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宝钗填完柳絮词后,放“七只大雁”的风筝有何寓意?

《红楼梦》第70回里,因为史湘云的一首“如梦令”,大观园姐妹们再次聚到了一起,算是偿了黛玉桃花社的心愿。

因为史湘云的“如梦令”是以柳絮为题,所以,黛玉也把这次的社题定为“柳絮”,体裁方面也选择了“词”而非“诗”,而姐妹们抓阄选择自己的词牌,宝钗抓到的就是“临江仙”。

客观点说,临江仙在黛玉选择的几个词牌里,算是一个比较好写的体裁。字数不多不少,声律也比较谐音,且变体也很多,很少有临江仙不合谱的情况。

但宝钗的临江仙,确实让认眼前一亮,一洗柳絮轻飏、随波逐流的轻薄本性,反而给人一种潇洒不羁、高傲不凡的豪情。尤其是词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句子,甚至是男子也少有的气概。

填词完毕之后,因为贾赦房里的娇红放风筝的缘故,完美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和兴趣。于是,姐妹们放下手中的笔墨,热闹哄哄放起风筝来了。

其中,宝钗放的风筝虽然一句话被带过,却又很是显眼,那是一连串七只大雁,这是什么含义呢?

很多人认为,宝钗放的这七只大雁,就意味着日后和贾宝玉婚后的分离。但在我看来,这么解释是很有点牵强的。

历来在文人的笔下,文学作品里的大雁有很多意象。比如代表男女之间稳固的关系,如鸿雁传书以通情意。

如果要说得更加高大上一点,苏武牧羊的故事,不就有大雁的踪迹吗?苏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19年,把书信绑在大雁的脚上,才被汉朝使者知道而得以回国。

也有用大雁来代表良好次序的,因为大雁每年都要经历长途飞行,这个迁徙的过程里,领头的大雁总是飞在最前面,后面的分成两个队列成“人”字形紧跟其后,即使狂风暴雨也不会轻易变更队形。

而宝钗的七只大雁,在我看来,其实有多重意思,一是符合上面两种传统文化的含义,此外,还有一个契合当时情景的细节。

为什么说宝钗的风筝,就包含了上述两种传统文学作品的意象呢?

作为薛家的嫡女,宝钗身上肩负了中兴薛家的重任,但作为女儿之身,以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来看,宝钗唯一的途径就是“嫁个好夫君”。

这也是她在柳絮词中所说到的“好风凭借力”里的“好风”,也只有那样,妻凭夫贵,才能送她直上青云。

其次,作为大家闺秀,宝钗虽然常年住在贾府,但也非常清楚自己“客卿”的身份,平素的言行里,也一直恪守这个标准。那么,谁是宝钗眼里的“领头雁”?

一直以来,宝钗虽然很优秀,但除了刚进府的时候有点亮眼之外,之后都表现并不突出。

或许也是她更多用的“中庸之道”的缘故吧,懂得守拙,不那么锋芒毕露,所以才成为大家眼里的“宝姐姐”。

所以,宝钗所放的风筝,其实就意味着她自己就是那只领头的大雁。这固然是大家对她的一种认可,但更是一种责任。

那么,为什么又说这七只大雁又更契合当时的情景呢?

参与柳絮词的人有哪些?史湘云之外,还有宝钗、黛玉、贾宝玉、薛宝琴、探春。这么算起来似乎只有6个人。

但大家别忘了,6人之外,还有一个李纨在旁边做“宫裁”。这算起来,不刚好就是7个人吗?

因此,宝钗的七只大雁,虽然有固有的文学传统意象,但更主要的,还是暗喻着参与这次聚会的七个人,她们都是金陵十二钗里的主角。

而金陵十二钗里,黛玉和宝钗作为名副其实的“花魁”,作为这雁行队伍里的“领头雁”也不算为过吧。

​​

因此,宝钗在柳絮词之后放风筝,一放就是一串七只大雁,其实是一种对宝钗身份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参与者们悲剧命运的一种提前预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宝钗一个女孩子,为什么偏要放“七个大雁”的超大风筝?
读《红楼》系列之《薛宝钗“招安”》
精彩荟萃 | 曹公妙笔写风筝
由柳絮词说薛宝钗 娄炳成
跪读《红楼梦》不可取,俯视曹雪芹是无知!——读《红楼梦》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札记
红楼梦中宝钗放的风筝为何是大雁?有何深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