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的那些事|社会纵横

端午的那些事




时间过得真快,须臾之间,又到端午了。春节元宵两大节热闹的余味尚未散去,粽子又开始上市了。
眼见得各超市长条形的冷柜里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有大枣的,赤豆的,鲜肉、火腿的,还有双黄蛋粽子,风味各异的粽子冒着一股透人心凉的冷气,有人顾不得逼人的冷气在挑选,而服务员在不停地补充。另外,与端午有着关联的食品也逐渐多了起来,布满了货架,显示这一时令食品的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偶尔逛逛我家附近的菜市场,看到两个大嫂正在将袖子挽得老高的在裹粽子。那动作十分的麻利,看得人眼花撩乱。不一会,一盆糯米便包完了,况且,每日如此,可见粽子还是有市场的。
我有点困惑,近二三十年来,城市建设就像摊大饼似的快速发展,大片的湿地、成片的芦苇从人们的视线中迅速消失,然而,粽叶并未减少,粽子也越来越多,且长年供应不断。这些粽子可都是用粽叶包的呀,真不知这些粽叶是从那儿来的。
尽管粽子品种繁多、花样百出,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对节日过多的期盼,也激发不起来孩童时对节日的那种早早的等待。因为,大凡传统的节日一旦被化成一种商品可以进行批量交易的时候,这个节日的文化就会慢慢的消失。例如,除夕夜一家子全部到饭馆、酒楼,尽管豪华、气派,却没有了春节的欢乐氛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到服务员小姐穿梭般地将千篇一律的菜肴端上桌以便快点回家,总有那么一点美中不足的感受。
经常听得人感叹,时间过得好快。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说时间真快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那些通过打拼,已是家道殷实、事业有成的人士。日子好过了,就觉得时间太快。因为,中年之前的人生是在攀登、在奋斗,甚至挣扎。而攀登则意味着艰难,就像当年我们知青下放农村时,那可是度日如年。而中年以上人生已经越过巅峰前面一片坦途,便感觉轻松自如,日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过。
节日还有十多天,打开电脑专门频道,便有了节日的文采。一条条文学味颇浓的短信,从荧屏朴面而来,显示着端午的逼近:采一束避邪的艾叶挂在门口,蒸一锅香甜的粽子放到餐桌,打一壶馥郁的醇酒盛满酒杯……。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等等。看得出来,这都是年轻人的杰作。
今天的80后90后真是幸福的一代,没有了粒粒皆辛苦的体验,只知道各大小超市、麦当劳、肯德基有购之不尽的食品资源,至于,这食物是如何来的,并没有多少年轻人去探究、寻觅。
小时候,我们是盼望过节的,主要的也就是中秋、端午和春节。因为只有过节,可以让我们体验和品尝到平时不常吃到的相对丰盛的食品,过一下馋瘾,吃得饱一点。同时,还可以尽情玩耍,释放自己童稚的心情并且不会因此遭受到父母的责难和打骂。
我们还知道端午节裹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忠心爱国而不被领导理解,最后跳江自杀还是忧郁自沉,成为千古悬案。反正,人民肯定了他,精神也传了下来。为了在屈原跳江的这一天让屈原吃上米饭又怕这些米饭被鱼虾吃了,就想出了用粽叶裹起来的方法。因为,知道屈原聪明,会剥开粽叶食之。久而久之,这个办法沿袭下来,就形成风俗。
其实,儿时的我们,对屈原是莫名其妙的崇拜。他的那些诗词,如什么离骚、天问、九哥等,我们压根看不懂,也不想懂。只是,随着年龄的长成,有了自己的头脑,便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楚怀王真的听从屈原:对内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则联齐抗秦,使楚国立于不败之地,会不会阻断历史车轮的向前。或者,楚可以统一天下;或者,秦统一天下的时间相应推迟。如此,因而就有了唐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年年端午都要包粽子、熏挂艾叶、喝雄黄酒,图的是家道太平。有道是: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儿时的端午,家家户户再穷,也会从菜市场买来一些扎成小捆的新鲜翠绿的粽叶、艾叶,这些新鲜的粽叶、艾叶老远的闻来就有那种特有的芬芳清香。而雪白甜润的糯米,浸泡后确如珍珠似的早就被人用大木盆盛好、各种馅也被蒸熟煮好,分别盛放在不同的碗盆里,只待在包粽子时添加。至时,我家天井的空地上就会依次摆着一只只堆满已经沥干水分的糯米的面盆和一只只专门用以盛放粽子的空蓝子以及小矮凳。巷子里的邻居们会自动地聚集一起,她们各自坐在自家木盆前的矮凳上,聊起家常包着粽子,显得特别的温馨和谐。
母亲虽出生农家,但知书达理、为人随和。在一群包粽子的长辈中,她一直得到邻里尊重。平日里,我以我母亲为骄傲。每每包粽子时,我总是托着腮帮,认真地看着她包,感到那就是艺术。只见母亲娴熟地拿起几片粽叶,两手食指中指夹住,交叉地一叠一旋,便成漏斗形的圆锥,然后用勺子将糯米和馅子分别舀起,一一倒进粽叶制成的圆锥型的筒内,再用勺子紧紧地将糯米和馅压紧压实,随后,再添加一片粽叶,再一旋一裹,最后用手套线搓成的丝线扎紧,眨眼工夫,一只粽子就捆扎好了。很快,在四邻大妈的笑谈之中,家家脚边蓝子内的粽子就堆满了。为了分清各馅,母亲还将裹好的粽子三个一扎、四个一扎,这样,吃的时候不致混淆。
另外,煮粽子时,大人还会在粽子锅里放入鸡蛋或鸭蛋。熟后,装进用多彩丝线编织的蛋兜里,上学时,悬挂在女孩子的胸前。这些煮熟的鸡鸭蛋,在女孩子们的心目中特别的珍贵和美丽,她们往往舍不得将它们吃了,而是留着在同学面前炫耀。
端午的中午无论有没有菜,有没有五红、十二红,照例是要喝点酒的,就是雄黄酒。平日里,父亲是不准我们喝酒的,不管男孩女孩。但端午这一天他却主动叫我们喝。说是喝了雄黄酒可以不受蚊虫叮咬。喝了酒,父亲还蘸着雄黄在我们孩子的脑门上写着一个王字,说是可以不受人欺。酒喝完了,父亲就将浸泡过酒的雄黄藏起来,还用一层纸蒙着,用一根线扎紧、留着备用。我不置可否。那知,关键的时候还真的起了作用。天渐渐地热了,我们大一点的男孩,晚上就睡在地板上,上面铺一张席子,凉快。一天夜里,突然感觉一条什么虫子从我身上爬过,咬我一口。顿时我疼痛难忍,喊了起来。父亲开灯一瞧,原来是一只硕大的蜈松,赶紧踩死了。此时我的腿已经红肿。父亲拿出珍藏的雄黄,在我被咬的地方一抹,立马就不疼了,不一会儿肿也消了,真的非常神奇。当时,我对我父亲真是五体投地,佩服得不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情思作者:帅呆
端午饮食文化:吃粽子、喝雄黄酒
传统文化︱端午情,粽子美
端午节
端午节将至,要牢记:一不穿,二不去,三要做,都是老一辈经验!
今日端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