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的资料,放开歌喉,用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领略新疆的民族风情,了解居住在那里的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3、通过演唱和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各具风味的新疆地区音乐,让学生领悟。

4、复习已学歌曲,巩固教唱效果。

5、会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能情绪饱满、准确地演唱,学习手鼓的唱

典型节奏并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6、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感受歌曲深长悠远的音乐风格并尝试演唱,新疆地区的独特风光,了解居住在那里的各民族的风俗、服饰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电子白板、钢琴、铃鼓等。

教学难点:

以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能够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用热情饱满的声音表达出歌曲自豪、自信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教学中,渗透音乐知识与基本歌唱技能的学习,注重歌唱声音训练的规范性,凸现歌唱技能对学生歌曲表现的重要意义。围绕“唱会歌曲、唱好歌曲”的基本目标,在已有经验、能力基础上,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在学唱中感受音乐风格,增进情感体验与交流,发展学生歌唱的能力。让学生从愉快的演唱、欣赏活动中,多层面地感受歌唱活动的快乐、音乐的美好以及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浓厚的歌唱兴趣与积极投入的参与状态,在演唱中受到歌曲风格与艺术形象的强烈感染。

2、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材分析: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歌曲热情、活泼、开朗,充满童真童趣,内含舞蹈韵律。切分节奏及衬词“亚克西”的运用,突出了歌曲的新疆风格。“阿妈买的小书包,装不下知识的海洋。阿爸送的小足球,幻想宇宙的赛场。”寓意着新疆的孩子胸怀世界,放眼宇宙的心胸和气势。

《在那东山顶上》是著名作曲家张千一继《青藏高原》之后的又一力作,被称为《青藏高原》的姊妹篇。歌曲在旋律处理上充分运用了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歌曲取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加措的一首情诗,在西藏很流行。教学重点:

情绪饱满、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学习典型的手鼓节奏并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解决方法:

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作品风格与艺术形象,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表现歌曲。

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艺术形象,加强发声、吐字、节奏、力度等演唱指导与处理, 努力做到声情并茂。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通过律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新疆的音乐风格。

二、 新课导入

1、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听教师范唱,说说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3、自由学唱歌曲。

4、讲解重音记号,让学生把歌曲中有重音的地方找出来并唱一唱。

5、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了解有关新疆的知识,观察新疆少年儿童的外貌特征。

目的: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巩固前课教唱效果。

要求:帮助学生寻找积极的声音状态。

三、拓展训练方法

1、 进行带词发声训练,并熟练背唱歌曲,欣赏有关藏族的风光、民俗风情图片。

2、 揭示欣赏曲目,简介有关情况,播放视频,介绍歌曲的文化背景以及歌曲的内容、情感。

3、讨论:与刚学的歌曲相比,这首歌曲在风格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气息、声音位置、吐字等方面探讨如何唱出深远悠长的感觉来。

4、 跟着琴声唱好一个片段,唱出深远悠长的感觉来。

5、 对本课学习进行简要小结。

6、《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7、师生同唱问好歌,带词训练:《树林里的小鸟喳喳叫》。

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准确轻巧,练唱有情趣。

8、复习歌曲2首。 (要求:熟练背唱,能较好地控制声音,状态积极)。

9、方法:集体练唱。

四、赏析歌曲,感受情趣。

目的:初步赏析新歌,感受歌曲风格。

要求:通过图片展示、讨论让学生了解新疆,对歌曲的内容与音乐风格有初步的

。 认识与感知

方法:分别播放音乐与录像,出示曲谱,作简要赏析。教学步骤:

1. 展示图片并讨论,使学生对新疆的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

 2.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出示曲谱,作简要赏析。

五、演练新歌,体验情趣。

目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会歌曲,学唱中初步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要求: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找出相似的乐句;能跟着琴声学唱歌谱,声音整齐有控制,节奏准确。

方法:模唱、视唱结合,对相关节奏、乐句进行重点练习。

教学步骤:

1、集体用“lu”慢速轻声模唱旋律。

2、认识并找出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插入节奏练习。

3、听琴声和老师一起轻唱歌谱,并找出相似的乐句。

4、重点练唱含切分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以及休止符的乐句。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歌舞表演

分小组合作表演,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学生边唱歌边跳舞,体验合作的乐趣。

四、探究表现,创设情趣。

目的:引导学生充分体悟歌曲形象,声音饱满、自信地演唱歌曲,用铃鼓为歌曲

伴奏,创设、表现歌曲情趣。

要求:按照歌曲处理要求,增进全体学生的协同意识,以演唱为侧重提高学生“唱

好”歌曲的整体能力;学习手鼓节奏,并用铃鼓伴奏。

方法:师生讨论,教师示范,逐句练唱,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步骤:

1.讨论、练习:找出能展现小巴郎胸怀大志的乐句,并唱一唱。

要求:用不同方法唱好两个旋律和内容有一定对比的乐句。讨论、练习:歌曲形象地刻画了新疆小巴郎的形象,你觉得他身上的哪一点。

质最吸引你,

要求:引导学生自信地演唱歌曲,提示声音要站立、饱满,时值唱足,气息

下沉支撑好,吐字清晰积极。

3.学习一个手鼓节奏,并试着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4.分组表现歌曲,在活动中体验创造音乐的乐趣。

方法:学生以歌唱、铃鼓伴奏的形式合作表现,教师用合适的速度伴奏。五、聆听音乐,展延情趣。

目的:聆听谭晶的天籁之声,了解相关文化,感受藏族音乐深远悠长的特点,初

步培养学生用不同声音演绎歌曲的能力。

要求:理解歌词内容与情感,能跟着琴声用深远悠长、相对准确的声音唱好一个

片段。

方法:聆听音乐,哼唱主题,教师示范,学生试唱。

五、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师生告别。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舞之乡》中的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我选择了这首学唱歌曲作为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审美为核心”,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听觉法、比较法、演唱法、体验法四种学法,以听为辅,以“唱”为本,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各具风味的新疆地区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主动参与,自主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会了用活泼、轻快的情绪去演唱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最适合为歌曲伴奏的乐器,加深了学生对各种打击乐器的了解。通过小组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和专业素养的欠缺,本课的教与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语言不够精炼、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组织课堂的能力不够强,自弹自唱的能力也不够强等。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计划 教案
(精品)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阿凡提骑驴1
8.2
娃哈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