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岁想要转行的人,几个经验要分享给你!(干货)

30多岁,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分水岭。有许多人在这个阶段由于外界环境或者是自身喜好的因素,会考虑转行。

动了这个心思,就说明对于现状,自己是不满意的

如果你在一个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期」,你感觉很难有突破了;

或者,你干了三年、五年,才发现它跟你的长远规划相悖;又或者,你已经试过多个岗位,但就是无法热爱自己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跟继续熬下去相比,转行,或许是最不坏的选择,这其实也是去探索适合自己人生的一条路径

去年我邀请了2位中年转行的朋友给社群做了直播分享,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共鸣。也陪伴了一些伙伴走过了中年转行的历程,这里就来谈谈转行成功的重要经验。

1
心态准备

变化,往往意味着付出代价。

30岁的人转型,影响的不仅是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一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家庭,财务状况,需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没有人会承诺你的这次转型能一定成功,所以想要转型,就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巨大的压力。

但一旦认准了,就要立即行动。

生活就是这样,别人只看结果,而自己独撑过程。路可以回头看,但不能回头走。 

在这个过程中,你得相信你自己行,摆脱焦虑,打从心底认可自己还得学会寻求帮助。

如果身边的家人,朋友,不理解也不支持你(说实话,这大概率也是常态),没关系,去寻找和接近那些能给你带来积极能量的人。

说个真实经历。我的一对一学员A,全职妈妈2年后想重返职场,以前在国内的学历和工作经历(民营制造业)在欧洲没有轻易匹配的工作。近一年的求职屡屡碰壁,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抑郁。 

她找到我后我们没有急着去讨论求职技巧,而是做了心理重建,对自己接纳,对自己有更加客观的理解,她更自信了,整个人打开了,不到3个月就收获了当地其他行业(IT)的工作。 

几个月前,她又随丈夫的工作派回中国南方,又要重新找工作。但令人惊喜的是,她家里的床还没有到(还在运输中),就收到了香港大行的offer,还支持远程工作。

她兴奋地打电话给我,“玲姐,这个工作来得太突然了,我还想着休息个半年慢慢找,猎头就找上了门。而我的经理,面试15分钟,就邀请我加入她的团队!”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不可思议?

可它就是真实发生的。当你的心态和状态发生改变时,你周围的环境和能量也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个提供正能量的方法是找到role model(榜样), 它也会给予你动力。 

不要去分析失败案例,“xx折腾半天也没有用”,“xx最后还是闲在家里”。找到成功的案例,让他们成为你的榜样,会源源不断地给你动力。

我们去年的直播分享,后劲很大,也激励了很多群友更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向往的职业。

失败可以有千百个理由,但我们也需要一个理由坚持下去。


不要沉浸在负能量中,专注提升自己的能力,需要学历补学历,需要证书考证书,只有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机会来了才抓得住。 

真正迫切想要转行的人是不会执着于具体的转行方法的,而是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是让自己持续内耗,一个转行的想法能折磨自己好几年。

转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你没有去做,而不是各种有困难,没有可操作性,那都是借口而已,因为有困难造成的结果不是在要不要转行这个问题上犹豫很久,而是困难的解决或者无法解决,解决了就过去了,无法解决就放弃了。

你还在犹豫,只有两种可能:

1. 一个是你对目前的现状还心存幻想,觉得未来可能会好,如果这样,就别天天抱怨自己目前的行业专业坑,拿出去干的热情;

2. 另一个就是,你想要寻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那么这个方案跟寻找年化收益率超过五百,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一样,注定失败,而且还会被某些人以各种方式割韭菜。

勇气和自信,是转行成功的重要前提。 


2
打好手中的牌

年近30岁转型,和刚毕业6个月转型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过往5-7年的经验是一份积累。

这是积累,也是负担。

当我们30岁+再想跳槽到另一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的经验和岁数,会因为一些看不见的偏见,而限制我们。

所以最好的转型方式,不是完全舍弃我们过往的经验,而是是找出目标岗位和自己过往经历有什么契合之处。

我们要向企业证明,过往在其他行业岗位的经验,对于做好现在这份工作,不是负担,而是积累。 

我们经常说隔行如隔山。

其实真正相隔的,只是底层入口售票处,越往上走,运用的能力、才干都越来越接近而且越熟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

