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提前自学过程中的碎碎念
最近忙着提前学习数学,好久没有更新公号了。
本来,想把英语从启蒙开始到现在的经验,陆续整理成文章,结果,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每天都是关注孩子的当下,老母亲的脑袋没办法每天撕裂,去整理英文的经验了。其实从去年7月份开始,英语已经只是阅读和交流的工具了。最近忙着提前学习数学和培养语文的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是妞儿的大坑,待填!
往大了说,童年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启蒙教育是无可替代的,它往往是奠定孩子一生事业的基础。
不管父母受教育程度如何,都不影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妞儿就是兴趣、成就感驱动型的孩子,只要培养了兴趣或者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她就能自我驱动。家长就只需要给与温柔的支持,而不是和孩子对抗和内耗。
对孩子们来说,最终能够得到的不是学到了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培养了习惯和兴趣。当然了,学习之余,也可以培养运动的习惯和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运动可以使人保持健康,能够更集中精神;音乐陶冶性情;美术可以提升美商。。看过很多成功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有良好的加家庭教育背景。
往小了说,我觉得帮助孩子好好规划路线,提供支持,更对高考有利。不是非要把娃鸡到名校,不可否认的是,决定个人成就高度的很重要因素是天赋,但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她的智商下尽可能的达到能力的上限。
几年前,还没有开始给娃启蒙时,觉得娃考985应该不难的,毕竟身边亲朋好友同事985毕业的很多,前10学校的都不少,但是随着小孩上学,深入了解,发现在深圳考个211,也只有2.75%的概率,如果算上中考失败的,概率1.2%的样子,更不用说985了。
父母早规划路径,早启蒙意义仍然很大,我们可以帮助本应该上普通大学的娃,努力冲个211,本来是211的娃,努力冲个985。
当然这个路径,老母亲也一直在调整,譬如,最近就断舍离了钢琴。才想明白,素质教育假如孩子没有兴趣,又用太多时间,并不能帮助到中考、高考,一切还是以升学为主,素质教育为辅吧。除了留下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舞蹈兴趣班,其它的兴趣班全部取消了。当然了取消了,也并不是不做其它了,也可以自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譬如参加学校的合唱团,在譬如孩子喜欢滑板,也会经常自己滑着玩。
所以启蒙好了英语以后(也只启蒙了英语,说实话,很后悔没有早点启蒙中文和数学),老母亲准备开始给娃提升数学和语文了。
这个一直以为学数学就要靠天赋的老母亲,经过几年看脑科学、各种学霸写的书和身边几个数学牛蛙的经历,经历过头脑风暴后,早360度改变了观念。
原来除了天生的数学天才外(就是数学天才,也要认真学习数学,广泛的看书啊),还有很多数学牛娃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然了,妞儿也不可能是数学神童,也不指望把她培养成数学牛娃,但让孩子打好扎实的基础,有宽广的数学知识,多培养一些数学思维,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学习数学,能顺利通过中考,高考达到125以上,这还是有可能的。
最终,因为多种原因决定提前学习数学教材,让妞儿笨鸟先飞。
自学前父母做了什么?
那既然决定自学,孩子这么小,能配合老母亲计划自学,已经难能可贵,她不会做这些事:
1.选自学教材
2.选自学的学习方法
3.选练习资料
4.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自己解决
她不具备上面的能力,那自学的这部分事情,只能父母帮忙来完成,父母选择各种材料的依据是什么,各个阶段的方法是什么,就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路径、方法和学习效率。如果有十个大的路径可选择,每条路径下面又有几个选项,那可能就有10!种选择,而恰当好处能匹配上最佳路径和方法的,就是那么一小撮人。时代进步很快,父母的很多经验到了孩子这一代不一定用的上,妞儿妈只能边学习,边教育,争取找到更接近最佳的路径。
拿选择教材为例,妞儿妈觉得学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的教材,当时还因为没有出插图问题而庆幸,也认真翻看了教材,觉得不错的,很多内容都有配图,也会引导孩子思考,就选了这套教材自学,但是自学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老师讲用这个教材,是因为老师拓展不少内容,会引导孩子找出很多问题的答案,但是自学,很多公式和概念就很不全,概念不清晰。如果当时老母亲多翻阅几套教材,最终可能是选择插图更改后的人教版的。
