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无良律师之颠倒黑白、逆天改命案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

前言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民众的普法意识普遍加强,甚至出现了家喻户晓的“法外狂徒张三”罗翔,这样的网红律师。

而在古代,参与司法诉讼、书写状纸的人主要由识文断字、取得功名的秀才甚至举人担任,这类人被称为“状师”或“讼师”。通过香港影视作品使大家耳熟能详的宋世杰、陈梦吉、方唐镜等人均在此列。

香港电影《审死官》中由周星驰饰演的金牌状师宋世杰

在清代中期浙江文人吴炽昌的笔记小说《续客窗闲话》里这样介绍到:江南盛行的“破靴党”(因家道中落而品行不端、恃众闹事的读书人群体)称霸一方、无恶不作。讼师们往往亦与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专干违法乱纪、丧尽天良的坏事。

现在就挑选讲述两则案例,希望各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识破那些肮脏卑鄙的骗人伎俩:

故事一

家中小康的陈四成(原文无名),日子过得挺滋润。但他的表弟王宝墙(原文亦无名)则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位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老光棍,就靠着借高利贷过活。四成念在亲戚一场的份上,时不时地周济一下他。

时值寒冬腊月,宝墙又来找表哥借个八百一千的铜板去还债。四成恨其不争、怒其无厌,严词拒绝后一把将他推出大门,接着便落锁栓门,不再理会。

宝墙站在门口骂骂咧咧一阵,见无人应声,心想再不还钱也是被债主一通毒打,反正贱命一条,活着也没啥奔头,不如索性交代在这儿。(临走还不忘坑表哥一把,果然是个恩将仇报的混账。)

横下心的宝墙解下裤腰带,挂在思成家门前的檐椽之上,打好结,将头探进去两脚一蹬、一命归西。

四成听屋外静寂无声,以为表弟已经远走,遂开门查探。这一看不打紧,好家伙,三魂吓走七魄---就见一双人腿在眼前随风晃荡!

还好彼时暮色深沉、周遭无人。惊恐万状的四成害怕因此吃上官司,忙打点金银细软去找好哥们---刘讼师(原文无名)那儿讨计策。

来到老刘家,他跟几位牌友摆起龙门阵,打着麻将,激战正酣。老刘头都没抬:“唔,是四哥呀,莅临寒舍,有何贵干?我可没准备你的晚饭哟!”四成凑过来,俯身低语,如此这般一番,听得老刘连连点头:“晓得了,晓得了,欸!你们可小心了,我这把要和(hú)啦!”

见刘讼师再无表示,四成幡然醒悟,忙悄悄地把金银细软置于他座椅之下。老刘瞟了一眼,满意地笑道:“你先返家把尸首解下,再来回话。切记别叫人给看到了!”

四成领命而去,事毕返回刘宅,老刘更不答话,只是叫他在一旁观战。过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四成如热锅上的蚂蚁,屡次三番催问接下来的行动。老刘打了个哈欠,心不在焉地答道:“你再返家将尸首挂回原处。”

“哈?这不是在耍我吧!?”四成闻言大惊。老刘佯装嗔怒道:“叫你咋办就咋办,少逼逼。不照我说的做,你就等着家破人亡吧!”

好家伙,四成吃不住这套唬,立马回家照办。待他再赴刘宅,老刘冲他狡黠一笑:“看着你这来来回回好几趟,自己不嫌麻烦,我都觉着烦!你现在回家闭门高卧,待天亮有人来敲门,千万别搭理。等官差传唤,你再开门。如遇盘问,啥废话也别说,就要求仵作验尸即可,那时自然有脱身妙计。”

尽管不明就里,可别无他的法四成也只能依照交代进行操作。翌日,路过的保长(*清政府将州县城乡每十户编为一牌,设牌长;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设保长,又称“保正”)发现了悬挂在四成屋檐下的宝墙尸首,吓得他拍门高喊。四成领了老刘的锦囊妙计,任凭保长叫破喉咙、拍肿手掌,也是充耳不闻、毫不理会。保长害怕受人命官司的牵连,遂跑到县衙报案。

知县命差役将四成与宝墙的尸首一同带到衙门,他厉声质问到:“堂下何人?可识得这具尸首?”四成故作镇定地仔细端详一番:“啊呀,启禀老爷,这不是我表弟王宝墙吗?怎么吊死在我家门口啦!?”

“你是否与他有仇?”四成连忙摆手:“木有木有。”保长却在一旁说:“既然他俩是亲戚,搞不好就是被他逼死的,因此才在他家门前上吊自杀。”

知县闻言大怒:“呸!你当本官傻吗?尸体我刚查验过,死者脖颈处有一深一浅两处勒痕。这说明人是在别处勒死,再转移到陈四成家门前挂上,明摆着是借人命官司敲诈勒索他。既然你诬赖他是凶手,搞不好你才是罪犯!来人啊,把他拉下去大刑伺候!”

可怜保长被一顿好打,关入大牢。四成却仅仅是被判自掏腰包,花些银两为宝墙入殓下葬了事。(尽人道主义的义务?)

