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导读(九十)——第43卦《夬》卦(下)

【原文】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dàng)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注释】

(1)臀无肤,其行次且:“臀无肤”,这里是说臀部磨破了皮。“次且”,用作“趑趄”,步履艰难的样子。此谓“九四”以阳居阴,刚决不足,非己所据,必见侵伤,故当“夬”之时,犹如臀部“无肤”;又下凌三阳,以此而进,失其所安,必多艰难,故曰“其行次且”。

(2)牵羊悔亡,闻言不信:“牵”,牵系附连。“羊”,抵狠强健之物,喻“九五”。这两句申发前文,说明“九四”虽刚决不足,但若上承“九五”之阳,犹如与强健的“羊”紧相系连,则可补其不足而“悔亡”;然而四以失正之刚,或至“闻言不信”、一意孤行,必致凶咎。

(3)聪不明:“聪”,听。“明”,审明其理。“不明”,不审。

【译文】

九四,臀部蹭破了皮,行走十分艰难。若是紧紧牵着羊(一样的阳刚尊者)行走,就不会出现令人后悔的事,无奈听了这话的人并不相信。

《象传》说:“行走十分艰难”,因为九四居位不妥当;“听了这话并不相信”,因为九四听觉正常而决断不明。

【解说】

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阳爻,代表客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客方的积极主动与主方的积极主动有冲突,使主方受到损失,“臀无肤”。主方受到损失以后,行动犹豫不决,“其行次且”。主方应当果断地摆脱这种状态,能够有一定收获即可,“牵羊悔亡”。主方应当果断地行动,不要听信客方如何说,“闻言不信”。

第四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与四阳不有应,表明客方的积极主动与主方有矛盾,对主方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主方不要企图一下获得很多利益,应当现实一点,有利即取,“牵羊悔亡”。

从全卦上看,“九四”以阳爻居柔位,失位,下面“九三”阳刚逼进,必然受其侵略与伤害,不得安坐,所以说“臀无肤”。在“夬”之时众阳皆进,而其欲居而不能安;不安则要行,“其行次且”,举步维艰。因失其刚性,行而又不能进,故而有悔。爻辞诫之“牵羊悔亡”,你跟在大家后面一起去“夬”就行了。“九四”切近“九五”之尊,这里的“羊”指“九五”。而“悔亡”的关健是阳刚亢进不能纳言,自任所处,“闻言不信”。“九五”阳刚为《夬》卦卦主,不往下侵犯“九四”,“九四”如果牵于“九五”,便得到“悔亡”。用这种思维方式管理国家,必然失败。这一爻强调:决断小人,既不可迟疑,也不可冲动。

【原文】

九五:(xiàn)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注释】

(1)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苋”,苋陆,刚下柔上也,即马齿苋,曝之难干,感阴气之多者也,而脆易折;爻辞中借喻阴物,指上六。“夬夬”,铲除,急匆匆的样子。“中行”,路中间;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此言九五处“夬”之时,阳刚中正以居尊位,比近上六一阴,能像斩除“苋陆”一样轻易决除之;但五贵居“君位”,却须亲自制裁最为贴近的“小人”,足见其德未能光大,故当慎行中道,庶可“无咎”。

【译文】

九五,像斩除柔脆的苋陆一样,刚毅果断地清除对方或小人,难以斩草除根。只要奉行中庸之道,就没有过失。

《象传》说:“只要积极果断地清除小人,奉行中庸之道,就会没有过失”,因为九五的中正之道尚未光大。

【解说】

第五爻是客卦的中爻,代表客方的素质。阳爻,代表客方素质良好。同时,主方素质也良好,客方良好的素质不能为主方增加利益,主方应当果断地避免客方干扰,不左不右地走自己的路,这样,就无所怪罪。这里用苋陆作比喻,建议主方要果断,不要因客方的良好素质而犹豫不决。

第五爻阳爻在阳位,当位表明客方良好素质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有可能主方会利用客方的良好素质。与二阳不有应,表明主方不需要利用客方的良好素质,因为主方自己的素质也良好。在这种情况下,主方不须要依赖客方,应当果断地按自己的意图前进,避免客方干扰。

从卦象上看,“九五”阳刚居尊位,职高权重。若过于用刚虽然能取得一定的胜利,不过行为偏激也会走向相反的一面,而且敌对势力很难斩草除根。“苋陆夬夬”,能像折马齿苋那样来决断。“中行无咎”是说处理这类事情不要过急,更不能采取暴力行动,这也就是卦辞所说的“不利即戎”。好在“九五“居于上卦中位,又与“上六”亲比,所以同时具有刚健和能行中道的美德,对待敌对势力能恩威并施,从而没有灾难。这一爻强调:决断小人须把握中庸原则,不要走极端,这样才有利。

