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文·科斯林教育之道


美国的教育家马文·柯林斯号称有一双神奇魔力手,任何问题少年到了她的班里经她一调教,都变得活泼机灵,讨人喜欢。

为什么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去找了她的生平,也阅读了她的书《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通往卓越教育的路径》。

作为老师,马文·科林斯打破了当时古板的教育模式,独创了一套在但是看来稀奇古怪的教育方法,并在今天被广泛认同。

当然了,老师之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是第一位的,我想,从这本书里,各位家长能够获得一些育儿的灵感。


一、你相信孩子,孩子才会自信
在公立学校,很多的教育者会用成绩的好坏评判孩子成才与否。当一个孩子展现出她自己的个性显得不好应付,教育者就会归咎于孩子本身不愿学习、无法学习,给孩子贴标签,从而全盘否定这个孩子,而马文对这一切深恶痛绝。


马文有个学生叫凯西,凯西11岁时成绩一落千丈,凯西母亲把女儿送到马文班级里,希望马文能够帮到女儿。而凯西的父亲却跑到教室大闹一番,质问马文:在你教凯西复杂的诗歌、拉丁文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我女儿的情况么,她那样迟钝,在这之前就已经陷入困境,其他的老师都说她是学不好的,怎么会有精力应付这些复杂的功课?”

但马文没有放在心上,她回答凯西的父亲:“如果你不选择告诉你的孩子她做不到,她就一定能做到。”

是的,事实如此。马文始终相信自己的学生,凯西在她的班里非常优秀,阅读能力在二年级就达到了四年级的水平。
不仅仅是凯西,其他的孩子马文也一直相信着,这也难怪其他的问题学生在马文的教导之下都那样与众不同,他们那样自信!

马文对凯西的父亲说过:“把孩子隔离开来或者保护起来,他们会没有能力去应对任何事情。其他学校不教孩子去努力,去争取。我来教他们。”


二、教育孩子时,用积极肯定的态度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父母甚至是老师常常会因为孩子一些细微的错误给孩子画叉。

但是对孩子来讲,父母的一丁点不满都很有可能打击孩子的热情和信心。
看看马文是怎么做的?

马文的可能上,一个有纪律问题调皮捣蛋的孩子第一次回答课堂问题,马文是这样说的:“非常好,亲爱的,你说的话非常重要,这非常有用。”

马文始终采用接纳的态度,给自己学生正向的反馈,就像她所讲的“孩子们,我会永远爱你们,即便有时我会纠正你们的问题或者不赞同你们的做法。”


就事论事,并不是一味地夸奖,而是指出事件的性质并给出解决方案,她会说:“你的行为很愚蠢”,但不会说“你是个不好的孩子”。


三、教育孩子,需要换位思考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只以家长的角度颐指气使,而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学生,也曾叛逆过。


而马文,她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比如她改试卷不给自己的学生打分,只写下“完成得不错”、“很好”这样的词句,是因为她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到一旦孩子之间互问分数,那些考低分的孩子将会非常难受。
马文说:“我记得什么是我厌倦的,什么是我感兴趣的,什么样的老师是我喜欢的,什么样的老师是我不喜欢的,然后把这些感受呈现在我的教学上。”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尊心,渴望被家长、老师肯定、接纳。一旦感受到这样的力量,他们必然不会厌恶学习。


很多的时候,身为教育者,一定也会有迷惑惘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究竟该如何引导他们才是更正确的呢?

我想马文的书里是有答案的,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不妨去《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通往卓越教育的路径》找一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家长都受用的十大教育原理
一名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教师招聘的二十个面试题
写出我心603:该如何才能唤醒你
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不理想的教育
这位老师把不愿读书的孩子全都送上了大学,却不愿去当教育部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