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邪门了!最近俩月,我儿子总能用这句话让我瞬间熄火,百试百灵!

自从上周开了学,这后台的留言数量,简直是激增!

大家纷纷表示,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鸡飞狗跳的日子又回来了!

被辅导作业支配的恐惧又回来了。

孩子一意孤行,父母面目可憎的日子又回来了!

有个姐妹的发言非常有代表性,基本涵盖了大家的心声。

来,围观下家长代表的疯狂吐槽:

放学让写作业不着急,晚上十点半写不完又闹气!

奥特曼的名字如数家珍,让背个古诗嗯嗯啊啊憋不出一个字!

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

早上实在忍不住吼了一顿,结果刚把人送进校门,看着小小的个头背着大大的书包,神情落寞地往里走,就开始反思:

早上说话声是不是太大了,语气是不是太严厉了,话是不是太重了……

算了,路过玩具店,还是买个玩具聊表下歉意吧。

瞧,咱中年老母亲就是这么能屈能伸。

    

01


    

说到吼完愧疚,谁内心深处没藏着800个案例呢?

哪个老母亲不是一边忍不住把焦虑和负面情绪发泄给孩子,一边担心破坏孩子安全感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在极度的情绪内耗中反复撕扯自己?

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孩子,明知道有些话说出来自己会后悔,也知道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反应才是正确的。

但当时就是情绪上头了,就是不想妥协、不肯让步,就是没法按照“应该”去做。

这种清醒的崩溃比那种不自知的暴力更要命(要的是妈妈的命)。

人家不自知而不畏,咱是明知却改不了,无力感爆棚有木有?

其实,想要摆脱吼完就后悔的魔咒,最重要的不是控制情绪,而是找到情绪失控的深层原因。

仔细想想我们每次失控真的只是因为孩子吗?每一次的失控,只不过是无数情绪的累积。

再深究下去,无外乎就这两个原因:

  • 有时候是我们借题发挥,拿孩子撒气

我有个朋友,老公在外地,孩子都是跟婆婆一起带。

婆媳相处,难免会有一些相互不理解的拉扯和误会。

比如关于零食,朋友对零食管控比较严。

但奶奶就觉得无所谓,“吃什么不是饱?别人家都是这么吃啊。”

常常偷着给孩子吃零食,带孩子下楼玩,也会偷着给娃买一些饮料啊、糖果啊,让孩子吃完再回家。

昨天朋友跟我吐槽,她在厨房做饭,孩子和奶奶在客厅玩,等她做好饭时,正好看到孩子在卧室偷偷摸摸吃饼干。

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只是跟婆婆说了一声“下次吃饭前别给孩子拿零食了”。

但小孩子的胃就那么大,饭前吃了饼干,没吃两口,就说饱了,不吃了。

行吧,读过科学育儿的都知道,别逼孩子吃饭。

不吃就不吃吧。

结果,转身孩子就去拿之前打开的饼干。

这下朋友彻底爆发,一把抢过饼干扔在地上,厉声质问“饭不吃,你就想着吃零食是吗?!”

孩子被吓一跳,反应过来边哭边喊“我的饼干!你为什么要扔我的饼干?”,边说边要捡地上的饼干吃。

奶奶也在一旁说,“你这是干什么呢?她想吃就吃呗”。

听到奶奶这话,朋友火气噌一下就起来了,

把家里的零食都翻出来,全部扔到了门外 “你不是想吃吗,全给你扔了我看你怎么吃”!

孩子见零食被扔,彻底崩溃了,拍着门大哭“我的零食~”

哭到声嘶力竭。

哭到浑身青紫。

那场景,朋友说,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明明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啊,但却好像是一个后妈,面目狰狞冲孩子咆哮。

明明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平常也会耐心的告诉孩子不能吃,或是给她拿一小块。

但当情绪累积到那个份上,自己完全没了理智。

其实,现在想来,朋友的愤怒的点,真的是因为孩子吃零食吗?

当然不是。

不过是对奶奶明知马上要吃饭还给孩子零食的不满、是对孩子不吃饭只想吃零食的行为的担忧,是对以往两代人之间无效沟通的无力。

因为憋着气,所以一点就爆。

而孩子,往往只是那个为情绪背锅的。

  • 又有时候,是我们太过小题大做

说到小题大做,是时候我们家C爸拉出来祭旗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们家C爸也算是一个脾气很好的爸爸了,我耐心告急或无力哄娃时,基本都是他托底。

但他有一个雷区,凡事触及到他的雷点,C爸就很容易暴躁。

老朋友都能猜到,就是关于卫生。

每次我都寻思,不就没洗手、没收拾玩具,多大点事儿?至于这么凶吗?

