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读书日,免费赠书,感谢诸师友支持

藏书不过三代

双休日,和老翟去隍庙逛旧书摊。人真多,摩肩接踵,转身亦难。来往者,皆为旧书而来,选喜欢的自己读,找本老书读而藏之。

  左翻右拣,找到本喜欢的,却是字帖《赵孟頫书福楼观记》,淡绿封面,黄色点缀,宋体书名,二十多页,黑底白字,潇洒舒畅,看着极爽。是1991年的书,价格1.20元。那时,我读高中,记得一支蜡烛0.15元,现在,蜡烛都1元多了。翻看,连个折痕都没有,全品。喊老板来,喊价5元,这价格尚算公道。

  老翟说,不知是哪个书法家的藏品。可惜,没有题名,没有印章,只是一本完好无缺的书而已。从他家到我家,这本书才是活的,才有价值。而图书馆的一些书,落满灰尘,几十年无人问津,早已成死书。

  藏书是读书人的习惯。这其实是种癖好。晚明时张岱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又言,藏书不过三世。癖好如同吸食毒品,久之上瘾,看见喜欢的书,总要买上。书多了,烦恼随之。一忧,无处可放;二忧,书的最后出路。

  门口经常看到收废报纸旧书者,笑声殷勤,吆喝声也带着文气。“收书了?有旧书没。”有点像秘密接头。不像收旧家具电器者,骑自行车,满大街吆喝,唯恐他人不知。旧书贩的生意总是不错,而且意外惊喜不断。文学院一老教授去世,半辈子藏书,一夕之间,风流云散。当年的毕业证、与名人往来的书信均流落到网上拍卖。

  有人想把书留给儿子,其实,留了个难题。不要,是父亲遗产;要,搬运则颇为费事。且,儿子未必真的喜欢你的藏书。万一儿子学理科,父亲学文科,藏书就只能一卖了之了。

  藏书不过三代。张岱家族三辈人积攒藏书三万余卷。张岱祖父去世,家中藏书被子孙折腾一空,算算刚好三代。那时,书价不低,可不像现在,价同白菜洋芋,大家族藏书尚且落得如此结局。可叹!如今书便宜,网上下载,更是举手之劳,得来容易,就难以珍惜。人逝书散,在所难免!

  有书,还是要抓紧读!老人说,吃上的才是自己的。

  元芳,你怎么看?

兰州老王原创作品,非经书面授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世界读书日来临,文章中作为图片的《丝路旅痕》、《西和乞巧节》《和政史话》《河口史话》《兰州风采》五本书,分赠喜欢的书友们,以感谢师友们长久以来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晚报
旧书的质感之美,太迷人了!
王稼句 | 《藏书报》20年
藏书究竟有没有用?你有什么看法?
《中国旧书店》编后记
谭徐锋:桂子山上好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