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诗歌的尴尬与出路

文/张春林

自盛唐以来,我国的诗歌艺术达到了顶峰。举国上下,人们对诗歌充满了无比的热爱,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甚至强盗土匪,对诗歌的热爱都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作为诗人,也会随其作品热度而备受人们的追捧。

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中国的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似乎已经走入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困境(或者叫瓶颈期),而这个困境,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找到解决的出路了!那就是,无论是在纸质(互联网)官媒上,亦或是在众多自媒体平台上,发表的大量诗歌作品,根本没有几个真正的读者。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再没有什么比失去大量读者而感到更为痛心疾首的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只有写诗的人,才会读诗;不写诗的人,不读诗,或者很少阅读诗歌作品的尴尬局面。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现代诗歌作品缺乏大量读者青睐的残酷现实呢?那就是,这些大量充斥版面的诗歌作品如同嚼蜡(当然,那些真正深受读者喜爱的好诗除外),既让人看不懂,更是让人不明其义。这些作品(或者干脆称为分行的文字吧),只不过是作者的呓语和自说自话,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非常之罕见,这些大量的诗歌作品,阅读后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往往如坠五里云烟。一些所谓的诗人(或者叫文字匠人),他们把诗歌创作当成了高高在上的宫廷秘技。这些文字匠人的诗歌作品,极像是专门写给那些专业级别的诗人们看的。面对如此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现代诗歌”,作为普通大众的读者群体,自然就会越来越少了。

不可否认,诗歌是文学的最高艺术形式,更是语言艺术的精华。但至少也得让大部分读者看得懂吧?即使读不懂,至少也应该让读者感到心领神会吧?一个缺少了大众读者的现代诗歌圈子,诗人们自己画地为牢,自以为是,故作高深,自玩自嗨,完全不顾更多圈外读者的感受,只见树木,不见深林,一叶障目,孤芳自赏,这无异于就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有的所谓诗歌作品,恐怕连创作者自己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吧!?

还有另外一部分诗人的“作品”,纯粹就是一堆大白话,读者阅读后,品尝不到任何诗歌的味道,只是作者在写作时频频按下回车键,将其逐一分行,一首“现代诗歌”便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这就是一杯地地道道的白开水,白白浪费了读者的宝贵时间,读不出丁点诗意,跟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没有半毛钱关系。因此,毫无诗意的大白话、口语、散文等分行文字,都不能称其为现代诗歌。也不知道这些诗人们,还需要多久才能领悟到现代诗歌的创作精髓,还需要多久方能走出此等创作误区。纵观当今诗坛,这样的“诗歌作品”还不在少数。

我不知道,这种现状到底是现代自由体诗人的创作盲区,还是当今文学艺术的悲哀??

窃以为,探索现代诗歌创作出路的根本,在于我们的文艺创作者要勇于改变思路、不钻牛角尖、丢掉故步自封的思维方式。首先要解决,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大方向问题,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贵族皇粮。

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创作者,我们既要坚持双百方针,更要肩负起大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敢于不断创新,敢于直面人生、敢于直面社会、敢于直面大众阶层。少一点自以为是,多站在大众读者层面去思考问题,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去提炼生活,去创作出更多贴近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好作品,去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受的传世佳作。

作者简介:张春林,男,笔名:梦之羽,九州《先锋诗人》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半朵文化馆高级研究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家》《齐鲁文学》《山东作家》等国内各大报刊,作品曾入选多种权威文学选本。

责任编辑:柯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诗的标准与评论介入
我们为什么要写古诗?
诗歌如何走向平民与大众?
谭五昌: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之我见
现代诗歌到底有没有出路,如何看待当代诗坛乱象?
特别推荐·煮酒论诗|李小华:诗路何方?——诗歌创作要守正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