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之韵,味也!

茶之韵,味也!

 


   

       韵,《文心雕龙》谓“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


    茶之韵,味也。即各种茗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它是茶的气质或特性。但这种“味”又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追踪、不断搏动、可以反复品玩的。善品茗的人,都讲究品赏茶韵,特别是茗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冻顶乌龙有“喉韵”、凤凰水仙有“山韵”、龙井茶有“风韵”……欣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享受。茶之韵,除其本味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文之味。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涵养。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


    “谁人识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独特的茶韵,人人一解。


    铁观音香似兰花,你用心时就有,说没有时就没有。但铁观音这种瞬息变化的韵味,又不是用一种花香或一种香气能形容的,如同观音有千个幻象一般。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酸有甜、有深藏不露、有霸气逼人、有温文尔雅、有婀娜多姿……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蜜,韵味无穷。真所谓“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元·刘秉忠《咏云芝茶》)。


    唐末五代人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范仲淹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


    茶韵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宋代宋庠《新年谢故人惠建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疑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两次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有夸风韵,何似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言:“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这些茶论,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总之,茶之韵既是一种体味,更是一种领悟和修为,是一种净化心灵的体验。在你喝完茶之后,口中茶汤生津不断,口中茶感良入存留,宛如仍在饮茶一般。这种 “余音绕梁”的主观感受,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所说的“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心是平常心,人是和敬清,这便是茶韵的魅力所在。


 


   

    茶,“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沈;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曾云:“常喜小中能见大,还须弦外有余音”。他从一杯茶看世界,从一杯茶观人生,体验出“味外之味茶外茶”的无尽之意,这也是品茶人心思幽微的意境所在呀!
 

    茶韵悠悠,韵在茶中,亦在茶外;韵似有形,更像无形,悠然会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韵---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
令人着迷的各种“茶韵”,你都喝明白了吗?
听古人说“岩韵”
值得一品的武夷岩茶金观音,既有金桂香又有观音韵
士别三日当刮目,茶别三月风韵不同
武夷岩茶石乳(茶香有如石之乳韵,茶汤如岩之山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