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欢欢:骊山仁宗庙及女娲风俗在当地的影响

骊山仁宗庙原名人种庙、人祖庙,从名字就可看出是关于供奉人类祖先的古刹。古刹内供奉的确是亚洲人类始祖——伏羲女娲。

 *1

伏羲和女娲相传是8000多年前骊山南边的华胥氏族(后也叫华胥国,而有关华胥国的传说,在先秦的《山海经》、《太平御览》、《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社会,有一位华胥姑娘因踩雷泽雷神大脚印13年后生下的一对双胞胎。这一事实在《春秋世谱》记载有:“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而《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雷泽这个地方就是今天蓝田县的洩湖镇。“洩”即泄,听主持多年寺庙的张道长说,当时雷泽的雷神爱干坏事,后来他的雷泽就没水了,变成了今天还在称呼的洩湖。湖水泄掉留下了他的脚印,让他成为了人类始祖的父亲。而他也给今天的洩湖镇留下了上雷、下雷这样的村名,都可前去探寻考证。

今天的蓝田县洩湖镇,境内古迹还有陈家窝村“蓝田猿人”第一发现地,泄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及战国时期文化层,古蓝田小城遗址等。为这里作为人类祖先发祥地又增添了一重筹码。公元1964年在这里发现的女性头盖骨化石,即“蓝田猿人”被专家证实是比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早了整整几十万年的证据。而且专家推断“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他们是中国人和北部亚洲人的祖先。

言归正传,这个怀孕十三年才生下双胞胎的女子被氏族所不容,将被虐杀以示惩戒,她那德高望重的老祖母心疼孙女,设法将母子三人驱赶到骊山顶上。由此伏羲女娲就生长生活在骊山顶上,意即今天的任宗庙所在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某一天,洪水滔天而降,地上的生灵被冲淹殆尽,是否因为老祖母不经意地驱赶,让他们留在了华胥国周边的最高地——骊山顶峰而得以幸存,已不可考证。但历史流传下了后面的故事:这场浩大的洪水劫难之后,人世间就只剩下了兄妹两人。要使人类不灭绝,只有他们两人结婚繁衍传布后代了。但兄妹成婚毕竟是很难为情的事情,于是他们商量决定由天意来安排是否成婚。怎么安排呢?之后就有了抓阄性质的滚石定亲的传说。即两人商议好将两扇石碾的一扇各自从骊山顶上滚下沟去,若天作之合,碾合即结为夫妻;如天不允,碾不合,即不成婚。结果两扇碾扇滚着滚着就合住了。于是兄妹成婚,生下了子子孙孙,从此繁衍了中华民族。兄妹结合总让人类觉得羞耻,传说后世婚俗中新媳妇顶盖头的风俗习惯就是这么来的。又因曾经祈求天意,婚礼中首要“拜天地”,洞房门额常写“天作之合”,自诩天地才是他们爱情最有权威的证人。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人在那条沟里还看见过两扇像磨子一样大的大圆石。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开卷就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

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圣功可颂的人文初祖,在九龙头上修了一座规模壮观的“人祖庙”。庙里香火旺盛,四方善男信女和游客,千里迢迢前来祭祖,千秋如故。先秦地方志《三秦记》里面记载:祭拜从何时而始?“不可知其始。”在秦代,人祖庙叫做“始皇祠”。此时的“始皇”专指伏羲、女娲等上古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史载有秦始皇来此祭拜。汉代,此庙又称作“汉露台”。因西汉文帝打算在这里修筑避暑的露台,后来听臣下汇报运石上山稍嫌奢靡,节俭的汉文帝遂命令停止了修建,但却从此留下了历史美名和珍贵遗迹。汉武帝时重建叫“三皇庙”,即华胥、伏羲、女娲三皇。唐代术士李国桢奉旨曾在碾子沟口修建“大地婆父祠”。 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称“骊山绝顶始皇祠,俗名人祖。”乾隆本《临潼县志》卷八云:“骊山东岭离邑二十余里有人祖庙,先传为天皇氏邑。”又云:“露台祠即人宗庙。”所以可见元代以后民间口传为“人祖庙”,清朝年间又改为“仁宗庙”, 古匾至今犹存。《康熙字典》里对“仁”的解释就是两个人。今天看来这两个人只能是一男一女,意即华夏民族的祖先是两个人。当然今天理解是两个人面兽身的人,化石即在骊山上可见。埃及金字塔旁的人面兽身是否也是祖先的象征,是否是东方自然的人面兽身人类祖先迁徙,有待考证。

