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红馆】辽宁博雅卷《绿意方浓》总第三十季


卷首语


SPRING ROMANCE

好诗有标准吗

杨逸明

 好诗像好菜,有时也会众口难调。

 要上街进餐,一般不会走错饭店。想吃川菜的不会走进苏锡菜馆,吃惯潮汕菜的不会走进重庆火锅店,除非他们想换个口味尝尝新。但是他们不会进川菜馆骂人家菜太麻辣,进苏锡饭店骂人家菜偏甜,因为这是人家菜肴的特色啊。可是诗词界似乎不是,老有人骂白居易太俚俗不及李商隐典雅含蓄,骂杨万里的活法不及李贺诡异奇特。婉约派批豪放派,同光体骂性灵派。似乎写诗只能一种风格,而且只能写他喜欢的那一种风格。就像是川菜食客到苏锡菜馆门口骂街,湘菜食客到潮汕饭店找茬。你不喜欢吃尽可以另选酒家,何必非要到人家饭店大堂上寻䘏滋事呢?

 俗语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于诗亦然。不爱萝卜,不是说萝卜营养不好。不爱青菜,也不是说青菜营养不良。只是口味不同而已。古人云:“少陵不喜渊明诗,永叔不喜少陵诗,虽非定评,亦足见古人心眼各异,虽前辈大家,不能強其所不好。”

 杜甫《又呈吴郎》曾遭人讥讽差评。《汇编唐诗十集》:“通涉议论,是律中最下乘”;《读杜心解》:“若只观字句,如嚼蜡耳”;邵长衡:“此诗说有佳者,吾所不解”;王慎中:“不成诗”。王闿运:“叫化腔”。可是这首被有学问的人们斥之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七律,却依然流传千古,原因只有三个字:接地气。

 担任过《上海诗词》的主编,中华诗词学会网的副总编,《中国诗词年鉴》的副主编,要从大量的当代诗词作品中选出好诗,我有时凭的是直觉。第一关是“眼前一亮”,第二关是“心中一颤”,第三关是“喉头一热”。

 当年袁枚编写《随园诗话》也要选诗,他当然有自己的标准。他说到他选诗时的感觉是“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他认为好诗就像“声凭宫徵都须脆,味尽酸咸只要鲜。”他是性灵派的代表,当然主张诗要有性情,他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好诗往往“妙在皆孩子语也”。语言上他主张自然,认为“家常语入诗最妙”。《随园诗话》中他多次强调“诗有天籁最妙”,“童语终是真语”。

 严羽说“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这是一种标准。当代也有这样的评论,说是写旧体诗就是要放在唐诗宋词中可以乱真。我们觉得如果当代作品放在唐诗宋词中可以混为一体,那也只能放在三四流的唐诗宋词一起,如果放在一流的唐诗宋词中我们一定一眼就能看出来。当代诗词的立意和情感全是古人的,那就是假古董,是唐诗宋词的山寨版。

 袁枚认为作诗“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胡适认为“所谓务去烂调套语者,别无他法,惟在人人以其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一一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之;但求其不失真,但求能达其状物写意之目的,即是工夫。其用烂调套语者,皆懒惰不肯自己铸词状物也。”这又是一种标准。写诗的目的不是混在唐诗宋词中去乱真。当代优秀诗词放在唐诗宋词里应该依然能够闪耀着当代思想的光辉。写诗只求酷似唐诗宋词,就没有了诗词创作的当下发展。

 诗词圈子里的作者都会写诗,深谙平仄押韵拗救之道,所以一看到别人的诗作就先检查有无出律出韵,倒不如圈子外的不写诗的老妪,读诗词先凭直觉看意思、语言、意境,有时欣赏水平倒反而在大多数诗词作者之上哩。

 我们看唐诗,像是在欣赏美人,很养眼。有些人学了平仄平水韵四声八病,竟像是学会了用B超,看人全是黑白影像,只管数据正常不正常。在专家教授眼里,更是像做核磁共振检查,诗的美感一点也没有了。我们看林黛玉是弱不禁风的美女,在他们眼里,只看见检查报告,左右肺全是积水。