“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是相通的。”这不是鸡汤

这里我就要给大家介绍职业规划中很重要的能力三核。 

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和才干。

知识:我们知道和理解的东西,用广度和深刻可以作为评价标准,一般通过学习而得出,并常常通过考取证书等转化而来。

技能:我们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熟练程度是评价的标准,一般通过训练而得出,技能以熟不熟练作为判断标准。比如说写作、解决问题、外语信息搜集、编程;

才干:通过大量练习,内化到无意识使用的一些技能、品质和特质,是先天天赋和后天大量练习的混合,通过大量训练,从技能内化而成。比如说:乐观、幽默感、直觉,韧性等。

当你理解了能力三核,他们说的其实是:只要你曾经在某一个领域努力练习过,你提升的技能和才干都不会白费,可以迁移到未来。

玲说成长社群的伙伴B在群里分享了她的职业转型经历。

大四的时候我遇到了非常严重的社交障碍问题,而且进一步被医生判定为中度抑郁,一度非常迷茫。

后来深思熟虑后决定用“暴露疗法”解决这个问题,毕业后选择去专家网络公司这种强沟通环境的地方待了两年。

虽然两年时间从技术上解决了沟通恐惧的问题,但性格上我更偏向于研究型的工作,因此后来我又找到了一份市场研究的工作(用找专家技能弥补专业经验不足)。

又两年后,我想进一步减少专家的工作的同时也可以积累喜欢的行业知识,因此gap一段时间学习一些数字化知识,找到了另一家咨询公司做数字化转型相关咨询(用咨询技能弥补技术知识不足,外加行业发展期、且运气好正好有职位空缺)。

从我的经历我反思两点:

1. 毕业后也可以大胆地在不同的职业之间进行转型,但需要:

①找到跨行工作之间可以共通的技能,或者发现我现在擅长的技能有哪个可以正好降维打击另一个职位的。


②每次转行,多尽量往自己擅长、喜欢的工作再靠近一点

③每次转行,尽量往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靠拢

2.我每次转型都是裸辞,25岁前硬着路无可厚非,但工作五年后需要再审慎一些了,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布局,而不能再单纯凭借胆大了。


3
不走寻常路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之前的工作经历不是特别亮眼,再去投简历效率是非常低的,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转行手中无好牌,博得的是一线生机。

不要期望按部就班的坦途,只能开辟自己的“野路子”。这就要放下清高,厚起脸皮,多听多问,不断地投石问路。

我的一位在法国的朋友C想去投行,学历,个人综合能力都够,但相对于当地人她的劣势也很明显。法国的金融业是个比较封闭的小圈子,投简历,获得工作的机会很小。 

另外一个圈内的朋友D出了个主意。

“下周在XX酒店有个业内的交流会,各大公司的负责人会参加。你就打印几十分简历,我给你邀请函,你自己去谈,去递交和。。。(此处省略多字)

他的建议是不是听上去很疯狂?

这位朋友C,就是凭着这样的“厚脸皮”收获了金融投资部门的门票,成为他所在部门第一个中国人背景的投资分析师。

所以破局需要三个因素: 

首先是勇气,还是要突破自己。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关系,转行的时候要调动自己的人脉,就像我和D作为圈内人给C提供信息和指导。

你都30多岁了,你周围不管是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亲戚朋友、同事等等,当中一定有人做得比你好,你去取取经。

很多人说就是我抹不开面子,那你就把自己的机会给错过了。你跟人家聊一聊他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行业的机会?有可能人家推荐你。

到了这个年纪,投简历效率是非常低的,但熟人推荐效率很好,所以你也需要学会找猎头。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不认识猎头。

没关系,你朋友中最厉害的那个人,他一定认识猎头,让他介绍给你。

谈到这里,你对转行的路径有些准备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有这么多年工作经验,能不能改行做咨询、培训?
30岁转行,无一技之长学什么技术?
我明明是个领导,现在怎么找不到工作?
自动驾驶大趋势下,传统汽车人应如何转型——一位汽车人的自述
如果我转行,原来的行业经历不就浪费了么
财务人员为何普遍工资不高?猎头不经意间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