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留守的村子


失去灵魂的村庄
文/张世平

时代发展,脱贫致富的脚步踩疼了乡村的脉搏,没见流血就已经哼哼,实际效果被套路掩盖,暗流涌动于地下,表面工作大张旗鼓地显摆在桌面上,明明是一件好事情,偏偏遇见一个歪嘴和尚,把经念走音了。

往日的村庄,姓氏尊称相互呼应,礼尚往来,尊老爱幼,谁见谁都是笑脸相迎,大爷二奶、大伯三婶、老哥堂弟相称。红白d事都是齐心协力,过得有条不紊,先辈领导晚辈,一一照办,家族兴旺、团结友爱。
村头的大榆树不知何时就成了闲余之时、茶饭过后的集结点,这里是孩子嬉闹的场地;大人传播信息的中转站;妇女们做针线活和开心的地方。村里被淘汰的大石磨盘和曾经一时在麦场上翻云滚动的砮(nu)处,村里人长时间坐在上面蹭得明亮。村里的大小事和外地的新闻都是从这里传播开的,上到中央惠民政策、下到谁家鸡毛蒜皮,都是谈论的话题。正月里的社火、电影全都在这里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变成了村子的聚义堂,后来成了现在的村部。
现如今,青壮年劳力几乎都抛家舍业去了城里打工,家中的土地留给年迈的父母,老人们守望者那片熟悉的梯田,把泪水与汗水一起凝结成果实,等候年末回家来的儿女们。网络流传农民工:“说你是城里人,却没有固定的工作;说你是农村人,一亩庄稼都没种。”说是凤凰却展不开羽毛,说是公鸡尾巴翘得高。
手机成了祸害的根源,上QQ、聊微信、快手直播,几千块钱买上一部手机,说是为了孩子念书查资料,自己却成了整天不离手机的低头族。
移民搬迁是一项惠民政策,把背靠黄土面朝天的古老观念改变,解放犁铧耕牛的劳作,移民到贺兰山进工厂“上班”。土地是农民的根基,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不知道如何生存,有的想返回原籍,户口已经落到此地,老家只出不进,没办法,硬着头皮过。
低保和精准扶贫成了农村一部分懒汉的资本,整天享受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福利,土地闲置不经管,上面一旦有个扶贫项目,首先跳出来说自己是建档立卡户,把贫穷当作光荣到处炫耀,睡着等吃救济。
中国老龄化严重,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农村人比城里人更加认识到孩子生多了是个拖累,不但走不上致富路,还要拉一屁股饥荒。所以,生上一两个自己就计划了,没必要政府督促。
危房改造是农村一项大工程,也是脱贫致富的相貌,家家户户开始拆除漏雨破旧房屋,自己添补一点,国家补助一点,把房子盖得让城里人都羡慕。可惜没人住,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获得更好的教育,只能钻入城市里狭小的黑屋子,拥堵的过道里出入着农民工们的希望。家中的蒿草长到屋檐下,有点凄凉,也没有办法。离家近的一个礼拜去看一回,打工忙的一年回一次,所以,家成了闲余时间的一种念想,不再是避风的港湾;父母成了看护院子的保安,拉扯孙子的保姆,留守土地的守护者,后勤供应寄养的保障部。
为了早日脱贫致富,实行整村推进,硬化村道,网络覆盖,破旧烂院子全部推平,改造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却依然招不回离家的魂。
三个半人的村庄,整天实行项目验收,奶奶托着孙子在家接待畜牧业验收,爷爷拄着拐杖去山头验收种植,指印按得手指头都酸麻,还说下午验收环境卫生。地里的野草只能用农药,杀得粮食也减产,出口就说都是绿色食品,纯天然无污染,殊不知土地早已变质了。


站在山头俯视村落,三三两两的狗在嬉闹,偶尔村道上来一辆小车,不是来收“公粮”的,就是接孙子去上幼儿园。地头不见身影,院落没有脚印,时代的步伐留不住逝去的时光,岁月的沧桑磨灭了喧闹的村庄。

(作者简介:张世平,网名《家有四千金》,一位身残志坚,热爱文学的淳朴农民,用文字打磨生活,执著于文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河边随笔之二:我为什么喜欢在村里盖房子
乡村札记
100个乡村投资案例||凭什么别人家的村子一年来了28个文创项目
农村面临两类拆迁,有的成为致富良机,为啥农民喜忧参半
农大教授南国良:乡村建设有自己的逻辑,切忌破坏(收藏)
城里人进村以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