后来十年浩劫中“人祖”遗迹毁于一旦,但石碾却依然巍卧谷内,成为炎黄子孙们寻宗觅祖的标志;一块巨大的“人种石”屹立于九龙峰头,告示世人,中华民族的源脉就在这里。现在所能看到的建筑是1998年之后由当地老百姓捐资兴建而成的。

据临潼文物局2008年普查,在庙内发现“道光13年重修人祖庙碑”,还发现有秦汉时期的建筑砖瓦、云纹瓦当、有明清建筑构件驼峰、方形香炉残件等遗物。

鹂道元《水经注.渭水注》“冷水”条,“山北有女娲氏谷”。实指冷水旁之“老娲谷”,谷底今日依然可见。

据以上资料记载、考古考证、推断,仁宗庙始建时间应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公元前250年前。也就是说,在周朝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已经在此开始祭祀我们的先祖了。

由此也可大胆推断,骊山仁宗庙是比甘肃天水人祖庙、河南淮阳人祖庙更早的人祖文化发源地。是否我们的始祖曾经沿黄河上下布施教化天下,有待后人考证。

*2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处于关中腹地的临潼,由于人类伊始就在此繁衍,所以历史遗迹处处可寻。单就说临潼城东,每走几步,就可见从周幽王、褒姒开始的一座座坟茔。比如蔺相如墓简单的一个大土墩就矗立在临潼东线的203县道路旁,行至戏河桥北望就清晰可见。过戏河桥就是扁鹊墓,也许都如同仁宗庙一样,被辉煌的秦始皇帝陵所淹没了。名声太大的兵马俑、华清池就足够使临潼声名远播了。所以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几乎被遗忘也似情有可原了。然而就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任何一个古人在别的地方如果有过经历,早被当作景点开发了。我们坐拥历史,却对其视而不见,特别是当相邻的蓝田开启全域旅游吸引更多的八方来客挣得钵满盆满的时候,临潼旅游依然是高价票的兵马俑华清池,一到长假,临潼的快速干道就变成了从斜口到代王双向六车道的停车场,干道以南的单位社区想北下开车进县城都是问题,更别说城里有急诊要去核工业417医院了。一个承载着旅游的道路一到假期就直接隔断了路南与路北的大幅度联系。假如临潼也开放全域旅游,那么可以设想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有的车可能在渭北工业园,有的车可能在山上的桃花源,有的车可能停在鸿门宴,有的车可能泊在鸣犊泉……大批的五湖四海的人游着转着歇着看着,恐怕干道南北可通达,临潼上下都能乐开了花吧!我想得美不?美!嗯!我也觉得美,梦都是美的,暂梦暂美着,或许还有更美的梦即将成真呢。不是大家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实现了岂不真美?

更何况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可能忘记祖先,忘了根本。即便仁宗庙长期处在“深闺人未识”,没有风靡全国,走向世界。但她的历史传说、历史遗迹、神话故事从未离开过临潼这片神奇的土地。

以仁宗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所形成的众多奇异景观,无不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相关联。庙里的住持闫道长随手给我们指着这个是“拜天地石”、那个是“神龟石”、这个是“磨盘石”,还会带领我们去看“滚石成婚”的那个沟,“伏羲创八卦”的地方、“女娲补天”所处、“女娲抟土造人”的猴娃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此巧妙地重现了当年人类始祖辛苦造人、辛苦创业的场景。让我们叹为观止。人类还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除了结绳记事,恐怕只能靠一代一代口耳相传,成为今天的传说、传奇。那么这些民间传说也许就是历史,也许是古人的信仰和宗教,其中包含某些无法考证的真实史料,当然也掺杂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和希冀。只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无法替代的无比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能证明始祖女娲在此生活并有后人朝拜祭祀她的还有骊山西绣岭上的“老母殿”、封王沟的“封王庙”、“老娲沟”、“母诞沟”(后转音为“牡丹沟”)等等古迹。就连从骊山向东北30多华里的临潼零口街办、何寨街办辖区里分别有“母住李村”、“仁孟村”这样的村名,这样的村名都和骊山老母女娲在此居住生活的故事有关。

