾在读《三国演义》时特别统计了所有出现的有名有字的人物,很有意思,忘了有没有发表在版面里了,呵呵。
王弼可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呀,因为他24岁就死了。但就在这仅仅24年的人生历程中,为经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弼为《周易》和《老子》做了注,遍观整个历史,各家都对王弼的注有很高的评价,非常看重,这是为什么呢?
汉代时期,对周易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象数方面,经过历史的激烈和演化,对象数的解读达到了眼花缭乱、乱象漫天的程度,说白了就是在象数方面解读易经到了一种偏执,魔怔的程度。到了王弼师兄这儿,一改往日的解读方法,从义理角度从新解读周易,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们在象数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历史上叫作“王弼扫象”。
对《老子》的注,历史上最推崇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河上公,另一个就是王弼。在王弼之前,儒生对《老子》进行片面的理解,“愚民”、“消极”等等标签一直贴在老子的脑门儿上。王弼注《老子》,还原了《老子》内容的精髓,非常之了不起!
王弼师兄被称为“玄学创始人”,当时所说的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王弼的一些学术观点来源于王肃。
24岁啊,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再多活些年,估计能把当时的玄学问题梳理的更清楚,哎也许是天意呀。想想我们,24岁才刚走上工作岗位哦,比不了,比不了……

在魏晋时期,王弼之后,有韩康伯,也是一位玄学思想家,应该是受王弼的影响比较深。韩康伯注《周易》主要侧重于道德思想方面。之所以要提此人,今天大家看到的《周易正义》的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接着说说孔颖达。生于北齐,经历大隋和唐朝(贞观),著有五经正义,孔颖达所疏或正义的经书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等。又是一个超级写作狂人。成为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之大成。
从义理角度解释《周易》,我认为《周易正义》非常值得一读,谁随便敢叫“正义”呀。
举个例子大家来了解《正义》的解读思想。

 

水雷屯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論。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象曰:既鹿无虞,以縱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这个卦讲了个求婚媾的事情:
初爻为阳,代表男,所追求的女子是二爻的阴爻,因为在初爻之上,又离自己近,所以初爻代表的男子追求二爻的女子。屯如邅如,就是犹豫不定,徘徊不进,想表达又担心被拒绝,又不想放弃的状态。乘馬班如,骑在马上打转转,不向前。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这个女子就是二爻的阴爻,代表女子。“字”在古文中是待嫁的意思,或者叫许嫁。贞,贞固。二爻的女子不愿意嫁给初爻的男子,所以“不字”,不答应初爻的追求。那么为什么呢?二爻与五爻正应,什么叫正应,从六个爻位的位置上来说,初与四对,二与五对,三与上对,这是把六爻分成上下两个卦,每个卦三个爻位为天地人三才,内卦和外卦的天地人分别对应,呼应。阴对阳,阳对阴,叫正应;阴对阴,阳对阳,叫敌应。二为阴,五为阳,二和五有一种天然的相合的关系。所以,二爻的女子是喜欢,钦慕五爻的男子。

五爻的男子当然比初爻的男子各方面条件都好喽!首先,五爻位置在外卦的中间,叫居中,五为阳位,占据阳爻,叫得位。居中得位,又五爻通常认为是君位,这么好的男子,当然使得二爻的女子死心塌地,而对于初爻的男子来说,那就是打死也不嫁呀。至于为什么是十年,十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在《正义》中没有解释,但在其他的书中有解释,我比较认可《周易象数学》中的解释方法。

三爻说的是只身一人入于林中打猎,没有向导(虞为虞官,即向导),往吝,没有好的结果,所以不如舍,放弃,回来。三爻也是个阴爻,也可以认为是又一个女子,她也想追求五爻的男子,但是显然她不是最佳人选,不会有结果,那五爻的男子也不会看她一眼。

四爻又是阴爻,第三个女子出现了。这也是二爻的女子十年乃字的原因,在二五之间隔着两个同**子,成为了阻隔和障碍,因此十年乃字。四爻的女子喜欢的是谁呢?不是五爻的男子,而是初爻的男子(萝卜白菜哦),四与初对,阴阳相应。但是四爻的女子没有信心,不知道初爻的男子是不是会喜欢自己,所以“乘馬班如”,心中踌躇,徘徊不进,不敢轻易的向初爻的男子表露心事。“往吉无不利”,是说勇敢些,表露自己,往吉,和初爻的男子一说,那男子就同意了,这不也是好事一桩嘛。

