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当太乙隐仙派武当宝典

目录

武当太乙隐仙派源流...

第一部寒暑铁布衣全书...

一、太乙混元桩法... 6

1、预备势:... 6

2、太乙七返桩:... 6

3、太乙九还桩:... 7

4、太乙混元抟气桩:... 8

5、收势:... 8

关于“太乙混元桩”的三层功夫... 8

二、太乙八脉锤导引四式... 9

1、扭项望月式... 9

2、侧身探月势... 9

3、海底观月势... 9

4、仰天叹月势... 9

三、太乙八脉锤法须知... 10

(一)说明:... 10

(二)贯气式:... 10

(三)辟谷法:... 11

四、太乙八脉锤... 11

(一)任督锤... 11

(二)带脉锤... 12

(三)头臂锤... 12

(四)臀锤... 12

(五)腿脚锤... 12

五、沐浴透拍功... 13

六、太乙洗髓功... 14

(一)单展翅... 14

(二)黑熊晃膀... 14

(三)顶天立地... 15

(四)排山运掌... 15

(五)二郎担山... 15

七、御暑功... 15

第二部太乙哼哈力功... 16

一、太乙返还功... 16

(一)贯气式... 16

(二)单展翅... 16

(三)双展翅... 17

(四)贯三田... 17

二、九九和合凝... 18

三、丹元哼... 18

第三部 太乙阴阳保健功... 20

一、基础保健功... 20

二、内功... 20

三、性保健功... 20

第四部太乙雷掌功... 21

1、雷掌桩功:... 21

2、雷掌运劲:... 21

3、雷掌松击:... 21

4、雷掌实击:... 21

5、雷掌空击:... 22

注意事项:... 22

第一部寒暑铁布衣全书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按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之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力大无穷。

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饮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

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道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文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

有多少练武者,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再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不饮不食也属寻常事。

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炁”,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

功法歌赞如下:

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

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

息行百十二,哼受丹元力。更将金刚杵。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四海任我行,吟啸杳云际。

一、太乙混元桩法

太乙混元桩法全称为“武当太乙隐仙派混元阴阳五行桩”。该桩为武当太乙五行拳法、道法的根本,凡修炼武当道家嫡传内家拳功者,无不以此桩为基础,其中的“七返九还大法”为隐仙派采气得气之源,而“混元一气旋转乾坤”之法更为求得拳术中“旋转力、混元力”之基础,因此凡入我门中学习武当派拳功者必以此桩为重中之重,每天操练一至十遍,一年后即可身具奇功,下面具体详细解说练法。

该功共分三步,第一步为“太乙七返桩”,内容如下:

1、预备势:

练此桩前最好空腹,除净大小便,裤带不可太紧,以自然不松垂为度。自然松净站立,双手分置大腿外侧,且平视前方,如图1所示。意念:我站在武当山之巅,天风温和的吹拂我周身,我要与山川大地融合为一。

2、太乙七返桩:

1)由“预备势”双脚以脚跟为轴,双脚尖极力向外分开,成一条直线为度,如图2

2)上身保持不动,接图2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如图3

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下向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高与肩平,如图4

4)座腕亮掌,变成两掌心向前手腕下折,掌心向前有凸意,但不可用力,全身仍保持放松状态,尤其肩部松垂,如图5

5)身缓缓下坐,同时双掌缓缓随身体下按至小腹前,双掌仍掌心向下,虎口相对,五指自然分开。如图6。此势即为“大乙七返桩”定势,注意下蹲不可太低,不可太高,膝盖弯处约成120度角即可,身体保持中正,脊柱竖直不可尾闾骨前顶。两胯根处微有向两侧的横撑之意,使阴部两睾丸及阴茎都保持自然松垂。女性也需要横撑胯根,并意念阴部阴道口子宫口微微开张。两手不可有丝毫用力,意念双脚与大地粘在一起,并越粘越紧,牢不可拔。

6)现在开始调呼吸。其实所有的内功都是由呼吸炼成的,此处也不例外。

注意,缓缓地吸气,意念大地阴冷冰凉,而地心处却涌动着炽热的地火,我的吸气便是把地心处的地火热气吸上来,沿着我的两足心“涌泉穴”吸入骨髓中,再沿着骨髓向上升,在“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阴囊与肛门之间)处融而为一,再沿身体之中线向上升,直升到脑部中的“泥九宫”。

“泥丸宫”在眉心与后脑之间,意为一空窍为神灵所在之地。路线由“会阴穴”向上经“丹田”(肚脐后,命门前空穴)再经过膻中窍(两乳头连线中间点向后,体腔中间之空窍)向上经脖颈中管过“鹊桥”(舌头轻抵上腭即上牙膛,称为搭鹊桥)再向上可入“泥丸宫”。此时眼可微闭,中间留一微缝恰巧照住双掌中的空间,耳不外听,上下牙齿轻合,小腹内收,此为一吸气。吸气过程中,随小腹内收可用意念向阴部向上向体内抽吸。但不可太勉强用力。只要有微动感觉即可;女性则意念向阴道内缩紧子宫口封闭。一吸气完成后,即转为呼气,呼时全身放松,气由“泥丸宫”经“膻中窍”、“丹田”向下到“会阴穴”仍分为两股入两腿骨内,再向下经脚心“涌泉穴”深入地底回归地火之中,此为一呼气。注意:呼吸用鼻,口唇闭紧。呼时全身自然松垂,小腹复原,阴部松沉胯根仍撑开。一吸一呼为“一息”,心中默数,共七吸七呼为第一遍。呼吸之间用意不用力,力求自然,一定要缓慢悠长。心中慢慢的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吸时,呼时松气即可,再数二、二、三、四、五、六、七,一至数到七、二、三、四、五、六、七为第一轮。

如果为业余练功者,练完第一轮即可停止,然去接练“大乙九还桩”,如此日日习练日久自成。如果有时间的专业习武者,欲求长功快可再加练第二轮、第三轮,但最多不可超过第七轮。而且练几轮“七返桩”,就必须接练几轮“九还桩”。所以必须自己掌握好时间,以循序渐进为好。

3、太乙九还桩:

接“七返桩”之架,身体不动,只是缓缓地将两手由内向外翻转成手心向上,仍置于小腹前,五指分开略撑,双掌如抱一大气球,如图7。略定神,停止逆呼吸,恢复自然呼吸,意念头部之上顶中开一洞,洞口约拇指粗细,此洞深入向下经脑中、鹊桥、口腔、喉咙、膻中窍、丹田到会阴,为一直线。天空中阳光灿烂光明温暖,但天空极深极高远处则有阴凉之精气,此精气随我吸气时由我头顶洞口进入我身体内,由泥丸宫直下会阴内并充溢于阴部之中,我呼气时此清凉精气则归入我的腹腔命门等处。(命门在脊椎正对肚脐之骨节处);吸气时小腹略鼓,意念清凉精气由天至顶至会阴穴,为一吸气,呼气时意念精气归入腹腔命门。此为一呼气。一吸一呼为一息,共九息。呼吸时身体各部要求与“七返桩”相同,闭口,微合目留一缝照于双掌中间空处,耳不外听,舌抵上腭,鼻吸鼻呼,双手虚托不可着力,肩松垂,忘掉两腿。就这样教吸不数呼,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到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直到九、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为第一轮。

一般练几轮“七返”就练几遍“九还”,其实也不拘于此。但“七返”通常最多不过七轮,“九还”最多不过九轮,“七返”为通地火,以地火之阳练我身中之阴,“九还”为通天水,以天水之阴济我身中之阳。那么为什么又称之为“七返九还”而不叫“五返六还”呢?这是依据最古老的“河图洛书”而来。在远古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宇宙天地万物时,是由最简单的“一”开始的,道家之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此意。“河图”的理论即为“地四生水,天九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因此,七为火数,九为金数,通过水火锻炼以成“金丹”。道家的“金液还丹”理论,便是由这些理论而产生的。这里以“七返、九还”为名,主要是锻炼体内的真气凝聚与通畅。“七返”由下通上,“九还”由上至下,使身内排浊留清,进而周流全身。