拿选择学习方法为例,很多自己给孩子启蒙和关注数学教育的家长,可能都添加了三五个数学公号,妞儿妈也是。但是看几个公号的文章,需要借鉴或者摒弃哪些方法,这就需要父母自己筛选。
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没有高效科学的,看大V文章,很多时候很容易被带跑,看到老师们推崇的方法,应该先自测,自己得学习,才能筛选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高效方法。
妞儿妈这三年半,从刚开始看大V文章,迫不及待地使用方法到学会自测,然后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已经练就了能迅速破解各种学霸大V的方法的能力,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哪些要摒弃。
提前学习数学教材的三大目的
1.学会自学,提升自学力
知识迭代太快,想要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那就得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使他拥有自学能力。
妞儿英语启蒙半年多以后,疫情来了,无聊,就给她买了几本英文版的思维练习册和数学练习书,当时她很喜欢做思维题等,觉得是游戏书。随着英文能力的提升,开始看视频学习。去年3月份开始,开始了英语的阅读,阅读科普书,书中有部分数学内容。她在阅读中,几乎把小学全部数学知识收入囊中,甚至很多初高中数学知识也有涉猎。
通过这次梳理小学教材发现,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自学数学的能力,在此之前,老母亲竟不自知。老母亲因为不会英语,妞儿英语都是自学,可能已经无形中培养出了不错的学习力。
2.为自学和阅读提供一个计算、概念的阶梯。
前段时间妞儿看了不少简单的科普书,家中藏书都看得七七八八了,随着阅读级别的不断提升,老母亲已经不具备阶梯选书的能力,选的书衔接不好,有一些数学内容断层,导致孩子书中公式复杂的看不懂。
譬如,曾经看过的书中没有出现过一次函数,但现在看的书有些地方讲二次函数。这让她看书看的不顺畅,经常有一些书,看到中间看不懂了,就暂时放弃,她不开心,这绝对是个好奇宝宝,很喜欢获取新知识。老母亲不能把英文课外书,选的很系统,但是可以找中文教材,帮她过一遍不懂得概念和计算,帮助她提升阅读课外书的能力。
结果小学剩下的部分,两个月不到过完了一遍(3.15-5.13号,过完三到六年级),还仅仅是利用周末两天,每天学一两个小时而已。该会的基本都会,原来看书难住她的不是小学的数学,是初中高中的。
3.培养数学思维、数学兴趣
我们终归是希望孩子大学都能持续保持对数学的热情,帮助她学习更多想学习的内容,保持毕业以后也有很好的自学力,毕竟很多专业都以数学为基础,譬如人工智能、物理等等。
既然目标长远,那就小的时候努力培养兴趣,培养思维,让她能有长久的兴趣,那现在阅读的热情,不能经常半途而废,那就先帮她把不懂的学习一下。
最终提前学习数学的其它因素
  • 寒假看了《野性的呼唤》,妞儿妈让她用5分钟复述故事,结果发现,她对数字比较敏感。

    几天只看过一遍的书,就把狗爸爸,狗自己的两个时段的体重,记得一分不差,竟然把狗爸爸,狗妈妈的品种都记得清清楚楚。感觉她对数字是比老母亲敏感的,老母亲刚看完一遍,让她复述故事的,且不说,老母亲大学时读过一遍,重读一遍,也只记住了一个体重。

  • 校内数学测试基本都满分,偶尔一两次,抄错人名、忘记单位什么的扣了一点点分数。有超前学数学的能力。
  •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对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充满热情。我经常看到说学习是反人性的,但是对妞儿来说,学习是她成长的必备,是她生命本能的召唤。
    因为周一到周五没时间学,但是她总不愿意放弃每天一问,只能上学期间,找一天作业少的时候学点数学。
她现在还小,也不知道有没有一点点数学天赋,暂且不管,多学一遍,上课效率也会更高,上课只需要用心听还不懂的内容,毕竟老师讲课的内容听过了就过了,又不是随身听可以不停的重复。
最近更是为了有一点点学习数学的时间,老母亲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钢琴停了。

说到钢琴,就简单的说说钢琴的事,钢琴学习两年多,最开始是孩子喜欢,让我们买了钢琴学琴的,但是随着难度的提升,妞儿觉得练琴太枯燥了,练琴需要提醒,周六十一点上课,周五晚上就开始担心没练好,被老师批评,所以周五晚上练琴三小时,周六早上8点起来练琴,有时候周三就开始沮丧和担心没练好,每天到了晚上就想看书做题,墨迹着就希望老母亲忘记提醒她练琴了,别说,还真有几次成功了。对比一下数学,天天催妈咪给她讲不会的地方,催着给出题做,眼中都有光。有没有兴趣一目了然。我问妞儿你还想学习钢琴吗?她说妈咪让她上,她也可以上,妈咪同意不上,她也可以不上。虽然每次提醒她练琴,就乖乖去练,但毕竟没有培养出兴趣。停钢琴课前两周,感冒了,还需要考试复习和上课,晚上就感觉很累,就两周没练琴,结果每天很轻松,老母亲也感觉很轻松。老母亲最不能看着孩子没有兴趣并感觉是压力还去逼迫她,所以4.22号直接停了钢琴并在当天把钢琴卖出去了,断舍离了一个鸡肋。

原本是计划寒假开始自学的,结果老母亲不舒服,没人管她,假期就浪费了。开学以后,把计划提上日程,买了北师大版小学3-6年级教材,开始自学。
小孩儿既要读英文书,又想要听英语音频,还想要多学学数学,感觉妞儿这娃儿,真的比我高三还自觉。经常让懒散不自律的老母亲自惭形秽。