初爻的男子追二爻的女子,追的好辛苦啊,打死也不从,当另一个女子出现的时候,欣欣然,自己也得到了解脱。初爻的男子一解脱,二爻的女子也解脱了,死缠烂打的噩梦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美好未来也就要到来了。
五爻这男子条件好,坐等其成哦,有点高富帅或者钻石王老五的感觉。
上爻的女子可惨了,“泣血漣如”,哭的像个泪人,后悔也晚了,有点像现在的大龄剩女哦,下手太晚啦,好的都被别人收了,而自己高高在上,又不肯放低姿态,降低条件,你看看,这可怎么好啊。

这就是《正义》中用象来解的大体思路,当然我讲的比较通俗一些。至于屯卦的“剛柔始交而難生”,在每个爻中都有体现,徘徊不进,就是这样的状态。

唐代中后期,还有一位李鼎祚,其著作《周易集解》在后期影响也很深,也是用象数的方法来解周易。到了清代李道平对《周易集解》做了《周易集解篡疏》,能为注作注,说明这书不错吧。在李道平的篡疏中,有些解释比较泛滥,搞得人晕头转向,这个以后再说。
唐代还有一位李虚中,这位仁兄应该是在李鼎祚之前的人。太多的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四柱八字论命的徐子平,徐子平就是在李虚中三柱的基础上(年月日)又进一步增加了时辰,成为四柱的。三柱论命把人按天分,每一天出生的人有相同的命理特点,这个有点像西方的星座学,十二星座,每个星座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且在不同的年月,受其他星座的位置影响,会对不同星座的人的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分类是比较粗放的,毕竟只有12类,所以总结归纳出来的共性也比较粗放。想必三柱论命也是如此吧。

说到宋朝了吧。北宋时期的徐子平,上面也介绍过了,他的四柱理论是在李虚中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关于四柱八字大家都很清楚了,就不多介绍了。
说一下我对四柱八字理论的理解吧。
四柱即年月日时四个经度的信息,在年月日时上都有天干和地支。四柱理论以日干为命主自身,围绕日干展开分析。问题来了,为什么要以日干来代表自己呢?

前面讲神话故事的时候大家来记得吧,太阳、月亮、地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文明阶段,之前有很多次史前文明。那么,我们这期人类文明从什么时期开始的呢?从考古上来讲,也就几十万年吧?地球的年龄有多大呢?搜索一下就知道有46亿年,即便这个数字不准确,和几十万年的人类历史来讲,也是超级长的时间段啊。

那么长时间地球上没有人,至少没有我们今天的人类,是不是浪费呀?闲着了。非也!这就说明了人类其实不是地球本土生命,人类是来源于地外的生命(关于这个说法其实有很多,《地球编年史》是一个老外写的,其中讲述了大量人类来源的情况,是不是真的,只能作为参考了。)
地球人原来是从天上来的!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在地球上寄居下来,并最终成为了近代地球的原始居民。人来源于天,所以八字中的分析以天干为重,又要参看地支,是因为人生活的地上,地球的环境,怎么能补考虑呢。
大家都知道分析八字首看月令,即生于哪个月份,即月支。为什么?我们前面说过月亮的问题,月球对于地上生命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说月亮是地球生命外部环境参考的第一重要要素。实际上四柱的年月日时,恰好对应的是太阳、月亮、地球和……什么?
年柱周期最大,365天一周期,相当于最大的齿轮,月柱28天一周期,相当于小一些的齿轮,日柱是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相当于更小的齿轮(这个齿轮是拨动系统的核心),时柱是什么?是在地球上存在的一种划分,是本身的一种更小的刻度,他的意义是什么?是可以让我们对自身的理解更深入些,透彻些,将一个整体从不同的维度和时空去对待,去分析,还是很有价值的。
每个人都由这四个齿轮组成,他们的齿数周期是一样的,但是最初运行的那一刻的状态是不同的,那么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齿轮咬合的组合,不同的组合可以理解为对系统本身产生不同的作用,有好有坏。在有限的几十年里演绎着每个人不同的组合。
原始组合本身是静态的,就好比八字本身,运动起来产生不同的状态,这个是动态的,好比大运。一个人命运好坏,是由原始状态加上时运共同来决定的。家底儿厚不一定能一辈子享福,可能一下子输光了;家徒四壁也未必不能天降奇缘,变得金玉满堂。都是辩证的,变化的。

