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茶到底是做出来的还是选出来的?

相关链接:

1.武夷山历史最悠久的斗茶赛,终于慢悠悠地来了!

2.拿奖有没有窍门?听刘国英怎么说!

3.斗茶赛到底是奖金量重要还是含金量重要?

今年是武夷山的斗茶赛大年,到了10月底这个节点,大部分的比赛已经见了分晓。但是和往年状元和茶王一选出来门槛就被踩破的热闹情景不同,今年火的好像更多的是比赛本身,而获奖茶人的热度似乎并没有那么高。

前几天我到一位新鲜出炉的大红袍茶王家里蹭茶,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款大红袍已经是两个比赛的冠军了。茶王和我们说这一号“双冠王”也参加了今年“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的角逐。

▲2022”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初赛现场

因为其他的比赛并没有像“朱子杯”一样官方的公布获奖者名单,所以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不公布获奖者的信息了,有兴趣的也不要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微信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但是我答应你们,如果他真的拿下了“朱子杯”的好成绩,你们一定能喝到的,因为“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的获奖茶销售的茶样是武夷山这么多斗茶赛里唯一一个不混样,不做二次加工,且唯一一个在各个等级的获奖茶上均标明获奖者姓名的斗茶赛。

由于坚守这两个唯一,所以每年“朱子杯”获奖的好茶都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中,据说现在熹茗茶业的线下店已经可以开始预约了,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认识一个熹茗的店长有多重要了吧。实在不认识的也没关系,你们还有我嘛。

做完了以上红果果但是很真诚的广告,接下来我要认真的来说一说斗茶赛那些事。

▲今年初赛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入场人员都要凭48小时核酸进入

其实斗茶赛的报道,岩茶教室存在了多久就写了多久,有一些关于斗茶赛的三连问,比如斗茶赛到底公不公?选出来的茶到底好不好?斗茶到底斗的是山场还是工艺?说实话,这些基础款的问题,我实在不想多聊,显得我在骗稿费的样子。

今天主要是想趁着参加“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初赛的新鲜劲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斗茶赛的一些感想,比如好茶到底是“做出来”的还是“选出来”?的这样高级一点的话题。

No.1

初赛的残酷你根本想象不到

没做出好工艺根本活不到下一集

Y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以我这样的智商,在甄嬛传里根本活不到第一集下半集”。这句话用在斗茶赛上也合适,但凡有一点工艺缺陷的根本熬不过初赛。

先来看看“朱子杯”的初赛评委阵容,既有非遗传承人刘国英、刘安兴、刘德喜、也有武夷山茶叶局审评专家修明、马梅荣,还有资深的岩茶总厂的厂长潘行彪、梁立生,以及武夷山市茶叶专家人才库的彭仲坚、占仕权、许千里,当然还有赞助商熹茗茶业的审评专家郑矫威。

这个阵容放在任何一个武夷山斗茶赛上都已经是顶配了,但是在“朱子杯”他只是初赛,有没有一点刚出新手村就遇到大BOSS的感觉。而这个豪华BOSS团的任务就是“砍人”。

再来看下初赛的阵亡率吧,初赛每组是15个茶样,我随便抽了一组的初赛审评单,可以看到初赛的时候大家只看得到审评号,看不到送样号。就是说审评专家是完全不可能知道这是谁送的样的。

初赛是不用按百分制详细评分的。甚至在审评方法上也没有严格按照国标审评法的2、3、5分钟三道水的审评,而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两道水见胜负,只有勾和叉两个选择。通过率是多少,我拿的这张表格中,通过的是三个。

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最低了,只能说是一个差不多的评价数。按比例来说,通过率是20%,什么概念,和去年福建高考的本一录取率相当。

对于这样简单粗暴甚至带点残酷的赛制。非遗传承人刘安兴就告诉我们:“初赛就是一个入围资格,目的比较单一,只要在众多茶叶中选好的,大部分茶确实只要两道水就能把冒尖的茶选出来。过了初选到复赛,都是好茶,就需要第三道水来看它们像持久度、均衡度等更全面的地方”。

也就是说,不仅工艺上不能有一点像偏生或者偏酵味、又或者吃了急火或者火功太轻这样的失误,而且如果一泡茶审评浸泡两道水都不能展现出滋味和香气的特征,那它其实也就不具备好茶的特征。这泡茶今年的比赛也就止步于此了。

从今年现场来看整体的品质还是很抗打的,比如在初赛现场就听到马梅荣提起:“今年大红袍总体来看拼配技术有所提升,这个现象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

“一个是工艺上大家对原料的品质特征表现得更准了,拼配的原料本身就好。另一个是大家的拼配方案更纯熟了,不同品种有一定的比例,像一些简单的拼配比较少见了,至少会拼到4到6个品种来保证大红袍的综合度,有香有水。”

从整个层面上来说,斗茶赛的好茶确实是“做出来”的,以往会流传着挑斗茶赛型的茶,看专家的喜好之类的说法,但这个说法现在看有那么几分不会算数的样子。

比如像“朱子杯”的初赛就是全明星的岩茶大咖的审评阵容,而他们之中的好几位我都单独采访过,可以说这些大咖之间的工艺风格都各不相同,他们偏爱的风格肯定也不一样。

所以在“朱子杯”这样的大赛里能拿奖的肯定是平均分高,是获得全体专家的平均认可而不是讨了某一位专家或者赞助商的欢心。

No.2

选出好茶的个性

也选出市场的流行风向

在“朱子杯”的初赛现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讨论,这在其他斗茶赛的现场似乎很难看到,比如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斗茶赛的茶就要香,所以一般都是轻火茶为主。


