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导读(八十七)——第42卦《益》卦(上)

益卦第四十二:震下巽上风雷益


【原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注释】

(1)益:卦题。下《震》为雷,上《巽》为风。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所以卦名曰《益》。全卦内容是说明损益的道理,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卦。象征“增益”,其义主于“损上益下”。

(2)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这两句说明既行“损上益下”之道,利益万物,动而无违,则有往必利,无险不可涉。

(3)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下下”,前“下”为动词,后“下”为方位名词。这四句以上下卦象释卦名“益”,谓《巽》阴居上,《震》阳居下,《巽》顺不违《震》,故有“损上益下”之象;能“损上益下”、“自上下下”,自然民众欣悦、道义生光。

(4)中正有庆:中正指九五,此句以九五刚中居正而能益下之象,故“有庆”也;以中正有庆之德有攸往,何适而不利?释卦辞“利有攸往”。

(5)木道乃行:“木”,指上《巽》为木,谓三动成《涣》,舟楫象,《巽》木得水,故“木道乃行”也。此句取上卦之象,譬喻以“益”涉难,征途畅通,释卦辞“利涉大川”。

(6)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动”,指下《震》。“巽”,逊顺,指上《巽》。“天施”,指“天”所施惠。“地生”,指“地”所化生。“无方”,遍及万方。执二体更明得益之方也:若动而骄盈,则彼损无已;若动而卑巽,则进益无疆。天施气于地,地受气而化生,亦是损上益下之义也;其施化之益,无有方所。这四句又取上下象及天地生物为例,广明“益”道之大。

(7)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益之为用,施未足也;满而益之,害之道也。故“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也。这两句归结前文,说明“增益”之道须适时,不可滥增泛益。

(8)风雷,益: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二物相益者也。释《益》卦上巽为风、下震为雷之象。

(9)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迁”,就、向往;这是说明“君子”观《益》象,能迁善改过,益莫大焉,以此交相增益己德。

【译文】

《益》卦象征增益:利于有所进取,利于涉越川河险阻。

《彖传》说:《益》卦,意思是减损于上(减轻赋役),增益于下(舒解民困),老百姓就会无限欢喜。从上方施予下(君上谦卑,深入民间,体察民意),这种道义广庇四方。“施行增益,利于有所进取”,因为九五尊者刚中纯正,像君臣百姓,各守其道,必将大呈祥庆。“利于涉越川河险阻”,正如木船可以在水上畅行。增益之时,敢于作为而心怀谦逊,其事业必定与日俱进,不可限量。上天泽润万物,大地生育万物,天地对于万物一视同仁,泽惠无边。施惠的主要原则是:贵在其时,施行得当。

《象传》说:风雷激荡,是益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受到启示,看见善行就倾心向往,有了过错就迅速改正。

【解说】

《益》卦下体《震》卦阳动,上体《巽》卦阴顺。《震》为雷,《巽》为风。风顺雷声,雷助风势,雷风相互增益威势,这是《益》卦的卦象。《益》卦的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错卦”是“雷风恒”,将上、下卦颠倒后而得到的“综卦”是“山泽损”。一损一益,相反相成。《序卦传》说:“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意思是“不停止地损减下去,一定会出现损极而反的增益,所以《损》卦之后接着是《益》卦。”

《益》卦上卦《乾》的第一爻与下卦《坤》的第一爻互易位置,即成为《益》卦。上损下益,象征统治者减损财富,使人民增益。民为国之本,“益”民实质益己,因而卦名《益》。《益》卦的“六二”与“九五”,都中正而且相应,下《震》为雷,为动。风愈强雷愈响,风助雷威;雷愈响风愈急,雷助风势。风与雷相互助长,气势增益,所以前进有利。上《巽》为木,为风。被风吹动的木,象征“船”;故有“利涉大川”之喻,暗示可以冒险犯难。卦中的上、下卦都是属于木的,所以称“木道”。

