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洮工程,爆破能手靖远何春保,吊下绝壁爆破,结果被卡在大石缝

半世纪前的引洮工程,

一段梦想与现实错位的往事

      往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被翻开了盖子。2014年12月28日,一条篇幅不大的消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总投资50.25亿元的引洮工程一期通水,惠及甘肃中部干旱的定西、白银、兰州等市7个县区,154.64万城乡群众受益。”这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开始的梦想工程,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终于迎来了通水的脚步。引洮工程对我省中部干旱地区的许多人而言,既是梦想,也是难以割舍的情结,更是一段无法言说的惨痛往事。

  引洮工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实施的引洮工程,这是一项半途而废,劳民伤财的失败工程。1958年6月17日,只经过一个多月草草勘测,就匆匆上马的引洮工程开工建设了。在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拿出了一个非常宏伟的设想,整个工程将修长达1400公里的总干渠,修长达2500公里的支渠,以灌溉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改变当地干旱贫困的面貌。最终,这项工程在投入了6000万工日,耗资1.6亿元后,一无所获。而当年参加施工的各县区民工队伍,更是在施工中,经受了各种难以想象的磨难,付出了生命,遭遇了饥饿,给许多人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痕。
  时光飞逝,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再次提出了引洮工程。建设者们经过周密勘测后,拿出了全新方案,工程于2006年11月22日开工,堪称甘肃省建国以来最大的发电灌溉工程。如今,经过多年的建设,这项工程已经实现了一期通水。往事可鉴,长期醉心本土历史文化研究的杨楠对引洮工程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他走访了一些老人,收集了一批与引洮工程有关的珍贵资料。
  今天,就让我聆听他所讲述的引洮工程往事。 
亩产过千斤,万人开幕式,朴素愿望下的无私付出
  最初看到那些关于引洮工程的老资料时,我很震惊。我自幼在洮河边长大,与洮河有关的事,是我最感兴趣的,引洮工程是其中之一,也曾经听过不少关于引洮工程的故事,有壮志,也有心酸,有牺牲,也有付出。无论怎么样,那些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今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收集资料,反思当年的往事。



  直到今天,引洮工程仍旧是甘肃最大的发电灌溉工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它更是一个空前浩大的工程。整个工程不仅有宏伟的设想,还有隆重的开幕式。工程于1958年的6月17日正式全面动工,施工第一站是岷县古城。我曾经见过不少关于开工的报道,很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其中一份报道的标题是《青年雄心大如山立起脚跟碰破天参加引洮青年气壮山河九甸峡共青段提前开工》,社论则是《遍插红旗两千里》。当时,人们期望着这个工程能带来经济和政治双丰收。从当年的报道看,第一批动员的民工多达6万人,有1.2万民工参加了宏大的开幕式。集中如此多的民工在当时的确不易。至今我们在洮河沿线还能看到当年施工者留下的窑洞遗迹。
  临洮海巅峡是个两山对峙的峡谷,半山腰有一片人工开凿出来的山崖,整整齐齐的钢钎印痕,展示当年施工艰难。引水渠道从山腰的隧洞中出来,又蜿蜒而过。这条隧洞长达180米,当时开凿如此长的隧洞无疑是个挑战。
  那么它是怎样修通的呢?几年前,我看到了一份当年的报道,揭开了施工者留下的谜团。这个隧洞的施工任务由20名青年和4名老年人组成“突击排”负责实施。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水通靳家坪,麦长半尺高,青菜瓜果大,幸福到家门”。“钻开隧道,带水还乡”。话虽这么说,但真正施工时遇到的困难却不少,山崖是坚硬的青石,而施工器械只有钢钎和铁锤。简陋的施工器械,坚硬无比的岩石,这意味着要面对超乎想象的困难。

  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给他们的施工时间只有二十天。在当时的极左思潮下,还必须要提前完成任务。因而,突击排又将施工时间压缩到了15天。那怎么办呢?在人海战术的条件下,只能采用加大任务量的办法来加大施工效率。他们把人员分成了6个突击班,以“红旗”、“黄继光”等为突击班名称,然后严格制定了措施,制定“四红”、“五定”、“五好”等措施。这些名称听起来很神秘,实际就是任务分解到个人,专人负责,专人检查。这就意味着超负荷的劳动,片刻不能放松。有一个细节,当隧道开凿到山里160米的时候,洞子里面空气非常稀薄,再加之打眼的粉尘,导致施工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形。按理说,这时应该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或者为洞子里面鼓风。可是,条件简陋,又要赶工期,依旧坚持施工,还要确保每天的进度。这无疑就是拿命在拼。当时,施工队伍中还有人编了首歌谣:“清清的洮河上高山,旱地变成了水田;每亩产量上一千,人民永不愁吃穿。”现在,一亩地的产量,至少也在千斤。可是,在当时却是人们的梦想。


