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剖析!给孩子选择兴趣专长,需要考虑的是什么?

如何给孩子发展一门兴趣专长,是很多爸妈的困惑。

所谓兴趣专长,并不是去某某机构画个创意美术、做个手工,孩子乐一乐捧个作品回家就可以高兴睡觉的那种。兴趣专长是指需要从零开始学习、不投入个把年看不出成效的那种,比如乐器类的如钢琴、小提琴等,或者舞蹈类的芭蕾舞之类的,除了舞台表演类的,也有运动竞技类的比如网球、篮球之类的。

(这里补充说一下:叫都叫兴趣班,但启蒙类兴趣班如奥尔夫音乐、学科类兴趣班如英语,和专长类兴趣班并不是一个概念,今天暂时只讨论专长类兴趣

我们想给孩子培养兴趣专长,通常是因为在脑海里去接近过某种美好愿景,比如想象自己孩子身穿礼服、在众人的注目下在台上专情演奏,或是站在某个领奖台上接受众人的鼓掌称赞。

但是培养兴趣专长是个持久战,我们根本无法预料今后会怎样,多少琴童苦都苦了三五年了,结果还是荒废在了半路上,钱也花了、该玩的时间也牺牲了、甚至逼到过亲子关系伤痕累累,但最终一切都还是归零,于是很多人会想是不是当初就不应该选择这门兴趣专长

更残酷的是,兴趣专长的选择有一定的“排它性”,以练琴来说,没一年时间也看不出成果,这一年里还得保持天天练习,那就意味着抢占了花在其它兴趣培养的时间,所以一个兴趣专长试错成本,除了砸下去的功夫、金钱,还失去了尝试其他兴趣的机会。

那么,给孩子选择兴趣专长到底该考量什么?做好哪些准备?到底怎么样的情况该放弃、什么样的情况又该坚持呢?

在最近我看的一部《起点》的纪录片中,我们似乎能找寻到一些非常明确的答案,看完我自己也明朗了很多,分享给需要的爸妈。

这个纪录片以美国著名芭蕾舞比赛(Youth America Grand Prix)为背景,它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芭蕾舞比赛之一,一旦获奖,孩子们将获得世界上顶级芭蕾舞机构提供的宝贵奖学金和工作合约,参加比赛的孩子们必须非常非常努力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在这群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身上,刨去艰苦训练,我们还可以清晰找寻到要走到最后还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必备条件、品质以及外部支持。

这个纪录片中的很多点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无论你在给娃报这类兴趣班前或者正在坚持的路上,都会很有用!

请记住:兴趣,永远是第一驱动力

兴趣有多重要?!
我曾亲眼目睹了一个妈妈逼娃上舞蹈课的惨状。孩子试了课说不想上,那位妈妈在一旁一直给女儿做思想工作,从温柔耐心到威逼利诱到大发雷霆,说了几乎一小时,结果孩子嚎啕大哭也没进去,妈妈也气坏了。
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跟孩子较劲上,也把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钻研的精神消耗掉了,真的很得不偿失。
再拿OK来说,我给OK报的兴趣班,一个画画,一个围棋,他对这两个兴趣班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他爱上的画画课,即使我们出去旅游两天回来,到家已经说是第二天的六七点,我和OK爸挨床就要睡着了,但OK一想到画画课整个人都精神起来,怎么都要去上。围棋课则从来都没有这种待遇,要是可以不去,他立马就不去。兴趣真的是最大的内驱力。
在纪录片《起点》中记录的这群孩子里面,参加比赛撑到最后的,没有一个是不对芭蕾舞有着浓厚兴趣的。
从4岁就开始一直练舞的11岁小正太艾伦,一谈到芭蕾有说不完的话,对着镜头一直介绍他的练舞“玩具”,压脚器、旋转器,即使每一个都记载着他练舞过程的汗水和痛苦,但是都是他最心爱的宝贝。

艾伦说到自己对芭蕾舞的感情,只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喜爱。

16岁的哥伦比亚男孩强,他背井离乡独自一人来到纽约,每到训练累到不行的时候,他都想放弃,觉得自己何苦要这样折磨自己?
可是每当他一上课跳起舞来,“跳舞时我就像出笼的小鸟”。这种奇妙的感觉吸引着他,让他想一直拼下去,那种感觉就是对芭蕾舞最原始的兴趣和喜爱。
那么没有兴趣的孩子,接受完全一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改变吗?
不能!
亚裔混血家庭的姐姐米可和弟弟茱莉斯,同样的家庭同样的鸡娃妈妈和教练,但是姐姐对芭蕾的兴趣比弟弟要强很多,两个人的芭蕾成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姐姐米可自己很喜欢芭蕾,她觉得自己在跳舞时就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自由。之前有起床气的她,就算早早起来去学芭蕾也会一点脾气都没有。
在别人眼里,她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给了芭蕾,是个没有童年的孩子,但是在米可眼里,她觉得自己既享受到童年,又享受到芭蕾舞,自己的童年和芭蕾舞刚刚好。
而到了弟弟茱莉斯这里,却是另一个画风,自己训练时只能硬着头皮上,轮到姐姐接受教练指导时,他抓紧一切时间休息。