从卦象来说,《益》卦说明主客双方总的情况。主方应当发挥积极主动的优点,寻求发展,勇于探索和进取。主要告诉人们如何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以使自己受益。若是发现了有利的机会,尽管可能有一定的风险,也应该果断地抓住它。要出于坦诚而不要贪婪。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来为自己牟取私利,否则将一无所获。君子应当由此领悟,取法别人的优点来增益自己的德行。看到良好的行为就马上向它看齐,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不断增强自身的美好品德。这一卦强调:高明的统治者善于使用损上益下之道,从上方施利于下,其统治才能光明昌盛。

【原文】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注释】

(1)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用”,于。“大作”,大兴土木、耕播耒耨之利。处《益》之初,居动之始,体夫刚德,以莅其事,而之乎巽:以斯大作,必获大功。此谓初九以阳刚居“益”之始,上应六四,为处下获益之象,宜于大有作为;夫虽居下非厚事之地,在卑非任重之处,大作非小功所济,然居卑位而任大事也获“元吉”,无所咎害。

(2)不厚事:“厚事”,大事。时可以大作,而下不可以厚事,得其时而无其处。此言初九位卑,本难胜任大事;但以阳刚之德受益于上,故可“大作”,乃“元吉,无咎”也。

【译文】

初九,有利于大作为,大吉大利,没有祸患。

《象传》说:“大吉大利,没有祸患”,因为百姓努力工作,且不用承受繁重的剥削。

【解说】

第一爻是主卦的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阳爻,表示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初九虽然是益卦的最下层,但是因为益卦是损上益下,如果主方积极主动,能够利用当前大好形势而有大作为而无所怪罪。

第一爻阳爻居刚位,得位;表示主方积极主动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与四阴有应,表示客方以消极被动响应主方的积极主动,对主方有利;主方应当大力利用此有利因素,“利用为大作”。这对主方非常有利,“元吉,无咎”。

从卦象来说,“初九”阳爻居于下《震》之初,是“损上益下”的开始。当“益”的时候,为事情的开端,所以可利用大作为,但在下位卑,又难成大事,如果兴而不成,便有灾。只有完全成功获大吉才可以无咎。“初九”获应于四,犹如“六四”自损以益初;爻辞强调“大作”,表明“初九”不可无功受益,必须“兴作大事”,广益他人,才能长保自受其益,免遭危咎。这一爻强调:得到施与增益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从事伟大的事业。

【原文】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注释】

(1)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十朋之龟”,此处喻六二荣居“臣位”。这三句说明六二当“益下”之时,以柔中之德获应于九五之“君”,受命荣居要职,犹如被赐“十朋之龟”,无法辞谢,故当永守正固,而后有“吉”。

(2)王用享于帝,吉:“帝”,天。王用此时,以六二享祭于帝,明灵降福,故曰“王用享于帝,吉”也。

(3)自外来:指六二所受之益从外自,非己招致。

【译文】

六二,有人赐予价值十朋的大宝龟,不要推辞、拒绝,只要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吉祥。君王如果在此时祭祀天神,祈求降福保佑,会如愿以偿获得吉祥。

《象传》说:“有人赐予(价值十朋的大宝龟)”,因为六二所受增益,是从外部不招自来的。

【解说】

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阴爻,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十朋之龟”表示非常珍贵的礼物。“王用享于帝”是比喻。“王”指客方,“帝”指主方,“王用享于帝”比喻客方向主方贡献。这条爻辞的意思是,有人赠送非常珍贵的礼物,没有办法拒绝;永远坚持这种情况,就会像祖先那样得到王的贡献,吉利。

第二爻阴爻在阴位,当位;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要素,如果主方有机会得利,就不要错过机会,要耐心地等待机会,“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与五阳有应,表明主客双方在素质方面和谐,客方有良好素质,正好可以满足主方需要,对主方有利,“王用享于帝,吉”。