4、太乙混元抟气桩:

1)由“九还桩”势,身体不动,自然呼吸。两手由手心向上虚托,缓缓向上抬起,同时双掌略向内翻,成双掌合抱式,高与胸齐,十指自然分开相对,相距约五寸,如图8

2)全身松沉,胯根横撑,阴部松垂,意念两睾丸松松下垂而对称,如天平之两端的称盘平正一线,女性意念两乳房自然松沉,也如天平之两端称盘平衡一线。

3)此时不计呼吸,身体向左缓缓旋转90度两脚不动,同时身体前送,右脚蹬直,左腿成弓步,如图9

4)接上式,身体不动,左脚蹬直,身体后坐,重心落于右腿上,上身保持原态,如图10

5)接上式,身体右转180度。如起势时面向北,则图9为面朝西,此时转为面朝东方,身体缓缓随转动之势向前移动,左脚蹬直,右脚成弓步;如图11

6)接上式,身体缓缓后坐,右脚蹬直,身体重心坐于左腿上,如图12

7)接上式再身体左转180度成图9式,,以后左旋右转,边转边数。

8)此时不计呼吸,由图9时数一(默数),图10数二,再数三、四、五、六、七、八为第一轮。再数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为第二轮,数到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为第八轮,此时为第一遍,可根据练功时问练一至八遍不等。

9)此式名为“混元一气旋转乾坤”,关键在于旋转抟气,通过“七返九还”的采收天地二气,此式便将身中之阴阳二气抟和为一,使之成为真正的精气内力,旋转时,意想带脉,带脉如腰带围腰一圈,前后与肚脐命门相齐。意念真气在带脉中流动,(带脉粗如拇指)在身内画一8字圈,同时可观注“六球一柱”,何为“六球一柱”呢?

“六球”即为上中下三盘各二球。上盘为两眼球,中盘为两肾球(命门两侧各有一腰子如球),下盘为两睾丸球。女性中盘为两乳房球,下盘为两肾球、一柱则为脊柱。

三盘两球连线则为“三”字,内隐仙理,故称为“隐仙派”。

旋转时以脊柱为立轴,三盘六球随之左旋右转,内中真气自然也随之左旋右转,久则抟聚为一团精气,即成内力。再通过长期的左右旋转,身体如沉入大地,双脚如入地三丈,两腿如桩山,身体双臂松沉旋转而具有一种螺旋力,此为可化解任何外力,而由于内气渐旺,双掌合抱中又产生一种如气团的膨胀力,也可称为弹力,所以此桩为武当拳功道法之本,精气内力之源。

丹道家称此阶段为“筑基”。旋转时,眼微开目光注于身体面对的前方,虽开而似闭,耳则似听非听不着意于任何事物。身体切忌上下浮沉,始终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5、收势:

接“混元桩”势,练完一整遍后,即可停止旋转之势,身体转向正北方,身体缓缓直立,双手放下恢复预备势之位置,再以双脚尖为轴,双脚跟内合;再以脚跟为轴两脚尖内合并齐,两脚跟再内合并齐即可。

以上即为“太乙混元桩”的全套修炼方法,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每日至少练一遍,切切!切切!

关于“太乙混元桩”的三层功夫

“太乙混元桩”的练气还丹共分为三层功夫。

第一层“筑基”

这里只介绍了“筑基”的基本要求,其目标基本为聚敛真气,持聚成气团,然后能用此气团开通八脉,通过打八脉锤使身体的真气更加鼓荡,同身产生抗击打能力;然后运用真气可负重致远强健体力;用此真气可御寒辟暑,可辟谷不食,可颐养回春还颜不老,可精力健旺身轻力大,神彩照人。

第二层“运化”

即在旋转的过程中注意将意念之于“六球一柱”的旋转摆动上,双脚交替为根与脊柱相连,再深入地底与地心相连。六球如飞砣因离心力而张开,身中精力充沛弥漫,身如擎天之柱,周围气流气均为我的旋转所带动,围绕我的身体成一气旋,又如龙卷风之势。此时真气已充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脏器,武功正与真气相合,形成真正的内功,此阶段为真正的伐毛洗髓超凡脱俗的阶段,丹道家称之为“武火炼丹”。

第三层“入神”

如果如前两层还有内气与内功的运化,那么这一层已不再关注真气的变化,而全部转为神意的运行。即周身真气盈满后,意念身体膨胀放大,而周身外围有一层气流如绳索缠绕着我,我不断的旋转用意念将周围的气圈撑大,渐渐我周身放出明净之光包围身边,此光气之圈再将缠绕我之气绳胀大并使之逐渐融化与我的气充分融合,气光愈散愈大愈广愈远,渐于虚空相合。此时我顶天立地旋转于虚空之中,周围除了虚空已一无所有,我的身体已渐渐融化于虚空中成为一个透明的气旋,此时身心俱入虚静之中,我只是一团神意不断地不由自主地自动地左转右旋,愈转愈慢,渐渐不动,而连神意也不存在了,只留一片虚空。此时的功夫,道家称为“化光坐忘”,佛家称为“深入大定”,丹道炼气士又称为“沐浴养胎”。

“化光生忘”是隐仙派武功的最高层次,此时神意与身体高度统一,周身松净之极已达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不以意觉纯以神行的境界,应事体物待敌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南派道家祖师张紫阳称之为“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功到神行”,已可由武入道,终身受益。

二、太乙八脉锤导引四式

在打锤之前,应先进行脊椎导引。这是因为“太乙混元桩”只是进行了意与气的导引及锻炼,而没有对脊椎进行导引锻炼。这四种姿势是打锤前的准备。

1、扭项望月式

1)由预备势图1起,双脚以脚跟为轴向两分开半步,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外移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不动,眼看前方,如图2所示。然后两手向身体前方抬起平伸与肩平齐,手心向下。如图13

2)由此姿势身体以右脚为轴,向后转180度,双手随转动之势向后转,右手外旋变成手心向上,向后伸直,左手曲肘护于脖子前面,左脚尖点地,如图14

3)接上势,身左转恢复图13姿势然后继续左转180度,左手外旋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护于脖前,左脚直立,右脚尖点地。如图15

4)接上势右转恢复图13姿势,再向右转到图14姿势,如此共左右各转四次,即回到预备势即可。

此势目的主要是活动脊椎,脊椎是人周身神经的总枢,必须天活动以保证所有神经丛的正常运转机能。转身时,一定要配合扭项观望伸直的掌心,速度不要太快太猛,适中即可。转动时可以听见脊椎骨发出的“咯吧”的响声。这表明脊椎骨节位置不正的地方已恢复正常。

2、侧身探月势

1)由图1预备势起,仍双脚分与肩同宽如图2所示,双手侧平举掌心向前,高与肩平。

2)由上势,两脚不动身向右尽量侧弯,左手置于头上,手心向头,右手置于背腰间手背腰,手心向后;如图16

3)接上势,身再向左侧弯,右手置于头上手心向头,左手置于身后腰间手背贴腰,手心向外,如图17

4)如此左右各弯曲四次,即回到预备势即可。

3、海底观月势

1)预备势起分脚至图2姿势。

2)由图2,双手在背后腰间,十指交叉,手背贴于后腰间,如图18

3)上身向前弯,躬身尽量将头向双腿中间伸,目光由双腿间向后看,如图19

4)起身恢复到图18,如此向前弯腰四次,再回到预备势即可。

4、仰天叹月势

1)由预备势分脚至图2所示。

2)双手扶于腰间日视前方如图20

3)接着将上身尽量向后弯,头尽量向后仰眼看后方,如图21

4)如此回到图20,然后再后共仰身四次。注意,做此势时不可屈膝,要使腰部后弯,以锻炼腰部力量和柔韧性。

以上四个姿势都是锻炼脊柱的动能,通过立旋、侧弯、前躬、后仰使脊柱得到全面立体的锻炼,这样在打八脉锤时既可使真气畅通,又增强脊柱强度和抗击打能力,避免受伤。

三、太乙八脉锤法须知

(一)说明:

大乙八脉锤法,就是用特制的木棒、铁棒捶打全身的奇经八脉,使入脉全部贯通,真气畅通无阻,以达到抵御寒暑和周身抗外力击打的能力操作太乙八脉锤法,有几个注意事项,习者一能要遵守。

第一、练习之前一定要将前面的导引四势做一遍,以热身和防止受伤。

第二、打锤前一定要先贯气,贯气内容见后面。

第三、打锤前禁止喝酒,任何酒都不能喝,这是因为酒伤卫气,使周身汗毛孔张开,容易受伤。

第四、打锤时必须是饭后两小时以后,一般每天只打一遍锤即可。建议早晨大小便后进行,炼功结束半小时以后才可进早餐。

第五、开始习炼“大乙八脉锤法”后的一个月内禁止任何性生活,否则极易受伤,切记,切记!