 诗词的高境界是“意深词浅”,也叫“深入浅出”。这个“浅”,不是浅俗到俗而不雅,不是浅白到毫无意蕴,也不是浅淡到淡而无味。这浅乃是千锤百炼,化繁为简,出于自然,毫不留雕琢之痕,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意深词深”也可,但是读者一般不喜欢“意浅词浅”,更不喜欢“意浅词深”。美人必然“淡妆浓抹总相宜”。穿着绫罗绸缎披金挂银当然美,但是穿戴朴素素颜淡妆也还是美人,或许更惹人怜爱。如果是个塑料模特,那浓妆还有什么意义?许多思想平庸感情贫乏却堆砌大量华丽词藻和生僻典故的诗词,就象釆用了过度包装的劣质商品,惹人生厌。即使这些包装“严守平水韵”又有什么意义?“意浅词深”的诗词,让读者折腾了老半天,以为包装盒里面是一支野山参,结果却是一支干瘪的胡萝卜。

 欣赏诗词就像观赏舞蹈:诗如跳舞,可分上中下三段,亦犹诗之三个层面。脚步分左右,滑动须流畅,踩点按节拍,此为技术层面,如诗之有平仄押韵;身段悠美,转动适度,配合默契,此为艺术层面,如诗之有意境和语言;头脸表情自然,眉目含情,显大家风度,此为思想层面,如诗之有立意、气象、格调、襟抱。三者组合成翩翩舞姿,浑然一体,始臻上乘。

 这应该就是检验好诗的标准吧。

西江月·谒黄梨洲墓并访龙虎草堂

垂老未忘《学案》,少年曾读《原君》。这些思想太精新,今日仍如雷震。
躬向墓前三鞠,书来堂上重温。正须吾辈更传薪,不让先生含恨。

作者简介:
杨逸明1948年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已出版《飞瀑集》《晚风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等。