练舞的时候也经常是错误百出,严厉的老师都拿他没办法。

茱莉斯自己也承认自己对芭蕾舞没有热情

所以,即使之前付出很多,知道真相后的妈妈也很难过。最终她选择成全儿子,让他放弃继续练芭蕾。说到时,也是万分难过地流泪,但茱莉斯的妈妈知道,如果硬逼,也没办法走得远。

所以,兴趣一定是最大的原动力。在一开始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最大程度尊重娃的喜好,这一点是娃在兴趣这条路上能不能走远最夯实的基础保障。

当然,很多妈妈觉得娃儿小,还看不出有没有兴趣。其实,不能否认每个人都有潜能,但看不出娃对什么感兴趣,也能看娃对什么不感兴趣。如果娃对上的内容总是扭扭捏捏,课后从不主动提及,那么想离得远远的感觉我们是能察觉到的。



爸妈是娃背后最强的后盾

兴趣只是基本的启动条件,培养一个兴趣,很可能倾注了一家人心血。
兴趣专长多数是从4岁左右就开始了,起步阶段,枯燥的训练、极低的成就和孩子的天性是违背的。
这种违背,考验的是爸妈的耐力,因为需要用各种办法去推动,即使是有兴趣的孩子最开始入门也一样。每天的监督、忍着自己的火气给孩子拍彩虹屁,自己也得上手同步学习课程内容随时在陪练时指导。
米可和茱莉斯的妈妈,除了每天需要接送她们上下学外,为了能更好地辅导孩子们练舞,自己从对芭蕾舞一无所知到买了一整柜的芭蕾舞专业书,人体结构、营养学的知识也都会一起去钻研。

这样的生活你可以接受吗?

从孤儿院被认领的非洲裔米凯拉,她的养母在各种细节上,更是花费了大量心思跟上,因为在芭蕾舞中99%都是白人孩子,来自非洲的米凯拉在一众白人的芭蕾舞学员里非常格格不入,再加上她小时候得了白斑病,脖子上都是星星点点的白斑,让米凯拉更容易陷入自卑,在情绪上,她的妈妈不得不比别人付出更多一些。

在米凯拉6岁的时候,她就问妈妈:“你坐在观众席能看见我的白斑吗?”妈妈骗她说完全看不见,就这句话让米凯拉立刻释怀了,心里担心的火苗一下就熄灭了,“在观众眼里她和别人一样”就像一个定心丸一样让米凯拉更加有自信。

除了在言语上,米凯拉的妈妈会更多的鼓励她,妈妈还会关注很多我们都不会关注的细节上。

比如芭蕾舞服的内衬很多都是适合白人肤色的,为了让米凯拉能够更美的站在舞台上,米凯拉的妈妈花一晚上的时间将白色芭蕾舞裙的内衬卸下来、染成棕褐色、然后再缝上去,这样就能让内衬能和女儿的黑色的肤色更配

所以,米凯拉能坚持下去,除了她的养母接受她本身的样子外,更因为她就是米凯拉最坚强的后盾

每个在训练道路上坚持、努力的孩子,他们都会有挫败、沮丧的时刻,坚持需要外力,需要爸妈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而不止是监工。

只有爸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碰到困难时客观地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够一够”突破难关,用什么样的方法推孩子一把等等。


还得有能力激发孩子的领路人
有了上述两个条件,好的领路人也同样不可或缺。
一般,学一门兴趣拜一个老师(商业机构的兴趣班大课更多还是启蒙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的练习需要从师)。老师好不好,不仅是教学经验或技术,更多的在是否有能力保护和激发孩子的热爱,拿着戒尺施威的,至少在我眼里是不符合条件的。
米凯拉的教练在训练米凯拉的时候,善于把目标设立的很小很小,即使米凯拉的训练已经到达了专业高阶。
为了让米凯拉在抬腿这个动作中做得更加优雅,老师把目标就定在“抬起腿的时候不要立马滑下去,而是在最高点暂停那么一下。”

这在整支芭蕾舞里是多么小的一个目标啊!

