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写给初恋的诗,思念之深催人泪下,短短几句惊艳千年

唐诗的世界里,一定不能少了白居易。有人评论他:三分不羁,七分温雅。狂放中有寂静,淡泊中有孤独。

他是香山居士,一支笔,书写出中唐的诗酒年华;他是独具风骨的白乐天,写过《长恨歌》,写过《琵琶行》,他既有诗酒情怀,也有慈悲心肠;他是多情才子,总是写着别人的故事,回忆着自己那段充满遗憾的爱情。

曾经在白居易心里,一直有一个让他无法忘记,却又永远得不到的初恋女孩……

他为她写下那首最深情的诗,留下催人泪下的顶级金句: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头。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对初恋最深的情感,原来藏在这首《长相思》里,读一次,哭一次……如果你也喜欢白居易的诗,不妨看一看他的人生。

01

思悠悠

与盛唐相比,中唐多了些萧索荒凉的气息。白居易出生时,据安史之乱爆发已经十七年,但那依然是一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时代。

白居易年幼时,住在一个烟村小巷里。那时的他,纯真快乐,身边还有温柔的母亲和英勇善战的父亲。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池上二绝·其二》中写的童年生活,正是白居易读过的年少时光。外界的兵荒马乱和人情冷暖,似乎与他安详温暖的生活格格不入。

直到公元785年,因战事已经波及到家乡,11岁的白居易只能跟随家人搬家,以躲避战火。他们来到安徽符离,在这里,白居易遇见了那个让他一生牵挂、也让他一生愧疚的女子,湘灵。

一位是才华横溢的翩翩公子,一位是能歌善舞的农家女子。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白居易读书之余,便会与湘灵一起去玩耍嬉戏,还会教她读书写字。还是不谙世事的两个人,就这样暗生情绪。有时,白居易还为湘灵写诗: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但离别的故事很快就上演了。不曾停止的战争,让白居易一家不得不再次搬家,可是,他没来得及与湘灵道别。

后来,身在江南的白居易写下那首著名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当他回想起醉意朦胧的江南雨巷时,是否也会想起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呢?当然,他一定会思念那个叫湘灵的女子。

02

恨悠悠

有些遇见,是前世今生。还有些遇见,是在劫难逃。对白居易而言,湘灵是他这辈子都逃不过的劫。

几经波折,年轻时的白居易,因为战争总是免不了品尝到离别的苦楚。这一次,他终于从江南回到符离,但日子再也不像曾经那样舒适,因为父亲的离世,让他倍感哀愁。幸好的是,他的身边又有了那个叫湘灵的女子。

数年未见,此时的湘灵出落得更加水灵。比起曾经的懵懂年少,他们都已经懂得男女有别,保持分寸。但他们之前的感情仍没有改变,曾经他们是手牵手的玩伴,而今他们成为心灵相犀的知己。

然而,这份美好的感情,终究难以拥有一个美好结局。白居易的母亲,并不喜欢他们卿卿我我,她更希望儿子早日考取功名,不想让儿子娶一个农家女子为妻。

带着母亲的殷殷期盼,公元798年,白居易最终还是离开符离,离开了心爱的女孩。因为此时的他已经27岁,除了爱情,更需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去参加科考。

在那个年代,门第观念始终是难以跨越的,再深的爱,也只能付之东流,成为毕生追忆。而每当想起湘灵的一颦一笑时,白居易便会执笔写下一首首深情的诗,其中就有一首《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公元799年,白居易走上了属于他的科考之路。与许多屡试不第的诗人相比,白居易相当幸运。才华横溢的他,29岁时进士及第时,还特意写下:“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32岁时,白居易在拔萃科考试中高中,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终于实现了从仕的理想。

从此,他再也不是赶路人和躲避战乱的异乡人,他终于有了自己的薪水,可以把家人都接到身边,不用再靠亲朋好友的周济度日。

公元807年,白居易升迁为左拾遗,可谓前途无量。但他的婚姻大事,一直是母亲的心头病。为了让母亲心安,他还是选择了妥协。

三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受母亲之命与杨氏联姻。他终于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个他最喜欢、最惦念的女子,还在远方等着他。

三十七岁才被迫娶妻,这在现代都是晚婚,可见白居易是真的放不下湘灵。

但十多年的等待和痴心,终究是一场空。带着数不尽的悲伤和悔恨,白居易又写下一首《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苦苦思念的人,却一直没法相见。因为思念,竟孤独到无法入睡,彻夜失眠。

白居易40岁时,他的母亲在看花时不小心坠井而亡。这年春天,他又一次想起远方的湘灵,写下: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03

恨到归时方始休

也许是少年时期四处漂泊,白居易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即使身处尔虞我诈的朝野,他也喜欢仗义执言。宦海沉浮,但他始终保持刚直不羁的性情,不喜阿谀,也不屑逢迎。

公元815年,白居易终于为自己的直言不讳的付出了代价,被贬为江州司马。但此时,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竟在被贬途中遇到了流落异乡的湘灵,此时他44岁,而湘灵已经40岁,却仍只身一人,还在等着白居易……

久别重逢,如梦一场,又仿佛是冥冥注定。白居易为此不胜欢喜,写下《逢旧二首》赠予湘灵:

《逢旧 其一》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逢旧 其二》

久别偶相逢,俱凝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等后来白居易再去找湘灵时,却再也寻不到她的踪迹。直到816年秋天,当他偶遇一位歌女时,创作了那首名传千古的《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其中,必然也有他对湘灵的思念和愧疚之情。他们两人的感情,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的那样: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诗中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遗憾,更表达了自己与湘灵有情人不成眷属的绵绵苦恨。

821年,白居易被授为中书舍人,位居高官。他的仕途虽有波折,却也有惊无险。但他并非醉心名利之人,他心中所愿,不是登上权力顶峰,而是尽其所能,使黎民无恙。

比起仕途晋升,他更渴望云淡风轻的生活,于是他主动要求外调,出任杭州刺史。而之后这段时期,也是白居易人生中最风流的时候,他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由曾经的深情才子,变成人设崩塌的风流老白。

于是后人总是问,究竟是什么让他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白居易晚年时写的那首《长相思》,其中一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我想,那便是最好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居易40岁为初恋写的情诗,第1句人人会写,整首读完却拍案叫绝
大龄「光棍」白居易的苦涩初恋
44岁的白居易遭贬谪,偶遇未成婚的初恋,痛哭着写下两首深情小诗
《夜雨》白居易
白居易无法释怀的凄美爱情故事
公元801年,29岁的白居易终于考中了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