北宋的另一个支脉,从陈抟开始,也称为图书学派。就是基于河图和洛书演绎下来的脉络。
关于陈抟,历史上流传的传说很多,当然也包括他和宋太祖下棋赢华山的故事。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又号希夷先生。从这位老师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庄的粉丝。图南,出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而“扶摇子”也出自这里。在《老子》中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夷先生由此而来。可见,这是一位得道的高人。
我们所熟知的紫微斗数,话说就是由陈抟所创。
陈抟传于穆修,穆修传于李之才,李之才传于邵雍。至邵雍,将先天之学发扬光大,也成为了历史上在易经研究方面一颗明星挂在永恒的夜空。
穆修没有太多的亮点,我们直接闪过了。穆修直接从学与陈抟学《易》,李之才也是直接从师于穆修,而邵雍也是直接师从于李之才,可见这一脉血缘很近啊。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
同学们,谥号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古代所谓的谥号是人去世之后所被加于的一种称号,有褒有贬。古代帝王、大臣和名流学者才会被加以谥号。咱们前面说了那么多名人了,没有提到哪位以谥号为后代所称颂的吧?
邵雍一生的成就很大,为后世开辟了很多新鲜的玩意儿,其中梅花易数就是被广泛流传和使用的一种预测方法,其简单和神奇同样另后世惊叹不已。
既然说到梅花易数了,我们就从这说起吧。这个故事还蛮有点传奇色彩的。
话说邵雍某天夜里睡觉,有只老鼠在房间里吵闹,就把枕着的石枕向老鼠砸去,老鼠是跑了,石枕也破了,里面有一张纸,上面有字。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日以器投鼠,器破。然后还有个地址。太神奇了!
第二天邵雍按照地址找到了一家人,一问,对方说你要找我老爸,我老爸已经过世了。邵雍有点郁闷,转头要走。对方说,我老爸临终前跟我说某年某月某日有个人来找他,就是你吧?他有本书要送给你。(这不是天降奇缘吗!)
邵雍按易经演化先天之数,自创了梅花易数的方法。最著名的有个梅花占:
邵雍一群好友在园子里赏梅,有人说你看这梅花演算一下他们的未来。邵雍说:明晚有一少女来树下折梅花不慎摔断了股骨。第二天果然发生了这个事情。后来就把这个方法称为梅花易数。(具体的卦象分析大家找书来看就好啦)
还有西林寺阴人占,老牛悲鸣占,等堪称神奇。某日有一道者到邵雍家来访,不慎椅子腿自己折断。老道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邵雍说没事没事,椅子腿底下有张字条您看看,老道打开一看,“某年月日,当为仙客坐破”,老道羞愧而去。梅花易数,神鬼难逃啊。
某日邵雍在街上溜达,听见远处的一头牛发出悲鸣,与以往的叫声不同,心下好奇,起了一卦说,二十一天后此牛当有屠宰之祸。后果然那家人家办喜事,把牛牛杀掉了。(看看,牛都比人强啊,知道自己命不久已)
神奇之占有很多,所以后世崇拜邵雍的很也很多,比如我也算一个。

大家认识邵雍都是由梅花易数来起,其实梅花易数只不过是邵雍先生闲时搞的小游戏而已,是小菜一碟。邵雍的另一横空出世的作品叫《皇极经世》,是根据先天之数推演国运大事记的一套方法。
皇极经世中把地球上的时间维度按元会运世四个层次来刻画,一元等于十二会,一会等于三十运,一运等于十二世,一世等于三十年。所以算下来,一个完整的“元”就是129600年。(妈妈呀,好大的数字!)
按照这个推算,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处在这一元的巳会和午会之中(以十二地支来对应十二个会),子会、丑会、……到巳会末期进入夏禹的时代,从大禹八年甲子年开始进入午会,我们到今天还是在午会这个阶段中。
每个元、会、运、世都有相应的卦与之对应,不同的卦与当时的社会大记事有很大的关联。比如西汉初期吕雉掌权的年代对应的卦是夬卦。夬卦一阴在上,五阳在下,吕后的一生驾驭了五个皇帝(详细的不说了啊)
皇极经世对数学、数字的推算达到了令人恐怖的大数据,我估计今天的计算机要想模拟和计算,用double类型的数字显然是不够的,doubledouble都有可能溢出。(等我查书把数据抄下来)

说到北宋,还有一大支脉没出现呢,今天隆重登场。
易经在历史上有一种分法称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是指占卜、禨祥、图书、老庄、儒理、史事。六宗中,占卜、禨祥、图书三宗为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为义理派。


象数学派

象数本是分开的,在易学中被连起来用,“象”指形状,也称“易象”;“数”指术数和计算,也称“易数”。传统观点认为,《易经》的象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八卦、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的形状,即卦象、爻象;二、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如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等;三、卦辞、爻辞所说的具体事物,如乾卦卦辞中的龙、坤卦卦辞中的牝马。这三种含义成为“易象”。