一个月后可以有性生活,但必须节制,而且在当天早上不可打锤,只做导引四式,第二天再打锤。

建议凡修炼此功法的已婚者,继续学习我所传的“太乙阴阳术”,即隐仙派的双修功法。一方面有此基础后再学“阴阳术”要容易的多,另一方面修成“阴阳术”后,除具有“绵掌”、“雷掌”的功夫外,还可以成就内功丹法,在性生活中可以阴阳互补,尽情娱乐又不伤身体,不妨碍打锤炼功,又可增长功力。

“太乙阴阳术”我也将举办函授班,学者可注意《武魂》的招生广告。

第六、“太乙八脉锤”的棒锤有两种,初学第一年只可打木棒,第二年后可打铁棒、铁棒为特制的空心铁棒、每年春秋冬三季打锤时可将铁棒用开水预热,然后在周身滚动热烙,以温烙奇经八脉,对增长功力极有益处。铁棒我将在集中面授时带给大家,有需要者须提前预订。每对仅收一百元工本费,我同时传授“太乙降魔棒法八式”的武功套路。这样这对铁棒既可健身长功又可防身自卫。此项只为自愿,学者也可以一直打木锤,日久功深,仍能收奇效。

(二)贯气式:

贯气式是“寒暑铁布衣”的关键,从八脉锤到御寒暑都需要操作好贯气式,只有气贯得好打锤才不会受伤,御寒才会有效。

1)由图1预备势不动,深呼吸三次,即吸气时尽力鼓小腹,呼气时小腹凹进去,尽量把腹中气呼出。

2)三次深呼吸后,第四次不吸不呼时,将小腹先尽力鼓起,然后闭住气,再深吸一口气,入腹,然后喉中吞咽一次。注意,吸气不可太急,要慢慢吸入充入小腹中,另外吞咽时只是干咽,口中没有口水也没有气,只是好象咽食物一样的于咽。

3)吞咽后向下压住腹中气,小腹一直鼓着不放,口鼻恢复自然呼吸。然后双脚分开如图2所示,身地微微下坐,膝微屈,似自然站立。

4)尽量鼓腹,待实在忍不住时,可放开小腹,长呼气,张嘴念“哈”字,将小腹中气用口呼出,连呼三次,念“哈”字三次,呼吸恢复自然。

从(1)至(4)算一次,每天早晨空腹练六次,连练三天,再接练下一步。

注意:一定要先鼓腹,然后再吸气入腹,然后咽气阔气再自然呼吸,腹中一直充盈气团,次序决不可错,否则无益而有损。

5)上接(3),鼓腹站桩,将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托至胸前,掌心向上曲肘相对,如图22

随双手上托同时,将小腹中之气团上升至胸膈处,使胸腔隆起,口鼻仍自然呼吸,凝住不动,尽力忍耐憋气不泄。

6)至忍无可忍时再呼出胸中气,同时张嘴念“哈”,连续三次,呼尽胸中余气。呼气时不可太快速,也要缓缓呼出。

以上再连续练三天,便可打锤了;

注意:贯气法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要操作熟练才可打锤,而且在以后应敌之时,需要随时贯气,既可抗击又可充盈拳脚之内力,练其他拳掌功夫及腿脚功夫时自可事半功倍。

(三)辟谷法:

辟谷不食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不可轻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尤其练武之人,每日消耗体力过大,必须保持正常的营养和补给如果遇特殊情况,需断食时,则每日只练“太乙混元桩”和此“贯气势”,一般一感到饥饿,即贯气三口。然后休息片刻喝几口水即可。

通常断食时,第一天只吃一顿饭(早饭),晚上喝点水,加练桩功和贯气。第二天只吃一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饮水练功。第三天则只饮水练功。如果想恢复吃饭,则第一天只喝一顿稀粥,第二天可以吃较稠的粥或面条,水果蔬菜,第三天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

四、太乙八脉锤

(一)任督锤

1、预备式:姿势同于图1之预备势,不过手持太乙盘龙双棒,如图23所示。

2、击腹势:由图23起先鼓腹贯气,将气充于腹中,然后先左后右以双棒击打小腹,所击处在脐下一寸处,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直数到四、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共四九三十六棒。其间口鼻自然呼吸,但腹中一直充气不泄,如图24所示。

3、击尾势(1):接上势击腹完成后,右脚右摆身右转90度弓身,把左手反转以棒头击打尾闾骨处八次,右手持棒横置于头前,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即可结束,如图25所示。

4、击尾势(2):身再左转90度,右脚里扣,左脚外摆,左手持棒横置于头前,右手持棒以棒头击打尾闾骨处,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然后将身转正站直,如图26所示。

5、身向前微躬,双手反转以棒头轮流击打脊椎骨,由尾闾骨向上,先左后右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数到八时,正好右手击到脖子后大椎骨处,如图2728及总示意图脊椎骨击打处所示。

6、击颈势:由上势,左手把棒头朝上贴于脊椎上,棒头贴在大椎骨上,右手持棒以棒头击打大椎骨,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即可,如图表29所示。

7、击颈上头:接上势,将左手棒放下,用右手棒由大椎处起向上轻击,边击边上移,经“风府”,“玉枕”至“百会”而止,同时口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共击八次,如图3031所示。

8、躬身击顶(1):接上势,上身向前弯,低头由腿中间向后看,以双棒轮流击打“百会穴”八次,先右后左,如图3233所示。

9、躬身击顶(2):定击“百会穴”后,再由该穴向前到发际(头发边际,前额上)双棒轮击八次边打边走,同时缓缓起身站直,如图3435所示。

此时放松小腹出气念“哈”字,呵气三口,然后在贯气入小腹。

10、抹鼻下喉:把右手棒由发际向下过额头沿鼻根眼内角再顺鼻右侧拖下,再向下过喉结右侧到“天突穴”处停止,两棒汇齐,如图363738所示。

11、定击天突:将左棒开向左平伸,高与肩齐,同时仰头望天,以右手棒头击打“天突穴”三次,如图39所示。

12、顺下到中:由“天突穴”向下双棒轮击,边击边走到“膻中穴”中止,其间共击四次,如图40所示。

13、将小腹中气团提到胸膈处,双棒轮流击打“膻中”八次。

14、顺下到腹:由“膻中穴”向下,便打边走,双棒轮击八次到小腹处为止,同时将胸膈处气团下降到小腹中,如图4142所示。

注意:此时胸腹中气团虽然下移在移动过程中还要承受棒击,必然鼓而不泄。出气松开小腹,口中念“哈”三次。此为“任督锤”,专为震开督任二脉,初学者学完以上锤法后,可暂停,打此“任督锤”七天,七天后再接打后面的全锤。

(二)带脉锤

1、由图23所示预备势起,鼓腹贯气,然后右脚向右横开一步,前脚掌点地,上身向左转,左手棒向上扬起,横棒于头前上方,右手棒横置于左肋部的带脉上,如图43所示。然后开始击打八次,八次完毕再上移一寸,再击打八次,再上移一寸,击打八次,再上移一寸,击打八次停上。共打四处三十二次,如图44所示。

2、将双棒放下,右脚放平,身向右转左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落到右脚上,右棒上扬以左棒击打右肋四处共计四八三十二次,如图4546所示。

3、将身转正放松,放下双棒,松腹出气念“哈”三次停止,如图47所示。

(三)头臂锤

1。上接图47,此后不再贯气,只须精神集中于棒所击打处即可,凝神于头部右侧之“太阳穴”,用右手棒轻击八次,左棒不动,如图48所示。

2。由“太阳穴”向后经耳朵上方,后上方,后方,用棒轻击共八次,边击边走,如图49所示。

3。放下右棒,以左棒轻击左“太阳穴”八次,如图50所示。

4。再以左棒边打边走经左耳上方,后上方,后方,共击八次停止如图51所示。

以上击打“太阳穴”时,击打一定要轻,稍有重量即可,即使熟练以后也要轻打,因为此处为头部血管所汇集处,轻打可以通血脉,以预防中风脑血栓等病,重打则有血管破裂之患,非常危险,慎之!慎之!

