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寒:凛冬已至,且待春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淮南子》:(冬至)加十五日,(斗)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
今年的小寒为01月06日04时49分,届时太阳将行至黄经285°,此后便进入了丑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但是冬至过后便“阳始升”,既然阳气已经回升,又怎么由雪转寒了呢?
《三礼义宗》云:自十一月一阳爻初起,至此始彻,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
阳在下阴在上,阳气由下而上,将阴气顶起,所以地下的阴气尽数出于地表,阴尽则寒出,因此寒气便出来了,天气也就变的寒冷。
待冬至过后,虽然太阳的照射时间增长,但之前的光照日减,使的地表下去年储存的热量已经消耗殆尽,虽然光照时间有所加长,但还是相较之下并没有一下增加多少,地热还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时正是处于“冻透了”的状态,故谓之“寒”。
【小寒·三候】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
小寒时节万里冰封,万物萧条寂静,时间仿佛像停止一般。所以在物候上,只有鸟儿的生活是人们最好的观察对象。因此,小寒的三候都和鸟儿有关。
【一候·雁北乡
雁北乡
乡,向导之义。即准备启程回乡。
二阳之候,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冬至之后,天地间由阴极转而阳气复生。十五日之后的小寒节气,南方避寒的候鸟已经感到了阳气的萌动,天气变热。所以大雁产生了返乡的念头准备北归。待立春到来后,便可回到北方。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大雁所飞往的“”并非中国地理上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方,而是到达福建、广东沿海、四川、云南,甚至南洋群岛、缅甸、印度去越冬。大雁的北方老家则是西比利亚。

在候鸟眼中,他的南北方是这样的~~(黄北蓝南)

因此没一两个月还真飞不回去,故而还没出冬季就要准备北归了。
【二候·鹊始巢
鹊始巢
鹊,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喜鹊建巢,一般要历时4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开始衔枝到初步建成巢的外形要2个月的时间,加上内部装修则又需要2个月的时间。如想在开春的4月初完成新巢的搭建,至少12月底就要开工了。
相传,因为每年太岁所在的方位不同,而喜鹊要把窝的门朝向太岁的方向,也就是避开太岁的方向,所以每年均会营造新窝。而在人们看来,喜鹊则是有布疑窝的习惯。
唐·陈仲师的《鹊巢背太岁赋》说的便是此故事,文言:营巢有因,惟鹊无伦。始自小寒之日,不当太岁之神。辨向背以经营,必先避地;顾纵横而委积,足以藩身。
但至于是否新窝的门“每向太岁”,大家可以自行观察一下,并欢迎留言告知。
【三候·雉始雊
雉始雊
。雉,文明之禽,阳鸟也;
雊,雄性鸣叫的意思,在特殊环境下亦有雄性野鸡求偶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曰: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也就是野鸡感到春天要来了,开始了求偶的活动。
雌性野鸡听到雄性野鸡的叫声可能会心花怒放,但是有些人听了,则会心惊胆颤。
武丁在祭奠商祖成汤的时候,有一只野鸡飞到鼎耳上站立鸣叫。在商代,商人认为他们的先祖商契是由其母简狄吞食凤凰落下来的蛋而生,故以玄鸟为图腾,认为其为祥瑞。所以当野鸡在此特殊时刻鸣叫时,众人皆感怪异,不知有何征兆。这时大臣祖己则解机解释道,此为先祖对武丁的警告,还要武丁“惟先格王,正厥事。
同样是鸣叫。鸟听到的就是择偶,人听到的则是告诫。
很多事都有多面性,而向那个方面去解释,还要看你心里到底层代码写的是啥。
故而后人评价“故武丁得傅说,以消鼎雉之灾,周宣用申甫,以济夷厉之荒。”
【最冷属小寒】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小寒正好属于二九、三九的范围内,实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胜大寒”便说明了小寒的寒冷。
而现代的气候数据统计也证明了小寒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不是“小寒”,而是“大寒”呢?真的只是因为“小”必须要排在“大”的后面吗?
《三礼义宗》曰:十二月小寒为节者,亦形於大寒,故谓之小,言时寒气犹未是极也。
《历义蔬》曰:小寒,月之初气也,阴气小极,故曰小寒。
可见古人认为“小寒”没有“大寒”冷。
在先秦时期,中国处于暖期,平均气温较当下都高,所以并不排除当时的大寒比小寒更冷的可能。(注:按气象记录,北方小寒最冷,南方大寒最冷
人们少有喜欢寒冷,但寒冷又是不可或缺的。
农谚有云:“小寒寒,六畜安
没有寒冷,地下的害虫就不会被冻死,等到开春,六畜多会生病,故小寒不可不冷。而中医也多指出,暖冬后易发瘟疫。
而对于人们,在小寒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气为阴邪,进入体内的话会伤害到身体里的阳气,而小寒时节,阴气被阳气拱出地面,是为阴邪最盛之时。
【臘月】
臘,月肉+獵意为“用猎物制作肉干。后意为在冬季最后月份以腌晒的肉品祭祀。
许慎《说文》曰:臘,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也。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节日是用干支来确定时间的,那么他的历史一定悠远,多可能在秦汉之前就有传承。如上巳节、寒食节等等。
冬至到小寒,一般是15至16天。而“后三戌”,一般是20到29天。所以“祭百神”必在小寒内。故小寒所在的十二月便是祭之月。
《礼记·月令》曰: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先祖五祀。(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日月星辰也。大杀群牲,割之也。谓以畋猎所得禽祭也。五祀,门户霤井灶也。或曰祈年,或曰大割,或曰,互其文也。)劳农休息之。(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也。)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讲武角力,校武士材力,所以备畋猎之礼。)又曰:郊特牲:天子大八,伊耆氏始为。(伊耆氏,古天子号也。)也者,索也。(谓求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岁十二月,周之正月谓建亥之月,飨者祭其神也。万物育功民者,神使为之也,祭之以报焉。)之祭也,主先啬也。(先啬,若神农者,司啬,后稷神也。)
故此,农历的十二月又被称之为月”
腊,金文
=
(昔,过去的、陈年的)+
月,肉),表示陈年的肉干,音“昔”。
后来,古籍常假借笔画简单的“腊(xī)”代替笔画复杂的“臘(là)”,并在假借过程中将本该读xī的“腊”字,也读成了至后世在《汉字简化方案》中,也将“臘”“蠟”两字合并成了“腊”
互联网伪民俗