易数也有三种含义:一、一卦各爻属性的数,即“六、七、八、九”四个数,阳爻为奇数,阴爻为偶数,大数为老,小数为少,这四个数又分别称为少阴六、少阳七、老阴八、老阳九;二、爻位顺序的数,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即爻的变化规律;三、占筮求卦的方法,即对占卦过程中,根据蓍草数量的计算推导出所需的卦象。

可见,象数学派注重卦象、卦变的研究,以其所理解的道理推断人事吉凶。象数学派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京房、焦延寿,以及宋代的陈抟、邵雍等。

义理学派

顾名思义,义即意义,理即道理。义和理无形无象,不能单独存在,需要通过文字或图形的描述方能显示。象数和义理可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譬如乾之所以为刚健之义,就是因为日月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且威力强大。义理学派注重《易经》的卦名、卦爻辞和卦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道理。

义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为创始者王弼,继承其学说的是宋代的胡援、程颐、杨万里、李光。

胡媛,义理学派。北宋早期人物,著有《周易口易》。开创了宋代理学的先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著有《太极图说》。
北宋时期易学繁盛,先后出现了五大流派,周敦颐的理学派是其一,数学派,代表人物邵雍,气学派,代表人物张载(后面介绍),心学派和功力学派。
周敦颐收了两个学生,程颢和程颐,历史上称为二程。二程继承了理学派的风格,著有《周易程氏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相信大家耳熟能详。这句话出自张载之口。
张载,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和前面说的不太一致哦,我要再查查),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字子厚,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著有《横渠易说》。

到了南宋,在易学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朱熹了。说到朱熹大家都不陌生,儒家的四书五经在朱熹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儒家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对于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我了解的不多,但朱熹的《周易本义》我一直认为是历代不错的版本。这本书成了我的枕边书。标记,注解,写了一大堆。
当然,朱熹对周易的注解水平确实不怎么高明,也没有独到的地方,但朱熹对治学的严谨,还是值得肯定的。在《本义》中有多处注解用了“大抵……”,也就是说可能是这个意思。而没有说一定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我们现代做学问应该学习的。
朱熹对《周易》的注解比较浅,是值得学习的入门好书。要买繁体竖版,既要识字,还要找到古人学习的感觉。学习传统文化,古文是一定要学的,繁体字也是一定要认的,竖排版也是一定要读的。久而久之,你会爱上这种感觉。

南宋还有一位人物,杨万里。在前面讲两派六宗的时候,讲到,他是一位代表人物。这个人就不多说了。
元朝时期,有雷思奇,胡一桂,胡炳文,我没有深入了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一查。

明朝时期的易学是比较衰败的时期,没什么大的长进。明末清初方以智(怀疑他的名字取自《系辞传》中的“方以知”),王夫之算是有代表性的了吧。
王夫之有的《周易内传》和《周易外传》传世。

到了清朝,有惠栋、焦循、江永(《河洛理数》)等人。清朝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由于大兴文字狱,使得那些文人不敢写东西,搞不好就要拉出来杀头的。
那么这些文人就只能干一件事,训诂。也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来论证、解释原始经典中字的含义、出处,以及书简、文字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以达到还原经典本来面目的目的。
所以这帮人脑袋是被禁锢的,没有发挥的可能性。但也确实给我们的文化以沉淀、喘息的机会。不是有句话说,社会你慢点发展,等等我的灵魂吗。我认为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安排,历史的变迁中很多东西都变了,人变了,朝代变了,写史的人也变了,也该有一个时期来正正风,辩辩是非黑白了。汉字的变迁,经过训诂,又还原了历史演变的过程,让久以模糊不清的文化演变得以有机会受到整理。
挺好。
不然,很难想象经过破四旧的年代,到今天还能剩下什么。

到了民国时期,还有一位人物需要和大家交代,尚秉和。著有《周易尚氏学》。以读象的方式解读周易,每句话,每个字都从阴阳符号中找到其所对应的象,属于汉易的延续和解读方法。此书也可以翻一翻。
高亨,著有《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没看过。

到民国时期止,周易人物传承脉络大体上梳理了一遍。首先,都是个人见解,不代表专家观点,有遗漏和偏颇是一定的,我也希望有机会能踏下心来好好整理一遍,不知要什么时候了。就算给大家做个普及吧。知道哪个朝代有什么人物,找相关资料再查阅就方便多了。


元亨泰达
求索 · 修德 · 践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卦序的分析探讨
《周易》与各种宇宙论图示
易学历史上那些里程碑式的牛B的人物你都知道吗?
《梅花易数》与《周易》的关系揭秘
易经六十四卦圆图发现隐藏着巨大的规律
周易竟如此简单——先天八卦图详解,易学入门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