本卷作者名单


SPRING ROMANCE


徐   玲|戚天瑶|关世申|安晓津|许连达

张淑红|吕立华|孙淑贞|张颖兰|曲毅平

赵宏宙|李东辉|李建华|雷振民|王   英

张守辉|鄢一丹|赫安泽|梁   茵|贾仲敏

张天顺|毛桂荣|詹丽辉|苏   群|张东升

陈   方|朱成斌|张   勇|梁日辉|张国昌

吴秋蓉|张淑艳|夏玉秋|秦汉礼|李   杰

曹永玲|安   平|凌秀华|万尚珍|李   斌

宫学大





本卷作品展示


SPRING ROMANCE


王英  辽宁

端午安康

端阳香艾草,面绿底绒开。

万户门头挂,何需医者来。

关世申  辽宁

母亲节有作

云烟袅袅日西斜,老泪横流坟上花。

若许来生唯一愿,为儿八十有妈妈。

李杰  辽宁

祭屈原

素衣兰佩汨罗沧,吟诵怀沙跃入江。

一曲离骚问天剑,雄黄米酒酹之殇。

曲毅平  辽宁

心态

兴盈几月又春穷,花雨含辞收艳红。

景耀也常归隐去,何须怨念岁华匆。

张勇  内蒙

端午

龙舟后浪逐新波,画鼓喧雷竞汨罗。

流水千年灵未逝,离骚且问为谁歌。

李东辉  辽宁

忆端午

龙舟啸楚江,红烛逐波光。

艾草霏霏雾,芝兰郁郁芳。

千年咏天问,百世祭忠良。

华夏封疆土,吮毫凝墨长。

贾仲敏  辽宁

咏孟夏

远近绿盈瞳,蔷薇烂漫红。

蛙喧荷伴月,燕舞柳生风。

金麦飘香气,罗裙点夏容。

纳凉茶趣兴,书韵更无穷。

朱成斌  辽宁

端午节

仲夏迎重五,熏风布瑞祥。

青蒿祛疫病,彩线冀安康。

水上龙舟快,樽前玉粽香。

忠魂民感念,诗祖寿无疆。

曹永玲  辽宁

咏端午

艾草挂门旁,驱邪纳福祥。

雄黄传古韵,糯粽裹糖香。

屈子忠魂祭,山河正气扬。

良贤家国爱,社稷永平康。

安平  辽宁

端午感怀

仲夏又端阳,时闻艾草香。

粽包藏百味,杯酒隐情长。

风渡汨罗水,云怀忠烈堂。

离骚青史载,千古颂华章。

万尚珍  辽宁

初夏晨游丁香湖

薄雾连天阔,无风镜面平。

小凫嬉碧水,菡萏拥浮苹。

驴友风驰掣,皤翁吹奏鸣。

悠闲白头侣,牵手岸边行。

徐玲  北京

学子吟

十年苦学勤中获,情愫嘉名弥足珍。

答卷从容挥翰赋,沉思熟读运筹新。

且看蟾桂在今日,更盼庭堂出俊人。

金榜高悬光彩炫,初心折得一枝春。

李建华  辽宁

端午节祭屈原

浪漫先河入雅风,英魂浩气贯霞虹。

习俗久远年年祭,楚水幽深夜夜鸣。

赫赫才华惊日月,铮铮傲骨畏神灵。

人中不愧称诗祖,一曲长歌万古雄。

雷振民  辽宁

诗情

蒙诗相伴度高年,细雨纷纷润旱田。

师长传经聆有瘾,同窗切磋趣无边。

字斟句酌常忘啖,短诵低吟屡失眠。

言志抒怀休止步,畅游学海乐陶然。

鄢一丹  辽宁

茶园春韵

溪谷层峦笼素纱,千丛深浅绿无涯。

松风轻拂老嘉木,春雨香沾嫩雪芽。

村女衔来一篓锦,龙团呈上半壶霞。

闲庭慢啜询鸿渐,百味人生几盏茶。

赫安泽  辽宁

踏青赏春

四月踏青喜赏春,芳园胜景正吸人。

红烟莫过桃林重,翠雾堪称柳岸深。

戏水白鹅衔碧草,飘悠细雨透清尘。

兴酣趣爱意无尽,忙趁东风续晚吟。

梁茵  辽宁

端午祭楚贤

端午焚香祭楚贤,理家治国续航船。

羡今华为言真话,慕古离骚纳谏篇。

登月嫦娥天地转,巡洋战舰五州前。

炎黄儿女凯旋日,屈子邀杯笑九泉。

詹丽辉  辽宁

端午抒怀

时逢重五又端阳,水绿山青日照长。

糯粽无声思屈子,彩绳着意纳安康。

千舟竞渡东风助,万户悬蒲美酒香。

高挂云帆创新路,诗情再续谱华章。

梁日辉  辽宁

端午抒怀

时逢佳节粽飘香,遥望蓝空思绪翔。

一曲离骚惊皓月,千言天问奏华章。

滔滔汨水忠魂祭,历历罗山浩气扬。

不朽丰碑高几许,凌云耸立傲东方。

张国昌  辽宁

端午思

河泊潭掀爱国潮,千年涛涌恨难消。

时艰最乏英雄胆,拨乱多须壮士腰。

抱璞焉何非赴死,栖云自可作闲樵。

离骚读罢才惊起,热土从来血灌浇。

吴秋蓉  辽宁

端午祭屈原

燕舞莺啼盛世和,皆因一字起风波。

清规戒律鱼虾少,德政随车雨露多。

黎庶胸怀强国梦,兰台莫奏后庭歌。

楚辞千载光芒在,天问九章同琢磨。

李斌  辽宁

甲辰端午

香草美人何处寻,端阳怀古梦萦襟。

