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端午赋诗,是屈原真正的千古知音,两次向外国朋友介绍屈原

前言

毛主席诞生于湘潭韶山,而《韶山记》中有载:“韶山,南楚一名山也。”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也曾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那就是屈原。

同生于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地方的两个人,却有着跨越千年的神交,两千年前屈原曾经在湖南沅湘一带讴歌流浪,这里也是屈原殉难的地方,而毛主席少年时期无论是从韶山到湘乡,还是之后再到长沙,这里都曾经是楚国之地。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毛主席对于屈原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似乎那不是千年之前的历史人物,而是实实在在与自己理想抱负相呼应的知己。

那么毛主席对于屈原究竟有着怎样的情结呢?为何说毛主席才是屈原真正的千古知音呢?

千古真知音

从小在楚地成长起来的毛主席从小就是听着屈原的故事长大的,而每一个知道屈原故事的中国人也从来不说“端午节快乐”,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这个伟大爱国诗人的日子,屈原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

两千年前,原本最为强大的楚国,却被昏庸无道的朝廷拖累,秦将白起率虎狼之师漫山遍野地涌入楚地,两年间势如破竹,最后竟连首都郢都也失陷,都城内的楚国先王之墓尽遭焚毁。楚人屈原悲痛家国破败,百姓流离,遂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而恰恰是在两千年后,1921年的端午节,同样发生了一件彻底唤醒国人的事件。

当时年轻的毛主席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的时候,与易白沙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友谊,易白沙因为赴京刺杀北洋政府以及组织军队北伐都没有成功,于是就选择了跳海自杀,以此明志想要唤醒国人。

这跨越千年的一跃,在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种子,而且这一颗种子也再后来不断的生根发芽,内心激荡愤慨的情绪溢于言表,挥笔写下“去年追悼陈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

但只是以死明志,投身江海就足够了吗?显然毛主席对于屈原的精神理解更加深刻,在投江之前屈原依然作为一个政治家不断的为楚国献计献策,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过报国救国的想法。

投江报国是一种精神,但是并不是国人唯一能做的。

对于屈原精神的继承与解读,直到1961年秋,毛主席赋诗的《七绝・屈原》,才算是真正解开了屈原精神的真谛。

《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即使已经家国破碎,世道不古,即使已经看不到前进的道路,望不到前进的道路究竟在何方,但是依然抱以最不屈的精神,不断追求光明向往光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是屈原精神的真谛,“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才是屈原精神的最佳解读。

《离骚》难道真的就只是一首诗吗?当然不是,那是屈原手中的“杀人刀”,是他挥砍破开黑暗的一柄钢刀,这也是为何毛主席一生尤爱《离骚》,经常用工整的小楷抄录《离骚》以及《九歌》的全文。

在毛主席对于屈原精神的解读中,始终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与死到底哪一个才是最难的?在那个时代当中,很难说生就比死要简单,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死亡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当然对于有思想有觉悟的人而言,生更是背负救亡图存的重担,就像是当年的屈原一样,在黑暗之中步履蹒跚,奋力前行。

毛主席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看似好像跟屈原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事实上确实彻底诠释了屈原想要留给后人的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说毛主席是屈原真正的知音!

偏爱有加

毛主席不仅仅是屈原的知音,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知音,曾经多次在外交场合宣扬中华文化,这其中不可避免的就会提到屈原。

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自己的书中提到,一次在苏联遇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与其大谈中华古典文化,了解到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就是端午节,顿时起了兴趣,而毛主席也是十分开怀的跟他讲起了屈原。

毛主席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的时候,毛主席再一次谈到了屈原,毛主席表示屈原是中国伟大的诗人,并且向这位外国总理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二人在这一天还专门品尝了粽子,尼赫鲁表示这是一种很美味的美食。

这也是毛主席对于屈原最高、最全面的评价了,后来毛主席在送别尼赫鲁的时候也特地引用了屈原的《九歌·少司命》里的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1957年毛主席让逄先知拜托当时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收集一些《楚辞》散落在民间的版本,尤其要注意收集屈原的著作,最终在多方努力之下收集了一共五十多种的版本书目,将这些书籍重新编纂成册,当时毛主席特意花了很多的时间阅读了这些书。

据说当年中央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毛主席还专门在会上将新刊印出来的《离骚》分发给与会人员,他说想要学《楚辞》就必须要读懂《离骚》,在那段时间毛主席每日都会秉烛夜读,然后第二天就会将阅读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

有一次晚上空军雷达部队发现有敌空军来袭,李银桥等护卫立刻冲进毛主席的寝室内想要带着毛主席转移,但是发现毛主席还在阅读《离骚》正是入迷的时候,李银桥表明有敌机来袭,希望毛主席抓紧时间进入防空洞。

毛主席这才反应过来房间停电的原因,立刻说把蜡烛点上,自己要在这里看书,无论卫士们怎么劝都不管用,毛主席就一直在房间内看着屈原的《离骚》。

1959年的时候毛主席发表的《关于枚乘(七发)》文章中提到,离骚的骚体是极具民主色彩的,是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著作,那是一把直刺腐败统治者的钢刀,人们应该要继承这其中的精神。

当然除了屈原的《离骚》之外,毛主席还对《天问》同样爱之颇深,《天问》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唯物主义思想的最初启蒙,曾经毛主席在与几位哲学家交流的时候也谈到了《天问》中的思想,对于其中“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毛主席认为屈原的思想堪为当时先进思想的楷模,《天问》向世人展现了,超凡的想象力以及对于万事万物发展兴亡的洞察力,以问的形式将宏伟博大的世界观、宇宙观展现出来,这就是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伟大之处。

总而言之,从毛主席对于屈原的推崇程度就可以看出来对于这位两千多年前的爱国为人偏爱有加,而屈原的诗也是开创了中国诗歌文学上的一种全新的文体,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毛主席的文学则主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二人在文学诗歌的创作思想方法上似乎也是不谋而合。

况且,二人同样是身处战乱年代民不聊生的时代,在黑暗的社会中不甘的奋斗着,让相隔千年的两个人自然能够心领神悟。

结语

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坚定执着的政治理想、纯洁高尚的独立人格、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对两千多年后的毛主席影响极大。

而毛主席创作《七绝·屈原》,用简短的28个字一方面高度赞扬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斗争品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在“暮色苍茫”“乱云飞渡”的形势下,共产党人临危不惧、不屈不挠、坚定执着、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正可谓是跨越了两千年的二人真正的神交,还不能算是千古知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屈原
五月五,过端午,纪屈原,诵《离骚》!
屈原的千古名句大全 屈原诗词中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洪烛长诗《屈原》(上篇)
端午的屈原
端午,是一念安康,平安和顺,祈福纳祥,祝福所有的朋友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