5。将右手伸直向右,以左手棒击打右肩部八次,击打时可用意将右肩部肌肉隆起,初时要轻,以后逐渐加重,如图52所示。

6、左手棒顺右臂向下便打边走到右肘外侧停止,共打八次,如图53所示。然后击打右小臂外侧八次,击打部位在距右肘尖两寸以下处。

7、右肘部向下到右腕外侧处,左棒边打边走共计八次,到“神门穴”处停止,如图54所示。此时右臂已经内旋,右手棒头朝下,“神门穴”朝上,此处位于腕根与小臂头“阳谷穴”之间凹陷处。

8。击打该处八次停止。

9。将右臂外翻,右棒头朝右,以左棒击打右腕内侧“神门穴”八次,如图55所示。

10。由“神门穴”顺臂内侧向上边打边走至距肘际纹(屈臂时中问凹陷纹)二寸处停止。其间共击打八次。然后再击打该处八次停止,如图56所示。

以上为右臂锤,左臂锤与右臂锤击打方式相同,不过只是改为以右棒击左肩左臂而已,如图57……61所示。

(四)臀锤

1。由图47之姿势开始,左脚收回半步以前脚掌点地,身向左侧弯,突出右臀部,右腿伸直不可弯,左棒横置于右腹前,以右棒击打右臀部“环跳穴”处八次,目视右棒,如图62所示。

2。左腿蹬直,右脚前掌点地,身向右侧弯,突出左臀,右棒横于左腹前,以左棒击打左臀部“环跳穴”八次停止,如图63所示,回到预备势。

(五)腿脚锤

1。由预备势,双脚并立,向前弯腰躬身双手持棒由两大腿根部外侧开始击打,边打边向下走到膝盖上侧,共打八次,如图64所示。

2、上势不动,再由膝盖下侧有肌肉处开始击打,边打边向下走,直到脚踝骨上方停,共打八次,如图6566所示。

3。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向右外撇,以右手棒击打右脚根部外侧八次,如图67所示。

4、由脚根部右棒前移至脚外侧中部击打八次,再向前移到脚掌前部,脚小趾外侧处再击打八次,具体部位详见总示意图。

5。将右脚根向内撇,亮出右脚内侧,以右棒击打脚前掌内侧大脚趾根部八次,如图68所示。

6。然后将右棒后移,击打右脚内侧中部八次。再向后移,击打内踝骨后下处脚根处八次,具体部位详见总示意图。

7、棒向上移,击打脚背内侧向上到脚腕沟处(勾起脚中间最凹处)八次,如图69所示。

8。棒向上移,由右脚腕沟部向上沿迎面骨直到膝盖下部,边打边走共打八次,击打要轻,如图70所示。

9。棒再向上移,过膝盖骨,沿右大腿内侧向上边打边走,直到大腿根部共打八次,如图71所示。

如此右腿便已打完,然后换左腿打,击打部位及次数都与右腿右脚相同。

至此,“太乙八脉锤”已全部打完,由腹部开始至大腿内侧结束,全身共打531锤(棒)。

炼功计划是,先打任督锤七天,然后打带脉锤七天,然后加打头臂三天,然后加打臀锤及腿脚锤。打全锤其间开头第-个月一定要轻,尤其头部、背椎骨、大椎骨、后脑、迎面骨等脆弱部位要倍加注意,只可逐步慢慢加重,打完锤后,必须接着练后面的“沐浴透拍功”以活平气血经脉。打任督锤及带脉锤必须贯气换气,其它部位无须贯气即可。

另有三处未打锤的部分为肘部、膝部和裆部,都另有特殊练法。此处作一简单介绍。膝部练法:用厚帆布或牛皮作一布袋,袋为长方形。内装绿豆。袋平宽三寸长一尺,绿豆只可装一半,然后用绳将袋从中间扎紧。手持未装豆的部分,用装豆部分击打双膝。击打时一定要盘坐姿势。每逢击打四八三十二次后站起,再提膝击打,每膝再击打三十二次。如此打完后再用右手打左肘,左肘屈肘前挺。右手持打肘尖部三十二次,然后换左手持袋打右肘三十二次,打毕停止。先用双手揉膝盖,揉到不觉痛再用右手揉左肘,左手揉右肘即可。铁裆功是隐仙派丹法秘传,又分清修练法与双修练法,较为复杂此处不做介绍了。另外背部左右肩后、左右腰背部分,可请人代为拍打,但必须先贯足气,令人先轻打再逐步加重即可。具体打锤部位有不清楚者,可参照全身示意图即可清楚。

五、沐浴透拍功

此功为打完“太乙八脉锤”后必须练的功法,主要目的是活血化瘀,消除打锤后受锤击部位的胀疼感。

1。头部法;双手各以四指按住头皮中间,拇指随扶在旁,如图77所示,然各以四指用力按点“百会穴”前后头皮,边按边向前移动,到发际处停止,然后再回到“百会穴”处,如此按三遍;然后各以四指前后擦头皮三……六次即可。

2、双手分开向下移,先按在左右的“太阳穴”处,如图79所示,然后边按边向后移动,经耳上、耳后上、耳后到后发际停止,共按三遍,然后再各以四指并列由“太阳穴”向后梳头皮三遍即可,如图79所示。此法以预防中风及脑血栓有奇效。

3、左手盖于肚脐上,仰头以右手拇、食两指轻抓喉结两侧,然后向下捋喉管到“天突穴”处止,共三遍,如图80所示。

4、双手右内左外相叠于“天突穴”下部,如图81所示,然后逆时针揉动边揉边向下走,一直到小腹胶处止,共揉三遍。

5。揉完三遍后,再双手定于“膻中穴”处逆时针方向揉九圈;再向下双手抚于肚脐上,逆时针、顺时针各揉九圈即可,如图8283所示。

6、手分抚于小腹两侧,如图84所示。然后由后向前揉九圈,然后逐寸上移,每移一寸即揉九圈,再上一寸再揉九圈,直到乳下肋部处揉九圈后即停,如图85所示。

7。双手松握拳分置于小腹两侧,拳心向上,然后开始轻打小腹两侧,打时要配合鼓腹,一打一鼓,如图86所示。然后边打边向上走,到乳下肋部处停止,共打八次,共三遍即可。

8、手松握拳分置于后腰部下侧,拳心朝外,便打边向上走,上移到不能再移时停止,共打八次走三遍,如图8788所示。

9、左臂向左伸出,左肩臂都放松,手心向内,目视手心,然后以右手松拍左肩,共拍八次,如图89所示。然后右肩而下沿左臂内侧边边走一直拍到手腕部,然后将左臂内旋,再拍左臂腕部“阳谷穴”处,边拍边向上走到肩部停止,次数不拘多少,共拍三遍即可。

10、右臂右伸出,目视右手心,肩臂放松,左手松拍右肩八次即止,如图90所示。然后再以左手拍右臂内外三遍。

11、正身直立,提起右膝,以左腿独立,右腿放松双手松握拳分置与右腕部两侧,以左右拳之虎口部位松松击打腿腕两侧,边打边向上走,到膝部停止,次数不拘,如图91所视。

12。接上动,双拳继续向上,沿大腿两侧边打边走,到大腿根部停止,如图92所示。

13。左腿击打与右腿相同,如图9394所示。

14。正身直立,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点地,目视右足,以右脚尖为轴转动右脚腕部,向前后各转八圈,如图95所示。

