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话】艾家口:古镇遗迹诉繁华

桂士辉/文

“先有艾家口,后有大名城。”艾家口即艾家口古镇,大名城即明清大名府城。明建文三年(1401年),卫河决口,北宋大名府城毁于洪水,当年九月,燕王朱棣命都指挥吴成在艾家口镇北一里处徙筑大名府城,艾家口镇的历史远远早于明清大名府城的历史并非言过其实。

艾家口是大名县历史上一处著名的商贸古镇,它因卫河漕运而兴盛,又因卫河改道而衰落,是典型的卫河市镇。今天,在大名县的行政区划上,早已没有了艾家口这个称谓。

“艾家口在哪儿?”带着这个疑问,徜徉在大名城南,穿街走巷,找不到任何关于艾家口的印痕。曾经繁华无比的艾家口,正在被世人慢慢遗忘,它的辉煌在文献中隐约闪现。

01

艾家口,艾姓人家摆渡口的省称。艾姓人家摆渡的河流就是今天大名城南关东侧的排水干渠,它的前身是卫河,即历史上的隋唐大运河,唐之前是大禹治水的屯氏河故道。公元前2286年,大禹曾在此治水。

《史记·河渠书》记载大禹治理黄河时曾“厮二渠以引其河”,大禹所开挖的两条黄河支流:一是今大名城南关东侧的小引河,即水经注》里面的屯氏河;一是今卫东的黄河故道,即《水经注》里面的大河故渎。新始建国三年(11年),屯氏河北流断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唐,马燧帅五节度使讨伐田悦,六月三十日,田悦改永济渠水入王莽河,水淹唐军,唐军粮道和退路断绝,被迫乞和退军。就在这年十一月,田悦又僭改魏州为大名府。这场战争,使大运河开始流经艾家口,也赋予了魏州以大名府的佳名。六百年后的明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与侄子建文争夺皇帝宝座,决卫河水淹大名府,使艾家口再次跟大名府交集。

如今,大运河已经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畔的艾家口古镇也是身与荣耀。

艾家口古镇始于晚唐的艾姓人家的摆渡口,至金朝发展成为大运河上的经济重镇,《金史·地理志》有载。

“卫河之滨,居民辏集,舟车往来,而商贾萃焉。”明永乐年间随着营建北京运输物资和漕运经行卫河,地处水路码头的艾家口镇走向鼎盛。明嘉靖年间,卫河改道,艾家口地位渐衰。

清顺治、康熙年间,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府,直鲁豫三省政治军事中心,庞大的军政人员消费,直接拉动了大名府经济的发展,使艾家口镇出现回光返照的繁荣,三省总督裁撤后,艾家口镇迅速衰落,经济萧条。《艾家口等镇新易地方碑记》对此这样记载:“我朝定鼎,虽两河他徙,然制台驻节,三省辐辏,民犹得习其业,安其居,烟火不至萧条……自牙撤后,郡城乃非复当年矣。家无中人之产,而徒迩一贾贩驵侩者也,遂往往坐绌……故是民不聊生,流离外散,即有孑遗而敝庐毁垣,衰飒满目。”

之后,依托城厢的优势,大名府城的南关崛起,取代了艾家口地位,艾家口镇分为数个村庄。民国《大名县志》卷七记载:“艾家口在南关尽处,距城三里,御河北岸,元以前水驿也。明为镇,居民千余家。见杨守愚《纸坊修庙碑记》。今纸坊、车子营、豆腐营三村,似各系镇内一部分。”

大名城南门外小十字街东北有座真武庙,庙内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的卧碑有这样的记载:

“据本府南关乡民苏州等连名呈称:本关十字街原有古刹真武庙一座,门前井二眼,年久湮废。”艾家口镇与南关同时存世。明正统《大名府志》卷二记载:“阜民街、安平街俱在府城南关”。 阜民街、安平街即南关小十字街的街道名称,小十字街最南段是火神庙(今为三铺村两委办公处),当时的南关小十字街的区域即今天的一铺(公正里)、二铺(博爱里)。今天的南关辖一铺、二铺、三铺(同济里)、金家潭(德胜里)、匡公堤(乐善里)、西杨村六个村庄,这六个村庄只有三铺、匡公堤属于艾家口古镇,艾家口镇与今天南关的辖域有所重叠。

