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响和推动陶族发展的古代15大名人

原创 陶华平 陶氏传人 2024-05-22 05:33 上海

陶姓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中华古老姓氏。在历史长河中,陶姓名人灿若群星:(1)根据陶之义先生从浩如烟海的二十六史典籍中的统计,该正史记载的陶姓名人约有180余位。【1】(2)根据安徽[民国]《当涂县志》记载,小丹阳横山“陶氏祖墓”“自汉至唐凡377所皆大官勋爵,吁亦盛矣。”【2】这应该是陶氏一族最古老、最庞大、最高规格的先祖墓群。本文我从个人的认知出发,擷取了清朝以远15位对陶氏一族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和影响力的人物,与宗亲和有缘者分享。难免挂一漏万!欢迎有识之士不吝赐教,以便补遗。谢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影响陶族发展的古代12大名人》的修改补充篇。陶氏传人第一次结合多部族谱(文后注释都有提及)参考比较对原遗漏或错误进行了补遗或修正。尽管如此,早期名人史料记载或无或少而年久失散,出生年月、出生地、甚至生平事迹等缺乏必要充分的考证,空缺、错误在所难免,笔者认为不影响本文主旨。请读者予以谅解!

1. 陶唐氏尧   

(图片源自网络)

得姓始祖,陶族之源。

帝尧陶唐氏(约公元前2377--2259)【3】,上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传为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伊祁)姓,名放勋,谥曰尧。古唐国平阳人(故地在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尧庙镇伊村)。

他执政时期,命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运行测定制定历法,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制定四时成岁;命鲧治理水患;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指责他的过错;尧发明了围棋;他还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禅让制。开启了华夏文明史上“尧天舜日”的美好时代,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尧文化。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记载了尧、舜、禹时代的善政和尧对舜的政治嘱托,尤其是施“仁政”、行“德教”的政治理念,一直被儒家和历代统治阶级奉为圭臬,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代表。孔子盛赞尧之功德的金句闪烁古今:“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不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一生离不开陶:初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平遥);制作过陶器,管理过陶业;后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翼城),建都于陶(故地在今山西临汾陶寺);尧部族名号或国号称“陶唐”;死后葬于陶(今临汾陶寺)。陶姓得姓于尧:后裔从尧封地而姓陶;后裔从尧曾所事职业而姓陶;后裔从尧部族名号或国号而姓陶。

2. 陶叔

史载陶姓第一个名人。

《左传·定公四年》有“聃季授土,陶叔授民”的记载。周武王战胜商朝,成王助其平定天下,武王选择有明德的人分封,把他们作为保卫周朝的藩篱屏障。在一个重要的分封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功臣周武王之弟成王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周时六卿之一,地位略逊丞相【4】)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在周代分封过程中,司徒为诸侯立社,意味着诸侯拥有了受封的土地和土地上的民众,而以民为重;对包括殷遗民在内的民众以宗法制重新整编,将氏族推进到宗族的发展阶段。主管民众的司徒参与推动了这个宏大社会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晋陶渊明诗《命子·其一》对司徒陶叔在陶姓发展史上的地位评价甚高:“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用现在的话来说:周世陶叔甚端庄,我祖由此得盛昌。

3. 陶朱公范蠡

(图片源自网络)

史上第一位选择陶地(山东定陶)而商、而富、而为归宿,并以陶地名自号陶朱公的相国、巨富。名人效应使陶地(山东定陶)妇孺皆知。

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道学家、经济学家和慈善家,被奉为一代“商圣”、“文财神”。初为越国相国、上将军,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功成退隐。后辗转齐国海边,耕作,捕渔、晒盐,迅速积累了数千万家产。得齐王赏识,拜为相国,三年辞官。最终定居“天下之中”陶丘,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只数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84岁卒。主要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卢氏本草经》。另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范蠡有五子,皆姓范。“但山东有陶洙云为范蠡后”。【5】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通晓天道,洞悉天机的智者!一生中两次官至极品而急流勇退;三次富甲天下而散金施民。既有先天下之忧的儒家担当,又有功成身退的道家情怀。无论从政,经商,爱情,家庭,财富,寿命都极近完美成功!