自学需要建立更全面的体系
老母亲好奇现在的小学教材到底讲些什么,买书后仔细一看,感觉概念的解释和公式部分,不如30多年前用的教材概念解释得清楚。不是说教材不好啊,教材都是无数教育家、数学家多少年来的精华,是体系完整的大树,孩子们学习,就能明确地知道应该学习什么。
不适合的是自学用这套教材。现在的教材非常强调的是探究式的学习,很多东西都是提示性的点一点,不直接给出结论、示例和公式,概念没有解释,公式空白待填,着实不适合自学。老师带着学还好,但是让学生自己研究,听起来很高大上,对天才娃来说不是问题,苹果砸下来都能悟出来万有引力。牛娃的悟性普娃学不来,对普娃来说,感觉用这个教材自学,那简直是太难成功的,因为教材讲不透,普娃很难自学掌握,只能老母亲上手,帮助学习。
但发现这套教材,因为双减原因,难度降低,只是会做课后题,确实显得简单单薄了一些,并不能满足好奇宝宝对数学探索的需求,也不能满足考试需求,就拿分数的计算来说,书上只讲了简单加减乘除,巧算,裂项都是没有的。
结果考试可不管你有没有学过,主要考的就是巧算和裂项。
课本就这些内容,已经把分数乘法讲完了。如果不是有经验的老师,知道课本缺少什么,给孩子们系统补充一下,我想考试肯定分数很难看。
鉴于教材的内容,如果想让孩子从容应对考试,必要的拓展是一定要的,要精选一些数学方面的拔高书和练习册及优秀课外书籍补充,来帮助小孩建立更为完整科学的数学体系。
如果深入了解课本中各种数学知识和原理的来龙去脉和推导的过程,那就不简单了。所以,决定自学要立足于正规的公立学校的教材,因为这类教材实实在在的代表着数学体系的主干,标示出了高考数学的考试的大范围。
下面拿3的倍数特征这个内容为例: 
五年级上册35页,讲3的倍数特征,书中只是引导孩子们发现,只要是3的倍数,就具有这些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并没有把为什么这样告诉孩子们。
直到妞儿小朋友在书中看到了讲9的倍数的特征,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推导过程,妞儿又讲给我们听,我们也才明白这个特征背后的原理。所以像这样深入的学习教材中出现的知识,还是需要补充一些课外书。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更全面的数学体系,让孩子根据课本内容,做更深入的学习,不仅明白原理,还了解原理是怎么来的,不是简单粗暴的记住课本的原理,而是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更熟练掌握并使用这些知识。
当然了如果目的只是高考,一些课本外的公式,可能推导过程非常的复杂,如果孩子不懂,或者学习时间有限,没办法全都推导出来,但能熟练使用也已经足够。已经被证明过的公式,我们站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能直接学习使用,能节省无数时间,提升效率。
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理论上是这样想的,但是,买了学霸练习册,高思数学课本和导引等等,发现没时间做。课本已经过完了小学;拓宽的,准备暑假开始高思数学课本3和导引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拔高的推进多一些,争取暑假过完三年级,最好能过完四年级。
自学课本具体的麻烦
先简单说说老母亲对于孩子自学北师大教材内容具体的一些感受!孩子自学费力。虽然过程有插曲,但收获也是很大的,学习过程中竟然发现孩子非常的热爱学习数学,每天都催着我陪她学数学教材,让我们给她出题。
先说计算部分
真是一把辛酸泪,课本只列举了最简单的规则,而且很多例子还是在练习题部分出现,孩子并不能见到多一些特殊情况下最基本计算规则的规则。并且觉得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孩儿,课后复习,除了课本特别标注的信息外,都不知道看哪些,譬如习题里出现的例子、老师拓展的部分什么的估计会错过。
这是北师大版两位数加减法章节得全部内容。
没有讲口算,速算等任何方法。
这是人教版,有两位数相加的一些口算办法。老母亲也是带妞儿用北师大的教材过完以后,才发现人教版教材概念更清楚的,不然当时直接选人教版,让妞儿自学了。
再说说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
五年级上册讲到平移,就几个图代替了概念,老母亲只能网上查询了概念备注。
北师大版的公式是这样的,空白待填。虽然这想培养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想法挺好,但自学就不咋样。
北师大版,图上面的公式需要自己写。下面讲总价、单价额数量。妞儿中文读书太少,问每千克黄豆的价格是单价,那每千克橙子的价格也是单价吗?什么是总价啊,就只知道个数量是什么。其实她英文都懂,但是对应不上中文的书面语,书面语文字解码能力弱,如果课本没有把概念讲清楚,就蒙圈。
这是人教版教材,就会把概念讲的挺清楚的,她就明白了概念,就可以把英文学会的内容转化过来,自学也不是问题。
如果想提前自学,还是人教版的好用一些,概念解释的比较清楚,巧算方法也多一些。
妞儿英语都是自学,看很复杂的科普书,甚至很多妞爸都看不懂,结果没想到系统学数学教材竟然需要老母亲帮忙,一直是自学的娃儿,已经让老母亲根深蒂固的以为,扔给她书就可以静待收获了。老母亲第一次这么认真的陪妞儿学习,超级没耐心陪伴孩子学习的人,看到孩子想学数学的渴望眼神,真是狠不下心来拒绝。不过老母亲的陪伴也没有白费,学起数学来真是神速。
是不是很好奇,怎么这么快,做练习吗?孩子学会了吗?
