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诗僧游览天台山,写下一首诗用了8个叠词,极具音乐美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苏州寒山寺,毕竟大家读书的时候都是学过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寒山寺的名字是以一位高僧僧名命名的。

根据记载,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到了唐代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在“妙利普明塔院”原址上建寺院,以创建者寒山的僧名作为寒山寺的寺名。

今天小佛就给大家聊一聊寒山和他的一首诗。

高僧寒山不仅仅是单纯的僧人,他更是一个诗人,未出家之前,他是官宦人家子弟,奈何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遂出家为僧,隐居天台山。

寒山经常在天台山的山林间题诗作偈,其大多大多数描写山水景物、世态人情、佛理,他作诗时用词通俗,很得一些人喜爱,今天咱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寒山写景诗中的代表作《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首联两句,直接点出这首诗所描绘的大环境:寒山与冷涧。“杳”,本义是昏暗,由幽暗引申为极远,重叠之后更显山路的幽静与深远;“落落”也是相似的用法,形容极其落寞、寂寥,延伸形容山涧的阴森寒冷。两个叠词已经有极强环境氛围,但是寒山还在“山”与“涧”前面分别加了“寒”与“冷”,将整个大环境的氛围显得更加阴寒、湿冷,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颔联两句,则是突出大环境的“静”,幽静深远,人迹罕至。山中有多安静?“啾啾常有鸟”,只能听见鸟叫声,相比于城市的喧嚣,这里只剩下鸟叫声,以鸟叫声来反衬安静。为什么山中如此安静?“寂寂更无人”,这里人迹罕至。整联所描绘的安静环境,更加深山林的阴寒、湿冷的氛围。

颈联两句,描绘山林中气候变化多端,又一次加深山林的阴寒、湿冷的氛围。淅淅沥沥的雨滴拍打在寒山的脸上,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舞落在寒山的身上,天气就是这样变化无常,雨雪相比于外面的世界显得更加肆意,也更加清冷逼人。

尾联两句,归结全篇,写寒山自己身处山林之中的心情与感受。寒山三十岁就归隐山林,心态早就超然物外,但是他身处的地方则是让这种心境更甚,“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山林中树木茂盛,遮天蔽日,常年难以见到日光,远离凡尘,长期不知一年四季,心与身已经远离红尘。

全诗四联八句,将寒山自己生活的世界描绘的那样空灵冷落,同时使用了8个叠词,并且都安排在每一句诗最前面,不仅极具音乐美、对称美,更让所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艺术效果极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这个疯和尚,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却风靡海内外,让后人膜拜了近1000年
叠词大放异彩的典范!寒山的这首诗,人与自然完美相融,浑然一体
和合二仙
姑苏城外寒山寺与和合二仙的故事
《杳杳寒山道》阅读答案及全诗注释翻译赏析
120分钟山林鸟叫声,鸟语花香,无限遐想!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