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罕篇第九③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篇第九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曰:麻冕,礼也这句话当中孔夫子讲了两件事情,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来看其中阐述的道理。第一件事情,冕:指的是冠。在宗庙祭祀或者大型的活动之时所的帽子称为冕。

麻冕,它的材质,它的面料是麻做的。这个麻最初始的、最简单的样子在告诉我们不忘本。延伸出来就是不要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故而才会祭祀。所以说“麻冕 礼也。”这代表的一种礼。

今也纯,俭,吾从众。纯:指的是丝,黑丝。到了今天,这个帽子人们开始改成了丝质的。麻冕和丝相比较而言,丝的面料更贵,但是麻冕的工序更为复杂,它耗时耗力的,所以两相比较之下,用丝虽然面料稍贵,但是省时省力,这个时候其实丝就会变得更为节俭。

所以孔夫子说:“吾从众”,为何要从众呢?因为这件事情是俭的,是有利于省下一些时间、省下一些人力和物力的,所以说我要从众。

拜下,礼也。我们再看第二件事情,拜下:是指的臣拜君。何为拜下?一个臣去见君的时候,在堂下就要开始礼拜升堂以后再拜,这是礼也因为敬字在其中。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臣去见君的时侯,在堂下的时候,即使君主看不到之时,也要恭恭敬敬地礼拜所以这就是内心的敬在其中的到了堂上以后再拜,所以这是礼,核心是一个敬字在。

今拜乎上泰也到了今天礼仪已然开始改变,堂下不拜,只到堂上才拜,所以叫今拜乎上。 骄纵傲慢一个臣去见君的时候,只有在堂上才拜,就会显得骄纵和傲慢,同样是因为心中缺乏了敬字。

虽违众,吾从下。孔夫子说了因为和大众是违背的,是相反的,为何?因为今天大家都拜乎上了,但是我还是从下,还认为在堂下就要礼拜,到堂上再次礼拜是体现了我们心中的敬字

如果一个人心中是有敬就不会犯上作乱。因为孔夫子所处的这个时候礼崩乐坏,是因为人们心中没有了敬,对君上缺少了这份敬,所以很容易就会骄纵傲慢,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这是一个违礼的行为。 所以说虽然和大家不一样,但是我依然从下,我认为还是要在堂下即要拜。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再来看孔夫子的思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这个时候“吾从众”。那么看似是在说从众,实则在从俭,因为这件事情是节俭的、是对大家众人有利的,所以说从的是俭。

那么今天已经拜乎上,但是过去是拜下的,那么这件事情会容易让人变得骄狂傲慢,会缺少敬字。所以说我虽然是违众的但是我从下所以这里可以,孔夫子并不是要违众,而是礼、敬不可少。

这里我们就看到孔夫子他衡定事物的标准与他人无关,那他思考的事情是这件事情是不是俭,是不是合乎礼的。看内在的道德修养,我们说俭以养德,为什么要从俭呢?我们讲我们现在当下的生活样的,一个人节俭不过度,这个时候才能从德行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件事情。

举个例子,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比如说衣物,当我们一旦过多的时候,过分地追求穿着,这个时候我们就想获取更多的利益、想获取更多的钱财,来满足我们自己的穿着,这个时候就会失德。同样对于吃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对吃有过度的喜好,过多的追求,就会想要更多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比如说对于住的房子、对于车子,对于生活当中的其物品皆如此,如果我们有那么大的需求,就会想方设法获取更多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生活所需,这个时候就会失德我们节俭的时候就可以养自己的德性。

比如说我们对于吃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对于穿也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再做事情的思维就会看这件事情合不合德,不损自己的德行才会去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众人的事情我才会去做。

一旦我们过度就会失德,节俭自然养成了自己的德性。无论是今天的从下,还是从众,都是跟品德有关系,不能失敬,不能失礼,不能失去俭字。

我们学习一段时间的儒家文化,当我们修身一段时间,我们的价值观自然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比如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或者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交朋友都一样,遇到一件事情去做还是不去做,更多地考虑的是内在的品德、内在的德行,是否合乎俭、是否合乎礼、是否对他人有益

如果对他人有益就去做,我就这样去思维,如果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不会去做的。这个时候自然就会滋养我们自己内在的德性,这是从中延伸的第一个观点,如何去思维和抉择

再来延伸第二个观点“变”。这里讲的是变化,我们看从过去的“麻冕”到孔夫子那个时候用“丝”开始变了过去是拜下到了孔夫子那个时候拜乎上它在变

了我们今天变化更大,我们的帽子开始变得多样化,那我们的礼节已经没有了拜,见面可能微笑点头、握手就可以了。这个“变”字在我们生命当中非常重要,很多我们的痛苦也就是源于不懂得拥抱变化。