清咸丰《大名府志》记载,咸丰元年(1851年),“捐资重修南关高岸上(即艾家口)河神庙,漳卫龙神合祀。”这个“高岸上”就是艾姓摆渡人家最早的居住地——艾家口。“高岸上”在今豆腐营村北、三铺村南,修建阳平路时,“高岸上”被平整为路基。由高岸上的艾家口小村庄,发展为艾家口镇时,镇域面积是今天的三铺村、豆腐营。明朝初年,随着水驿、递运所等机构的设置,艾家口镇域迅速扩大至潘场、纸坊、戴堤、匡公堤。

明正统《大名府志》记载:

“水驿,在郡城南艾家口,去城一里许,永乐元年建。”

“河泊所,在城南艾家口卫河之滨,去城一里,洪武十六年县丞蒋福寿建。”

“递运所,在县之东北艾家口卫河之傍。永乐六年,知县刘宗信建。”

艾家口水驿旧址在今匡公堤村东南,卫河以西。河泊所地址不详,清雍正《魏县志》也记载魏县在艾家口设置河泊所,地址不详。

明初设置的递运所,由兵部管辖,职掌输运物资,今阳平路以南的潘场村在民国之前名为车子营、张家场,车子营显然是因递运所在此而得名,张家场显然是因物资集散地而得名。在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的时候,艾家口设立窑厂烧造城砖,利用卫河漕运的便利,转运北京。艾家口窑厂即今窑厂村,潘场村与窑厂村之间的田野地下散布着大量的砖窑旧址,这些烧造的城砖运送至潘场村,借助卫河输送至北京。窑厂废弃后,部分窑工没有离开,后来形成村庄,仍以窑厂冠名。

以今地言之,艾家口古镇包括今大名镇的三铺、匡公堤和旧治乡的豆腐营、潘场、纸坊、戴堤,窑厂村当时是艾家口镇烧造城砖的场所,不属于艾家口古镇区域。艾家口镇的面积远超当时的大名县城(治所在今旧治村),几可与大名府城相媲美。

02

艾家口镇有着3300多年的文明史,其较为清晰的行政隶属在隋唐,时隶属贵乡县。

五代贵乡县更名广晋县、大名县,艾家口属之。北宋属大名县铜台里,因大名县一度废入元城县,而改属元城县。

金元以降,为大名县艾家口镇。清康熙后废为村,以北的三铺、匡公堤后来成为南关的一部分,以南分成张家场、纸坊、豆腐营、车子营、戴堤。民国时期,属大名县第二区。

日伪时期,三铺、匡公堤南关镇。1945年7月至1949年分属大名市南城区、西南郊区。

建国后,三铺、匡公堤属城关镇,张家场、纸坊、豆腐营、车子营、戴堤属大名县第三区。1953年分属城关镇、旧治乡。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1年分属城关镇、旧治人民公社。1984年3月,旧治人民公社改为旧治乡。

在艾家口有一个人所共知的迷魂阵,人走进这里极其容易迷失方向,比如你沿着小十字街往东南走,等你走出村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竟然面朝西向。人们传说这是因为北宋时候的穆桂英为了战胜辽军,在这里大摆天门阵,导致现在人们一进村子就失去了方向感。

传说究竟是传说,究其原因艾家口迷魂阵就是因为卫河的拉力导致的。因为卫河是西南、东北走向,艾家口古镇的街巷和房屋建筑沿河岸布设,与其他地方南北向、正正方方、追求四平八稳的房屋建筑布局不同,人们走进其中最容易迷失方向,这种状况跟天津的街巷很相似。

03

艾家口是一个宜居之镇。恬静的自然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繁华的镇市,便利的交通,造就了优越的居住环境,吸引了世家大族退隐居住、富商大贾置产、文人雅士游赏。

明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在任职大名府时见艾家口卫河景色,纯用白描手法写了艾家口渔家生活,“人家半浸河,屋后晒渔网。夜深唤小妇,篝灯听波响。”自然真切,颇得古谣谚风味。

艾家口的居民在元朝之前都是汉族,元朝之后开始有回族迁入,回族主要居住在艾家口北的匡公堤和三铺村,形成今大名县重要的回族聚居区,这里的回族姓氏有丹、宋、任、张、杨、何、金、沙、马、李、黑等姓,其中李姓的一支即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李爱鲁的后裔。

千百年来,艾家口在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有北宋名臣刘安世、明代陕西按察使张应凤家族。

