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标准:诗不能到“语言”为止,要到“大诗”为止

罗兰朗诵《在抗日烽火中》

 工坊导言 

 这是我们的标准新诗/新诗标准的讨论第十九期。来自湖南的青年评论家,独家提出:诗不能到“语言”为止,要到“大诗”为止。这一主张来自曹谁的“大诗主义”阵营。我们无法阻挡别人思想,当然也不想浪费任何角度提出的任何思考,只要思考是严肃的,自成逻辑的,总是合理的。尤其在诗歌领域,诗歌形态展开的多面性,客观上形成了理论的多边性,很难求得一致的意见,各种意见的共存和互补一定是常态。本文涉及到的"诗到语言为止",恰好是鲁八文学奖的得主之一一一韩东,本文也可视为对韩东这一"诗学范例"的价值重估,否定还是肯定,我们欢迎有更深入的讨论。
出品:TW(技术·智慧)理想国写作工坊




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诗不能到“语言”为止,要到“大诗”为止





彭书锦,男,湖北黄石人,青年作家、诗人,“大诗主义”代表人物,倡导世界诗歌运动。系《文学视角》主编,顶端新闻特邀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见于书刊及媒体,已被翻译成了英、俄、日、西等版本。

诗不能到“语言”为止,

要到“大诗”为止

彭书锦(湖南)



关于诗歌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韩东就有一句著名的话:“诗到语言为止”。这句话引发了口语诗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有众多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诗到语言为止,就是诗要达到极其通俗的程度,要让诗歌浮于语言自然表达,不能产生太多的联想,以至通晓语言的人,就能够理解一首诗歌,这便是诗的终极目的。

艺术与现实本有距离,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给人的心灵,是高于生活的,是理想化的。朱光潜先生早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文中分析得很透彻: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粮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常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到的况味,绝不似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闲逸。他提出实用的与美感的。看好奇的景物,体验陌生的经验,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精致。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到海雾,至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要见到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换言之,假设西湖景美,让你每天生活其中,美感也会逐渐削弱,因为西湖已变成了你的经验。总而言之,美与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如同一首诗要想逼近“语言”,靠近实际,应当是与实践同步,然而一首好诗绝非同步。譬如一张“图画”与一张“照片”,无疑照片和实物两两对称,和实际最“同步”,图画则不然,美术家对未有之经验先要加工一番,将其理想化,然后再表现出来。

更进一步,与之类似,诗词与白话也是如此。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与散文相比其要求的文学欣赏力也更高。诗词用简短的语言、丰厚的内涵,让人们进行感受与理解。流露的部分较少,留一大部分让欣赏着自己去领会。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不同的时刻读有不同的理解,我以为这便是经典,应该传承下去的文化的标准,譬如我国经典著作四大名著。好书值得反复读,常读常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无限的。所以,诗歌的语言应当简炼、精美,所体现的联想要丰富,要给读者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

那么诗歌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先来思考诗产生的缘由,一方面是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的一种载体,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诗意。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所作的工作,工作不是目的,我们工作不是为了工作,工作是手段,是为了能够好好享受生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因此诗歌的重要效用之一是提供诗意,特别是给缺乏诗意的人。诗同一切艺术一样,都是在精神层面影响着人的行为,疗愈情感、安抚灵魂。以此,我们可以推出写诗是为了我们能够进入到一个“大诗界”,即不再缺乏诗意的地方。那里太阳铺洒、向阳花开,那里交嘴雀亲吻着山岗,那里诗意不再匮乏。那里已然不是一个人的诗意,而是上升到了社会的诗意、大众的诗意。

诗不能到语言为止,诗要到“大诗”为止。在“大诗界”里人们已然不再匮乏诗意,而是主张“团结”与“和平”,诗的形式也随之进行改变,即“合璧东西”、“融合古今”、“合一天人”诗和理想一种伟大的全人类的史诗。正如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时代需要“大诗”》:在这个大时代,没有“大诗”,“小诗”泛滥。87岁的他仍在等待,等待着这个大时代里大胸怀、大境界、大气魄的“大诗”,等待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动情的诗歌。曹谁也在《汉诗三百首》序言说道:“其中我倡导的是大诗主义,因此我始终'相信未来!’”我始终认为,“大诗界”并不是单纯“信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可以实现的,也必将实现!



本工坊活动策划人:铁舞,高级讲师/培训师,上海作家,在城市里写诗,组织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活动,涉及诗歌、小说、戏剧,喜作文学自由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作有何难? ——我的写作经验与大家共享
杂谈诗词,诗歌(58)形象和共鸣
诗意腻了,于是童趣新鲜|时事话题
《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
​朱洪业丨《为你写诗~诗意桃园》
新诗欣赏与写作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