为什么学的这么快
原因一:
因为看过一些数学视频,看过不少英文科普书,很多小学数学知识都自学会了,老母亲只是拿教材过了一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看看有没有漏洞,补漏;二是看看把英文学习过的内容,概念名称等转化成中文的。所以就速度很快,因为漏洞很少,转化只需要记住中文名称就好。
例如,六上,圆型的周长、面积等,她早就看英文书学会了,原版的书看了,不仅知道了怎么算的原理,还了解了推导公式的过程,看中文的教材就是为了过过中文的概念,也有些公式写法顺序不同。
原因二:
不做练习册,只选书上的练习三五道题检测一下,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概念。因为提前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看懂想看的课外书,拓展知识的宽度提升思维拓展能力,并不是为了提前学习具体的知识。

一册学完了,做两张综合试卷看看掌握情况,95分以上就开始下一册的学习。
不是说计算不重要,也不是说刷题没必要,恰恰相反,觉得计算很重要,假期有刻意训练,觉得刷题也很有必要,刷题不一定数学好,不刷题很难数学好。
那提前学习,既然概念已经明白,会计算,熟练度就交给学校作业好了,因为学校作业,对于计算的训练真的是够的,重复过来重复过去,不仅书上有,还有一本知训和一本计算练习册。如果提前学连计算熟练度都练好了,内容又提前学过,孩子上课那就真的是没事干了,留点任务在学校学,也不浪费了时间,还能保持专注力。
别看老母亲没要求她做题,但是练习册、试卷那可是没少买,一年级的时候,各种难度都买来,五六种七八种都有可能,想看看她能做的了哪种,结果数学基本都是满分,似乎没必要买太基础的了。二年级开始,每学期买四五种,就是买一些比较高难度的了,觉得可以做完,结果,快两年下来,一页都没有写过,主要是因为没时间。但是老母亲不买,又觉得不安心,所以,还是会买,现在练习册都积攒了五六十本了,也许更多,心病啊!
等哪天清闲一些了,来盘点练习册。
学习数学现阶段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在于把用英语学会的数学概念要转化成中文的概念。
这部分已经完成小学的了。但是完成的不是很充分,一些拓展部分的科学家名称(主要是外国人的)还有部分没记住。
譬如这本书,老母亲觉得简单了,没给她看,自己想看看书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妞儿看到了一个图,就吧啦吧啦讲了一堆她在英文书上看到的,三个科学家的人名,说三种温度单位就是用他们名字后部分命名的,说他们的温度是怎么定义的,两种零度是怎么区分的等等,英文名记的很熟,但是中文名她记起来就困难,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英文名称就是一个单词而已,中文是没关联的一堆字。老母亲晚上特意背了这里三个人中文的人名,早上起来自己也忘记了。
2.提升中文的阅读水平
不然一个拗口的数学题,她就读不明白了,这也是学前没有启蒙中文,虽然上学,可以短期认识很多中文字,但是词语的书面语还是一个大坑,主要是词语读不懂,读课外书没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到现在都没有读过几本中文课外书。
这部分还在努力,主要提升先放在数学题和数学书,常出现的词语上面,先给娃儿解释清楚明白。
最近忙啥
过完小学的,最近没有急着过中学的,老母亲先把初一课本过了一遍,妞儿近期主要是读一部分中文的数学绘本,熟悉一下中文概念名称,提升一下语文阅读速度。

如果喜欢妞儿妈文章,请点亮“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时用这两个办法,孩子数学肯定能提高
功夫在平时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31道综合题型练习 10以内加减法 教材同步
教材 ≠ 教科书 ( 课本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做数学题不能忘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