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高考结束后怎么庆祝,谢师宴是最基本的,方式比现在丰富多了

高考已经结束一段时间,分数也都已经出来了。考试分数出来之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的不好的人或许会有些气馁。不过需要记住的是,这只是一次考试,决定不了自己的一生。考的好的人肯定会庆祝一番,毕竟自己十年寒窗,得到这样的结果也不容易,庆祝也是正常的。其实不仅现代人考试结束后会庆祝,古人也同样会庆祝。而且和现代人的庆祝方式相比,古人的庆祝方式可以说更高大上,形式非常多。

现在的庆祝方式无非是以下几种,自己亲朋好友吃吃饭,或者让考生自己出去旅游一下作为奖励。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感谢老师的栽培,所以谢师宴是在所难免的。每年分数出来之后,各个酒店的谢师宴都被订得差不多了。和现代相比,古代的庆祝可以说超出我们的想象。古代也有谢师宴,而且谢师宴只是最基本的庆祝,人家的庆祝方式要比现在多得多。我们今天看一下,除了谢师宴,古代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科举考试在宋朝之后,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不过级别分的也比较多,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级别。这个是一级一级向上考的,只要通过前面一个,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考试。总的来说,级别是一个比一个高。按理说越往后,庆祝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毕竟后面的级别会更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科举考试中,庆祝最多的就是乡试和殿试了。其他级别的考试过了虽然也有庆祝,和和乡试、殿试的庆祝规模完全不能相比。

先看一下乡试的庆祝方式。在科举考试的所有级别中,乡试可以说是最受大家看重的,因为乡试的难度是最大的。乡试是考生在省会参加考试,虽然是地方考试,但至关重要。因为只要考过了乡试就能成为了举人,举人是进入国家编制的,每月都是有一定的俸禄,而且还可以直接做官。不仅如此,举人还有很多特权,比如不用承担税赋、受到刑罚等。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都想中举,现在是不是知道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了,毕竟好处太多了。不过中举的好处虽然多,但难度非常大。因为举人的录取比例非常低,很多人一辈子都考不过。当然,对于那些中举的人,肯定是要大肆庆祝了。

中举之后统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去指定地方看榜,这一种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由于放榜的时候桂花正盛开,所以也叫桂榜。第二种就是官府会派专门的人去把结果告诉考生,这个和录取通知书差不多。我们先看一下送通知书时的庆祝。

明清时期,中举的人,官府会把他们的姓名、地址等各种信息都列出来,然后发到地方去,让地方送到中举的人家里。这种东西一般称为喜报或者捷报。不管哪个地方有举人,对当地来说都很重要,所以地方非常重视。一般来说,送喜报的最低规格是三个人,他们分别骑着马,身边还有很多彩旗之类的,另外还有喇叭班或者戏班子用以庆祝。场面和古人结婚的时候差不多。当他们来到考生家里之后,肯定会有很多观看。这个时候考生不仅是接喜报这么简单,还要做一下表示。

中举的人一般都会给送喜报的人一些钱财。除了这些,还会请送喜报的人以及亲朋好友一起吃个饭,以表示庆祝。请人吃饭这一点在现在也有,很多人子女考的非常好的话,也会请别人吃饭表示庆祝,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当然,中举的人还会把喜报裱起来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这个和炫耀差不多,不管怎么说,都是心里高兴。

除了在家里吃饭,还有就是在省会吃饭,这个规格就比较高了。乡试揭榜的第二天,地方官府会邀请所有中举的人在一起吃饭,这个叫鹿鸣宴。鹿鸣宴起源于唐朝,明清时主要是用来庆祝考生中举的。由于在宴会期间会有人演奏《诗经》中《鹿鸣》篇,所以才叫鹿鸣宴。而且古人认为“鹿”跟官场仕途上的“禄”同音,代表的是官运。“鸣”是代表着“天赐”,这场宴会也意味着官运亨通。当然,最初的时候鹿鸣宴和鹿没有关系,只是一个称呼。明清时,鹿鸣宴里开始有鹿肉了,鹿鸣宴和名字一样了。除了有鹿肉,还有很多山珍海味,可以说非常丰盛。

这个吃饭不仅吃得丰盛,更重要是规格高。这可是地方政府举办的,和省里面的干部一起吃饭,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而且都是免费的,一切开销都是政府承担。可以说鹿鸣宴比现在的任何一种宴会都要高大上。

再看一下殿试的庆祝方式。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这个考试都是皇帝亲自监考的。既然监考的时候都是皇帝亲自上场,那高中之后的庆祝方式肯定与众不同。

高中进士的人,都会被带到皇帝上朝的大殿。一般来说,皇帝会一个个叫着他们的名字,告诉他们自己的名次,这个叫唱名。当然,有时候录取进士的人太多的话,皇帝只是说前面三个,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的都有专门的人宣布。既然皇帝都宣布了,那宣布结束之后,皇帝怎么着也需要表示一下。

宋朝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宣布进士名次之后,就赏赐这些人一起进行宴席,由于是在琼林苑进行的,所以也叫琼林宴。当然,后面的朝代也继承了这个传统,只不过名称不一样,有时候叫“闻喜宴”,元明清时开始叫“恩荣宴”。不过这种宴会只是改变了名字,规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琼林宴既然是皇帝亲自参加,也算是国宴了,而且宴席上吃的肯定是山珍海味。光是看国宴的名字,就知道有多高大上了。当然,这次宴席不仅仅是吃饭这么简单,皇帝对中进士的人还会有其他赏赐。首先是赐这些人钱财,这也是变相报销这些人在考试期间的花费,历朝历代给的钱财都不一样,但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其次。皇帝会赏赐这些人一起皇宫里的美食,其中赐进士“红菱饼”基本上变成了规定,这也是一种庆祝。文天祥考中状元之后也参加了琼林宴,他写了一首关于琼林宴的诗“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发现,琼林宴还是很热闹奢华的。

除了琼林宴,对于殿试的榜首——也就是状元,朝廷还有其他恩赐,就是骑马游街。这个情节在很多影视作品都看到过,只有状元有这个殊荣。状元可不是一个人骑马在街上晃,而且身边有一群人,走到哪都敲锣打鼓。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会知道这个人。当然,除了状元能骑马逛京城,其他人也是可以的。比如唐朝的孟郊在高中之后就自己骑马绕着长安跑了一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属于私人庆祝的,和国家无关。

当然,上面这些庆祝方式都是最基本的。而且仔细想想,上面的庆祝方式多数都是官方的,除了官方的,私人也会进行众多庆祝。出去游玩、一起吃个饭都是正常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光是看上面的鹿鸣宴和琼林宴就知道,古代考试结束后的庆祝方式确实很厉害,和现在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举高中的豪迈诗句
中国古代科举名词集解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科举四宴-古代科举考试胜利者的盛宴
殿试 会试 乡试
举人,秀才,榜眼,探花,进士,状元,分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