每每年节,互联网上多会出现一些“谚语,打着“民俗”的幌子贩卖焦虑博眼球。

进入腊月,互联网又见“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19版“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22版)的谚语。

一些朋友会问,这个“谚语”是不是有道理,古人是不是这么说的?

其实,这个【互联网民俗】大致是在19年年底开始在互联网中流传。而相关的文章中均无实质性出处。都是“俗语”、“民俗”、“农民说”......连地域都没有提,是典型的【互联网伪民俗】。

而对文中对其的解释也是毫无道理,甚至说是十分的荒谬。

有的说腊月死人会激怒神明。

还有说

腊月是十二月,明明是一年的结尾,怎么又成了一年的开头了?连最基本的农历知识都是混乱的,还在这编谚语。
更有甚者说是因为腊月死人,家人就不能好好过春节了......
结语还美其名曰是古人的“实践经”和“生活智”,简直不知所云!
而在18年的互联网,网上则是充斥着“会生之人生八月,会死之人死腊月”、“生八月、死腊月”的“农村俗语”。解释为古人停灵时,寒冬腊月气温低,尸体不容易腐烂,所以死在腊月是见“好事”。
结果短短不到一年,这个“腊月”就在【互联网民俗】中吉凶反转了。而且越发有生命力。看来古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很符合新闻传播学的呀。

这类的文章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博眼球,增加点击率罢了,并没有什么真的内涵和真谛。

所以大家再看到这样的文章,直接无事就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小寒
今日小寒你知道小寒三候吗?
小寒三候是三只鸟,这三只鸟真的会“北向、始巢、始雊”吗?
小寒:最冷冬天要来了
小寒逢腊八,最冷“三九天”来了(3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