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为何没有下文了?赵国付出代价的实在太大

引言: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块玉石,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天下至宝一般的存在。其实这块玉石在起初被卞和找到的时候,相貌很丑陋,但他看出了玉石内在的美,于是先给了楚王,没想到楚王不识货,还将他严惩。一直到楚文王时期,和氏璧的真容才大白于天下,从此也成为楚国的珍宝。

那么,和氏璧为什么会在秦国和赵国之间引发一段故事呢?

一、秦王拿城换玉,蔺相如临危受命

时过境迁,到了战国时代,原本属于楚国的和氏璧几经辗转落到了赵惠文王手中,但此时和氏璧的盛名在外,不少人都觊觎这块宝玉,秦昭王就是其中之一。秦昭王打听到了和氏璧的下落,心中盘算了一番,派出使者出使赵国,提出用秦赵边境的15座城池换来玉璧。赵惠文王听闻虽然高兴,但深知秦人乃虎狼之师,不能轻易相信,于是找到老将军廉颇商议。廉颇也认为给秦国玉璧很可能秦王会失信,可不给又会落下把柄,恐惹秦国不满。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派出一名能说会道的使者到秦国,看看秦王的真实意思,这样面子上也过得去。几经周折,缪贤手下的门客蔺相如被选中,因为他是当时出名的智谋之士,而且能言善辩,临机应变的能力非常出色。就这样,蔺相如奉赵惠文王的命令怀揣和氏璧去了秦国。

二、蔺相如刁难秦王,完璧归赵

秦昭王看到蔺相如带来的和氏璧十分欣喜,把玩在手中迟迟不愿归还,蔺相如看到秦王绝口不提城市的事情,于是借口说玉璧有一个地方有瑕疵,要指给秦王,把和氏璧重新拿回。得到和氏璧后,蔺相如立刻面色一改,和秦昭王理论了起来,并且说秦王如果不信守约定,哪怕是当场将玉璧击碎也不会拱手相让。秦昭王担心玉璧有闪失,就跟蔺相如道了歉,还命令拿来地图标注割让的城池。

不过秦昭王的这个做法并没有打消蔺相如的疑虑,于是找到理由先行回到了驿馆,连夜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一般来,说到这里,我们熟知的“完璧归赵”故事就结束了,蔺相如功成名就后似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那么,老师们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赵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三、秦国实为东出,赵国万人丧命

蔺相如把和氏璧偷偷送回赵国,秦昭王并没有因此震怒,自己没得到玉璧,再去惹怒赵国显然得不偿失,他不仅没有追究蔺相如,还把赵国一行人安全地送回国。蔺相如完璧归赵一时间名动全国,还因功成为了上大夫。但另一方面,秦昭王没有得到赵国送来的玉璧,不怒反而彰显了无比的大度,立刻令赵国陷入到失信天下的窘境之中,秦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受害者”。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秦国历经六世君王不断奋发图强,为的就是完成东出统一中原的大志,而秦昭王就是这六位杰出秦王中的一位。也就是说他本身并非是昏庸无能的君主,反而目光长远颇有作为。秦昭王随后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并且启用名将白起做秦军主帅,率领秦军攻击赵国,赵王虽然倾全国之兵抵抗让秦军退回,但也损失了2万将士,还丢失了数座城池,可谓得不偿失。

后世有专家学者就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时蔺相如之所以能够成功做到一点,幸运和他的个人能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关键的是在秦昭王心中,早就想好了这一步步该怎么走下去,他是站在上帝的视角在看蔺相如表演,并且最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其送回国,这就是秦昭王的智慧。

结语:

秦昭王是秦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发动了长平之战大破赵国主力,从此赵国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并且他还一举灭亡了苟延残喘的东周,让秦国的威名远播天下。在他的治理下,原本不具备争霸天下的秦国开始国富民安,军事强劲,成为天下诸侯不敢小觑的国家,也为此后嬴政东出灭亡六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完美的基础。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大家,人在外,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更不能自以为是,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老师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史学家:付出的代价太大
语文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付出的代价太大
健康生活 | 怒发冲冠&悲而不食——情绪与身体的关系
将相和缩写作文400字
【值得收藏故事】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