龙舟竞放沅湘曲,艾叶垂怜屈子心。

黄雀已飞春易老,紫鹃偏向夏留吟。

愿君安隐常相伴,小醉遥听靖节琴。

张淑艳  辽宁

春雨

如烟似雾一丝丝,便趁东风万物滋。

带水桃花添别韵,穿池燕子唱新词。

滴酥小院梧桐翠,漫洒幽山嫩草痴。

最是清明春柳色,无端笔墨尽相思。

夏玉秋  辽宁

赛龙舟

吉祥之物水中游,破浪前行志不休。

坡上人呼听击鼓,江边草笑醉回眸。

身轻矫健江波荡,神骏飞腾胜地收。

划出离骚诗韵足,精深博大贯千秋。

秦汉礼  辽宁

端午思绪抒怀

山呼飞桨赛龙舟,纪念英魂一脉流。

悬艾驱邪祈顺泰,张灯结彩冀丰收。

迎风引领传文化,破浪争先立上游。

喜看中华龙奋起,宏篇再续写春秋。

凌秀华  辽宁

端午感发--步韵苏辙《竞渡》

自古贤能后代讴,千秋溢美赞风流。

临池草圣神毫舞,对月诗仙醉酒游。

端午情因屈子寄,嘉辰景付杜陵收。

寻求自在如今辈,每把心同国运忧。

苏群  辽宁

河满子·祭屈原

壮志未酬风骨,汨罗江水哀嚎。变法维新求索,忠魂肝胆坚牢。辞祖流芳楚韵,离骚激荡心潮。

张守辉  辽宁

清平乐·孟夏吟

蔷薇初绽,柳絮飞街院。几点莺声随风远,雨雾似无又现。

桥边挽手情真,伞下倾诉芳魂。未忘同心好梦,并肩共度红尘。

安晓津   辽宁

鹧鸪天·遣兴 

我乃凡间陌上尘,飘飘洒洒似东君。初融书海层层雾,迟入诗山片片云。

光有影,岁无痕。休说迟暮意难寻。悠哉即是桃源境,过尽千帆又是春。

张东升  辽宁

鹧鸪天·端午

四处城村飘粽香,天南地北祭端阳。千家门户悬蒿叶 ,九域尊贤饮酒浆。

呼俊杰,念贤良,忧民忧国莫心伤。龙舟竞渡邪神远,屈子忠魂万古芳。

张天顺  辽宁

踏莎行·年华

淫雨横行,凄风添乱。天涯苦远孤舟慢。肩挑日月写春秋,心装黎庶轻冠冕。

历尽沧桑,终归旧院。蓦然回首霜颜现。年华老去菊篱寻,夕阳晚照闲茶伴。

孙淑贞  辽宁

破阵子·端午祭怀

漫漫遥江含泪,滔滔仓浪沉冤。耿烈屈公为国叹,俯首忠言救世难。此情追问天。

端午粽心敬祭,楚江舸棹争先。一曲离骚沿岸诉,万缕怀沙唤梦牵。九章世代传。

陈方  辽宁

南乡子·端午

角黍又飘香,蒲酒雄黄祭汨江。千载楚骚情未已,悲伤,忠义魂归意未央。

舟渡竟飞忙,破浪迎风斗志昂。角鼓争鸣齐奋进,端阳,逸韵悠悠岁月长。

宫学大  辽宁

满江红·端午节寄

怀楚水悠悠,端午祭、心生悲切。投角黍、彩丝萦缕,悬门蒿叶。遥拜灵均惊列宿,长吟辞卷思佳阙。赛龙舟、竞渡鼓声催,齐飞越。

当谁咏,《怀沙》结。家国梦,今朝别。看铮铮傲骨,赤胆盈月。一曲《离骚》空有志,满腔《天问》犹吟血。听江涛、传语慰忠魂,千秋雪。

戚天瑶  河南

天净沙·河南戏剧幻城观后感

文脉大地声光,幻城新剧心香。沃土蓝天麦浪。千年守望。大河南告炎黄。

张颖兰  辽宁

天净沙·游中山园

风吹柳绿如烟,妪翁歌舞翩跹。廊榭胡琴弄弦。京腔宛啭,流连沉醉芳园。

许连达  辽宁

【仙吕·后庭花】联章三支--登泰山

登山到顶峰,入云寻月宫。举手拖星斗,低头看雁鸿。问苍穹?嫦娥今何在,香风飘九重。

香风飘九重,苍松入半空。雾气飞流迥,岚烟峭壁横。望苍穹,夕阳斜辉映,云霞波上红。

云霞波上红,三湘水面横。五岳云深处,群神洞府中。雾岚浓,松杉频摇动,飞仙殊圣容。

张淑红  辽宁

【正宫·小梁州】端午抒怀

风回十里粽香盈,艾草青青。满堂笑靥韵欢声,灯花盛,酒月共弦鸣。

【幺篇】汨罗史记屈原圣,“楚辞”文脉玉书屏。端午思,龙舟竞,诗人之赋,后世永传铭。

吕立华  辽宁

【正宫·小梁州】端午有寄

汨罗江上赛龙舟,碧水清幽,肝肠寸断倚船楼。癄容瘦,历史记哀愁。

手中却把黄花嗅,念忠良不忍抬头。谁可酬,何如旧。端阳时候,米酒奠风流。

赵宏宙  辽宁

【中吕·迎仙客】联章四支--端午祭屈原

夜未央,梦忠良,追思屈平悲断肠。着华章,爱满腔,何故辞乡,却向江中葬。

上奏章,谏怀王,苦心万般图国强。奈君昏,弃置旁,意冷心凉,向死何悲壮。

古汩江,历沧桑,至今碧波留旧怆。纳忠魂,傲骨藏,千里流伤,万世悲歌唱。

糯粽香,艾悬窗,神州万民思念长。诵离骚,酒满觞,揖手三湘,默默长相望。

毛桂荣  辽宁

【仙吕·鹊踏枝】联章三支--烟雨庐山(通韵)