4. 陶舍

   (图片源自马鞍山市(原当涂县)博望镇大陶村陶氏宗祠,由陶信海宗亲提供)

陶姓最早郡望济阳郡奠基人、初创人。后世被陶氏济阳郡、丹阳郡、浔阳郡三大郡望均奉为一世祖。

陶舍(生年不详—前196),平阳人(根据当涂县思成堂和礼孝堂等明清族谱记载【6】),传为周陶叔后人,秦末著名将领。秦二世时任少府铜丞,后随章邯平陈胜、吴广,为晚秦的军事支柱。因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杀其父陶立中,故陶舍率部骑投楚将英布,官太宰。汉王五年,策英布降汉,以右司马带兵数万从刘邦,以中尉击燕,定代。202年,陶舍率军参与垓下之战。前200年(汉高帝七年),陶舍助刘帮征伐韩王信余部和匈奴。时汉军中匈奴诱计,被困围于白登(今大同东南)七昼夜,陶舍单骑入匈奴营,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进宝建言,终使刘邦大军脱险。前197年封开封侯。因前196年箭伤复发去世。著有《用军策》52章传世。列西汉开国功臣115位,死后谥号愍侯。开封侯传四世:愍侯陶舍--夷侯陶青(汉景帝丞相)--节侯陶偃--侯陶睢。

自开封侯陶舍始,陶姓逐步发展成为河南望族,陶姓史上最早的郡望济阳郡由此形成。陶舍也因此成为陶姓向全国开枝散叶,播迁扩张的始祖!

5. 陶青

陶姓第一位丞相,济阳郡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陶青(二世,生年不详--前120年),开封侯陶舍之子。汉景帝元年四月(前156年),御史大夫陶青受景帝派遣,到代国边塞下与匈奴和亲。次年八月,景帝封陶青为丞相。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景帝采纳了曾当过吴国丞相的袁盎之计: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另景帝指使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景帝七年,陶青罢相,元狩壬戌年(前12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逝世。

6. 陶仲才  

丹阳族谱载平阳迁丹阳始祖

陶仲才(五世,生卒年不详)“舆公【7】长子,太始初(公元前96年),由山西平阳徙居丹阳郡,为丹阳始派。”【8】,四世舆公系陶青次子三世敏公(大司徒)之长子,中书令。

仲才公虽名不显于正史,生平事迹不详,但在陶氏传人看来,作为平阳陶氏开疆拓土、开枝散叶的先行者,其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选中小丹阳(注释见陶家旗宗亲定义【9】)这块临江靠山的风水宝地,安家稳族,具有超前的眼光。其后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丹阳郡成为陶氏的最大族群聚居地和大本营:1.人口最多(今安徽、江苏二省占全国陶姓人口比例24%,约1/4。)2.出名人最多。《陶氏史记》:“从此(敦公举族回迁小丹阳)以后,陶氏的名人大都出于丹阳,包括从丹阳分出的浔阳...”【10】3.向全国的开枝散叶地。(1)陶敦孙子陶同由丹阳迁江西,成为浔阳系始祖。【11】(2)陶基(陶谦从子)家族,东吴、西晋时四代五人相继为交、广、荆等州刺史,后裔部分留广东、广西,“其(璜)裔有流入越南者,为宰辅,为名卿。”【12】综上所述,仲才公理应载入陶氏青史。

7.陶敦

(图片来源同舍公)

丹阳郡初创人之一、浔阳郡上祖

陶敦(生卒年不详)京县(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人。于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被征召为少府(东汉九卿之一)。公元125年,安帝驾崩巡游途中。“敦以立顺帝功,晋位司空,但即入虞诩,孙程等权贵、诤臣与宦官间的斗争之中,次年即罢官,孙程等既被居远地、敦亦举族南迁丹阳,不久卒于丹阳,墓在当涂,乃是有力的证据。南迁时间在公元一二六与一二七年之间,从此以后,陶氏的名人大都出于丹阳,包括从丹阳分出的浔阳,形成丹阳,浔阳两大郡望。”【13】敦公家族南迁丹阳,在壮大陶族丹阳郡力量,促进陶族丹阳郡兴旺,浔阳开基诸方面,功不可没!敦公位列马鞍山市博望镇大陶村陶氏宗祠供奉十祖之一。