但其实我也有自己的雷区。

每个发火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专属雷区。

譬如:

  • 孩子开学摸底成绩不理想,回家看到客厅玩得没心没肺的娃,上来就忍不住训斥了一通(焦虑成绩);

  • 班里订校服身高接龙娃倒数第一,当天晚上娃不好好吃饭,立马翻脸,“你什么都不吃拿什么长个儿,今天这碗不吃完啥也别想干!(焦虑身高)”

  • 孩子感冒发烧不间断,流行的疾病打卡式得,再看到他吃手指,咬衣角,很难忍住不用力打掉他的手。(焦虑生病)

这类情况的发火,往往并不是孩子的行为有多过分,而是这个行为背后,触发了我们的焦虑。

害怕孩子成绩不好,担心饭量小错过发育黄金期,或者因为日常一个没注意又生病等等。

2019年,艾瑞咨询曾做过一份成长焦虑白皮书,91.5%的中国父母为孩子成长某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

其实换个角度,如果抛开我们个人的情绪、压力、焦虑,或是外界一些原因,纯孩子那点事(无非就是玩具乱丢,作业不写,吃饭不专心,弄脏了衣服,或是随手打翻了东西),又能激起我们多大的怒火呢?

    

02


    

妈妈不是机器人,情绪也不是你说控制就能控制。

咱也不能光顾着半夜躺床上后悔,或者道个歉就完了。

与其吼完后悔,不如积极地采取行动去解决。

这么多年下来,我给姐妹们分享总结过的经验不计其数。

但是经验这事儿,常养娃常新,最近又被我发现一个倍儿好用的!

01

引入外界干预

多年养娃经验我发现,全靠自己控制情绪,难度非常大。

最后的结果不是压抑就是爆发,没有一个好果子吃。

这就需要外界及时递一个「灭火器」。

孩子,或者队友,但凡有一个人配合你,成功率就极高!

在我们家,为了防止自己上头,我会提前和孩子约定好“暗号”。

让孩子在发觉你情绪不对,或他感到“害怕”、“不舒服”时,说出暗号,提醒你,现在你可能有点激动,孩子已经感受到你的情绪波动,并因此受到影响了。

最近DD就学会了一句话,每当我逐渐暴躁或严厉时,DD就会一脸委屈巴巴地说,“妈妈,请你不要生气”。

请求的语气,再加上可怜巴巴的表情。

一瞬间,我暴走的情绪,就像是一个气球遇到了针,嘶~气就卸掉了。

自打他开始说这句话,我已经两个月没冲他发过无名火了,暴走前都能做到及时止损。

大家也可以跟孩子对对「暗号」。

暗号的标准于你而言,一定要一句话刺痛你、拉回你。

如果你吃软,那孩子可以示弱,“妈妈,你好凶啊,你吓到我了”。

(我就吃软,所以DD一那么说,我立马就能意识到自己过火了,发脾气边缘了。)

如果你吃硬,或者说偏理性,孩子可以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么说话!我感觉被伤害了!”

于孩子而言,一定要简短,条件反射一般,察觉到你已经不仅仅是针对行为,而是上升情绪了,就能脱口而出。

我们天然是爱孩子的,所以失控前夕,孩子恰当的反应,是可以让我们恢复理智的。

大家找到好用的,一定回来跟C妈分享哈。

当然也可以找好外援。

在我家,我和C爸之间基本就形成了一个默契。

就是当一方嗓门提高,开始批评孩子,另一个人就很识时务地出手带走孩子。

02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于咱自己,所有的情绪都不是当下某一件事的爆发,而是无数情绪的累积。

于孩子而言,ta也并不是故意不学好,或是有意气你,每一次闹情绪的背后都存在着孩子自己的委屈。

发火之前先给孩子一个阐述自己的机会。

判刑之前还能给犯人一个自我辩解的机会呢,怎么对孩子就总是上来就审判呢。

我不断给自己洗脑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无缘无故的无理取闹,成心给我们找茬,他不好的行为背后,一定藏着自己的原因和需求。

所以,我们家俩娃都很会说一句话“能不能听我说?”

每次他们说这句,我就听,他们解释的越多,他们就越有理,我的火气就越小。

03

自我察觉

这是一个终极课题,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糟糕的事情,产生一些糟糕的情绪,这些都是难免的。

不要试图强行改变或者压制住情绪,忍的了一时,忍不了一直。

如果你对现有的生活不满意,那就想办法解决,哪里有不满就及时指出来:

婆媳间存在矛盾就让队友去解决,实在不行分开住;

看不惯队友就好好谈一谈;

工作压力大,就找适当的方法放松一下;

太累了,就把孩子先暂时外包给其他家庭成员,自己逛个街,看个电影,哪怕是找地方刷会手机。

总之,你不必忍耐,不必成为超人妈妈,也没人是完美妈妈。

要先学会爱自己,你只有先跟自己的情绪和解,才能重新用正常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只有妈妈开心,孩子才能真正的快乐。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中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不好,非打即骂,那家庭里的其他人员,对孩子的态度会更加不顾忌。

这些外部干预手段,都可以很好地起到一个情绪暂停的作用。

很多时候,咱也不是非要跟孩子争个高下,只不过是需要情绪上头时给自己一个可以冷静的时间和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高的给予应该是把自己最爱的东西给别人
早课堂959 || 孩子屡教不改?也许你忽略了这一个真相
除了发火和抱抱,你还可以做什么?
旅行,重生
给孩子做点饼干当零食吧
经典的蔓越莓饼干,酸甜可口,做给孩子当做零食真不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