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重培养细节能力 用心做好本职工作(读后感)

注重培养细节能力 用心做好本职工作(读后感)

作者:南丰县人民法院 曾小军  发布时间:2009-11-02 16:19:35


    年初,院党组向干警们推荐了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我仔细地阅读了两遍,不仅仅是因为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还因为读书的习惯和兴趣,更多的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心态。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曾特意查阅了一些工具书,想弄清楚细节的定义是什么。《辞海》对细节的定义是“琐细的事情和无关紧要的行为”,其他词典大多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不注意的小节”。但这仅仅是细节的文义解释,真正看了这本书才明白,要说清楚具体什么是细节,确实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和一两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因为“细节”是一个活的、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细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到国计民生,小到油盐酱醋,远到美国“凤凰”火星探测器,近到我们的具体审判工作,任何事物都包含无数的细节,在完成的过程中也可以分解出大大小小的细节来。事事都有细节,关键还在于如何发现和把握事物的细节。

    细节因为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不注意的小节,所以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被大家轻视。细节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一顾。但教训告诉我们,细节疏忽不得,大意不得——“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陆地上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一下它的翅膀,能在万里之外引起一场大洋风暴(蝴蝶效应)。汪中求在书中就列举了如上海地铁二号线、荣华鸡、凯玛特和巴林银行等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他用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决定着工作的质量和事业的成败。我们也经常说工作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大,我们都清楚,那是说要具备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但想大事,管大事,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具体的小事、环节、过程等。因为所有的计划、设想,终究要靠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来实现。“大处”意味着政治的成熟、理想的远大,而“小处”却说明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就会缺乏认真的态度和热情,而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重视细节的人,才能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只有重视细节的人,才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工作上绝不当“马大哈”,绝不搞“想当然”、“大概”、“也许”、“凑合过去”。重视细节,本身就是一种本领和才能,只有思维缜密,谋事周全,行事严谨,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才能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细节检验着一个人是否有敏锐的眼光,是否有“于细微处洞彻事理”的头脑,是否能在平常事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老子就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屋不扫,怎能扫天下!?

    从近处说,我们从事的是审判职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判案,是运用法律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过程。但是,判案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是一个人与人良心对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需要用法官的良知来链接,更需要用法官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去演绎。这种演绎的过程不要求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而是对点点滴滴的小事的凝聚和对细节性事务的关注。只有注重审判细节的法官,才能具备坚守公平正义的执著和无畏,具备辨法析理的耐心与尊重,具备一心为民的真诚与奉献。宋鱼水的事迹里就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因稿酬问题将出版商告上法庭的老作家,在庭审中反复阐述自己的某个观点达十几遍,旁听的人都打起了瞌睡。而宋鱼水却神情专注,始终没有打断老人的陈述。一直情绪激动的老人由衷地说:“这事出来以后,你是头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结果老人最终接受了法庭的调解。其实这则故事很平常,表现的也只是宋鱼水的一个简单的侧面,但它却隐含着宋鱼水对当事人的耐心与尊重,这很难得。因为它不是任何法官都能做到,它是缘于品质的存在而自然流露出的一种细节。法官有情,将高尚的情怀融入审判事业当中,这种细节的力量,往往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仅仅是对当事人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与尊重,有时一个微笑、一杯热茶和一句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心的话,往往便能让当事人从细微处感受到温暖,从而消除了一些冷硬和对立,多了一分促使案件成功调处和圆满结案的机会。其实,我们审判的每一个程序、每一个过程都可分解出数不清的细节,譬如对证据的认定、对法律的认识、对程序的遵循等等。证据认定和法律认识上的一丝偏差就可能导致错案的发生,而程序上的错误就只能说明你的不细心和不负责任。只有注重把握实体和程序上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把案件办得漂亮圆满,办成铁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离开这个立足点谈审判,谈效果,说得再好也是空谈。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说到:“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有鉴于此,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想,这句话应当成为我办公室工作的座右铭。因此办公室主要是后勤服务机构,为领导服务,为全院干警服务,而做好服务工作就非得有细致的精神与扎实的作风不可。办公室工作头绪多、婆婆多,服务对象多,方方面面应付也多,可以说办公室工作就是由点点滴滴、琐琐碎碎的细节串成的。办公室的事情无论大小,无论是公文信息、来往接待,还是水电门锁、环境卫生,只要哪一方面做得稍有不周,就会给领导和同事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被动。因此,需要比别人更为细心和谨慎,必须时时注意每一个细节,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我曾经看过一个“100-1=0”的公式(这个公式在汪中求书中也有),它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理念:细节上的问题,看似是整个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1”,但100-1往往不等于99,一个要害细节出了问题就会产生100-1=0的效果,也就是说,假如藐视这个小小的“1”,视而不见,弃之不顾,到头来很可能功亏一篑,将因为1%的错误而导致100%的失败。这个公式时刻提醒我牢记“办公室里无小事”,让我常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时刻想的是如何注意细节把工作做得更细,如何用心把工作做到更好,真正做到让领导放心,让干警满意。

    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就是这种细节,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攥在怀里便是阳光。让人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并不难,关键是要让人具备善于发现并把握细节的素质和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我想,这应该就是汪中求写书和院党组推荐该书的本意吧,这同时也是我看《细节决定成败》后得到的最大感悟和心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49个决定成败的人生细节
从宋鱼水工作法谈民事活动各方当事人平等原则
为法官管“份外事”点赞
让老板越来越欣赏你的3个细节,你知道吗
在单位应注意的25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