15。重心移到右腿,以左脚尖地为轴,转动左脚腕部前后各八圈,如图96所示。

16。自由转动双手腕部十几次,主要为活动腕部关节经脉,为下面的洗髓功动作准备。

17。正身直立,把身体向上拔起,以双脚尖着地,双掌同时下撑,掌心向下,闭目咬牙吸气到胸部,如图97所示。然后突然放松身体下落,呼呼气松牙口中念“哈”以双脚跟顿地,全身放松,双手松垂身体两侧,恢复预备式,如此三遍。

六、太乙洗髓功

洗髓功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和贯充内力。

人的正常体温是36℃左右,在低于此温度的自然环境中,人便须加衣御寒。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小伙子在10摄氏度左右时仍然一袭单衣,这是因为年轻人热力大,体能机能强壮,所以不畏寒。但是温度再低,到0度以下,甚至到零下一10度时,普通人就不能再凭本能的体热来抵御严寒了。而我们太乙门的“洗髓功”却能通过练功来增大体内的热量,可以轻易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寒冷。

下面具体介绍功法内容

(一)单展翅

1。贯气式:如图1之预备势。故腹贯气咽气,使气充小腹内。

2。左脚向身体左侧跨一大步,正低马步然后双手相叠左内右外抚盖基于肚脐外面,贯气不放,目视前方。如图98所示。

3。采气式:原势不动,右手横掌于腹前,掌心向上,掌指朝左,目视前方,如图99所示。上动不停,右掌由下向左向上伸,伸到与胸部平齐时,翻掌内旋掌心向外,横置于胸前,如图100所示。上动不停,右臂仍然由左向右缓缓横拖过胸前,右掌向右前伸开,掌指朝上,掌心向前,目视右掌,如图101所示。

4收气式:上动不停,右掌以腕为轴向右向下旋转,变成掌心朝上掌指朝左,慢慢向下左收回于腹前右掌外。

5气势:右掌由腹外向上慢慢端起,同时小腹中气团随右掌上升至“膻中穴”处,如图102所示。

6降气式:右掌由“膻中穴”处慢慢内旋变为掌心向内轻抚于“膻中穴”外,然后慢慢下降,气团也随掌势下降到小腹中,右掌到达左掌上时,左掌外开一道缝,容右掌进入左掌内,变成右内左外相叠于肚脐外的姿势,如图103所示。

7松气揉腹:松开腹中气团,呼气念“哈”字三遍,然后双掌稍用力沿逆时针方向揉腹九圈,即可接练左势。此势又名“右单展翅”,“左单展翅”动作姿势与此相同,不过右臂换为左臂,方向相反而已。(揉腹转圈为顺时针九圈)。此势的关键内容在于意与气的配合。贯气后,运臂一定要慢,要臂中贯注真力,由图100开始,意想采集大自然中真气,到图101时想回臂抱气,右掌托一大气团,缓缓收回于腹前与腹内气团相合。升气时手托此大气团一起上升,降气时,外气团已全部溶于内气团中,此时开始换气,练“左单展翅”,注意事项与此相同。一右一左为一遍,共做三遍即可。

(二)黑熊晃膀

前三遍结束后,可起身散步调匀气息,然后再做此势。仍由预备势,左脚向左方横开一大步,成低马步,双掌向左右膝外下撑,虎口撑开,另四指微分,然后贯气入腹。片刻后,右掌慢慢用力下撑,目视右掌,意念腹中气团与右臂右腿相通,右脚稍用力,如图104所示,。然后右掌放松,转由左掌用力下撑,左脚用力,目视左掌,意念腹中气团与左掌左腿相通,如此左右各三遍后,呼气念“哈”三遍起身。

(三)顶天立地

由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由下向两侧分开,掌心向上,继续向上与肩平齐时鼓腹贯气。然后双掌继续上托,至头顶时翻掌变为掌心向上,双掌虎口相对,仰头目视双掌中间。此时双脚用力蹬地,双掌用力托天,我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腹中气团与双掌双脚相通。心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二二三四五六,一直到六二三四五六即收掌低头松气念“哈”,如图105所示。

(四)排山运掌

由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由体侧缓缓向前抬起,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与肩平齐时停,双手立掌,掌心向前,开始鼓腹贯气,如图106所示。由上动贯气后,双掌慢慢收回到胸前,同时小腹气团提到胸隔处,提住不放,如图107所示。双掌慢慢前推,如推泰山,意念胸中气团与双掌相通。共推六遍,松气念“哈”。

(五)二郎担山

由预备式双掌向两侧平伸立掌,如图108所示。然后开始鼓腹贯气,贯气后缓缓收掌于左右两肩处,提气团于胸间,再缓缓推出,如推泰山,意念胸中真气与双掌相通,共推六遍,松气念“哈”即可。

以上即为“洗髓功”的全套功法,全部动作都要掌臂贯气用力,慢慢运行,切忌快!一定要意念腹中气团与全身贯通,即丹田中的热量散发于全身,方可抵御严寒。每日打完“太乙八脉锤”后,练此功一遍,一般三日后可不畏严寒。但此功最忌酒,练此功前绝不可饮酒,否则有害无益。练此功后,中午晚上也不可饮酒,否则酒最窜皮,伤体表之“卫气”,便不能再单衣御寒了。而且一旦饮酒后出门,被寒风一吹,寒气最易入骨。因此,假如实在无奈晚上小饮几杯酒,便不可在出门,而且必须加衣,明早练功后可恢复御寒功能。另据本人经验,在冬季,北方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家中暖气较足,练功后虽然在室内活动自如,但到室外长时间活动仍有不便。因此,建议出门时,在衬衣外加一件单外套,或西服或夹克衫均可,如寒风太烈,则可随时随地贯气御寒无须姿势,坚持二分钟即可行动自如。而南方冬季不取暖,则可不必加衣。戒酒时间一般由每年中秋节开始至来年春分后停止。

七、御暑功

御暑比御寒为易。在夏季如初伏天后,便不可在打锤和练洗隋功,因这两种功夫内热太大,内外热交加大不利于身体,切记!而“太乙混元桩”无碍,因此,伏天练功以站桩和练太乙五行拳为主,多练静功。

在练完后如出汗,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每日洗脸,洗澡一定要用温水,热水最好。准备一条吸水性较好的纯棉粗长毛巾,每日练功功完毕后,用另一条干毛巾擦干体汗,然后将此粗长毛巾浸湿在绞干,将此毛巾两头对折,用单手握住两头,然后用另一端抽打全身,胸背臂腿裆全要打到,打阴部时要轻,逐步加重。抽打时最好将衣服脱光,如不方便可只穿一条短裤,女性可不抽打阴部,但胸部可轻抽,增加弹性。

从初伏到末伏一个月每日练功后全身抽打一遍,抽时不要用蛮力,而要用鞭子劲。抽完后换上单衣,可在40度以内行动自如。虽然有御暑之功,但也切忌暴晒,游泳后一定要洗热水澡为好。末伏后可不在行此功,但仍不可打锤御寒,打锤御寒应由每年之“白露节”开始,暑期为保持身体的内气贯通和弹性,每日只用拳周身击打即可。学过“太乙哼哈力”的人,则每天打一便“丹元哼”便可保不退功。

第二部太乙哼哈力功

一、太乙返还功

洗髓功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和贯充内力。

人的正常体温是36℃左右,在低于此温度的自然环境中,人便须加衣御寒。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小伙子在10摄氏度左右时仍然一袭单衣,这是因为年轻人热力大,体能机能强壮,所以不畏寒。但是温度再低,到0度以下,甚至到零下一10度时,普通人就不能再凭本能的体热来抵御严寒了。而我们太乙门的“洗髓功”却能通过练功来增大体内的热量,可以轻易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寒冷。

下面具体介绍功法内容:

(一)贯气式

如图1之预备势。故腹贯气咽气,使气充小腹内。

贯气是“寒暑铁布衣”的关键,从八脉锤到遇见寒暑都要需要操作好贯气式,只有气贯好打锤才不会受伤,御寒时才会有效。

1)由图1预备势不动,深呼吸三次,即吸气时尽力鼓小腹,呼气时小腹凹进去,尽量把腹中气呼出。

2)三次深呼吸后,第四次不吸不呼时,将小腹先尽力鼓起,然后闭住气,再深吸一口气,入腹,然后喉中吞咽一次。注意,吸气不可太急,要慢慢吸入充入小腹中,另外吞咽时只是干咽,口中没有口水也没有气,只是好象咽食物一样的于咽。

3)吞咽后向下压住腹中气,小腹一直鼓着不放,口鼻恢复自然呼吸。然后双脚分开如图2所示,身地微微下坐,膝微屈,似自然站立。

4)尽量鼓腹,待实在忍不住时,可放开小腹,长呼气,张嘴念“哈”字,将小腹中气用口呼出,连呼三次,念“哈”字三次,呼吸恢复自然。

从(1)至(4)算一次,每天早晨空腹练六次,连练三天,再接练下一步。

注意:一定要先鼓腹,然后再吸气入腹,然后咽气阔气再自然呼吸,腹中一直充盈气团,次序决不可错,否则无益而有损。

5)上接(3),鼓腹站桩,将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托至胸前,掌心向上曲肘相对,如图22

随双手上托同时,将小腹中之气团上升至胸膈处,使胸腔隆起,口鼻仍自然呼吸,凝住不动,尽力忍耐憋气不泄'

6)至忍无可忍时再呼出胸中气,同时张嘴念“哈”,连续三次,呼尽胸中余气。呼气时不可太快速,也要缓缓呼出。以上再连续练三天;

注意:贯气法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要操作熟练才可打锤,而且在以后应敌之时,需要随时贯气,既可抗击又可充盈拳脚之内力,练其他拳掌功夫及腿脚功夫时自可事半功倍。

(二)单展翅

1。抱气式

左脚向身体左侧跨一大步,正低马步然后双手相叠左内右外抚盖基于肚脐外面,贯气不放,目视前方。如图2所示。

2采气式:

原势不动,右手横掌于腹前,掌心向上,掌指朝左,目视前方,如图3所示。上动不停,右掌由下向左向上伸,伸到与胸部平齐时,翻掌内旋掌心向外,横置于胸前,如图4所示。上动不停,右臂仍然由左向右缓缓横拖过胸前,右掌向右前伸开,掌指朝上,

掌心向前,目视右掌,如图5所示。

3收气式:

上动不停,右掌以腕为轴向右向下旋转,变成掌心朝上掌指朝左,慢慢向下左收回于腹前右掌外。

5气势:右掌由腹外向上慢慢端起,同时小腹中气团随右掌上升至“膻中穴”处,如图6所示。

6降气式:

右掌由“膻中穴”处慢慢内旋变为掌心向内轻抚于“膻中穴”外,然后慢慢下降,气团也随掌势下降到小腹中,右掌到达左掌上时,左掌外开一道缝,容右掌进入左掌内,变成右内左外相叠于肚脐外的姿势,如图7所示。

7松气揉腹:松开腹中气团,呼气念“哈”字三遍,然后双掌稍用力沿逆时针方向揉腹九圈,即可接练左势。

此势又名“右单展翅”,“左单展翅”动作姿势与此相同,不过右臂换为左臂,方向相反而已。(揉腹转圈为顺时针九圈)。此势的关键内容在于意与气的配合。贯气后,运臂一定要慢,要臂中贯注真力,由图4开始,意想采集大自然中真气,到图5时想回臂抱气,右掌托一大气团,缓缓收回于腹前与腹内气团相合。升气时手托此大气团一起上升,降气时,外气团已全部溶于内气团中,此时开始换气,练“左单展翅”,注意事项与此相同。

一右一左为一遍,共做三遍即可。

(三)双展翅

由图1的预备式起,贯气入腹,双手缓缓由身体两侧抬起,手心斜向前下方,同时意念腹中气团向下由“会阴穴”处向后到“尾闾骨”,再沿脊椎骨向上升起到“命门穴”,如图

8

上动不停,双手继续上抬,意念由双手小指领先上行到大椎骨处,此时双手高与肩平,手心朝下。如图9

上动不停,双手继续高抬领气上行,过后脑之“玉枕穴”上升至头顶“百会穴”处,此时双手已升上至头顶,双手相叠左下右上照于“百会穴”。如图10

接上动,双手由左向后向右向前连续转三圈,然后再反方向转三圈,此时腹中气团实际已升入“膻中穴”处,把气团提住。

双手向前沿前额下降,到双目前时双手分开并行,掌心照于双目外,如图11

双手继续下行经吼到胸,下行到腹,同时降气归入腹中,松气念“哈”,呵气三口,双手左内右外相叠贴于肚脐外面,再如“单展翅”顺逆揉腹各九圈为一遍。

       以上“单展翅”主要练采抱收提‘使腹中气团沿任脉升降’,而“双展翅”则将腹中气团向下向后再向上沿脊椎中之督脉上升入上丹田“泥丸宫”中(泥丸宫位于由双目之间向脑内三寸处,即脑海所居,丹家练气士称为“上丹田”),然后再向前下行沿壬脉归入小腹,此为小周天之循环。

此为强运周天,而于练气士之自然周天不同,必须接练后面之“贯三田”功以疏导真气,免除由此引起的影响。一般来说,练三遍“单展翅”,再接练三遍“双展翅”即可。

(四)贯三田

(1)由预备式之自然站立,将双手轻握拳于腰处,双拳背面分贴于左右腰腿外面“肾俞穴”处。微闭双眼,用意念凝注于双眉之间向内一寸处,意念注之约三分钟,即可感觉该处有微跳动之感,同时感觉闪闪放白光。待白光出现时,全身方松,用鼻发声,张口发“哼”,声音短促洪亮清脆,但不能大声喊。发声时,同时意念脑中白光突然一亮如太阳之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大脑,重复六次。

(2)声停,白光仍回复原来,然后意念下注于腹内“黄庭”处,该处位于肚脐向内三寸处,为一空窍。双目内照此处,意念该处黄光闪烁,口发“哈”声,但不可大声喊。发声时,意念该处黄光大亮,腹内部黄光笼罩,重复六次,声停光息仍回复原状。

(3)意念下行,双目内视于“会阴穴”处,该穴位与前后阴之间,向上约半寸处为一空窍。意念内视此窍,其处会发出深蓝色的暗光,然后张口发“嘿”声,意念该处随声蓝光大盛,将整个下阴部照亮,双腿双脚也隐于蓝光之中,重复六次,声停光息,回复原状。

双掌放下恢复预备式,再向前分别捂于小腹外侧。

(4)在重复123。发声次序,但此时不再发短促清脆之声,而是缓缓发声,把声音拖长,每个声音长约五秒,同时意念光亮时间也较长,声音也不如前面大。如此先发上丹田“哼”,接发中丹田“哈”,接发下丹田“嘿”为一遍,重复六-----三十六遍,即将双手放松恢复预备式。

注意:发声时中间间隔时间不可太长,初练时可稍长,把所内视的穴位处守到有光出现在发声,熟练后即不须再等,意念一到,即有光芒,即可发声。

太乙返还功主要练任督二脉及中脉的贯通,此三脉一通则周身气血全部畅通无阻,为以后的受力发力做准备

二、九九和合凝

“和合凝集”是隐仙派道法中一项最重要的武火呼吸法,也是调动体内气团的捷径秘要。古人说“传药不传火”,意思是练气士只传授内丹的说明,但却不传授练丹的火侯。通常修道练气的初学者,为使体内真气迅速凝集,有两条捷径,第一是迅速逼求真气,其二是使真气和合凝集,对于练武的人来说,,凡我门中弟子只要苦修“太乙混元桩”和“贯气法”,一般会很快产生真气。因此只需在长练此“九九和合凝”即可。

