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清净自然,了伏为安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唐·元稹《咏廿四节气诗·大暑六月中》
大暑,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
今年的大暑为7月23日09时50分,届时太阳至黄经120°,届时大家记得换月将到午。
《淮南子》:“(小暑)加十五日,(斗)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炎热之极也。大暑相对小暑,其热度则更胜一层。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炎热、潮湿多雨,“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是大部分地区最热的时期。
【大暑·三候】
大暑有三: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腐草为萤
晋·崔豹《古今注》言: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耀,一名丹良,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一作灯。腐草为之,食蚊蚋。
《本草纲目》集释中载,时珍曰: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也就是“腐草化为萤”者是也;一种长如蛆蠋,尾后有光,无翼不飞,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萤蛆,《明堂月令》所谓“腐草化为蠲”者是也。
萤火虫多是产卵在湿度高、开阔水域或水边的植物上,待草蛹化为成虫,便成为萤火虫从腐草中飞出。因此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化而成,故有“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之言。
《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二候·土润溽暑】
土润溽暑
溽,音辱,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天气持续炎热,土地则因水气变的潮湿,随着湿气的上升,空气变的闷热,世间犹如一个大蒸笼。
龌龊,方言有不干净、脏的含义。火气在下, 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大雨时行
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随着空气中的湿度逐渐上升,大暑节气势必大雨。
而此时,农作物在充分的吸收阳光后,也需要大量的水分。可谓大雨正当时。
如《农政全书》所言:“夏秋之交,稿稻还水后,喜雨。”
因此便有了“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的谚语。
【大暑·习俗】
荔枝·凤梨·烧仙草
在大暑节气,福建莆田人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
荔枝味甘、性平,入心、脾、肝经;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A、B、C等营养素,具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行气散结、促进食欲之功效。
而且荔枝味美,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人们对荔枝的喜爱。
但荔枝虽好也不宜多吃。尤其是小孩,建议不要超过5颗。
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而且不宜空腹食用。
荔枝的含糖量很高,如果空腹食用大量荔枝,肠胃中的糖分累积会刺激胃粘膜,引发胃痛、胃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脑炎。
凤梨,即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亚马逊河流域一带,16世纪分由两路传入中国。
一路台湾,按《台湾府志》记载:“果生于叶丛中,果皮似菠萝蜜而色黄,液甜而酸,因尖端有绿叶似凤尾,故名凤梨。”
一路广东,大陆则因皮似“菠萝蜜”而起名“菠萝”。
所以在其传入之初,实则为一个事物两个名字。
后来台湾培育出了新品种金钻凤梨,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果眼很浅,削皮后果肉内没有内刺,也就无需用刀划出一道道沟,因此也叫“无眼菠萝”。待引入大陆后,人们便习惯性将无眼菠萝称之为凤梨,以示与原初品种的区别。
凤梨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头昏眼花等症。而且在果汁中,还含有一种跟胃液相类似的酵素,可以分解蛋白,帮助消化。是这大暑时节很好的消暑水果。
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可清暑、解渴、除热毒。
食用时,人们将仙草熬煮,后加入淀粉制成冻食用。
早先,烧仙草是福建人们冬季的饮品。但因夏天,顶着烈日再喝热饮貌似就不太合适时宜。人们便将凉粉草熬煮得来的液体冷却,做成了仙草冻。
起初,人们吃烧仙草只是将其切成小方块,再简单地加上些糖水和碎冰,便可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什么珍珠、芋圆、葡萄干,红豆、花生、鲜牛奶,只要你敢加,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放!
正所谓“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一碗清爽的烧仙草便是夏日的消暑佳品。
伏茶·羊汤·晒伏姜
此“伏茶”非传统的“茯砖茶”,而是用白茅根、苇茎、藕节、竹心等甘凉草药,煎煮代茶,以便人们抗伏天的暑气,故称之为“伏茶”。
“温州伏茶”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旧时有善心的人会在寺观门口、村口的凉亭里放些伏茶,免费给来往路人解暑之用。
此习俗一直有所保留。每至大暑前后,都会设置专门的伏茶点,有专人煮茶供人们消暑解渴。效用上同北方大碗茶和广东凉茶一样,但形式上更具大爱。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羊肉味苦甘、性大热壮胃健脾,夏季食用健脾温中的羊肉进行滋补,可以发汗祛湿热,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我国不少地区都有伏天吃羊的习惯,只是食法不同。
比如山东、江苏等地,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上海食羊则多为白切。
但食羊时勿饮羊血。《云芨七笺》有云:(季夏)勿食羊血,损人神魂,少志健忘。勿食生葵,必成水癖。
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
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
《伤寒论》有云:“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此吃生姜可以达到温胃健脾的功效。如有人中暑,可将生姜和大蒜捣碎,用热水送服。是夏日不可多得的养生食材。
山西、河南等地,人们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与红糖搅拌,然后装入容器,蒙上纱布,放在太阳下晾晒。待充分融合后食用。因制作是在伏天进行,因此称之为“伏姜”。其对胃寒、伤风咳嗽等有奇效,还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而在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等地,人们会在房顶、露台、前坪等处给姜进行“日光浴”。一般会从大暑晒到出伏,亦称之为“晒伏姜”。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
【养心·伏香·大暑船】
盛夏时节,人易心火躁动,神形不安。
未月,肝气微弱而脾旺,宜节约饮食,远离声色之扰,以便心绪平稳。
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如此时纵意当风,任性食冷,人多暴泄之患。
道家亦将整个六月定为“雷斋月”,以便在炎热之季亦可提醒自己外修己身,内养真神,清净修为。
故此大暑养心是养生第一要义。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但相对的旱、涝灾害也相对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农事任务繁重。因此人们便烧“伏香”,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另外,秉承“冬病夏治”的养生经验,人们会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以便预防和治疗各种的疾病,亦称之为“烧伏香”。
大暑送“大暑船”,此民俗至少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
相传同治年间,台州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人们认为是五圣(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所致。
于是便在江边建了五圣庙进行供奉。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以表虔诚之心。这摆放贡品的船就是大暑船。
而五圣信仰则出现的更早。五圣,即五福大帝,又名五灵公、五瘟神、五瘟使者。是中国较早出现的民间信仰,在魏晋时期的道教律文《女青鬼律》中既有记载。

