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业研究 | 结构性增长谁是赢家?

结构性增长谁是赢家?

01

中国乳品消费量将继续上升

驱动力来自品类扩张和农村消费升级

我们预计未来2年中国乳品需求量将维持3.0%左右的年增速,叠加价格上升,销售额增速约5%。消费量的驱动因素包括:1)乳品多品类扩展;2)农村消费升级、城镇化提升。1)2019年中国乳品人均消费量为22.8千克,约为美国、韩国、日本的1/4、1/2、3/5。中国人均消费与其他发达国家差异主要体现在在产品结构上,其中干乳制品差异最大。例如日本的液态奶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1.6倍,差距相对较少,但干乳品是中国的7.9倍,预示中国市场干乳品的成长空间较大。2)中国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量(29.1千克)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农村人均乳品消费量(12.1千克)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低线市场的增速料将更快。我们认为未来液体乳市场增长来自于销售单价的提升,而干乳品主要依靠品类扩张带来的消费量提升拉动。

02

2021年原奶供需有望达到平衡

展望2020年,我们预计奶牛存栏将企稳回升,但考虑到新牧场建成到投入及奶牛成熟产奶需要时间(犊牛到泌乳期至少2年),我们判断供给增速将放缓。同时奶牛单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我们预计未来两年每年单产提升0.2吨左右。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国内牧场原奶供给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增速约为2.5%-3%),供给缺口将逐步缩小,2021年供需关系有望达到平衡状态。

03

中国乳业进入全产业链竞争阶段

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奶类生产与消费大国,2019年中国原奶产量、年乳品人均消费量分别是1949年的147倍、57倍。目前龙头乳企不断扩张产品线,并在国内和澳洲收购牧场掌控上游,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从竞争格局看,发展成熟的常温酸奶和常温白奶集中度较高,基本上形成伊利和蒙牛两大寡头竞争的格局。低温白奶(巴氏奶)和低温酸奶受制于冷链配送,集中度较低,我们估计未来将随配送能力改进而提升。虽然奶粉市场目前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不过自2016年10月奶粉注册制实施以来,内资奶粉品牌触底回升,前十大奶粉品牌的内资占比从2016年的20%上升到2019年的36%。芝士(又称奶酪)和乳饮料市场内资品牌也在崛起,日本芝士市场相对中国较为成熟,行业龙头多是雪印、森永等本土企业,因此我们认为内资品牌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04

知日鉴中:产品升级和品类扩张是方向

日本乳品行业近9年来保持低单个位数增长,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达到24573亿日元(约人民币1590亿元),约是中国市场规模的37%。日本乳业目前处在成熟期阶段,市场饱和,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企业积极转型。对比中日人均GDP、人均乳品消费量和人口结构,目前中国乳品的发展阶段和日本1980年-1990年相近。这十年日本人均原奶消费量从1980年的65千克增加到1990年的83千克,CAGR为2.5%,其中巴氏奶占主流。在此阶段,明治和养乐多等日本乳企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推出,布局健康食品领域,并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日本奶价由乳企和政府指定生鲜乳生产团体协商,上游议价能力强;中国乳企盈利能力强于日本同行,我们估计在产品升级后将进一步提高。

05

奶价温和上涨利于乳企龙头

2008年以来我国奶价经历了三个周期,于2018年下半年进入了原奶上涨通道。但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10余省份发生“倒奶”现象,乳品企业库存高企,收奶积极性不高,生鲜乳收购价格下跌。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0年2月国内生鲜乳价格为3.82元/千克,环比跌0.5%,同比涨5.5%。这是从2019年6月连续上涨8个月后(累计涨幅7.6%)的首次下跌。我们预计短期内全球生鲜乳价格或将成下行趋势,但长期看供需基本面不会发生改变,仍将维持温和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和2021年奶价分别提高2%和1.5%。预测未来两年恒天然奶粉拍卖价分别为3125和3200美元/吨,中国原奶价格相对国外原奶溢价约8-12%。下游乳企成本压力较大,部分抗压差的乳企料将退出,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乳企可通过提升产品结构和减缓促销等拉动盈利增长,按往年看乳价上涨推动乳企盈利能力均获提升。

06

寻找结构性增长中的赢家

我们判断未来中国乳品市场将维持温和增长,常温奶将进行产品升级,低温巴氏奶渗透料将加快,芝士奶粉等干乳制品将更加丰富多元。新冠肺炎对销售的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不改结构性增长态势。未来几年有三大趋势:1、乳品品类多样化,消费升级带来均价提升;2、集中度将上升;3、巴氏奶渗透加快。在此结构性增长中,品类多元化及巴氏奶业务强劲的龙头乳企有望成为赢家。短期看,原奶价格上升背景下,竞争有望趋缓,乳制品行业盈利能力将上升。

风险因素

1)此次新冠肺炎对下游奶制品需求的负面影响超出预计,导致2020年需求增速低于我们预测以及奶价下滑持续时间及幅度超预期;

2)奶价上涨超预期,乳企毛利率压力上升;

3)城镇化率提升低于我们预期;

4)出生人口大幅低于预期;

5)食品安全问题;

6)环保监管加强。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

2020年04月10日发布的《结构性增长谁是赢家》

分析师信息:

廖欣宇

SAC执证编号:S1720519120003

葛幸梓 研究助理

SAC执证编号:S17201200300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利股份2021年年报点评 -- 乳业霸主,再度扬帆
乳制品行业深度报告:需求新周期,量价稳增乳品行业迎来机遇
乳业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2015年液态奶销售增长远超饮料?
营收千亿开门红,伊利凭什么能做中国企业样本?
线上渗透推动消费群体拓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