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中燃面

燃 面

文/李枝样

陕西人,爱吃面,尤其是咱关中人,要是几天不吃面,就会觉得吃啥都没有味道,总感觉缺点啥似的。 每到中午能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燃面,就着大蒜,配上油泼辣子,再喝一碗滚烫的面汤,那真是嘹咋咧!这就是关中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妈妈几乎天天晌午都会给我们一家老小擀面吃,她擀的面: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挑到碗里还不断,还好吃,还好看,把人香的团团转。有燃面、汤面、旗花面、宽面、窄面、还有苞谷珍面、扁豆面、杂粮面……各种面食妈妈都会做。那时候我们家里穷,没有什么菜下锅,有时往锅里下一把萝卜缨就觉得很香,很好吃!直到现在只要想起那时候的味道,仍然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还是那么温暖!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

我大(爸)最爱吃燃面,虽然在城里工作了一辈子,但还是最喜欢吃燃面。每到星期天我大回家休假时,我婆就早早的用大瓷盆把面和好,再用一块湿布盖上,让和好的面先醒着,等我大回来,把自行车“咯噔”往院子一“撑”,我婆就赶紧到灶火(厨房)揉面、擀面、犁面。我大给锅里添水、烧火,一袋烟的功夫,我婆就把一大老碗热气萦绕的燃面,给我大做好了,再给我大取一疙瘩蒜,端面时,捎带着把南瓜形状的油泼辣子盒也一起端上来,我大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面,伴着“吸溜吸溜”地吃面声,我婆脸上露出了满足开心笑容。两只小脚麻利地跑到灶火,又给我大端来了一碗面汤。

燃面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面和面之间容易粘连在一起,陕西方言把“粘”叫“然”,因此,就有了燃面的叫法。燃面又叫“裤带面”,“biang  biang”面。传说,一位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秀才来到咸阳,路经一家面馆,吃完之后又付不起钱,就急中生智说:如果我写出来你们店的名字,能否换碗面吃?小二说,可以。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他一面写一面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关中燃面,选用本地小麦面粉,和好面,醒五分钟,揉面一次,再醒五分钟,再揉一次,再醒再揉,讲究“三揉”、“三醒”。等面揉光后用擀面杖,擀开、擀圆、擀薄,切成宽约二指,长约二尺,下到锅里煮熟后捞到碗里,撒些葱花、花椒粉、盐、酱油、醋、味精等配料,再放一勺“陕西秦椒”辣椒面,用热油一泼,只听得“嗞啦“一声,葱香、辣椒香、花椒香混合的气味扑鼻而来,让爱吃面的人垂涎三尺,直咽口水……

现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了,面条的种类也多了。有油泼面、蘸水面、biang biang面、裤带面、菠菜面、西红柿鸡蛋面、扯面、拌面、饸饹面、卤面、烩面、拉条子……

陕西,自古以来就是面食王国,有学者认为,面食的诞生地就是陕西。面食,是陕西人一生须臾不离的主食,我们和面食的感情,就像是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我们亦可认为是面食养育了三秦大地的优秀儿女们。所以,想了解陕西,必须从饮食生活开始,必须从“面食”开始!

在寒冷的三九天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燃面,无论是谁,也掩饰不了对这碗面蠢蠢欲动的馋念。碗中的各种调料至鲜至美,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了。


作者简介:李枝样, 60后,热爱文学写作、剪纸、画画、唱歌  跳舞、朗诵、陕西方言脱口秀。剪纸作品多次展出,并收录于《西安临潼石榴剪纸》一书。文章在报纸和多家网络平台发表。现为临潼《骊山诗社》社员,唱歌曾获得两个证书,跳舞登上过陕西电视台《舞动三秦》栏目。)


(编辑:王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面食欣赏之面食大全
biang!我好奇这碗面很久了
biang
【陕西面食】
陕西最好吃的十碗面条:第十名:驴蹄子面第九名,旗花面第八名,腊汁
陕西八大怪之一,biangbiang面,你的输入法肯定打不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