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换文章的焦点

改换文章的焦点

改换文章的焦点主要指关注文章中人或事的安排是否合理,通过改换关注焦点,从文章中最好的事件或部分段落,加以扩展变成主要的描述。

理解(初稿)

父亲,今天你又骂我了!当时我是多么的不明白,你逼着我把不愿意吃的青菜吃下去。我没理你,只管自己若无其事地吃着饭菜。你一生气便骂了我几句,我却一赌气,重重地放下筷子,狠狠地瞪了你一眼,忿忿地直奔自己的房间。你一把拉住我,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怒不可遏地命令我。我的心一横,便冲出了家门。

我独自一人坐在河岸边,阳光洒在涟漪上,泛起了我的思绪……

父亲,其实我知道你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但是我不明白,你为何要如此大吼大叫,难道你不懂得循循善诱吗?你这样做就想树立起一个父亲的威严吗?

想到这,我不经意地捡起一粒石子,轻轻将它投入河中,河水金光粼粼,仿佛不息的小梭子在织着挂毯,同时,又织出我的思绪……

父亲,我记得每天早晨,你总是打雷似地敲我的房门,拼命地催着我起床。有时候,我还带着睡意呷呷嘴,或用被子把自己的头遮住,你都会很生气地拉开我的被子,拖出我,像擒小猫似的,于是,我带着满心的怨气和你骂我的口水起床了……

每当我成绩不佳时,你会失望地把我臭骂一通,轰我去复习;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你也会面无表情叫我别骄傲;每当……

父亲,你不知道我有千百个不愿意吗?我总想起《城南旧事》中的英子被爸爸揪起的那一幕,我不想挨打,于是唯命是从了。我得不到你一点点温和的关怀!

可那次,我要出远门,你竟然请假来送我,而且为我买了大包大包的东西,在车窗口母亲拉着我的手,哽咽不语,而你只是站在远处。可在车启动的那一刻,我看到你眼里的湿润晶莹的东西,震颤着我的心弦。

回忆往事,我对着又平静下来的河面,明白地笑了笑。我心底的冰块融化了,我理解了你,我知道,我明白,你是爱我的。只是盼女成凤心急,只是工作忙累失去了耐性,并不只是要耍父亲的威风……

父亲,我愿意接受你别样的爱

这篇文章以“父亲逼自己吃青菜”开篇,中间穿插了“父亲叫我起床”,“父亲对我的成绩的态度”,“父亲送我出远门”。作者关注的焦点在“父亲逼自己吃青菜”这一事件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是《理解》,文章的几个事件中,哪件最能突出题目《理解》?那么这件事在写作时是不是和其它的几件事有所区别?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有事件中,只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父亲送我出远门”这件事情上,才能真正把“理解”写透。成为关注的焦点的事件应该比其他事件多花笔墨。

 

下面是修改后的

理解(修改稿)

我要出远门了,我和母亲挽着手,依依不舍,父亲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在前边。我冷漠地看着父亲,也许你是被母亲强迫来送我吧,我们之间的冷战已持续太久了。

还记得吗?你那次竟逼着我把不愿意吃的青菜吃下去。我赌气,偏不吃,你怒不可遏地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每天早晨,你总拼命地催着我起床。有时候,我稍一磨蹭,你都会很生气地拉开我的被子,像擒小猫似地拖我出来。每次考试,得了高分也不见你表扬一句,偶尔失误,你便狂轰滥炸,于是,我日渐恨你。

父亲回过头,望了我一眼,嘴角向上翘起,一贯严厉的眼睛竟有一丝不舍?是不舍吗?我茫然地看向母亲,母亲握紧我的手,眼里满是明了的笑意:“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爸爸亲自给你买的,你爸爸今天请假来送你。”我惊愕地望着父亲。父亲竟腼腆地转过头,不再看我。这是我心中的父亲吗?望着父亲已微驼的背影,似乎一丝从未有过的感觉挤进我的心灵。

在车窗口作别父母。母亲拉着我的手,哽咽不语。而父亲你只是站在远处,支撑着固有的威严。你就那样看着这个车窗,看着我,微微扬起嘴角。

我微笑地看着父亲,父亲静默,微微低下头,紧握一下拳头,再抬头。我似乎看见父亲眼里湿润晶莹的东西,震颤着我的心弦。

我深情地望着父亲:父亲转过身去,抬手擦试着眼睛。我心底的冰块被父亲此时的不舍融化开去,汇成温暖的春水流到身体每一个角落。父亲,我终于理解了你,真的,就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突然理解了你,你不愿意我只有母亲的宠爱,你愿意用严厉苛求我,只想我趋近完美,你宁愿我恨你,也要把对我的爱隐匿在冷漠的面孔背后。可理解你,来得如此迟钝、如此艰难。我的心太混沌,让我度过那么多怨恨的日子,让你承受那么多冷漠。

父亲,理解你的爱真不简单。可终究是理解了,理解了就不再有隔膜。

父亲,我愿意接受你别样的爱。

 

同样写“理解”,却因关注的焦点不同,效果截然不同。原稿关注与父亲的矛盾,让理解显得突兀。修改后的文章关注理解的关键事件是“送别”,并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如对事件“送别”的详尽描写,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都让“理解”来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也来得更深情感人。其他事件比初稿写得简略些,因为这些事件与主题的关联较小。

改换文章的焦点

改换文章的焦点主要指关注文章中人或事的安排是否合理,通过改换关注焦点,从文章中最好的事件或部分段落,加以扩展变成主要的描述。

理解(初稿)

父亲,今天你又骂我了!当时我是多么的不明白,你逼着我把不愿意吃的青菜吃下去。我没理你,只管自己若无其事地吃着饭菜。你一生气便骂了我几句,我却一赌气,重重地放下筷子,狠狠地瞪了你一眼,忿忿地直奔自己的房间。你一把拉住我,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怒不可遏地命令我。我的心一横,便冲出了家门。

我独自一人坐在河岸边,阳光洒在涟漪上,泛起了我的思绪……

父亲,其实我知道你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但是我不明白,你为何要如此大吼大叫,难道你不懂得循循善诱吗?你这样做就想树立起一个父亲的威严吗?

