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庆幸选择了这所学校!” ——南京某职校学生座谈会有感

最近,我有机会参加了对南京某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督导。其中的环节之一是学生座谈会,我非常乐意接受专家组给我的任务:主持召开学生座谈会。

这个学校有七个校区,本次专业督导我们去了四个校区。这就意味着我主持召开了四次学生座谈会。

每次和学生在一起座谈,我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感触。

在一般人看来,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自信,习惯不好,活泼好动,胸无大志。甚至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同仁也是这样看待学生的。一直以来,我都持不同意见。

我不同意给职校生简单地贴标签。我坚信,职校生的生命状态是多样性的,多元化的,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未来蕴含着多种可能性,他们的内心深处涌动着多种提高生命高度的冲动。在几十年的职教生涯中,我是这样看待他们的;现在退休几年了,我依然是这样看待他们的。四个座谈会开下来,更加坚定了我的上述看法。

我参加学生座谈会的感受、感触、感慨,有这样几点:

一、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思想是有深度的

当我问到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所学校及这个专业时,财经系的一名女生侃侃而谈地回应我:老师,其他同学我不是很了解,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学校,第一,是因为我父亲帮我打听过,这个学校可以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可以学专业,也可以专升本。第二,来到学校后,我的确感受到,学校开展的丰富活动,有利于我们多方面的发展。第三,这个学校重视德育,管理严格,就拿穿校服来说吧,其他学校的学生可能也会穿,但可能比较随意,不知老师注意了没有,在我们学校,学生穿校服,无论多么肥大,连卷裤脚的都没有。总之我真的很庆幸选择了这所学校。来学校几年了,我参加了不少比赛项目,感觉收获很大。比如我参加的“国际创新技术大赛”在华东区拿了一等奖,去英国参加了总决赛,拿到了二等奖。我问,这个比赛的名称是什么,她说了一串英语单词,我担心记得不准确,就问她能不能加微信,通过微信发给我。她说没问题。当天晚上,她果然发来了参加比赛的详细资料。并留言说,老师,您还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随时联系我……

烹饪专业的一名学生概况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她说,我认为,学校的做法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把专业与文化相结合,而且从新生就开始这样做了。专业和文化的融合,使得我们的社团活动开展得很有特色。

汽修专业的一名学生说,我们的课程设置有些问题,一二年级的专业课程太难,我们听不懂,回过头来看,那些课程非常重要,建议课程设置要调整,专业课后移,一二年级多上点文化基础课。

听到这样的发言,你还会认为职校生浅薄吗?

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生命是有温度的

学生群体不是一个符号,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所组成的。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说,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奇迹;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有生命温度的教育教学与有生命温度的学生对接。当我们持有这样的教育理念时,教育就在其中了。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否有温度,学生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的。当我们因种种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时,只要学校是用心的,教师是努力的,学生就表示理解。学生不能接受的是不负责任,玩忽职守、冷热漠视。

当我们一起议论课堂上学习气氛问题的时候,我说,有的班级、课程较好,有的不能尽如人意。一个学生发言说,学习气氛不浓有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我问为什么这样说?另一个学生接过话来说,学校专业教师不够用的,没办法,只好让非专业的老师来上专业课,老师很认真,但教得很费劲,我们也很想学,但学得很吃力。

有一个同学在沉默了很久后,发言说:教师太低估我们了!一篇课文,教两个课时,一节课在吹牛,一节课讲课文,不管我们掌握多少,老师就算完成任务了,不如我们在初中学得扎实。

无论哪一次座谈会,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由衷赞美一些教师。比如,财经系的几个学生都提到一个思政课教师,称赞这个老师的课他们都喜欢。我追问,这个老师的教的是“毛概”,按说是比较难上的一门课程,你们为什么都喜欢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言实际上是在给这位教师“画像”:

“老师讲得好!”

“老师允许我们有自己的看法。”

“老师让我们做小视屏,上她的课,我们都会动起来。”

“在她的课堂上,我们不知不觉就被吸引住了!”

我在打听了教师的名字后,默默在想,有机会一定要听听这位老师的思政课。

无论哪一次座谈会,总会有学生夸赞自己的班主任。有的学生说,我们“老班”(学生对班主任的习惯叫法)对我们非常严格,对我们的成长很负责任,班里每位同学过生日,“老班”一方面从班费开支买蛋糕,一方面自己花钱给过生日的同学买礼物。还有的学生说,我们“老班”很注重细节,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先带头做到,比如,她每天都比我们早来5分钟,每天都走在我们后面。每一次的作业讲评都很细致。

还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她的老师的:每次去她的办公室,她不是在备课,就是在写教案,看材料。有一次批改我们的作文,凌晨4:00多还给我们发微信。

我感慨,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所有的付出看起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其实都是有回报的。当我们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时,学生会铭记在心的。

三、我们必须深信,“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在教学领域,课堂上的教学是“直接教学”,课堂外的一些活动被称为“间接教学”,比如课后辅导、与学生谈心等。教学如此,德育更是如此。许多学生认为,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非常大。旅游专业的学生说,老师经常带我们去南京的旅游景点走一走,我们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他们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等活动,感受很深,让他们经受了很好的磨炼。烹饪专业的学生说,老师您知道吗?我们学校每年的美食节,全过程都是由我们学生自己运作的,从设计制作到推广宣传,从预算到核算,全部是我们自己完成的。不仅如此,学校还组织我们到敬老院等,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做公益事业,一方面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们的技能水平。

到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同学们两眼放光,似乎都有话要说。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真实有效的“技能闯关”,使得这所职校的学生显得与“众”不同。无论走到哪个校区,学生都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懂规矩。“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为这所职校的各项工作打上了一层光亮的底色。

四、我们必须坚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四个校区的学生一致认为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专业的一名学生说,对专业产生了兴趣,但有时听不懂,很纠结,能不能增加一些工学交替的机会?

汽修专业的一名学生回顾自己几年的学习生活说,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到上海大众参观实习,很有感觉,觉得自己如果学好专业会有用武之地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当我询问到实践课程及校企合作课程时,同学们交口称赞。尤其是财经系的学生纷纷说,校企合作课程对他们帮助很大。有的学生说,校企合作课程内容新、实战性强,效果好。另一名学生说,实训课程很好,但是不好的一点就是,回到教室上课后感觉无法忍受了,说完她自己就笑了起来。

学生在呼唤增加实践教学;学生在呼吁校企紧密结合;学生在经历了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后,感觉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忍受”了……,所有这些,难道不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吗?

2019年11月22日,11月23日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教育师资挣扎求生实录:深困在“同教不同命”的边缘
周末碰碰:为什么优秀师范毕业生都不愿意去职校教书?职业院校如何吸引新鲜血液?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现在职校读电子商务有没有前途?
现代学徒制理念指导下的职校教学管理
中专教育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