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中关键一战,意见冲突后动用军事决定权,反获胜
提到三大战役,大家不免会想到战疫惨烈的场面,而其中最为震撼人心的还属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敌众我寡,我军六十万人抵抗敌军八十万人,在这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更是对双方指挥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
我方解放军再一次在关键阻击战中,用行动证明了最后的胜利属于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当时正值国民党处于不乐观的情形,也就是在1948年,第七兵团被华野所包围。杜聿明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为先解决掉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应先安排黄百韬部坚守,随后再集结邱清泉的第二兵团、黄维的十二兵团以及孙元良的十六兵团。
其实在当时在挺进大别山这种巨大的打击下,中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因此三个精锐兵团的同时攻击对于中野来说是绝对承受不住的。然而,当时黄百韬兵团被华野主力所包围,如果照这样来,很有可能黄百韬军团被全盘歼灭,迫使中野也一同从淮海退出。如此一来,谁也无法知道淮海战场将鹿死谁手。
这个决策在当时不被蒋介石认可,他认为必须先为黄百韬军团提供救援,于是就下了死命令,如此一来,黄维十二兵团便奉命出发了。解放军总前委在获取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命令中野六个纵队挡住敌人去路。不得不说,近十二万人的黄维兵团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黄维本身就是黄埔一期学子,且在日后的战役中表现都十分出色。
黄维兵团更是蒋介石的嫡系,整个兵团的武器装备十分先进,与中野缺乏武器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对于中野来说,黄维兵团还是非常难对付的。中野六个纵队里最快的还属杨勇所率领的兵团一纵。他们在短时间内到达关键地带蒙城、板桥、唐吉一带,自然是要正面阻拦黄维兵团的。
令人吃惊的是,一纵在不久之前已经经历了与国民党181师的激战,取得胜利后还没来得及调整部队便踏上了前往正面阻击的道路,可谓是非常艰苦了。不仅如此,没有武器的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敌方战斗力超强的机械化武器。更致命的是,敌方人数要比我军多将近十倍。
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杨勇所率领的一纵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迎难而上,凭一己之力以及团结协作,共同对抗强敌,并发誓在三天内将阻击战打赢。据记载,杨勇的一纵是阶梯式的狙击阵型,而第一道防线则为20旅在颍河构筑工事。即便如此,前面也已经提到过,黄维兵团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他们绕过第一防线直冲一纵2旅,情势紧急,杨勇能够动用的也仅剩两个旅。危急情况下,杨勇毫不犹豫,下令将所有士兵官员安排在一线。对于看起来较为草率地安排,政委苏振华表示不同意,要采用另一种方案。他认为,为更有效地杀伤敌人,不应该采用阶梯式狙击阵型,而应该采用阶梯式防御阵型,并将仅剩的两个旅错开且预备的机动部队。
其实苏振华的提议确实是考虑周到且胜算较大的,但这种策略仅适用于同往常一样的对抗。对于敌强我弱的特殊情况,更需要用特殊的解决方案去应对。因此杨勇再次解释道。敌人过于强大,我们要先保证堵住黄维兵团,维持战局。
但固执的苏振华依然坚持自己的建议,于是杨勇直说:“组织有规定,军事上的问题以军事指挥员决定为主,我来做最后的决定。”争执过后,一纵按杨勇的策略被安排在了一线。
之后的战场上,杨勇指挥一纵四次打退了黄维兵团的先锋18军。被打退的18军急情之下派出119师进攻黄家和陈家两个村庄,而这两个村庄正是我军实力弱的战略侧方,一个排根本无法应对如此的强敌。于是杨勇立即下令,让2旅4团团长晋士林以及政委郑鲁亲率兵反击,誓死夺回村庄。
在2旅4团的援助下,我军战斗力大幅提升,双方激战持久,谁都没有要投降的意思,场面也是一发不可收拾,死伤惨重。遗憾的是,正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我方3营营长被炸成重伤,失去主力骨的士兵们惊慌失措,使东北方的反击局面一片混乱。
而敌方18军是主力军,战斗力超强,趁机占据了优势局面。晋士林见状直接带头冲锋,拼命维护村庄,最后壮烈牺牲,将一生的伟大全部留在了战场。4团官兵见我军死伤惨重,更是痛失主力骨,心中怒火已势不可挡,决心要为首长报仇,血战村庄,最后收回了半个村庄。虽说是已经收回了半个村庄,但做出的牺牲却也十分惨烈。
此时的杨勇决定不再手下留情,要增兵并且号召官兵一同拼命。与此同时,18军军长杨伯涛也在增兵,两方打成了拉锯战。在杨勇与杨伯涛的努力下,原本冷冷清清的村庄现在到处都是人,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都有。两天两夜过后,黄家村一改往日面貌变得满目疮痍,18军死伤惨重,痛失数千人,见此状况,黄维便将18军换为了14军。
第三天的对峙更是精彩,14军就为了打开一道缺口,动用大量重型武器,轰炸我军阵地。而杨勇早有预料,已经将所有部队安排在了一线。士兵们团结一致,筑起人肉城墙抵抗敌人的强烈进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成功完成了守卫的任务。
结语:其实这种结局也是值得庆祝的。此次任务的胜利为今后歼灭黄百韬军团打下了基础,并进一步走向最终胜利。但这几场对峙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许多老兵痛失队友当场痛哭。
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在一次又一次战役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具有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上级下达的命令也是尽全力拼命完成,再艰难的环境也不是他们说放弃的理由。这样的解放军,有什么理由不大获全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才亮相的黄维,到底是谁?从哪来的?
【每天老照片】-1万-4508-淮海战役中,陈士榘一度按兵不动,为何战后刘帅却对他赞赏不已?
粟裕谈淮海战役
主席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三)
淮海战役四:齐辰电横空出世,且看“战神”粟裕如何胜战
淮海战役最后究竟是怎样的结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