8. 陶谦

(图片来源同舍公)

东汉末年割据霸主之一,丹阳郡代表人物之一。

陶谦(132-194年)字恭祖,丹杨(今安徽当涂中平二年(185年)任扬武校尉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战北宫伯玉,平羌胡之乱。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188年,徐州刺史陶谦,大败黄巾军。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董卓叛乱,各州郡都拥兵自重,190427日,献帝在长安建都,与外界断绝了联系。陶谦听从王朗、赵昱建议派使者向天子进献,被提升为安东将军、徐州牧,封为溧阳侯。曹操将父亲之死归罪陶谦。193年、194年,其率军两次东征,攻占了琅邪(今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南)、东海(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等县,击败陶谦。幸遇田楷(青州刺史)与刘备率军来救,加之曹操因故改道去讨伐吕布,陶谦得以幸存。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小沛。不久病重,死后将徐州让于刘备。陶谦有两个儿子,陶商、陶应,都没有走仕途【14】。陶谦对丹阳郡快速发展成为陶氏最大郡望做出了较大贡献!位列马鞍山市博望镇大陶村陶氏宗祠供奉十祖之一。

9.陶同

丹、浔族谱载丹阳迁浔阳始祖。

生卒年不詳),俊公之子,司空陶敦之孙。汉末避难随敦公安徽阳,吴孙亮时,因职守迁鄱阳,官扬武将军。“为江西陶氏始祖。娶穆氏,生子丹,殁后葬于庐山。”【15】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一:“后世陶氏望出丹阳,晋太尉侃之祖父同,始居焉。同生丹,吴扬武将军,柴桑侯,遂居其地。”同公乃三吴太子舍人、扬武将军、柴桑侯陶丹之父,东晋名将、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大司马(谥封)陶侃的祖父。从陶同入赣始,以其家族为核心的浔阳族群得以迅速繁衍兴盛起来,特别是陶渊明的出现,浔阳郡成为海内外陶氏最有影响力的郡望。陶同功莫大焉!其位列江西大成宗谱八祖(图文)之四。【16】

10. 陶母湛氏243-318

(图片源自网络)

“中华四大贤母”之一,陶姓家风、家训、家规奠基人之一。

陶母湛氏(243-318),是陶同之子吴国柴桑侯、扬武将军陶丹之妾,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湛氏名字无从查考。

陶母湛氏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养育儿子、教育儿子。并认为,孩子的品格是从幼年就开始形成的,课子不严,教子不紧,将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儿子爱惜光阴,崇尚勤劳,廉洁自律、宽厚待人、务“使结交胜已”。东晋元帝大兴元年(318),陶母湛氏病殁,终年75岁。

湛氏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创立了以“廉、贤”为特色的陶氏门风。以教子有方、宽厚待人称道于世,在中华妇女界树立了一块永不褪色的丰碑。她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一同被尊称为“中华四大贤母”。陶母“教子惜阴”、“截发易肴”、“送子三土”、“退鲊责儿......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江西大成宗谱八祖(图文)之六。湖南陶氏总谱五祖之三。【17】

11. 陶侃

(图片来源同舍公)

东晋名将,浔阳郡初创人之一,入湘陶姓始祖。

陶侃(259年~3347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省都昌县)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  

陶侃出生名门世家,幼年丧父,由母亲湛氏抚养成人。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建立和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顺利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史称他治下的荆州“路不拾遗”。

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中。江西大成宗谱八祖(图文)之七。湖南陶氏总谱五祖之四。