想到这,我不经意地捡起一粒石子,轻轻将它投入河中,河水金光粼粼,仿佛不息的小梭子在织着挂毯,同时,又织出我的思绪……

父亲,我记得每天早晨,你总是打雷似地敲我的房门,拼命地催着我起床。有时候,我还带着睡意呷呷嘴,或用被子把自己的头遮住,你都会很生气地拉开我的被子,拖出我,像擒小猫似的,于是,我带着满心的怨气和你骂我的口水起床了……

每当我成绩不佳时,你会失望地把我臭骂一通,轰我去复习;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你也会面无表情叫我别骄傲;每当……

父亲,你不知道我有千百个不愿意吗?我总想起《城南旧事》中的英子被爸爸揪起的那一幕,我不想挨打,于是唯命是从了。我得不到你一点点温和的关怀!

可那次,我要出远门,你竟然请假来送我,而且为我买了大包大包的东西,在车窗口母亲拉着我的手,哽咽不语,而你只是站在远处。可在车启动的那一刻,我看到你眼里的湿润晶莹的东西,震颤着我的心弦。

回忆往事,我对着又平静下来的河面,明白地笑了笑。我心底的冰块融化了,我理解了你,我知道,我明白,你是爱我的。只是盼女成凤心急,只是工作忙累失去了耐性,并不只是要耍父亲的威风……

父亲,我愿意接受你别样的爱

这篇文章以“父亲逼自己吃青菜”开篇,中间穿插了“父亲叫我起床”,“父亲对我的成绩的态度”,“父亲送我出远门”。作者关注的焦点在“父亲逼自己吃青菜”这一事件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是《理解》,文章的几个事件中,哪件最能突出题目《理解》?那么这件事在写作时是不是和其它的几件事有所区别?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在所有事件中,只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父亲送我出远门”这件事情上,才能真正把“理解”写透。成为关注的焦点的事件应该比其他事件多花笔墨。

 

下面是修改后的

理解(修改稿)

我要出远门了,我和母亲挽着手,依依不舍,父亲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在前边。我冷漠地看着父亲,也许你是被母亲强迫来送我吧,我们之间的冷战已持续太久了。

还记得吗?你那次竟逼着我把不愿意吃的青菜吃下去。我赌气,偏不吃,你怒不可遏地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每天早晨,你总拼命地催着我起床。有时候,我稍一磨蹭,你都会很生气地拉开我的被子,像擒小猫似地拖我出来。每次考试,得了高分也不见你表扬一句,偶尔失误,你便狂轰滥炸,于是,我日渐恨你。

父亲回过头,望了我一眼,嘴角向上翘起,一贯严厉的眼睛竟有一丝不舍?是不舍吗?我茫然地看向母亲,母亲握紧我的手,眼里满是明了的笑意:“所有的东西都是你爸爸亲自给你买的,你爸爸今天请假来送你。”我惊愕地望着父亲。父亲竟腼腆地转过头,不再看我。这是我心中的父亲吗?望着父亲已微驼的背影,似乎一丝从未有过的感觉挤进我的心灵。

在车窗口作别父母。母亲拉着我的手,哽咽不语。而父亲你只是站在远处,支撑着固有的威严。你就那样看着这个车窗,看着我,微微扬起嘴角。

我微笑地看着父亲,父亲静默,微微低下头,紧握一下拳头,再抬头。我似乎看见父亲眼里湿润晶莹的东西,震颤着我的心弦。

我深情地望着父亲:父亲转过身去,抬手擦试着眼睛。我心底的冰块被父亲此时的不舍融化开去,汇成温暖的春水流到身体每一个角落。父亲,我终于理解了你,真的,就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突然理解了你,你不愿意我只有母亲的宠爱,你愿意用严厉苛求我,只想我趋近完美,你宁愿我恨你,也要把对我的爱隐匿在冷漠的面孔背后。可理解你,来得如此迟钝、如此艰难。我的心太混沌,让我度过那么多怨恨的日子,让你承受那么多冷漠。

父亲,理解你的爱真不简单。可终究是理解了,理解了就不再有隔膜。

父亲,我愿意接受你别样的爱。

 

同样写“理解”,却因关注的焦点不同,效果截然不同。原稿关注与父亲的矛盾,让理解显得突兀。修改后的文章关注理解的关键事件是“送别”,并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如对事件“送别”的详尽描写,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都让“理解”来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也来得更深情感人。其他事件比初稿写得简略些,因为这些事件与主题的关联较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第一次出远门
靠得住的男人
回娘家
「原创」海丰阿东:第一次出远门的情景,你还记得吗?
远行(叶凉初)
怀念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