【原文】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注释】

(1)无号,终有凶:“号”,嚎啕,放声痛哭。此谓上六以阴极居《夬》卦之终,为“小人”凌高作恶之象,被下五阳所共同决除,故无须号啕,终必有凶。

【译文】

上六,不要嚎啕大哭,最终必然有凶险临头。

《象传》说:“不要嚎啕大哭,最终必然有凶险临头”,因为上六高居在上的情势终究不会长久。

【解说】

第六爻是客卦的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阴爻,表示客方态度随和。本来,主方可以利用客方的随和态度,从合作中取得利益,然而,爻辞所说的情况是主方果断地断绝了与客方的联系,不再向客方发号令,双方的关系终了了,这种终了对于主方来说是凶险的。爻辞从反面警告主方,不要持过分强硬的态度,不要果断地断绝与客方的关系。如果主方不果断结束与客方的关系,就不至于有凶险。

第六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与三阳有应。客方的阴的态度有利于主方,主方有可能制约客方,让事态朝对主方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主方是一个有利因素。不过,如何利用这个有利因素,在于主方。与第六爻相应的爻是第三爻,第三爻是阳爻,除了表明主方态度强硬以外,还表明主方素质很好,实力很强,正是因为实力很强,主方可能过分自信,撇下客方,独断孤行,如果是这样,对于主方来说,很危险。

从卦象上看,“上六”居卦之极,阴爻居柔位,才质柔弱,又心怀阴险,行为非光明正大。“上六”以阴乘阳,下与“九三”有应,又在“九五”周围制造矛盾,不利团结。当阳长阴消之时,犹君子得时,小人失势。“上六”是要被决断的小人,在被穷追不舍的情形下,大声呼号也没有人理会,难逃凶险。不过也无须哭号,因为小人最终是要被“夬”去的。这一爻者强调:小人迟早会被决断;不行正道最终会被朋友抛弃,做事也不会顺利。

【总论】

第43卦,泽天夬(夬卦),决而能和,上上卦。

象曰:蜘蛛脱网赛天军,粘住游蜂翅翎毛,

幸有大风吹破网,脱离灾难又逍遥。

《夬》卦是异卦相叠。下《乾》为天,为健;上《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即可,故名为《夬》,“夬”即决。

《夬》卦是7:6卦的卦名,7:6是《夬》卦的代号。主卦是7卦《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阳数是7;客卦是6卦《兑》卦,卦象是泽,特性是愉快,阳数是6。强健的主方遇到愉快的客方,双方的素质都良好,都积极主动,主方的态度强硬,客方的态度随和。主方是应当视客方为友好的伙伴,依靠客方呢,还是视客方为竞争对手,打击客方呢?尤其客方的态度不明朗,不容易对客方作出判断,主方必须果断,不再犹豫。

当位指位置适当。别卦中的线叫爻,爻的位置从下往上数。第一、三、五爻的位置叫阳位,第二、四、六爻的位置叫阴位,阳爻在阳位,阴爻在阴位,位置适当,叫当位。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在结构以红色表示。否则,不当位,以天蓝色表示。在《夬》卦中,一阳、三阳、五阳和六阴当位,其它两条爻不当位。有应指主卦与客卦相应的爻是一阴一阳,处阴阳和谐状态。如果这一对爻既当位又有应,是对主方有利的因素;如果这一对爻不当位而有应,则不一定有利于主方。别卦的结构图中,用箭头表示有应,箭头的方向是从阴爻到阳爻。《夬》卦中两条上爻相互有应,两条下爻和两条中爻不有应。

综合起来看,《夬》卦的主卦和客卦的两条下爻当位而不有应,表明主方的积极主动是正确的,但是和客方的行动冲突。两条中爻不当位而又不有应,表明主客双方素质都良好,处于强烈竞争之中。两条上爻既当位又有应,表明客方对主方随和,这是解决主客双方矛盾的好条件。同时,第二爻和第三爻都是阳爻,表明主方的素质不仅良好,而且很好,比客方的素质更好,主方应当果断决定,依靠实力上的优势和客方对主方的随和态度,解决主客关系中的一系列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主方的素质很好,实力很强,容易傲慢和粗暴,主方应当注意避免。