12. 陶渊明。

图片来源同舍公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杰出辞赋家、散文家、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陶渊明及其诗文对于后代的影响,远远地超出了时代和国界是有史以来,陶姓最有影响力人物。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陶渊明集》一部,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

其诗作有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三大类,尤以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唯诗歌,更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最见其性情和思想、最著名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自叙情怀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桃花源记》描述了封建文人士大夫向往的理想社会,后发展为中国幼儿必读蒙学美文。

陶渊明不仅是桃花源理想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启蒙者。陶渊明在归隐之初考虑的仅仅是个人的清浊和进退,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大格局地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朴素的理想社会,但能提出这个构想,标志着他超越一般文人雅士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启蒙者!江西大成宗谱八祖(图文)之八。湖南陶氏总谱五祖之五。

13. 陶玉

唐代著名制瓷国手,史籍记载中景德镇最早的制瓷名匠之一。名甲天下的景德镇陶瓷的奠基人之一。

陶玉,生卒年月不详。新平镇钟秀里人。新平镇在昌江之南,也称他为昌南镇人。陶玉出生在一个陶瓷世家。他因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对制瓷感兴趣,加上机敏伶俐、聪慧好学,不怕吃苦,很快就练得一手好技艺,并掌握了配料、烧练等方面的工艺技术。他制出的陶器“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与众不同,十分精巧,得到人们的喜爱,远销关中平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他载运自己制作的瓷器进入京都长安,并进贡朝廷,昌南镇瓷器自此闻名天下【18】。由于陶玉所烧制的瓷器素润莹洁,瓷质接近珍贵的玉器,故当时被誉为“假玉器”人们也就把陶玉烧造瓷器的窖,称之为“陶窖”。

14. 陶弘景

(图片来源同舍公)

南朝“山中宰相”。丹阳郡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茅山宗创立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书画家。

南朝士族出身。10岁读《神仙传》,有养生之志,15岁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20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30岁左右,拜道士孙游岳为师,受符图、经法、诰诀,遂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真经。永明十年494,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创道教茅山宗。

陶弘景曾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对化学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他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者。

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一生著述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撰成《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还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记载有药物700余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卷),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尚存世者有《真诰》、《真灵位业图》、《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

此外他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马鞍山市博望镇大陶村陶氏宗祠供奉十祖之九。

15. 陶澍

  (图片源于网络)

清代经世派奠基人、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

陶澍(1779年—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髯樵,出生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清代经世派 主要代表人物、湖湘经世派第一人、道光朝重臣。

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

陶澍一生为官清廉,行政勤勉,关心民事,改革弊端,政绩斐然。主要体现于吏治、漕运、盐政、水利、赈灾恤民五个方面。

陶澍与“湘军三杰”[曾国藩(陶为其导引)、左宗棠(儿女亲家)、胡林翼(女婿)]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可谓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此外,陶澍平生注重教化,倡修省、府、州、县志,以备文献掌故;捐献和重修二十余所书院,其中独资万银于江宁建惜阴书院。又为故乡安化捐学田及科举田百七十亩,以资穷乡士子。平生举荐选拔大批人才,如林则徐(学生)、贺长龄兄弟、姚莹(下属)、魏源(幕僚)、龚自珍(好友)、梁章钜等,皆一代名宦和学者。

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

主要著述有《印心石屋诗文集》56、《蜀輶日记》4卷、《秦义》76、《陶渊明集辑注》若干卷等。湖南陶氏总谱三杰之首。【19】

 后记

“答墀老陶氏族源之问”发表后,接南京家旗宗亲电话:你把我想说的写出来了。你的研究结论,我们的族谱(小丹阳)早有记载,十几年前群里说了,没人信。族谱虽惜墨如金,但信息量大。撇开族谱研究,要走很多弯路。我完全接受了他的批评建议。跑了一趟安徽当涂。