自行筹,乐闲悠。三月庐山,绿染江洲。碧铺林、林歌舞袖,岭藏云、云雾烟稠。

雨丝柔,玉花流。竹影湿衫,水溅鞋舟。峻峦蒙、瑶台竟秀,望长空、翡翠烟稠。

任天愁,泪含羞。风荡奇石,若隐窥眸。嶂苍斓、霞晖霁透,景臻怡、叠锦烟稠。

中国红馆

《辽宁博雅》编委会

主编:吴秋蓉

责任主编:张淑艳 詹丽辉

执行主编:万尚珍

制作副主编:吴东迪 张磊

制作编辑:孟宪丽 张淑红 陈子华

监审主编:张东升 

本期:
收稿:万尚珍
初审:万尚珍
终审:高存广
制作:陈子华
中国红馆总编委会

研学中心轮值主编
田成明  张晓飞 郭军民  王   伟
张学祥  董本鹏  

外宣部长
陈业秀  虞通达  王 勤 李洪伟 卢忠霞  
胡庆胜 吴国荣 严行慈 冯锦娜

顾问
包   岩 胡   宁

总编

芳 

常务执行总编

 张晓飞 

执行总编

 彭凤霞  陈小青  余 新  任云霞 林建华 

田成明 吴秋蓉 姚成华 

 高存广 孙春艳  

副总编

 王荣炳 朱宪华 封学美 潘承勇 吴 戌 

卓荣谦 林武剑 张淑艳 万尚珍 牛培瑛 

刘忠芳 张相奎 陈  琳 庞艳荣 庄兰香 

高淑珍 李传芬 宿秀珍 连中秋 陈 岩

主编

 李草儿 谢洪英 马艳红 王春香 李振唐

  乐木海 李同军 潘荣征 吕  勇 杨玉巧 

 林路遥 周祥凤 于若兰 张军霞 李玥纱

 吕   婧 杨金强 曾   茜 赵红宇

副主编

赵学艺 张小红 袁海英 张利梅 曹富民

王宜玲 詹丽辉 张东升 周桂萍 张  磊

浦生红 何启珍 穆维华 杨彩芹 庄  辉

方移军 叶芹芹 和志红 杨冬梅 孟晓兰

张海萍 蔡间儿 龙  英 朱爱君 姚传标

林暮雪 杨巧玲

欢迎点击公众号名片




No

01


个人诗集卷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项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许小群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刘蕴之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博核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郭叙峰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曾茜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桂琴 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相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张小红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吴秋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文举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克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崔振爽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萧凤菊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梅琴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婉丽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卓荣谦古韵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胡宁古风《天涯歌女》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古风歌行体之三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七言律诗之四

胡宁(多多)京中闲吟七言律诗之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张小红诗词12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小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肖翠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七律一组--春之韵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赵传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廖江作品选--中国航天系列特辑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明侠癸卯词选“一年踪迹一年心”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尚德宏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梅红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吕述尧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曾茜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张中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学艺作品选

【中国红馆】曾茜英译红馆诗词12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陈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臧永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立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存广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宿秀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马秀艳(燕子)绝句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虞通达作品选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庄兰香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二)

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一)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吴艳芳诗词10首

【中国红馆】余新选译推优作品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林巧儿英译丨红馆诗词10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刘启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赵元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林巧儿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杨玉巧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杨秀兰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李洪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常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谢洪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维刚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汪玉祥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郝铁柱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牛培瑛作品选

【红馆诗词 】林巧儿英译 || 卓荣谦诗词10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耿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天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颜景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郭天林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潘乾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蒙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马明德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蒿峰宁阳纪游二十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史济民咏茶七律十九首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郭秀生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张相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叶芹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何素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王荣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古韵卷李金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封学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潘承勇作品选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文论】董本鹏《理语、理趣与理障》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文论】郭军民《论散曲创作的想象力》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高淑珍诗词、联语小辑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红沙果卷曹富民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朱宪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余新汉译英诗20首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郭军民作品选

【中国红馆研学中心导师】董本鹏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丽萍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倪进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姚存棠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赵国林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姚成华个人专辑--二十四节气劝学诗(五绝连篇)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香林卷张伦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香林卷 陈业秀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胡志邦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周兵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颁花卷彭凤霞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春香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巫绍中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颁花卷吴文燕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华东卷林建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种竹卷高艳梅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抱玉亭刘文合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郑祝云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王广义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穆维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盛薇含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杨彩芹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穆维华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东方卷刘忠芳作品选

【中国红馆驻馆诗人】抱玉亭董雪琼作品选

【中国红馆】抱玉亭朱梅香作品选

【中国红馆】抱玉亭庞岳旭作品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小诗,很短,很美!
诗词荟萃 | 菩萨蛮
竹韵北方--格律诗词(243)
【知否才女诗词】端午节歌咏屈原专辑,2018年6月18日出刊:清名怎不与云齐?烈魄千年见也稀。
端午节系列——《和端午》宋 张耒
中国古典诗词系列邮票、原图卡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