1972年在骊山北麓城区的著名姜寨遗址发掘的文物上记载有“三皇传为旧居,娲圣继其出治”的史实。说明华胥、伏羲、女娲在此定居,而女娲在此治理天下,与姜寨遗址母系氏族社会又传承联系不谋而合,让人遐想。

到今天,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临潼民间家家户户会制作面饼来纪念骊山老母炼石补天之大功。从小关于春节过后有一天的记忆也很深刻,那就是到了正月二十,母亲就会说要“蒸擀馍”来“补天补地”。 这一民俗,清临潼四志中均有记载。骊山东绣岭石瓮寺上方至今还有“女娲炼石”的遗踪。那么从“民以食为天”这一传统观念联想,骊山“补天补地”的民俗似乎更接近实际,更富有一层深意。这是对始祖女娲——远古劳动女性战天斗地,主宰自然壮烈勋业的永恒纪念,因此这种流传下来的习俗至今不衰。

*3

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三日是骊山老母庙会,当地也称“单子会”,顾名思义要带单子在山上过夜,用虔诚之心来祈求女娲娘娘送子送福。这样的盛会会历时五天,届时,各地香客、民众数万人上山朝拜、祭祀这位功德无量的远古尊神,是正其源而志其德也。

还记得三、四年前,在央视 “星光大道”因为临潼人的出现而再次扬名的临潼“五毒马夹” 。“五毒马夹”即上面绣了蝎子、蛇、蛤蟆、蜘蛛、蜈蚣五种毒物的马夹背心。穿上这种夹背心寓意以毒攻毒,这五种毒物最大的图案就是蛤蟆,学名蟾蜍,即“蛙”, 寓意女娲的保佑。据考证这样的民间绣品就来自于民间对女娲的崇拜。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适逢改革开放不久和秦兵马俑展示于世不久的契机,那时候兵马俑外国游客显得特别多,也就催生了这种代表临潼当地文化旅游符号的纪念品在兵马俑门口形成了市场,只记得当时像新丰刘寨这样整个村都在赶制这种对外的手工制品,很好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你还记得虎头鞋么,用我们临潼话就叫虎头窝窝,现如今农村会手工纳鞋的依然会给小孩做,寓意也是希望孩子们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只是现在像五毒马夹、虎头鞋等这样的民间绣品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以此为经济来源的村子也早已不复存在,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当你了解到宁夏、河北当地都有人带动当地劳动力将这些手工制品做大做强,不仅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且带动当地经济将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销往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可反观我们自己,走着走着就没市场了,可能也与我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么更大更强,要么消亡。令人也不免有一番感慨。

当然由蛙图腾崇拜延伸的节日礼俗首先是:春节的拜年及送灯。正月新春,女儿拜年娘送灯,闺女送娘女娃包子,娘舅送的长命灯。这女娃包子在骊山脚下各乡仍保持古老风俗,已婚女儿给娘拜年要敬献巨形油角子两个,可大至一斤多重。推本溯源,两瓣夹油,其象征意义实质上就是母系氏族时期的女性崇拜物。这个习俗一直保存至现代人生活之中。当然在现在这种日新月异,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省时省力、快捷便利于是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即便女儿回娘家,也是省略了这种蒸油角包拜年的礼仪。更何况当下的新生代有几人愿意这么麻烦去干这么费时的事。这几年,每逢过年年夜饭预定的火爆,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省事省力省麻烦。也可能是一种趋势,也可能这种快捷便利的过年法,让我们感觉一年又一年,年味却越来越淡了。好在很多离现代文明久远的乡下,老人们还保持着这种风俗习惯。譬如我妈,这几年只有过年才回老家,但年年不忘蒸大油包子,只要和她一辈的,过年走亲戚,不管别的礼物是什么,油包子绝对要拣大的品相模样好的装给她自己的心里人。