  心气高涨,20吨炸药,一声轰开大山梁
  一些老人说,引洮工程开工时,人们的心气的确很高。此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当家作主的农民,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渴望,义无反顾地响应号召,他们带着工具,自备干粮,上了工地,充满憧憬的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当时根本不具备修建引洮工程的条件,更缺乏充足的物资支持。
  引洮工程采用各县分段施工的办法。由于施工机械几乎没有,完全依赖于人力,肩扛手推,昼夜加班。尽管一些人认为,人力完全能攻克大山。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
  引水渠要经过一个叫小湾梁的地方,这是榆中县负责施工的区域,命名为榆中工区。为了攻克这个山梁,人们搞了个一次性装炸药20吨的大爆破,可以说这是引洮工程最大的爆破之一。小湾梁是引洮工程的重点深劈工程,就是挖一个深沟以便让水顺利通过。要挖深沟,山梁是大敌,只能进行大爆破。大爆破的关键是深挖药室。药室就是安放炸药的洞室。药室在山梁中间,深度达32米,高1.2米,宽1.3米,长度达4米。如此大的工程量,由四个民工连续奋战了25天完成的,最高一天挖洞3米。对今天的人而言,是无法想象,当年如何在山梁腹部掏出这样一个深洞的?

  其实,当年施工者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施工对他们而言似乎问题不大,最大的难度还在于放置炸药。整个爆破要用20吨炸药,仅仅搬进洞里就要半天时间,还要按照要求码放好,如果算上其他时间,要一整天的时间。为了防潮,人们先用油纸将药室糊起来,接着把整块炸药放在四周,中间装入散药,最后用散药填满缝隙,为保险安装三组雷管,一组两枚,架设好电线后,最后封闭药室,先用土,填了3米,然后是土石混合填埋,最后用石块将洞口完全封闭。
  一个凌晨时分,夜深人静,山中闲杂人员少,一阵巨响,尘土冲天而起,巨大的山梁消失了。
  严冬施工,违背科学规律,艰苦奋战后是停工
  李季是我国著名诗人,曾经写过长篇优秀叙事诗《王贵和李香香》。解放后,李季不仅多次到甘肃,而还先后担任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长(1952年)、中国作协兰州分会主席(1959年)等职务。李季还亲自到引洮工地上体验生活,写散文《在高山运河的工地上》。这篇文章不可例外地带着那个时代的印痕。
  在李季的笔下,写了一个叫何春保的靖远民工,他是一名爆破手,靖远工区在九甸峡,今天引洮工程的大坝——九甸峡水库就修建在这里,可是当时,水渠要从半山腰通过,陡峭的绝壁挡路咋办,只有用爆破的方法,何春保经常被悬吊在悬崖上施工。一个大爆破后,他冒雨悬吊在峭壁上检查线路,谁知却被卡在一个大石头形成的裂缝中了,挣扎了很久,才脱离危险,被人们吊了上来。后来,何春保走入画家英声的笔下。


  当时,几乎是全社会动员,不仅有作家,还抽调了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学生们在工地上不仅参加劳动,还和民工协作搞出了不少革新,其中有高线运土、快速运土车、履带式运土车等等,学生们还在工地上搞了扫盲班。
  实际上工程很快就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工程违背科学规律。在李季的文章中人们发现,1959年1月份的天气,正是冰封大地的严寒季节,可是在高山运河进水口——古城水库的陇西民工们,正在和刺骨的洮河激流战斗着,人们不分昼夜劳作。这严重违背常理。按理说北方严冬季节,室外就不能施工了。何况古城水库在青藏高原边缘,夏天都不太热,而冬天更是寒冷。实际上,我们读当时的文章后会发现,整个引洮工程冬季都没有停工。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没有机械,缺乏科学调度,加上由大跃进导致的粮食等严重匮乏。到1960年下半年,施工者普遍出现浮肿现象。1961年6月最终在艰苦奋战后工程不得不停工。这成为建设者心中最为惨痛的记忆。而今引洮一期工程通水了,回忆当年交织梦想和现实中的往事,将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讲述人:杨楠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

王文元原创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记忆中的引洮工程 || 作者 赵廷俊
亲身经历者述说当年黄虎港大桥建设时的艰辛
2009年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节选
爆破工程中的工业炸药,画面震撼!
某隧道明洞施工技术方案
某地土石方施工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