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候变化与农牧文明

(全文26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里面大概讲了一下有关明清时期,气候对我们历史的影响,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延伸一下。

有句话我们都听过“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是从约公元前3000年的原始社会,三皇五帝活跃时期开始算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期,文字的出现被视为整个文明的象征。而我们中华文明最早期的文字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在大河南的安阳,拥有着著名的古代遗址—殷墟,它是殷商(约公元前1400一1100年)的故都。在1928年,殷墟正式被开始发掘,考古人员研究之后发现,安阳殷墟有水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生存过的痕迹。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在出土的大概15万片甲骨文中,有数千件是与求雨、求雪有关的,我们的祖先从几千年前就开始注意到自然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了。因为任何农作物的生产都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殷墟甲骨文

而且殷墟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研究人员从甲骨文中发现了古人在打猎时,获得大象的事情,大象是亚热带生物,也就是说在远古时期,整个河南的气候比现在要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河南自古被称作“豫州”,“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

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黄河流域当时近于热带气候。那么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变化呢?

这件事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老先生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过一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将我国5000多年来的气候,总结为8大时期: 

1、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每年大部分时间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的月份温度甚至约比现在高3℃-5℃ ,这是第一个温暖期。 

2、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大概是周朝的初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是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3、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秦汉时代,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这是第二个新的温暖时期。  

4、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历史上的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是第二个寒冷时期。

5、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历史有名的隋唐时期,年均温依然高于现代1~2℃左右,这是第三个温暖期。  

6、从公元1000到1200年,在整个南宋时代,温度比现代要低1℃左右,是第三个寒冷期。  

7、公元1200到1300年,在宋末元初,虽然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但依然是第四个温暖期。  

8、在公元1300年以后,一直到20世纪初,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这就是著名的“明清小冰期”。 

在这8个时期中,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现,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我们才算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期。但是总体上来看,气温变化的趋势是从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比如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出现了封冻。但是到了第四个寒冷期,1670年长江几乎都封冻了。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社会,气候的变化几乎对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秦岭、淮河一线,划分我国南北,这也是我国的800毫米降水线。但是再往北,还有一条降水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这就是我国的400毫米降水线,同时也是我国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不是有点难理解?这么讲吧,始皇帝陛下建造的万里长城,就是这条400毫米降水线的轮廓。

没错,在我们国家漫漫历史的长河之中,偏南的农耕文明一直与北方的游牧社会你来我往,两者长期并存,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这里我们先讲一下游牧社会,大家印象里的游牧社会大概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铁木真部落:一个个的蒙古包,万马奔腾的大草原。没错,游牧社会的核心就是这个:大草原!

游牧的精髓在“牧”。在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农业文明从黄河流域传到了北方地区,虽然北方偏冷,不适合种植,但是却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于是人类开始打猎、畜牧。如果一个地方的草被吃完了,就拖家带口,赶着自己的牛、羊、牲口去下一个地方,这就是早期“游牧社会”的雏形。

如果出现恶劣的气候、天气,比如天气变冷、气温下降,就会导致草原的消失,畜牧牲口就会难以存活,可以狩猎的动物也会减少,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只会造成一个后果:没粮食。

但是农耕文明不一样,当然不是说农耕不受气候影响,而是受到的影响不会像游牧那么大。农耕文明诞生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水。种地嘛,没水怎么搞。

这也是为啥我们的文明诞生在黄河流域,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大家当然都聚集在这里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部落。部落多了之后,互相之间就会发生一些不太和谐的事情,然后就变成了大的部落,这也是早期“国家”的雏形。

大家一起聚落而居,大量劳动力一起共同工作,自然就会形成“多子多福”、“安居乐业”这些意识,而且时间长了,还会自动养成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储蓄。收成好的时候,把多余的粮食存起来,用来抵抗风险,比如各种天灾、人祸。

于是当天灾真的来临时,身居北方的“游牧人民”没粮食,身居南方的“农耕人民”家里有余粮。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上古时期,自己快饿死了,突然发现邻居家里富丽堂皇,积蓄满满;顿顿山珍海味,满嘴流油。然后再想到,自己的武力值要比邻居高N个等级,嗯。。。你会干啥?

于是,每当气候变暖时,南方的农耕文明就会向北扩张;相反,气候只要变冷,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全面南下。同时伴随的,一定还有人口的锐减。中国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政权的对立(秦汉与匈奴,东晋南朝与“五胡”,宋与辽、金,明与蒙古、满族等),无不起因于气候时空差异所造成的农、牧区对立的环境因素。

尾声

气候的变化不仅仅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对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在第四次的寒冷期(明清小冰期),欧洲因为寒冷的气候,导致谷物的产量下降了整整三分之一,整个欧洲都发生了大饥荒。直接引发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拿破仑兵败的1812年,正是小冰期寒冷的顶点。

虽然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文明对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作用,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环境系统,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新的影响。

人类历史与地理环境一直都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作用,只不过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和作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我们想要长期和自然和谐共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与了解才可以啊。

(全文完,谢谢观看,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低温期为何是湖南的“锦鲤”?
易学杂谈之卅九:用科学来证明玄学
气候变化影响文明盛衰?
气候变化导致王朝更迭?
“小冰期”对明清有什么影响?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冷的?并非一开始就是寒冬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