刘安世(1048—1125),大名人,字器之,号读易老人,学者称“元城先生”。中进士后,不就官,从学司马光,教以诚心不欺妄。后经司马光、吕公著推荐做官。平日居坐不倾倚,书不草率,不好声色货利,忠孝正直。在职累年,以言事激切闻名,时人号为“殿上虎”。刚正之气形于笔墨间,令人读之感慨,北宋王铚评论其奏疏云:“诹访审订,咸有根据,严而恕,简而不苛,气平守固,辞直事核,皇皇乎仁义之说也”,“乃言官之模楷,辅弼之龟鉴,卿士大夫之药石”(《题抄本尽言集》)。费衮也称赞其《过阙谢表》用事精当,下字工巧,而气节凛凛如严霜烈日不可犯(《梁溪漫志》卷三)。苏轼尝评元祐人物曰:“器之真铁汉!”。著有《文集》二十卷,《尽言集》十三卷,《通鉴音义》十卷。刘安世的故里碑,民国《大名县志》收录有照片,原在六合寨外,今不知所踪。

张应凤家族本是老陶营村人,其父张朝纲迁居艾家口。张朝纲,字近川。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以经魁中试,补陕西永寿县。永寿县民以畜牧为业,不事耕织,生活艰难。张朝纲邀请故乡的农夫、织女十数人,携带农具、纺织工具赴永寿县,教给他们种五谷、棉花。又立学校,聘请老师,让子弟学习,亲自讲解,民风大变。秩满将去,永寿县民众赴省哀恳挽留,如是者三。后因次子张应凤调升陕西按察使,例应回避,离任后,永寿县为其立生祠,祀永寿名宦,名列元城县、大名府乡贤。

张应凤(1554—?),字于梧,号鸣山。生而警敏,少年即有文名。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举人,次年成进士。授户部郎中,监督太仓,创设摊赔法,人以为便。监督浙江漕运,豪门大族为之敛手。升陕西按察副使,凛持风节,逐贪吏保善良。因隐晦批评连帅贪污,中流言,转任蕲春兵备副使,力白楚王孙没有谋反情事,改任沅州。在沅州兴文教,开垦山田,教化苗民。仍擢陕西按察副使,连帅仍在职,教唆巡抚调离,于是辞官归里。有三子:明远、行远、志远,号称“河朔三风”。

04

古韵悠长的卫河,千年的文化积淀,在这里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作为一个漕运之镇,开放包容性是艾家口古镇文化的特色,回汉和谐相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各大宗教共荣共存。

作为一个卫河上的古镇,艾家口古镇街巷肌理完整,建筑颇具地域特色,大运河对古镇布局的影响明显,它的盛衰见证了大运河的发展演变。艾家口设置的河伯所、水驿、递运所,南北座码头遗址,河神庙、黑龙潭庙等祭祀文化,对研究大运河的漕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千年风华,遗迹历历,除了上述官署外,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大名知县郑得书在艾家口买一范姓土地八亩,建肃节馆,迎候上级官员。肃节馆在今三铺村南,卫河西岸,村民称之为官庄,文人雅士在这里送别吟咏、歌诗唱酬,留有佳话。

此外,艾家口镇还有金佛寺、火神庙、三官庙、忠孝祠、白天祖庙、社学、文昌宫、肃节馆等遗址,艾家口中心大街上有三座大型牌坊:紫诰重光、青史传节和节孝坊等。艾家口镇北部还有一座“六合寨”。清咸丰十年(1960年)四月十六日,山东白莲教王来凤、刘来凤等围攻大名府城,因城坚池深难以攻克,白莲教转战内黄。

为保障大名府城计,大名兵备道联捷创修南关寨墙,数月事毕,周遭十余里,因寨内有一铺、二铺、三铺、金家潭、匡公堤、西杨村六个村庄,故名“六合寨”。 第二年的四月,宋景诗与捻军长枪会刘占考部数万人,围攻南关六合寨,寨内士绅按户出丁,组织“六合团”抵御。自黎明战至中午,不克,解围西去。今天,在卫河岸边,六合寨寨墙依稀可见。

河流无声,帆影重重皆过往;载籍无言,翻卷入眼极繁华。街巷悠长,古镇寂寥,遗迹历历诉繁华,古韵犹存愈千年。艾家口,谁会是唤醒你的王子?

编辑:罗楠 审核:冯军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鸡鸣三省 25  河北大名
《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从州、 县的变迁看黄河北流期间河泛区 郝金龙
【沙溪古镇*河*堤】
雅安上里古镇【图文】
邯郸市史氏宗亲分布村落
传承的力量:大名县万堤镇前屯村卫生室王金锋、王源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