《大学》讲:“周虽旧邦其命又讲,天命惟新又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新字就是在讲变,一切都会变化,都会有新鲜事物,新的礼仪,新的制度,新的时代。我们要懂得接受变化,接纳变化,拥抱变化。

举个例子,我们做生意也是一样的很多人如果不懂得拥抱变化就会抱怨,说我明明很努力,我每天早出晚归,为什么生意这么难做呢?甚至我要抱怨互联网,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才让我的生意更加艰难

变化是无法阻挡的,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不光我们现在孔夫子那个时候也在变,西周那个时候崇尚周礼推行仁德,到了孔夫子这个时候礼崩乐坏,所以这也是一种变化。

我们生活在今天的时代,它是高速发展的时代,变化就会更快,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接纳变化,及时地去拥抱变化,让我们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就会被淘汰的。说我们的生意不好哪里错了吗?其实就是我没有跟上变化。

有的人工作也是一样的,说我工作三年,工作了五年,我应该是这个企业的元老,可是老板也好,经理也好,为什么开始不重用我了呢?反而进来一个人,他只是做了一年却得到了重用,我觉得不公平,这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拥抱变化。

我们虽然做了三年,做了五年,有了自己的经验,可是是否有时地更新自己,是否懂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要适应公司的发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我们是没有变化就会产生痛苦。

那两个人的感情也是一样的很多人说对方突然对我不好了,他现在对我横眉冷对,不像过去那般温柔了,因为一切都在变,人的感受也在变,彼此互相喜欢和欣赏的地方也在变

可是我们没有更新,我们没有进步,我们没有随着变化而变化,这个时候就会抱怨,抱怨他忘恩负义,抱怨他原来对我的承诺,现在都不去兑现。可是我们看不到有可能对方的眼光变了,喜好变了,感受变了,有可能对方在成长,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成长,这个时候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再举个例子,有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抱怨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就不像我小的时候,父母从来也不管我们,我们也过得很好,可是时代不同了,那现在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我们要懂得拥抱变化,适应变化,适应现在的孩子,调整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你在那里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沉浸在负能量当中,无法自拔。

懂得拥抱变化的人不执着,不抱怨。我们不懂得变化的人就会执着,就会停留在自己过去的那个认知和想法当中,所以一切事物都要变化的,我们要懂得接受变化,这是变的部分。

那我们再从变之中延伸出来一个不变,外在的事物都会发生变化,那其中不变的是什么呢?其中不变的是道,不变的是内在的那些德性和品质。比如说这里所讲到的俭,这里所讲到的敬这个是不变的。

那我们再延伸出来整个儒家文化都在讲修身为本,都在讲内在的那些品德,讲仁、讲道、讲德、讲忠、讲信、讲孝、讲悌、讲敬、讲俭这些都是不变的。

我们再看从麻冕改成了丝质的这个面料开始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思考的是是否节俭,如果是节俭的,那内在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过去拜下今拜乎上,这个形式变了,但是我们内在的那个敬不能变。

那到了今天比如说也不拜下了,也不拜上了。但是我们不变的是内在的那个敬意,当我们对待处上位的人,对待长辈,对待他人,无论拜上还是拜下,那个只是形式,但是我心中的这个敬意不能变,不能变得骄狂和傲慢。

无论过去戴麻冕也好,戴丝也好,到了今天无论我们戴不戴帽子,这个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我们要懂得那个俭,我们在生活当中的所用不要过度。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是节俭的,是否是利益他人的,是否是省时省力的,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形式,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停地变化,但是内在的修养和内在的道德,内在的思维方式它是不变的。

比如说我们再举刚才的例子,说一个人工作,他工作的方式和形式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要给这家企业创造价值,要给消费者提供帮助,这个是不变的。

只不过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创造价值,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我们的消费者,当我们内在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就是在谋道,我想着如何帮助他人,如果我们的思维是这样想的,自然就懂得变通形式和方法。

我们再延伸第三个观点,吾从众还是吾从下,取决于这件事情是否利益他人,是否是利众的。比如说吾从俭是因为这件事情对大家有利,可以省时省力。比如说吾从下是因为这里的敬字不能丢这是礼当我们又合乎敬,又懂得守礼的时候,会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所以这个不能丢。

那在生活当中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当我们决定一件事情是否要去做,我们从的是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内在的敬,是内在的俭,而决定这件事情的外在条件是,有没有利益他人有没有利益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个写性的诗人
紫微斗数——什么是自化忌,如何理解自化忌
最后的长城:帝国的遗产,民族的象征
梁湘润子平概论:大运、流年(三)
潘长宏教你系列健康生活方式(13)
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诗词赏析-4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