而送“长命灯”的习俗,是原始社会人类掌握用火技术之后,成年女子从老母火炕引取火种的故事演变而来的。火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光明、是前途和幸福的标志。娘舅送灯火是人类文明启蒙期间母女生命与幸福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民间显宗示根的例行礼仪。方式是女儿婚后娘家送灯三年。头年送长命灯,礼节非常讲究;第二、第三年添烛火,现在演变成台灯、手电,以后添灯、电池。女儿生子后娘舅家逐个送灯至十二三岁(虚十三四岁)“完灯”。关于“完灯”的年龄,临潼渭河两岸除了新丰地区(包括何寨、零口)都是十四虚岁外,其他无论渭北大平原还是代马塬上,甚至骊山上的乡镇全是十三虚岁,这中间有怎样的传说,真让人无比遐想啊。

再说这民间传统长命灯一般贴有“长命富贵”四字,以示祝福,同时贴有蛙图腾图案以保佑。送灯礼仪非常有趣:第一年送灯,是要带上面塑的以蛤蟆(蟾蜍)为首的一组动物:鸡、鱼、小龙(蛇)等我们新丰当地叫锥巴儿,这些分明也是一组面塑图腾形象。第二年以后渭河北变成十二个团儿(獾),渭河南是十个锥巴儿俗称蛤蟆鱼,统名为“茧儿”,包含孕育子孙的意思。锥巴儿就是蝌蚪,“蛙之幼体也”,意思比较明白。团儿形象圆头,有眉有眼,一种形状若人头蛇身蜷盘一起,因此叫做“团儿”,象征着女娲“人首龙身”。一种是尾眼下有尾鳍,意思有点隐晦。姜寨及半破彩陶人面鱼身画纹出土后人们才弄明白,这是蛙图腾崇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娘舅家蒸“茧儿”时还有一个讲究,眼要大,额要宽,那显然是祝福外甥,外孙聪明伶俐的意思。送灯,中途可不能断送。元宵佳节,黑灯瞎火意味着娘家舅绝种,与家庭断绝香烟,后嗣无人,同样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中国的灯节,其本意应在这里。送“长命灯”的习俗,现在过年我们依然被舅家的灯笼所保佑。“完灯”也成了一种亲朋好友相聚的理由。也可以说成是中国的灯节,其源头应该在此。

其次,来自于蛙图腾所延伸的节日礼俗是端阳女儿节。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娘家都可以给出嫁的女儿送“端阳礼”,俗称“送裹肚儿”,代表物是一件绣有哈蟆蛙的花裹肚儿。这“端阳礼”以女儿婚后第一年最为隆重,此外,送节面食礼品,依然是面塑的蛤蟆、鸟(鸡)、鱼、小龙、锥巴一组动物形象,先是给女儿送节(追节)。当然现在的女儿节演变为送女儿、女婿夏令衣物、凉帽、扇子、竹门帘、凉席等。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今天新出嫁的女儿第一个端午节,娘家会给送电风扇、空调更带现代实用感的大件礼物。无论端午给女儿送什么,实际都是蛙图腾保护神的现实实用化。姜寨遗址中考古挖掘的彩陶盆壁上的蛙纹(实为蟾蜍)写实图画,解释证实了女娲氏“继兴于骊”的猜想。可见对蛙图腾的崇敬膜拜,而这种崇敬膜拜就成为祖辈遵循约定成俗的民间礼仪,辗转流传,以至今日。

女儿节以后是娘舅家给外甥、外孙赐送蛤蟆裹肚儿。到了初五这天,骊山周围群众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蒲艾、割百草、送香包种种风俗之外,还有就是制作蛤蟆墨,蛤蟆墨是民间传统外用保健良药,又叫“紫金锭”。民间有"癞蛤蟆躲端午"的俗语,传说把锭墨塞进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风干后就成了中药,此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是"神虫",这天怕被人捉拿,都纷纷躲藏起来。

可近半个世纪以来,民间几乎全部俗传端午节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纪念日,这样的李代桃僵之后,人们差不多几乎已经忘了端午节的初意。殊不知楚地纪念屈原,除了农历五月五日投粽搭救屈原之外,还有五月二十三的龙舟打捞浮尸的仪式,两个日子两个事件匹配才算得上屈原纪念日。所以楚地的端午节与源于女娲时代的端午女儿节意义大相径庭,时间上下相差也不知有几千年。具体时间上北方的女儿节是五月初一至初五,而楚地屈原纪念日却是每年五月初五至二十三,除过起止日相重一天外,其它的还是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端阳女儿节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呢?事实证明,这是古老的蛙图腾纪念日年复一年的民间纪念活动,如同当时图腾信仰对氏族血系共同体的巩固,在氏族成员中起到了积极的纽带作用一样,现在的骊山女娲风俗未尝不是起着亲戚血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作用!