从卦象来说,《损》卦倒过来,成为《益》卦;所以,《益》卦的“六二”相当于《损》卦的“六五”,但受益的在下位。“六二”阴柔之爻居柔位,过于柔弱;“初九”的阳刚向上发展,增益了“六二”,“六二”又与“九五”阳柔相应,“九五”用有余之刚,弥补“六二”得到增益。《损》卦中“六五”的《爻辞》中也有同样的句子。“六二”必须永远坚持正道,才会吉祥。亦即受益与祭天,所需要的虔诚相同。这一爻强调:当“益”之时,坚持柔顺、谦虚、中正,必然获得吉祥。

【原文】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注释】

(1)益之用凶事,无咎:“之”,助词。“凶事”,指救凶平险之事。此谓六三当“益下”之时,以阴居下卦之上,为受益至甚、“位势”弥壮之象。此时必须因所受之益广益于人,努力投身于拯救衰危的“凶事”之中,则为善处其时,遂获“无咎”。

(2)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中途。“告”,晋见。“圭”,玉器名,古代天子诸侯祭祀、朝聘时,卿大夫等执此以表示“信”。这两句紧承前文,再申诫意:说明六三不当位而受益至多;不可因“益”忘忧,纵欲妄为。而应当守“信”持“中”,益不为私,志在救难;时时像执圭“告公”一样诚敬不苟,才能长保“无咎”。

(3)固有之:用施凶事,乃得固有之也。

【译文】

六三,将所得到的好处用来帮助他人解除危难和灾祸,没有过失。心存诚信、持中慎行,时时像手持玉圭致意于王公一样虔心恭敬。

《象传》说:“将所得到的好处用来帮助他人解除危难和灾祸”,因为这样才可以巩固自己原有的利益。

【解说】

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阴爻,表示主方态随和。“凶事”指艰难处境。“孚”是信用,是为人所信赖的意思,如“深孚众望”。“中行”,行于中间,指行为适当。“告公”中的告者,是主方,“公”指客方。“圭”,玉器,古代大臣拿着它朝见皇上。这条爻辞的意思是:在相互关系中受益,无所归罪。诚恳地适当行动,以尊重的态度向客方说明建议。

第三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表示主方对客方随和态度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与六阳有应,表示主客双方之间在态度上和谐,主方随和态度正好适应客方的强硬态度,对主方不利;主方受到客方制约,对于主方来说是“凶事”。由于主方是受益方,在压抑下从客方受益,“益之用凶事”。同时,第三爻是对第二条的补充,第二条是阴,第三条也是阴,则表示主方素质很差。主方对客方随和是由于素质太差,不得不如此,无可怪罪,“无咎”。主方对客方随和,需要对客方诚恳,并且尊敬客方,“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从卦象上看,“六三”阴柔之爻居于阳刚之位,求增益的象征。益不外来,己自为之,物所不与,故在谦则戮,救凶则免。以阴居阳,处下卦之上,壮之甚也。用救衰危,物所恃也。故用凶事,乃得无咎也。若能益不为私,志在救难,壮不至亢,不失中行,以此告公,国主所任也。用圭之礼,备此道矣。故曰'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也。公者,臣之极也。凡事足以施天下,则称王。次天下之大者则称公。六三之才,不足以告王,足以告公,而得用圭也。故曰'中行告公用圭’也。

“六三”在下卦的最上位,与上卦邻接;下卦《震》是动,所以“六三”自动前往,向“六四”请求援助。对君子来说,乞求别人,是可耻的行为;但当发生凶险事故时,则是例外,不是过失。但不是过失,有两个条件:第一、行为必须符合中庸的道理;第二、在向王公报告时,须带着圭当作礼物;“圭”用玉制成,方正有棱角,以象征诚信。亦即,在发生凶险事故时,可以向他人求援,但不可背中庸的道理,而且要诚实,不可以欺骗。所以《象传》说:当然这是可以的。这一爻强调:诚实的求助,并不违背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 第四十二卦益卦
风雷益卦注解
周易第42卦:风雷益(益卦) 巽上震下
第四十二卦。 风雷益(益卦)损上益下
风雷益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