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字数:2812

来源:信息技术教育      2008年4期   字体:   打印当页正文

  语文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处理每篇课文时遇到的重点与难点总会有所不同,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字、词、句的重难点;有效突破理解课文蕴含道理的重难点;有效突破情感目标落实的难点;有效突破文中意境的难点。
  
  有效突破课文中字、词、句的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是教学中的重点所在,每篇课文中总会有关键词、句、段,如何更有效地抓住这些重点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开动学生的大脑,对于学生消化吸收课文的精华,理解课文的内容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如果想要重点突出这部分内容,一般可以通过小黑板提前写出来,这样的方式既费时费力,得到的效果又差。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开发课件,把关键词、句、段投影出来(例如用PowerPoint软件把关键词、句、段做成幻灯片,通过投影仪投到屏幕上),需要的话,同时可以把相应的音频、视频或图片集成在一起,能给学生们视觉、听觉的直观刺激,使学生能够快捷、有效地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锤敲打”,理解它们在文中更深层的意义,也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灵活运用这些词、句打下深厚的基础。
  同时,因为这些词句、段落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通过对其中某些关键词语的字体进行颜色、字形等设置,或者在一些词上设置图片、视频、音频的链接来解释它们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样教师不必花很多的语言来解释,而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创设一定的情境,表达词语的含义,对学生深层次理解这些词句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理解与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和段落层次安排的匠心独具,学得细一点、实一点,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深入细致地领悟、理解课文,进而提高了语文能力,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如《黄继光》一课中“黄继光身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自己的身体”这句话时,其中“挪动”一词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其表层的意思,但对其在句中的深层含义却难以理解。教学时,可以通过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课件:黄继光负了伤,艰难地前进,同时播放大炮“轰隆隆”的轰鸣声和机枪“嗒嗒嗒”的狂叫声。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理解“挪动”一词的深层含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敌人的火炮在轰鸣,机枪在狂叫,子弹像冰雹似的扫过来,黄继光只能紧紧地爬在地面上艰难地挪动身子前进。课文中用‘挪动’一词,表现了当时战斗环境的险恶,也表现了黄继光负伤前进艰难,突出黄继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通过学生的表达,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对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有效突破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道理,突破对学生进行情感上教育的难点,使学生学习后在思想上、精神上有收获,使他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是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下,凭借教师的口才,有条理的分析,学生也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或达到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但这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语文教学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达到。但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从眼、耳、口、手等多重器官对学生进行刺激,创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并配上教师适机的提问,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难题。例如《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不动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更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效突破情感目标落到实处的难点
  
  小学语文中,有很大一部分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例如亲情、友情、关爱、保护环境等主题的教育。一般情况下,情感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让所有学生都能深刻的理解,有深入的体会,只依靠课文的内容,这是比较困难的,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一致的其它材料,进行扩展阅读,是突破情感目标深入达成的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传统教学环境下,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这一点实施起来是有困难的,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就变得非常容易,例如,教师可以把收集到的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材料制作成网页课件,通过投影仪投放到屏幕上让学生进行集体阅读或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让学生自我阅读,都可以达到对主题的深化与理解,从而达到情感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这一难点的突破。
  
  有效突破课文意境创设的难点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思,教师创设诗中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想要创设出这样的意境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单单依靠语言的描述,是非常苍白的,并且取得的效果也一般。学生仅仅理解文中的意思,对诗中描绘的意境是体会不到的。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创设诗中描绘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环境下意境难创设的难点,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望庐山瀑布》一课,诗中介绍的内容传统教学环境下很难再现,学生对诗中的意境只能凭空想象,似懂非懂,教学中单靠教师的语言文字解释,他们是很难理解的。为了使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选取适量的庐山瀑布图片或视频,把诗中抽象的语言变成丰富具体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来补充学生的视觉表象,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教师深情的描述,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诗的意境再现于他们的脑海中,也能更深入理解诗中的内容,从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教学中的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
语文版八年级下《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
老胡观点: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基于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重难点的思考
巧借多媒体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
应用多媒体,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