再次,来自于蛙图腾所延伸的节日礼俗是八月十五拜月风俗。骊山周围,民间至今保存着赏月拜月风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五过后至十五日这一旬时间,女儿要给娘家奉送月饼。八月十五之夜,明月当空,家人团园,由主妇插香遥祭月神,陈列月饼及时鲜水果石榴、柿子、红枣等。而今天,临潼三宝石榴、火晶柿子和相枣。月饼象征月神,护佑全家团圆,鲜果意味着榴多贵子,事(柿)事如意,早(枣)生贵子。祭祀礼仪过后,家长分给全家老小月饼,全家一起啖食,共享天伦之乐。仍然是来源于原始的女娲——月神崇拜风俗。月神就是女娲、女娲氏族集团的图腾就是蛤蟆蛙(蟾蜍),这在汉代已有定俗。中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先辈闻一多、顾颉刚等先生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就有详尽的考证。汉墓出土帛画及画象石刻中无不以蟾蜍象征月亮,同时以金鸟(或金鸡)象征太阳。在伏羲被奉为日神的同时,女娲即被奉为月神。因之月宫古人又称“蟾宫”,“蟾窟”。月之别名则有“蟾”和“玉蟾”之称,于是月光也称“蟾光”。成语“蟾宫折蛙”、“银蟾光满”都可以说是由这个古老的蛙图腾崇拜脱胎而来。所以,骊山风俗中的拜月及“送中秋”、“送八月节”风俗仍然是一个女娲图腾崇拜纪念日。

另外,还有个重阳节送糕(高),是一年中的第二个女儿节。从农历九月初一起,娘家要给女儿外孙送糕。糕是米糕,取其谐音有祝步步登高之意。因临潼缺米,演变成面塑宝塔,上附蟾蜍、鸟、鱼、小龙等锥巴儿图腾形象。按其意思,实际上还是蛙图腾崇拜一类的风俗体现。所以今天,我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临潼县志》载有:“重阳上骊山,饮茱萸酒。所亲以枣糕相馈。”“重阳有雨,冬有雪,来年豆成。”

蛙图腾在骊山婚俗中的烙印踪迹似乎更为明显。鼓乐声中,新娘子轿前充作护轿符又当作嫁妆望(幌)子的是一对高挑起的绣花裹肚儿,一幅由花边嵌底,是赠给女婿娃的礼物;另一幅则是绣着大蛤蟆娃的花裹肚儿,老年人说那是媳妇娃的开路神,犹如宣告“女娲娘娘在此,百神让道”,以保新婚大吉大利。新人拜堂,大礼告成之后,接着是入洞房。新房为什么叫“洞房”?仍然来自女娲风俗。洞房者,蛙蟾居处之洞房穴窟也。而闹洞房还有一种很别致的“审新娘”风俗。新媳妇揭盖头洗脸之后,姨、婶、嫂、姐们照例围着要看新媳妇的花裹肚儿,花裹肚上绣有蛤蟆蛙。在这里视戴蛤蟆裹肚为至高无上的护身符。

说到蛤蟆裹肚,我们不得不说起女娲风俗在人类衣饰方面的表现。民间年画《莲生贵子》、《吉庆有余》等传统作品中那个胖娃娃戴的护身裹肚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人从母体呱呱堕地,第一件护身服就是裹肚儿。先如今的婴幼儿特别讲究给娃娃带裹肚,确保不受凉感冒。而孩童时代,过去舅家每年要送裹肚儿。结婚大礼,最后离开人世、归去彼岸,葬俗中还是讲究要给死者戴上裹肚。论其重要,恐怕什么服饰也比它不上。原来它是女娲氏创造给她的后裔的第一件服饰,其形状自然也是蛙的肢体展开,一可保护腹部免受风寒,二可遮盖人之羞丑。在人类文明启蒙时期,对促进文明意识的萌发增长,无疑是起了“天字第一号”的作用。

