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婆婆底气十足,直言被动的是儿媳,不料碰上硬茬:我怕你吗

文/唯晨
老生常谈的婆媳矛盾总是层出不穷。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们身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极其相似的事情。
生活就像涅槃经里写的那样:“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埋下了什么种子,就会发出什么样的芽。
仔细想一下发现两个人吵架的根源,多半是因为彼此之间所谓的道理相悖。比如说,一方认为社会当尊重三纲五常,这是传统。另一方却崇尚新时代的民主思想,摒弃糟粕。
这样一来矛盾跟冲突就出现了,谁都不认为自己理亏,正因为断定是对方不讲道理,才在争吵的时候底气十足。

红萍和婆婆因为带孩子的事情撕破脸皮大吵了一架。最开始孩子并不是她们二人中的哪一个在带,而是红萍娘家妈妈带孩子。
再来说红萍的娘家,她有一个只小她两岁的弟弟,当年她前脚出嫁,弟媳后脚就嫁进门。后来两个人又在同一年怀孕。红萍比弟媳大了五个月份,两人的预产期完全错开了。
女儿和儿媳同时怀孕的红萍妈妈,心里既高兴又有压力。毕竟一个亲生一个外来,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周到,最后出力不落好。
好在红萍娘家弟媳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大概由于同为媳妇又都是孕妇,两个人特别聊得来。红萍孕期身体反应很大,弟媳却没有太多的不适,每次看到她吐得七荤八素,弟媳也跟着心疼。
由于红萍的婆婆做饭不合她胃口,并且她自己身体也不舒服,孕后期的红萍干脆常住娘家待产。两个养胎的孕妇之间无话不谈,从孩子聊到婚姻,十分投缘。
最后弟媳说:“如果怕你婆婆做不好月子饭,干脆在这坐月子,让我婆婆伺候你。正好让她先练练手。”两个人开着玩笑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既然儿媳不反对,做母亲的自然愿意伺候女儿坐月子。就这样,红萍生完女儿后,出院和老公一起直接回了娘家,月子也在娘家度过。在此期间婆婆只来看过她一次。
好在老公知道疼人,她坐月子期间,老公就像入赘一样,每天下班都在丈母娘家吃住。家里有什么重活也抢着干。
这一个月里,一家人相处得其乐融融。

孩子满月后红萍的婆婆突然说身体不适要住院,原本计划出了月子就回去的一家三口,只好临时改变计划,她让老公回去带婆婆就医。她们母女二人继续住在娘家。
当时弟媳已经到了孕后期,为此母亲还特别强调:“闺女,孩子我只能帮你再看两个月,等你弟媳生了,就得让你婆婆看孩子。”
红萍婆婆的病一直不见好,虽然医院并没查出来有什么大问题,但她却说自己这疼那疼干不了活更带不了孩子。
直到弟媳临产,家里实在忙不开,娘家妈干脆开口将她们母女往外撵。
其实早在出了月子婆婆就生病时,红萍的母亲就看出了端倪。碍于女儿刚出月子,生不得气,这才闭口不谈假装什么没瞧出来。
红萍被娘家妈妈“撵”出来后,仍旧没看透婆婆的心思,由于婆婆生病不能带孩子,所以她就跟老公商量往后让老公一个人上班养家,她专心在家带孩子。

一个人挣钱养家和两个人一起奋斗的差别在这个家里显现的尤为明显,原本顿顿荤素搭配的伙食,在红萍没有收入后彻底变样。婆婆看着自己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地吃苦,还常常吃不好饭。开始心疼儿子。
她的心疼方式很奇怪,不是主动提出带孩子让儿媳去上班挣钱,而是要求儿媳把孩子交给亲家带,然后出去工作挣钱。
不工作的日子里红萍也感觉到婆婆的不满,但她怎么都没想到婆婆竟能张嘴说出:“孩子送去给你妈带,俗话说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她也太不像话,当初恨不能连我儿子都抢过去,现在又不管不问。”
婆婆的这句话分明是在抱怨她坐月子的时候,老公每天不仅吃住不在家,还帮丈母娘干活。
说完这些话大概仍旧不解气,又看红萍低着头没接话,更加底气十足:“就算不帮你带孩子,等我老了你也必须养。你要明白哪才是家,自古媳妇嫁进门就跟娘家断了亲。既然你妈不能帮到底,将来她老了病了你也不能管。”
要说前一句话是因为儿子像入赘导致发火,多少还有情可原,但这后半句要求儿媳断亲着实可恨。

红萍听到婆婆后面的话,再也没有忍:“你以为我怕你吗?现在就明确地告诉你,别说不帮带孩子,你就是天天带孩子,等你老了病了也轮不到我管,让你儿子伺候你归西!”
吵架的时候总会口不择言,红萍这句话不仅硬还狠毒。婆婆一下子气得跳了起来,指着她的鼻子让她滚。
两个人撕破脸皮大吵一架,闹得正上班的老公只好请假回来。到家后还没开口问,就被自己母亲的观点气到语塞。红萍的婆婆一看儿子回家,张嘴就开始诉苦,唠唠叨叨说的都是女孩不好,想让儿子把孙女送她姥姥家去。
早在孕期的时候相比红萍而言,老公就更喜欢女孩,听自己母亲如此不待见还没半岁的女儿,瞬间暴怒:“妈,你可以不帮忙带孩子,但不能插手旁人的生活。红萍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事实,等你老了还真轮不到她管。”
在自己儿子严肃表态后,原本底气十足的她彻底泄了气。虽然仍旧不愿意照看孙女,在这个家里再也没有说过不得体的话。

不得不承认,一个家庭想要和睦必须存在压制关系。过度的民主和畅所欲言,各个成员难免会因为自身的三观与旁人不同而生出对立观点。
解决婆媳矛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不解决,婆媳矛盾需要的不是解决而是接受。接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矛盾的存在才是每个人该有的心态。
人都有逆反心理,很多人认为逆反心理只会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出现,其实不然。逆反心理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用所谓的礼仪道德和面子去压制淡化了它,这才误以为逆反心理不存在。
逆反是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保护机制,常常会在被批评被指责的时候出现。家庭矛盾中,若两个人三观不合又相互看不惯,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矛盾。
婆媳矛盾之所以难解就是因为逆反心理的存在,一方坚信自己没错,错的是对方。另一方亦是如此心态。如此一来所谓的“讲道理”完全是自说自话的表述自己。
即便幸福的家庭也不可能没有矛盾,只是所有的成员都明白要么接受矛盾的存在,要么干脆远离避开。
今日话题:婆媳矛盾有没有道理可言?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娘家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气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了,大家就是亲戚了,你有什么感触?
李清浅:为什么说“双标”的人很可怕?
我今年36岁,公婆不帮我们带小孩,不出钱不出力,终于遭报应了
“小姑子离婚住娘家,怎样才能赶走她?”
姑嫂关系最忌讳什么?答案:有事自家人,没事当外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