       “九九和合凝”是一种纯粹的呼吸方法,修炼此功时,并没有绝对的姿势限定,可以说随时随地,行,站,坐,卧均可。但对练武的人来说,应以站势为主。

       1,预备式站立,自然放松,意注于丹田穴中双手轻捂于小腹两侧。

调平呼吸,闭口开始用鼻吸气,吸气要缓慢伸长,小腹缓缓凹进去,愈凹愈深,仿佛肚皮已贴在脊椎上,吸气的同时心中默数:123456789223456789;直到9234567890。数的要快,数完923456789时,正是吸气凹腹已到了不能忍受时,然后开始缓缓用鼻呼气,愈慢愈好。同时肚皮缓缓放松复原,同时心中默数123456223456;直到623456;正好将气呼尽。此为一遍,即吸数九九,呼数六六,每次共重复四遍为一个单元。

2结束一个单元后,调平呼吸,意想“会阴穴”处,想该处发热,有微跳之意,然后深呼吸,吸时意想将“会阴穴”处的精气上提到丹田中,同时心中默数123456789。此时数的要慢,数到九时恰好吸气到头无法再吸。然后开始呼气,呼时也要同时心中默数123456慢呼慢数,数完也正好呼完为一遍,重复四遍为一个单元。

更注意的是,做第一单元时,因为共要吸数九九八十一数,呼数六六三十六数,所以吸呼一定要慢,而默数一定要快,要极快,要象鸟语那样快,一般三秒钟数一遍九,九遍九约需二十七秒钟,呼气也是如此,六遍六约需十八秒钟。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呼吸虽然缓慢悠长,但要轻要极轻柔,如鼻前放置一张薄纸片,而呼吸的气流不能吹动纸片丝毫,功夫深时呼吸愈来愈细,即使一根发丝也不会吹动,此为胎息功的速成之法。

而第二个单元则不要求呼吸轻柔,鼻中可以随意呼吸,恢复自然状态。

以上两步各作四个单元为一组,初学者每日两组即可(可功前功后各一组),一定要空腹进行,切记!

三、丹元哼

武当派拳术均重内力,即重视丹田真气的修习,打“丹元哼”是最重要的修习方法。通过自打“丹元哼”,可使小腹中内气鼓荡并因而产生弹力,真气周流胸背使周身都产生弹力。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周身可在受到外力击打时,可不须思考自然产生弹力将外力弹回,最后使周身无处不弹簧,碰到休息均可反击。由于弹力来源于丹田中的元气,因此称之为“丹元哼”,可称之为武当拳术的秘中之秘,其法简单易修,一劳永逸,对于健康强壮腰腹之力有不可思议之奇效。

1、预备势自然站立。

2、双手松松握拳,身微下蹲,膝盖弯曲,同时身稍左转,右手向正前方伸出,虎口向腹部,高与肚脐平,左手向后扬起,虎口向后背高与腰齐,目视左前方,鼻长吸气,小腹略内收。

3、双手同时以虎口部位向腹腰处击打,右手击在肚脐下约一寸处,左手击在“命门穴”处;双手着身的一瞬间小腹自然一鼓,以弹力迎击双手。同时闭口鼻中发“哼”声,声音短促清脆,一发即停,短促呼气。

注意:双臂一定要放松,双腕双手都要有松劲,以两肘为轴两小臂及双手如两条鞭子般击在腹腰上,万不可用拙力,两手的手型为“虎抓手”,呼吸要长吸短呼用鼻进行以呼吸配

合动作,有节奏进行,此为一次。

4、接上势,身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同时双手左前右后伸开与前势相同,鼻中吸气接着鼓腹,双手以“虎抓手”合击腰腹,鼻中闭口发“哼”声,声音短促清脆,短促呼气。

注意:双手击腰腹,小腹鼓弹呼气及鼻中发音一定要同步进行,不可有先后。如此一左一右最少打击四八三十二次为一组,多打不限。

击打时全身都要放松,身体始终保持微弹的姿势,可以随着伸臂和击打的节奏略有起伏,但双腿决不可站直,上身则始终自然挺直,一般每两秒钟击打一次。击打进一步要空腹时行,一般每日早餐前练习一次即可。

5、上式击打完毕后身体站直恢复自然站立的预备势,准备下述动作。接上势身微下蹲双膝弯曲,双手松握拳成“虎抓手”形,分别抚于小腹两侧,拳心朝上准备以小接下的拳缘

部位击打,鼻中吸气目视前方。

6、双手同时前扬,再双手小指下掌沿部同时击打小腹两侧,小腹同时鼓荡鼻发“哼”音为一次。此步呼吸为短促,基本上可不计呼吸,只是短促连击八次,连呼八次。击打速度约为每秒两次。

7、将前身两侧分为四级,即下由小腹两侧起为第一级,肚脐两侧为第二级,两软肋部为第三级,腑下硬肋部(乳房边)为第四级。以双手同时击打两侧部,同时小腹鼓弹,鼻发“哼”音,双手发鞭劲。

每级击打八次,四级共三十二次为一组。

8、前身四级打完后,将双手向两侧伸,手心朝前,双膝弯曲准备击打,鼻中长吸气。接着以两手掌根部位,击打左右两肋部,同时小腹弹鼓,短促呼气,鼻发“哼”声。共击八次为度。

9、接着双手后伸,然后同前以虎口部位击打后腰部两侧,小腹弹鼓,短促呼气,鼻发“哼”音,此为一次。

再将后身按上中下分为三级,腰部两侧为一级,两软肋后侧部位为第二级,再向上一寸处为第三级,每级击打八次即可。此时的节奏与前腰腹同击时相同。

以上由19为“丹元哼”的全套功法。

第三部 太乙阴阳保健功

萧剑按:本文节选自《武当宝典》,据作者自述,此仅为“太乙阴阳术”中有关性保健方面的内容,其原则是尽可能不使性生活对身体及武功进境造成影响及损害。另,本文有删节,只择对习武有关的内容,这一点也希望诸武友自鉴!见谅!

一、基础保健功

第一项阴手增精学者正身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徐徐弯腰双手尽可能垂向地面,愈低愈好。接着双手分别抓住两脚踝内侧,然后随起身站直双手也缓缓抚过两腿内侧。继续向上,两手经由两大腿根部左内右外抚于两睾丸及阴茎上(稍加大摩擦力)。双手不停继续向上到肚脐眼处,双手左内右外抚于脐眼上。此为一遍,重复20遍即可。第20遍结束时,双手抚于脐眼上先向左向下转圈揉36遍,在反向揉24遍。

第二项合掌增精仍自然站立唯双脚并齐双手于胸前合掌十指交插,目视前方。接着双手一齐向左平移,同时臀部向右平移,头颈不动。接着再反方向平移,双手向右臀部向左。做这个动作的关键在于,臀部向左右平移时要一腿站直一腿稍曲,使两个大腿内侧互相摩擦,左右各做20遍即可。

二、内功

以上两个动作的目的在于增强练武者的元精,还要通过内功的修练使元精转化为元气,此即炼精化气的功能。

具体练法:双手掌根稍用力顶紧身体保持不动状态,闭目内视掌心,要意念掌心相接处逐渐加热渐渐通红如火,而双手为红火所灼烤而发生抖动(可有意使双掌轻抖),抖动主要是前后抖,由轻微而渐剧烈到将要带动身体时,意念要使之渐渐放慢再渐渐停止,一般来说由开始轻抖到逐渐加快约抖81次,进入加快到剧烈抖动也为81次,由有意减慢到停止仍为81次。抖动停止后双掌徐徐上升到与口平齐时停止,十指由交叉而伸直然后由两拇指处开一道缝约一寸宽,此时张口将掌心之热气吸入口中咽下,送入小腹内,小腹隆起。如送入小腹感觉困难,可借助双手的下按动作,以两拇指轻轻按于壬脉两侧徐徐下行,到与肚脐平齐时停止,两手轻抚于小腹两侧。

接着开始进行腹部鼓荡,此时不须管呼吸一任自然,腹部进行收缩运动,先用力收腹要意念肚皮贴到后腰上,然后自然放松为一遍,共进行81遍。腹部鼓荡结束后仍如前进行揉腹,向左向下36遍,再向右向下24遍即可。

