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吗?骨质疏松是正常衰老现象吗?-健康百科

骨质疏松症大都是女性绝经后5-10年以内,男性7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所发生的原发性疾病。

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有人的骨质会缓慢流失。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除了会引起腰背疼痛和驼背外,最主要的危害就是会容易引起骨折,包括胸腰椎体、髋部和前臂远端等的骨折。

误区之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①体重过低;②性激素低下;③吸烟;④过度饮酒;⑤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⑥体力活动缺乏;⑦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⑧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⑨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⑩老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70岁时。其中,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当然单纯补钙也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之二: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也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常见的骨折部位: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这些轻微的骨折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之三:已明确有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 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之四:血钙正常,就是不缺钙,即使患骨质疏松,也不需补钙。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将释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钙维持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短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之五:维生素D就是钙片。

答案是否定的。不过, 维生素D与钙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钙的吸收一定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

①维生素D是钙的忠实伴侣,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

②“活性”维生素D是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经过肝脏、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后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

误区之六: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事实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中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误区之七: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 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治骨质疏松,莫陷入认知误区
老年人补钙
骨科精读 | 骨质疏松的九个误区,本文逐一击破!
骨质疏松的八个认知误区
中年人如何增强自己的骨密度?
骨质疏松服药老间断=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