当涂县距南京南站高铁仅17分钟车程。今当涂县主体,与横山周围的镇江句容、南京江宁、溧水部分同属小丹阳),是陶姓先祖西汉时由平阳始迁丹阳之地和丹阳郡初创地之一。建业,(今南京)后曾改名建康,东吴最长也是最后的建都地(武昌曾是东吴早期建都地),小丹阳一带,是三国东吴、两晋核心区,浔阳(今江西九江)包括整个江西是东吴腹地之一。

当涂目前有一种说法,“一陶二夏”,即陶姓为第一大姓,夏姓为第二大姓(恐怕全国找不到第二县)。南京、当涂至今流传着意思相同的民谣。南京:一出南门万户陶;当涂:一出东门万户陶。无论张三李四王五,追溯三代,大多与陶姓沾亲。

当涂县城有全国有名的家谱馆,收藏有数百家姓氏的家谱。其中收藏及保存了多部姑孰本地的陶氏族谱。

当涂之行,收获颇丰。家旗宗亲对行程作了周密安排,也交换了一些看法。信海宗亲提供了一套族谱资料和住宿便利。除了收集到一些陶氏族谱及相关资料外,还得到了当涂资深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施长斌先生惠赠著书:《丹阳湖古文明探寻》以及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陶许连宗亲赠书:《[民国]当涂县志(上下)》一套,在此一并鸣谢!

注释:

【01】tzyi新浪博客《二十六史中记载的陶姓人物名录》。

【02】民国《当涂县志》上册212页。

【03】江西陶氏大成宗谱卷一18页

【04】司徒,《帝王世纪》记载:“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舜曾为尧时的司徒官,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职位相当于宰相。周朝时称为地官司徒,被列为尊贵的六卿之一,掌理邦教,官职仅次於宰相。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清代时,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05】《陶氏史记》卷一3页。

【06】有关舍公出生地,史书似无记载。1.传统山东定陶说认为:世居济阴,在济阴率部投刘邦。2.《陶氏史记》“司空陶敦史传作京县人”。今年4月25日,在当涂县家谱馆,资深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施长斌先生为我提供了多本陶谱并讲解,芜湖东筦派族谱有陶敦祖父八世孟义公由小丹阳迁河南京县的记载。敦公失官后为避祸为何举族回迁小丹阳?故土也。3.小丹阳(1)《思成堂》陶谱记载:“公出陶叔后以国为氏家平阳先世遭秦虐失其官...”;(2)《礼孝堂》陶谱有记:公家平阳先世遭秦虐失其官...”。舍公四世孙仲才公,陶弘景先祖超公均由平阳迁丹阳...平阳是老家故土,河南是封地或做官地。综上所述,我暂选择3说。

【07】四世舆公,系青次子三世敏(官大司徒)之长子,官中书令,姑孰族谱皆有记载。

【08】出自丹阳《礼孝堂》陶谱,标点符号以及括号内内容为陶氏传人所加。

【09】小丹阳。陶家旗宗亲定义:秦时丹阳县在古丹阳湖之阳,围今日小丹阳横山周边镇江句容、南京江宁、溧水部分,及安徽当涂县大部。县治在今日一镇跨两省的小丹阳镇。因汉设丹阳郡,为区分郡县治所同名,县治前面加了个“小”字,这也是千年古镇小丹阳“小”字的由来,与今日镇江丹阳市没有关系。

【10】《陶氏史记》卷一22页。

【11】《江西大成宗谱》第一册24页;该谱图文八祖,迁浔始祖陶同列第四。丹阳陶谱众多,皆有敦孙陶同由丹阳迁鄱阳的记载。

【12】同【10】。

【13】《陶氏史记》卷一22页。

【14】三国志卷八·魏书八·陶谦传》。

【15】《江西大成宗谱》第一册24页。

【16】江西大成宗谱》第一册23页。

【17】湖南陶氏总谱》卷一07页。

18】清道光《浮梁县志》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称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天下”。

【19】湖南陶氏总谱》卷一15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72)31 陶姓起源
陶渊明研究之三:陶渊明系出江东陶门
陶氏宗谱
当涂县人民政府网-当涂“横山石门”陶渊明之“桃花源”
山人说姓:陶氏来源
陶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