女娲氏之“娲”,东汉许慎《说文》十二云:“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而“娲”与“娃”通用,故女娲之“娲”可理解为“神圣女”的古用专称名词。“化万物者也”,这里简单地赋予了她“世界万物之祖”的意义。从女娲乃是整个母系氏族社会劳动女性的典型形象这一角度上讲,是女娲氏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及其文明,怎么说也不过分。与西方《创世纪》中的造物主概念相比,崇拜女娲,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胜利。蛙图腾后来演变成文字即“蛙”之本字。蛙即小女娃的意思。临潼人对“娃”赋予更为广泛的内容,多包含爱意,是亲呢的称呼。今天依然将孩子统称曰“娃”,男孩子叫“娃子娃”;女孩子,二十岁内姑娘叫“女子娃”。已婚青年男女称“女婿娃、媳妇娃”。蟾蜍通称“蛤蟆娃”。迁延所及,对小东西都作“娃化”:“牛娃、狗娃、羊娃猪娃”。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的雅致称呼,不用说他们都包含着对始祖女娲的纪念。

*4

还有人祖庙西北坡有风王沟。“风王”何许人也?《路史》记“伏羲氏风姓也”。可见,风王沟仍纪念的是女娲、伏羲二王。往西不远,以石瓮寺瀑布为界,沟西为西绣岭,沟东为东绣岭,在红楼绿阁右上方有鸡娃石,引吭直立。这蛤蟆石、鸡娃石、蟒石、鱼石,尽管有的已毁,有的湮没无闻,但她们作为女娲时代遗迹,作为一个时代的图腾群像虼立世间,这个意思是最明白不过的。前述骊山民俗中的春节坠灯礼、端阳礼、重阳礼中的面塑图腾蛤蟆像与其不谋而合,也绝不是偶然的。

所有这些保留在骊山民间的古老风俗应当说是女娲氏时代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强烈影响的一个缩影。郭沫若生前曾认为半坡陶文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是汉文字的渊源,骊山姜寨出土了比半坡更多的陶文符号,并在周围遗址流传通用。从这一角度讲,说骊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女娲氏时代的一个遗址,总不为过分吧。”

骊山仁宗庙张道长说起师傅传下来的一幅对联成功定位了骊山仁宗庙的渊源和地位:圣帝原居三河口,明神压定九龙头。三河指渭河、灞河和尤河,和骊山组成一个“口”字,将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成功收在其内:九龙就是源于仁宗庙附近的往山下的九条沟壑,其中较大的就包括戏河、临河、五里河、沙河,如今即便大的沟壑也常年无水,可见历史的长河中,气候的变化影响着每一个角落。所有这些鬼斧神工、口耳相传、历史记载和历史遗存都指向了一个铁的事实——骊山仁宗庙:华夏源脉,人类始祖。

2008年贾平凹在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作了《西安市临潼区人祖庙文化创意项目》的讲话:“女娲精神可概况为‘创造、包容、和合’,把女娲身上所体现的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自然和谐的和合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构建骊山女娲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逐步塑造‘北有桥山人文初祖轩辕,南有骊山人类始祖女娲’的品牌,从而推动‘西安东部大文化圈’的形成和西安和谐社会建设。目前,追溯华夏源脉,弘扬女娲文化,缅怀始祖遗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可是,十年过去了,除了红于网络的最美骊山盘山路外,骊山仁宗庙的开发与宣传,其路还任重而道远。



(刘欢欢:西安市作协会员。有多篇散文散见于《美文》《青年与社会》《西安日报》《秦岭印象》《日月文学》《生态西部》等报纸杂志。另有《蜜蜂和我们的低碳生活》一文获得2010年全国蜜蜂赞散文征文优秀奖。《学做圣人》获得2011年第一届散文世界杯入围奖。《生命的孤独》获得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每个人都是春天的过客》一文获得2013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骊山女娲风俗
《骊山“人祖庙”的传说》
探寻女娲补天造人的真相
忆人祖庙之行
中国有一座“人种庙”!堪称华夏之源泉,国人之根脉
人祖庙与华胥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