世界一流的芭蕾舞老师也只要求孩子稍微坚持那么一会会就能做到目标。做到后教练就马上就会狠狠地夸一顿:“对!很好,就是这样,很棒!”让孩子有不断的胜任感。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到她孩子学钢琴的经历,她女儿学琴大半年,一直不排斥,因为老师很佛系,每节课只学一点点乐理,回家只要求练15分钟,相比一些机构要求每天打卡,那真的太轻松了,但毕竟不管每节课学多学少,收费都是按时间收的,白花花的银子花了大半年,一页曲子还不会弹,朋友也是担心老师有赚课时费的嫌疑。

直到和老师沟通后,她才明白老师的用意,老师说道:我见过很多孩子小时候练钢琴练得很苦,爸妈威逼利诱,每天鬼哭狼嚎,成绩是出来得很快,但是一到了初中、高中学业忙的时候,一个个开心地把学乐器像丢包袱一样丢在脑后,再也不想沾上一丁点关系,而乐器这东西,三个月不摸就很难再捡起来了,轻易放掉是非常可惜的。老师说,她希望的是,乐趣可以是孩子的好朋友,当孩子觉得学业特别痛苦的时候反而可以拿起乐器来找到一丝慰籍,所以,一定要保留住孩子最初对乐器不功利的喜爱。而高强度的训练,当孩子学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就会对自己有要求的。

朋友说的这段真的让我很感触。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初中就考出了钢琴10级,但那张证是为爸妈考的,考出了她就发誓一辈子与钢琴为敌,如今她根本、绝对不会去碰钢琴一下子,因为她想到钢琴就是黑暗的。这样的孩子我们身边真的很多。
所以,领路人的教学方式、情怀,对孩子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

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培养兴趣专长,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打比赛、还是只是发展一个兴趣。
到了进阶阶段,没有一个是不苦的。
像非洲女孩米凯拉 ,她足弓发育天生就不是很好,她想要做到和别人一样的水平,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训练才能做到。

强大的训练力度,让她患上了阿基里斯肌腱炎,症状一复发她的整个脚就会很痛,如果强行练习,但是面对比赛,她不甘心就此放弃,即使面临着肌腱随时可能断裂的可能,她也坚持参加比赛。

隔着屏幕看着她跳舞的我,都紧张到大气不敢喘一声,生怕下一秒米凯拉就因为疼痛没撑住而失误,好在一切都顺利,最终完美完成比赛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脚有多痛。

米凯拉只是每一个跳芭蕾舞孩子的缩影,芭蕾舞看起来非常优雅,脚尖如蜻蜓点水般沾点着地面,轻盈又美丽。

但是只有在脱下舞鞋的时候,才能看到每只伤痕累累的脚是多么得触目惊心。

因为需要长期踮起脚尖,做各种旋转、腾飞等动作,许多人都经历过韧带撕裂、应力性骨折这样的身体损伤。跳芭蕾舞的孩子和任何足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一样,通常全身是伤,但仍然得忍着痛,就像从没受过伤一样继续舞蹈。

我们引导娃的时候通常往好的地方说,“你看芭蕾舞跳得多好看”等等,但是我们自己也要清楚,要想有成就,就得吃得了苦。
米可的妈妈很早就给女儿打预防针:“如果你真的喜欢芭蕾舞,那一切都要以不影响芭蕾为前提。
所以为了保持身材,即使每天练舞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也心甘情愿吃水煮西蓝花、胡萝卜和鸡胸肉。
比赛前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练舞,米可更是选择在家学习,远离小伙伴,除了跳舞,她每天接触的只有妈妈和家里的狗。

但是她明白这是为了芭蕾必须付出的,除了苦,她更多的是自豪于在别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年纪里,她能够每天沉浸在自己最喜欢的芭蕾里……


◆ ◆ ◆  ◆ 

OK妈说:

自身兴趣、爸妈作后盾、有能力的老师、能吃苦,是一个兴趣专长得以走到最后的四个必备条件。

所以在兴趣专长的选择上,爸妈先要对这些条件做出成熟理性的思考,再去考察各种培训机构。如果选择了某个兴趣,我的建议是,开始时不妨慢一点,让娃入门的愉快记忆久一点,这种最初的愉快会带娃走得更远、更久。

关于市面上有哪些主流兴趣班可点击回顾《2-6岁间各种兴趣班怎么选?几岁开始学啥好,这篇给你捋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童书妈妈:早教班、兴趣班到底上不上?(4)
有声绘本《跳舞吧小雅》|看芭蕾精灵小雅执着圆梦
女神修炼必备手册
全世界范围内,“学芭蕾”的孩子,更可爱!更有趣!更会玩!
孩子被人“欺负”,沉默的后果有多可怕?为了孩子再忙也好好看看
B站又出神作!这片子要挖出多少宝藏少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