《夬》卦爻辞中有三个“号”:“孚号”、“惕号”和“无号”,可见“号”是号令的意思。有二个“夬夬”:“君子夬夬”和“苋陆夬夬”,可见“夬夬”指果断的情状。主卦的爻辞中有“壮”,“壮于前趾”,“壮于頄”;客卦的爻辞中无“壮”,只有“臀无肤”,显出在主客双方的冲突中,如果主方过分施用力量,过“壮”,则可能遭受损失,必须适可而止。卦爻辞以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比喻主方和客方的关系。主方果断地决定战与和,表现出权威,即使有不妥,也“若濡有愠,无咎”。如果不果断,就会像是“臀无肤”,不知坐那里好。爻辞还以商陆作比喻,要独自生长,不依不靠。并且警告主方,如果不果断,发布不出号令,终了有凶险。

《履》卦的“夬履”一爻已毫不忌讳的为《夬》卦埋下了伏笔,《履》卦的“武人为于大君”一爻也为《夬》卦的武人拥兵自重威协君侯立下了前奏。君侯既要立国,必然要立将帅;既要立将帅,也就难免有将帅拥兵自重而叛上,故此武人拥兵叛乱已在难免。《周易》论述的中心问题乃是国家政权问题,所以如何平服将帅拥兵叛乱也必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朝历代都有小人当道之事。小人当道,祸国殃民,当然是统治者考虑要解决的问题。在商灭亡后,箕子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尚书·洪范》),只有清除小人,统治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易经》作者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在《夬》卦中阐明了清除小人的做法。卦中五阳一阴,小人在上,众阳共决之。《夬》的办法就是卦辞中所提出来的四条原则,总的来说是按内部矛盾处理,采取“中行”措施,不使用武力。但清除小人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初九“往不胜”,没有胜利的把握;九二“惕号”,时刻保持警惕;九四“臀无肤”,只有“牵羊”。而“九三”和“九五”与小人有些暧昧关系,三独与“上六”相应,有“遇雨若濡”之象;五亲比于“上六”,受其甜言蜜语之惑,故爻辞戒之“夬夬”,即清除小人要痛下决心,绝不留情。《易经》作者就是这样步步设辞,多角度地阐明清除小人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应有的态度。

《夬》卦立义于“果决”,正是从阴阳矛盾激化的角度,强调阳刚必须以“决断”性的气魄制裁阴柔,即“君子”应当清除“小人”,“正气”应当压倒“邪气”。卦辞的基本意义,是喻示君子“决”小人的三方面要领:一是公正无私,宜于在“王庭”上公开宣判“小人”的罪恶;二是谕人戒惕,即以孚诚之心号令众人戒备“小人”造成的危害;三是以德取胜,说明此时不利于滥用武力,而要通过颁告政令来宣扬美德、使人诚服。准此三端,则处“夬”必能“利有攸往”。

就六爻之象分析,本卦一阴高居五阳之上,恰如“小人”得势、凌驾于“君子”,必被决除。显然,卦中阴阳爻的“力量”对比是十分悬殊的:以五阳之刚健盛长,制裁一阴之孤立困穷,足见阳胜阴败、正存邪亡是必然的结局。《彖传》指出:“刚长乃终”,即明此理。然而,阳刚虽处优势,却不可掉以轻心,故爻辞时时发出处“夬”艰难的诫意:初诫“不胜”而往必有“咎”,二诫时刻“惕号”,三诫刚壮过甚有“凶”,四诫刚决不足则“趑趄”难进,五诫居中慎行才能“无咎”。可见,尽管以“五阳”的强盛要彻底清除“一阴”,也非轻而易举;那么,当“阴”盛之时若欲对之制裁,其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了。此中劝诫“君子”戒防“小人”的用心,实甚深切。

事业:处在兴盛阶段,但已孕育着普遍的危险。务必施恩泽给他人,勿居功自傲,主动团结他人,不干冒险的事。时时提高警惕,防止小人的破坏。但不可莽撞,应持和缓的手段去决断小人,避免过犹不及。

经商:市场正在走向衰落的状态,不宜大量活动,随时注意转向。开拓新领域时,加强同他人的合作。但务必充分注意别有用心的奸诈小人趁机捣乱和破坏。

求名:虚心求教,充实自身实力。但应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自大。更不可同小人合流,徒虚名而败坏事业。

外出:不宜过于频繁,以逸待劳最佳。外出旅行吉利。

婚恋:防止上介绍人的当,也应注意对方的目的。

决策:性格矛盾,往往表面刚强而内心虚弱,在关键的时刻,败坏事业。虚心听取他人劝告,切勿鲁莽,多谋深思,用柔和的态度待人处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讲义(第24讲)
易经第四十三卦泽天夬
《易经》白话读卦-43《夬卦》
解读易经(第四十三卦)——夬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每日一卦一解——夬卦
《易经》| 第四十三卦夬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