以上功法每天早晚(睡前)最少各做一遍,要大小便后空腹进行。

三、性保健功

性生活为人伦大欲必不可缺之事,由于他对身体的影响及传统观念认为耗精伤身,武人多对之无可奈何。其实只就习武而言,他对身体的损害并没有人们想向的那么严重,但如果过于频繁也会使身体不堪负重,武功也不可能练成。我根据前人及自己的经验认为,练武者如锐意进取求武功成就,则应认真对待此事。一般来说如果身体健康,30岁以前每10天最多可有3次性生活,40岁以前则不能超过2次,50岁则只限一次为好;如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大损害对武功影响也不大……

性生活后不可马上睡觉,,而是继续进行保健功。平仰卧于床上(最好另一张硬床),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住呼吸,不要枕头以头部及双脚跟抵于床上使身体悬空,双手抚于腹部两侧,双肘也支于床上辅助身体腾空,如此力竭而止。然后下床打一便“丹元哼”后方可休息。

第二天早上最好不要练内功,可做轻度身体运动。应先练一遍“导引四式”接着再打一遍“丹元哼”,然后可做前述两项基础功夫“阴手增精”及“合掌增精”。也可做些别的,如太乙五行拳或太极拳等,但不可使身体有疲劳的感觉。

女学员注意:只练前述之“合掌增功”即可,内功同练。月经期间不可练功,待彻底结束后再练。

第四部太乙雷掌功

武当功夫太乙雷掌练习共分五层三段。五层功夫分别为桩功、运劲、松击、空击、实击。三段即练习“雷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先站桩三十天,每次30分钟,从第三十一天开始改为每天站桩15分钟加运劲十五分钟;从第六十天开始每天站桩十分钟运劲十分钟再松击十分钟;从第七十天开始每天站桩十分钟运劲十分钟再实击十分钟;从第八十天开始改为每天站桩十分钟运劲十分钟再空击十分钟。到第九十天为第一阶段,此时“雷掌”之功已经可以断砖易如反掌,也可初步应用于搏击实战了,以后可依此程序循环练习。

雷掌功夫修炼进入第二阶段后,须对五层功夫分别进行深入修炼并进行劲路及心法、步法的变化,这一段约需500天的时间,其时自有另一番功效验证;

然后雷掌功夫即可由此进入第三阶段练习,第三阶段炼习则约需1000日的时间方可达大成。雷掌功夫修成后出手如雷动九天,受之者如遭雷击,必心神震动而彻底崩溃。

1、雷掌桩功:

雷掌桩又称“大式桩”因其架势阔大而得名。站时身架不可过低,要以双脚能迅速移动为宜,身体重心位于前三后七处。站左式时左脚在前脚尖向前,膝盖有向前挺之意,右脚在后脚尖斜向右前方,两脚中间相距约两脚宽,两膝均稍弯曲,左胯前挺右胯处撑但不可太用力要留有余地。上身中正头要上挺,身体斜向右前方但头要左扭直看左手,把右颈侧大筋拨起下颌微收,左臂向前伸成弓形,左手掌心斜向右前方高与鼻齐,肩要松肘要有坠意,左手五指自然分开,中指与拇指要有双勾之意,掌心要含而欲吐;右手臂弯曲约九十度高与右下颌部相齐,掌心斜向前下方,中指与拇指仍有对勾之意。右式要求相同唯手足互换而已。

站时要意念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俯视大地,前手如拨乌云后手如持霹雳,要有随时都可发出惊雷之意,呼吸要保持自然平静。

2、雷掌运劲:

雷掌运劲就是一含一吐而已。站桩一段时间后即可进入运劲操作,开始要缓慢进行,先缓缓吸气将小腹内收胸部隆起,吸气时意念将腹中热气提到胸中,两手心也同时微内收,然后缓缓呼气意念将胸中热气运向两手掌心,同时掌心外吐,胸中气团随呼气降下归入小腹。如此重复进行,一吸一呼为一遍,左右互换每式最少要做36遍。呼吸时身体不要随呼吸起伏要始终保持中正自然。熟练后呼吸及掌心吞吐速度可以逐渐加快,但以不会气喘为度。

3、雷掌松击:

面对木桩或大树按“雷掌大式桩”站好,与树距离以后掌击出时能发力击中为度。所谓松击就是后手击出时肩、臂、肘、腕都要放松,掌击到目标时切记不要挺掌根而是要以整个手掌松击在桩或树上,要稍挺大掌根部,前手则下压后捋收回。松击时也要配合呼吸,先吸气到胸然后配合呼气击掌,击中目标后又立即放松随呼气回复原桩式。手掌击到木桩或树上要发出“啪、啪”的脆响,但手掌却不感到疼痛则正确。要意念,一出手即发出一个个充满热火的霹雷。开始练习时击打无需太重,只求动作的熟练,要保持松击,一击即收。开始左右各击100掌,逐步加到200掌。

4、雷掌实击:

①此步功夫极为重视腰腿功夫,如没有过硬的腰腿功夫是难以练成的。练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挺直,上身放松,双掌撑开虎口相对置于腹前,目视虎口内圆圈,调平呼吸然后贯气一口,开始作鼓荡动作。鼓当时鼻子仍保持自然呼吸,只是腹部进行鼓荡,一吸一呼共计四九三十六次即可。(鼓荡动作与阴阳术内功中之鼓荡内)松气念哈三次,然后开始做雷掌击地动作。

由预备式双掌同时运动,由下向右向上翻掌上托至头顶;再由头向左向下弯腰直击于左脚外侧地面上。击时双掌腕根放松,击地要发出“啪、啪”的脆响声方可。此为左式,右式再起身双掌仍保持不变,经左至上到头部翻托再向右击,下击于右脚外侧地面上。

注意:双掌击地一定要保持松沉之力,同时双腿要保持挺直不曲。如此一左一右各击地三十二次为止。

久练此式可将全身前后左右的大筋全部拔开,并使气血贯通,双掌沉实有雷震之力。

②经过上阶段的练习后即可进入树桩实击,开始面向桩或树以雷掌桩站好,意念面前是一座小山或巨树而我自身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我手持霹雷向之发出,雷到山碎树毁。发掌时先吸气到胸中收腹,然后突然张口喷气发“哈”声,将胸中气团运到右臂以肩催肘、肘催手击到目标上。同时小腹外弹气归丹田。击打时不要用掌根击打而是要用掌心击打,打上发出“啪、啪”的脆响,一击即松手掌以并不感到疼痛为宜。口发声要注意从胸中发出,声音短促响亮。如此一吸掌收回,一呼发声发掌,开始不要太快,以正确为佳,熟练后可逐步加快发掌速度。每手至少要打100掌,再逐步加到200掌。

5、雷掌空击:

仍以“雷掌大式桩”站好,只是向前空击后掌,击时仍要配合呼吸。先鼻吸气到胸收腹,后手击出时改为以口短促喷气发“哈”声,前手下压后捋收回,同时气沉丹田。要意念后手持火雷发出,一击一炸响。后手一击即回仍以鼻吸气到胸收腹,然后再随声喷气击出。左右手至少各击100掌逐渐加到200掌。

以上熟练后可逐步进入活步练习,随上步同时发掌,左右交替一步一掌,左右各发二十掌;进而后退步发掌,退右步右手向下向后捋同时向前发左掌,再退左步捋左手而同时发右掌,左右各发二十掌。以上即为太乙雷掌五个层次第一阶段的全部练法。到此时以掌击砖可轻易碎之无碍,用于搏击中也可令对手心惊胆寒了。如果要再深入练习雷掌功夫,只需每天保持半小时的站桩和运劲时间,再将松击、实击、空击三项交替练习,功夫自然会逐步加深。

注意事项:

此功每天应在饭后过一个小时再行练习,建议下午或晚上于无人打扰处练功。练功期间不可掌击砖石等物,百日后可击砖验功,击打时要掌握用力技巧要发爆发力、冷劲,不可犹豫,掌到声发,一击必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太乙哼哈力功
武当内家点穴功内功心法!最快修出内劲的法门!
混元丹田内功
倒步返回功——内气外放法
龙罡内劲功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