尤其是初赛,比的就是一个香字。但我在肉桂组的现场就看到有很多,闻盖并没有那么香的肉桂选手也能突破初赛的死亡之组。

熹茗的审评专家郑矫威和我们说,以往很多的斗茶赛最终产品是需要最后再进行归堆、焙火等二次加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奖茶也还是“半成品”,所以这样的比赛大多数会选出轻火的茶,甚至于火功只有走水焙的茶来。这样会给二次加工留下空间。

“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是武夷山目前唯一一个不对获奖茶进行二次加工直接单号封样销售的获奖茶产品。所以在对获奖茶的选择上,其实更接近与广大茶友自己喝茶时候选择的火功,对香和水的平衡会充分的考虑,也会考虑不进行复火之后的后续稳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子杯”确实是选出了更接近与茶友日常认知中的好茶,而不是传说中的,斗茶都是轻火的更占优势的那种说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斗茶赛的好茶又确实都是选出来的。

这个选出来的好茶在大红袍组中则表现的更加突出。大红袍一直都是我在各种比赛中喝起来比较蒙圈的,这个蒙圈也在于风格不太统一。

在传统意义的大红袍评比的潜规则中,上好的拼配大红袍是要求拼配的比较均衡、中庸,不应该有明显的单一品种的气息的。

但是以往的其他斗茶赛由于需要对获奖产品进行后续的归堆复火等二次加工,这往往导致评委在选择的时候会选择类型比较统一的茶进入决赛,这就是我们经常喝到很多的获奖大红袍都是“肉桂”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朱子杯”这样不会对获奖茶进行二次加工,且一一对应封样销售的比赛来说,这个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评委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选择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大红袍。

我观察到在初赛现场,大红袍组评委之间的讨论是最多的。现在的“朱子杯”因为取消了名丛组的组别,很多的单号品种和名丛转战大红袍组,比如在现场就喝到了非常有特点的梅占和奇兰。碰到这些单一的品种的时候,这个时候专家们也会停下来讨论下,到底要还是不要。

其实这个简单的要不要背后是藏着很多的道理的,比如说原则上的要不要,是因为“朱子杯”现在的这种单号封样的模式才能保留这些单号名丛的价值。而具体到某一泡茶的要不要,专家的审评尺度似乎会比拼配版本的大红袍更加严苛一点。

这也很好理解,就像高考要考7科,大红袍就是全面发展的全能选手,而单一的品种则像是偏科生,如果英语考了0分,那只有你数学考个满分可能才有进一本的机会吧。

专家选茶另外一个意义则在于对于市场风向标的确立,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大桂风,在今年的朱子杯审评中,不仅很少见了,而且即使偶尔有个把出现,也会被毫不留情的画上一个叉叉。

今年的“朱子杯”也是几大主流斗茶赛上,唯一保持水仙组而不是老丛水仙组的比赛。

这里面包含的信息量也很大。刘国英在之前接受岩茶教室采访的时候就提到,从水仙的角度去衡量这个品种会更加的全面,水仙的比赛就包容了老丛水仙。如果你既有水仙的香气同时又具备了老丛的丛味,那在比赛中就会有优势。

但是在初赛中,我们也发现对于一些市场流行的所谓“傻瓜丛“的水仙,评委们也是见一个”杀“一个毫不留情。

在这些环节上,我们其实也发现了“选“的重要性,通过权威专家的选,不仅是要把工艺到位的岩茶选出来,还要把”价值观“正确的岩茶选出来,为市场做出一个正确的流行趋势的引导。毕竟武夷岩茶丰富的个性是六大茶类里遥遥领先的。

但是以往的比赛那种将获奖茶混堆复火的做法,大大削弱了岩茶的这种个性化的表达。这也让很多人对于斗茶赛的结果产生了误解和怀疑。

熹茗茶业作为福州最古早的专业岩茶厂牌,也是早早的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朱子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现在这种原封不动,独立包装,还打上获奖制茶人姓名的获奖茶分享方式。

这种方式绝对是能够反应出武夷岩茶全茶类独一份的多样性的。如果你的喝茶水平足够高,相信你也能从这些获奖茶中喝出比赛里的刀光剑影。

只不过这样的分享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量少不够买,我建议你现在就要赶紧锁定你身边的熹茗专卖店了,预定起来。

如果没预定到,就只能等产品正式上线后来Y老师这里试个手气了,虽然我平时的产品也是限量的,但是要蹲到朱子杯的状元茶,基本上就要靠手气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说足火岩茶的褪火,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都要等一年?
教你怎么看岩茶的好坏!无论大红袍肉桂水仙,记下来,不吃亏!
茶人双十二,有何不同?
武夷山岩茶,四大名枞,有哪几款?
拼配大红袍真的“拼不过”纯种大红袍吗? 老茶人说出大实话
你尝过肉桂和水仙的味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