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幼儿园大班游戏总结

2022-2023学年度学期

大一班游戏总结

、游戏目标

(一)游戏能力

角色游戏能够受到孩子的喜欢,是因为有了相关的生活经验。随着孩子们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玩角色游戏越来越投入、越玩越爱玩;玩游戏的情节也更加丰富了,每一次玩都能够深入一些。但是,一些孩子玩游戏还是停留在已有的经验之上,没有动脑筋去创新,胆子还太小,还没有完全放开,也不会选用替代物。游戏中通过教师引导孩子们动脑筋选用替代物游戏,并且去创新、不断发展游戏情节继续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游戏情节、水平逐步提升,像超市由原来简单的商品买卖,变成向顾客介绍产品、推销自己。幼儿想尽一切办法用语言吸引顾客,点子还真多“我这里的东西便宜、新鲜”、“今天免费,明天不免费”“你每天要吃三次药”等等。通过这样的对话,幼儿的语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很好训练了幼儿的胆量。

(二)游戏规则

在大班阶段我们非常重视游戏常规教育,制定了一些规则要求幼儿共同执行,如:材料的取放,要求幼儿在游戏结束时能把游戏的材料及时整理放回原处;在图书区要求幼儿能仔细、认真的阅读;规定幼儿每周至少参加两到三次数学区与语言区的操作活动,每周要参加不同区域的每一种活动,而且在游戏结束时能够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游戏内容,参与游戏评价活动, 运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对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改正的办法。经过持续的教育与评价,幼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三)游戏评价

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四)个别指导

 在幼儿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扮演配角来参与到游戏当中,从而达到间接指导幼儿游戏的目的。同时,对于游戏的指导,教师绝不是包办代替,而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就要设法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这样使幼儿游戏时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从而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情节。

(五)游戏与主题

1.爱心诊所:幼儿自主分配角色,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互相协商。

让幼儿从小就懂得有个健康的心理和强社的身体才是个健康宝宝,并且能让幼儿了解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并会进行自我保护。

2.益智区: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3.美工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游戏后自主收拾整理。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因此,在以后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各样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4.童心书吧:知道应爱护书籍,享受读书的乐趣。在语言区提供可用磁铁操作的动物卡片让幼儿进行续编,或自编、仿编活动,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5.建筑工厂:进入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提高,懂得了谦让。

(六)游戏材料投放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开展。所以,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与主题活动或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步,有时作为主题活动的先行军,有时作为主题活动结束后的延续。二是让幼儿一起来收集材料。如益智区里,我们就请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棋,这一来,即能找到同伴下棋又能相互学习,掌握了好几种棋的规则。幼儿更感到与同伴一起游戏。

四、实施措施

(一)环境创设

本学期,根据班级的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也相应开设了以下一些活动区:建构区、科学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等。
  
(二)游戏时间

每天都保证有自主性游戏时间,时间安排灵活,上午和下午都都有游戏时间,遇到下雨天会在教室进行活动,如果天气好,会进行户外活动。

(三)教师指导

同时大班的幼儿在游戏展开后整个教室里是热闹的,许多幼儿能投入地玩,有一些简单的情节,同样的也会出现一些和角色相匹配的动作。然而,游戏过程中还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想玩新主题、新情节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有明确角色身份的孩子和不商量就擅自进入角色游戏的孩子之间的磨擦等等。全面的观察包括观察全班幼儿是否都能够大胆地参与游戏,还包括教师要了解在游戏中的活动流程。重点观察则是幼儿产生的新主题。适时指导包括幼儿求助时的指导,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的适时指导,出现不安全情形时的适时指导;还包括观察到幼儿有与所担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为、动作、语言时所给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

(四)游戏后的培养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满足幼儿愿意说、爱说的心理,这能给他的游戏添一份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知道要协商角色,并且感受角色知道做谁要像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点评,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来达到目的,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老师】幼儿园各个区角设计理念
老胡观点:如何做好“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上)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工作总结
幼儿园游戏与区角课程
大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