东方青炁鬼主姓刘,名元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南方赤炁鬼主姓张,名元伯。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炁鬼主姓赵,名公明。领万鬼,行注炁之病。北方炁炁鬼主姓钟,名士季。领万鬼,行恶毒霍乱心腹绞痛之病。中央黄炁鬼主姓史,名文业。领万鬼,行恶疮瘫肿之病。

魏晋南北朝《女青鬼律》
后在元明时期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亦有记载。

昔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力士现于凌空三五丈,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并瓶子;一人持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帝问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灾福也。’张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名曰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如现之者,主国民有瘟疫之疾,此为天行时病也。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按文中记,隋唐时期每年五月五日进行祭祀。

后来在闽南和台湾的王爷信仰中,也融入了对五瘟神的信仰。
但其传说的内容则较原来简单了很多。相传在大明崇祯年间,泉州府五县秀才,瑞桐张元伯,螺阳钟士秀,银同赵公明,武荣刘元达,清溪史文业。一日夜宿瘟神庙,发现瘟神在井水投毒,便投井试毒,以身死而警示世人,村民才得以保全。这五人也因以身试毒的善行而被封神。
因此,五圣的“送大暑船”也融入了王爷信仰中“王爷船”的一些特点。
大暑船一般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
大暑船需在大暑前赶制完成。人们将礼品送入五圣庙内以备装船。待到大暑时节,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被运送至码头后,需进行一系列的祈福仪式。随后,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放船时,众求神还愿者双手捧香,于江岸向船跪拜遥祝,口念道号送船,一时诵声雷动,蔚为壮观。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过后便是金秋,五行也将由火转金。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易出现情烦意乱,心焦性躁,无精打采,精神萎靡等状。
因此此时更要,秉持“静心养生”的原则,保持心情平顺,顺利度过未月。
大暑的结束也意味很多事情将告一段落。让我们一起期待充满希望的秋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暑|熬过去就凉快了?
【节气大全】盘点大暑节气的15个习俗 这些习俗你听说过吗
大暑日把瘟神请上船,放到海上任其浮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世界?
大暑,夏天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滂沱大雨里,萤火与清风
大暑来临,夏日终有尽,惟盼岁月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