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顶撞曹操刘备,还公然庇护叛徒的臧霸,是怎么被收服的?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在诸多曹营外姓武将当中,臧霸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没有像于禁这般“卖友求荣”,也不会像张辽、张郃那样谨小慎微,甚至故意与其他武将交恶,只为打消曹操戒心。

自建安三年(198年)投靠曹操后,臧霸便被其委任为琅琊相,都督青、徐二州,为青徐最高军事长官。在此后六七年间,臧霸也始终处于“半独立”状态,表现地十分硬气。他不仅顶撞过刘备、曹操,还公然为一些叛将提供“保护伞”。

既然如此,曹操又是如何收服臧霸的呢?

臧霸的硬气

按《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汉晋春秋》,诸葛亮曾在《后出师表》中“吐槽”曹操,称其“五攻昌霸而下”。又按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昌霸,即泰山诸将之一昌豨。那么,这个曹操打了五次都没能拿下的昌豨,究竟有什么本事呢?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昌豨叛为备,(曹操)又攻破之。”自官渡之战前后,昌豨屡次“搞事”,一会投靠刘备,响应他在徐州的叛乱;一会又趁着袁绍刚败,在东海郡兴风作浪。

从结果来看,昌豨这几次叛变均以失败而告终。且曹操每次出兵,都能将其击溃,就连张辽、于禁独自前往,也能轻易收拾掉昌豨。

但奇怪的是,昌豨几次叛变曹操,都没有被处决,反而依旧待在自己的地盘,都督如故。曹操不是诸葛亮,没有必要对昌豨“五擒五纵”而使其归心。他之所以没有处理昌豨,便是因为其背后的泰山诸将暂时动不得。

这显然与臧霸的强硬态度有关。据《三国志·臧霸传》记载:“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

曹操在兖州时,曾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在陈宫、张邈叛曹迎奉吕布入主兖州期间,徐、毛二人也参与了叛乱。为此,曹操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兖州平定。事后,陈宫、吕布、高顺被斩杀,枭首示众,陈留大族张氏更是被灭了全族。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当然不会放过徐翕、毛晖二将。彼时,两人已来到臧霸麾下。曹操对臧霸非常忌惮,不好伸手问他要人,便让刘备转述自己的意思。因为刘备曾担任徐州牧,为臧霸名义上的主公。然而,刘备的脸面若真的在臧霸这里管用,后者便不会坐视他任由吕布驱逐了。

果不其然,面对刘备、曹操的请求,臧霸却表现地很有原则:“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

翻译过来就是:兄弟们跟我臧老大出来混,讲的就是一个“义”字,现在要把徐翕、毛晖交出去,不只是我不答应,其他兄弟也必然不会答应,曹老板您看着办?

曹操的确妥协了。在得知了臧霸的意见后,曹操长叹一声,“乃皆以翕、晖为郡守”。

据此可知,曹操之所以“五攻昌豨而不下”,也是因为忌惮昌豨背后的泰山诸将。

他们掌控着强大兵团,不仅在青徐地域上颇有话语权,还总是“抱团取暖”。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但此时的他仍要花费大量精力清扫袁氏余党。

所以,对于泰山诸将,曹操暂时只能以拉拢、安抚为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操就能完全对他们放下警惕心。

曹操的防范

众所周知,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遥控各路军阀,以实现“借力打力”。这一招,用来对付臧霸等泰山诸将,也屡试不爽。

上一篇已提到:泰山诸将的活动范围,在北海、琅琊、泰山、东海一带,不再赘述。作为青、徐、兖三州交界之地,泰山诸将的北面,恰好正是袁绍长子袁谭。

早在陶谦麾下时,臧霸便与袁谭等人相争,双方互为仇敌。那么,曹操不仅能利用臧霸抵御袁谭的进攻,也能借青州袁谭之手牵制住臧霸等泰山诸将。

除此之外,曹操在打下徐州后,诸如糜竺、陈登等豪族,也被其用来制衡臧霸。据《三国志·糜竺传》记载:“后曹公表竺领嬴郡太守,竺弟芳为彭城相。”臧霸是陶谦故将,与徐州士族不合;故陈登、糜竺等人推举刘备上位后,臧霸也未曾理睬。是以,在吕布败亡、且刘备归顺曹操后,徐州士族必然不会放任臧霸做大。

彼时,曹操从泰山分出嬴郡,令糜竺镇守,而下邳仍为陈登老巢,彭城相则是糜芳,皆在泰山诸将之南;至于泰山以西,同样被换上了曹操心腹——鲁国国相毕谌。

在他们的联手施为下,臧霸等泰山诸将便无法及时与外界的袁术进行往来。与此同时,曹操还不忘切断泰山诸将的后路。见《三国志·凉茂传》:“时泰山多盗贼,以茂为泰山太守,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馀家。”凉茂出任泰山太守后,重点打击“山民”,暂时阻隔了臧霸等人对兖州的影响。

这样一来,曹操没费多少工夫,便成功“借力打力”,完成了对泰山诸将的封锁。

臧霸的服软

到了这一步,臧霸等泰山诸将虽仍在青徐地域上拥有一定自主权,却无法向从前那样,对时局造成深远影响。尤其是吕虔的上位,更是让泰山诸将“彻夜难眠”。

吕虔曾平定炅母与昌霸发动的叛乱,对如何处理泰山贼颇有心得,故曹操令其代替凉茂,接任泰山太守。

据《三国志·吕虔传》记载:“(吕)虔将家兵到郡,开恩信,祖等党属皆降服,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简其强者补战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吕虔在任期间,收受“泰山精兵”为己用,将其纳入曹营麾下。由此,便彻底切断了泰山诸将的主要兵源。而随着曹操对北方地区控制的加深,臧霸也逐渐认清了现实。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于南皮之战中大破袁谭,将其斩杀,袁尚与袁熙慌不择路,逃往乌桓。此战过后,曹操正式控制河北,成为了黄河流域的霸主。这便意味着:曹操有足够精力,来收拾其他不稳定因素。

正如官渡之战后,身处冀州腹地的黑山军张燕,便识相投降了曹操。臧霸见状,亦深知泰山诸将已沦为笼中困兽。于是,他在向曹操道贺之时,主动服软,“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

在当时,臣子主动求遣质子,是确保忠诚的必要手段之一。如黄忠跟随刘备时,便曾“委质入蜀”。西凉军阀马腾上了年纪后,也曾主动前往邺城为质。但他却没想到,自家儿子会“坑害”自己。

言归正传。臧霸等人既然遣送家属入邺为质,便意味着他们要接受曹操的任命与安排。也正是在他们投诚后不久,昌豨被其故友于禁垂泪斩杀。

尽管曹操知道这件事后,还假惺惺说了句:“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但明眼人都知道,身为曹操心腹的于禁,必然是故意处决昌豨,用以震慑臧霸等泰山诸将。

再然后,一直在青徐地域上称雄的臧霸,终于走出了“舒适区”,前往其他地区征讨贼寇,为曹操卖命……

参考资料: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借为父报仇之名攻打徐州扩张地盘,反而让谁成了最大赢家
为了保住徐州,刘备做过哪些努力?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其三)——未救刘备真相
「说三国」别被《三国演义》骗了!陶谦向刘备三让徐州?不存在的
对于汉末的泰山兵与泰山贼你有多少了解?
三国志里的谋士那么聪明,为什么不自己单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