---故事如此结尾,尽管说宝墙死有余辜,但经过刘状师一通兵不厌诈的操作,居然化腐朽为神奇,使陈四成躲过了刑侦审讯,成功将牢狱之灾嫁祸给了无辜的保长。而中了刘讼师之计,还自作聪明的知县尚且洋洋得意,以为明镜高悬、天网恢恢,抓到了真凶,这实在叫人扼腕唏嘘、不胜感慨。

故事二

丸大村的王思匆(原文无名),在他远房表哥马员外(原文亦无名)府上做帐房先生。马员外因患疾病,医治无效,英年早逝。他膝下无子,仅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

马家族人觊觎他的家产,争相想要过继给马员外当儿子。可马寡妇说了:“奴家还没满二十,过继个小孩吧,我也没有带娃经验;过继个成年人吧,家长里短,怕遭人说闲话。不如等几十年后,我成了老太太,再说吧。”

族人们见其合情合理,只得偃旗息鼓。但想到她年纪轻轻,肯定不会安分守寡,因此买通了她的婢女作为眼线,时刻准备揪住她的小辫子。

不出所料,王思匆早就对马寡妇垂涎三尺,借着马府帐房先生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快便将不甘寂寞的马寡妇勾搭到手。两人亲亲我我、如胶似漆,从黎明到日暮,恨不得在床上打一天的扑克。

可世间哪有不透风的墙?马家族人们从婢女那里探知马王二人的奸情,便对婢女一番交代...

某天深夜,思匆又摸进了马寡妇的卧室,见火烛吹熄,房里传出爱的掌声。婢女连忙跑到院墙外给蹲守的众人通风报信,大伙一声吆喝,哄闹地拥入屋内。

马王二人正赤身裸体斗地主呢,根本没来得及穿衣服逃走,就被众人连同被褥一同捆成花卷儿,抬着进城去县衙报官。

一行人敲敲打打、鼓鼓噪噪、沿街嚷嚷:“捉到马家的奸夫淫妇咯,送他们去见官噢!”喧哗间,思匆之妻---王氏将头探出家门:“欸呀不好!我家相公出去偷吃被逮住啦!”

王氏吓慌了神,连忙跑到隔壁李讼师(原文无名)家求救。老李问明来意后,捋着胡须,眯着眼睛,慢悠悠地说:“所谓'捉贼捉脏、捉奸捉双’,你家相公连人带'作案工具’被当场拿获,这已成定局,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氏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带着哭腔道:“李爷,看在咱家相公平时没少请您吃饭喝酒的份上,求您大发慈悲行行好,千万想辙把他捞出来呀,咱家可缺不得他呀,呜呜呜。”

“你莫哭,莫哭。”老李安慰王氏的同时,两眼珠滴流一转,计上心来:“办法有了!只要按我说的做,兴许还有救。”王氏一听,狠狠点头:“全听您吩咐。”老李叫她附耳过来,如此这般嘱咐一番。王氏会意,遂卸妆素颜、散开发髻,蓬头垢面地跟着女仆离去。

再说回思匆那头。彼时已是三更(晚上11点-凌晨1点),衙门早下班了。守夜的差役对押送犯罪嫌疑人而来的马家族人说:“人犯先关到牢房里,等明天知县老爷升堂,再行禀报。”于是众人将包成粽子的马王二人交给差役后,就蹲在县衙门口,坐等天亮。

李讼师此时也带着王氏来到监牢,那牢头与他是旧相识,老远便招呼上了:“哟!李爷呀,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老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指了指身旁哭得梨花带雨的王氏:“喏,还不是我这表妹嘛!今夜关进来那男的是她相公,她听说捉奸过程中叫马家人给打死了,所以哭成这副德行。我都跟她说了'捉奸之人为了拿证据打官司,是不会轻易杀人的。’可她偏偏不信,软磨硬泡非要我带她来瞧瞧。”老李一面说,一面往牢头手上递银子:“嘿嘿嘿,一点小钱,不成敬意,拿去给弟兄们喝茶哈。”

牢头何等精明,他笑嘻嘻地接下银子:“嗨,既然是弟妹来了,这就领她进去看看,不碍事的。”李讼师便命女仆搀着王氏跟随牢头进了囚房。

待到金鸡报晓、东方渐白,县衙击鼓升堂,开门接案。老李忙喊女仆把依旧蓬头垢面的“表妹”带了出来,送上马车,打道回府。

另一厢,县官坐堂,马家族人递上早已写好的状子。县官看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唤差役给马王二人穿上衣服过堂审讯。

县官见思匆上堂,一拍惊堂木,呵斥道:“呔!你这读书人不学好,偏要作奸犯科,实在有辱斯文!”谁知思匆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夫妻行房、天理人伦,有何不可?”县官觉得好笑:“你不是被捉奸在床吗?难不成和你春宵一刻的是你家婆娘?”

“嘿嘿,可不就是我自家婆娘嘛!”思匆胸有成竹地说。县官顿时满腹狐疑:“咦?那你俩有家不回,为何睡在马府?”(我亦有此问)

“嗨,我跟马老爷是表亲,他不是最近去世了么?我在他家继续做账房先生,只因马夫人年轻守寡,我怕外人嚼舌根子,于是叫来荆妻陪伴同住,以避瓜田李下的嫌疑,谁曾想还是叫马家族人当成通奸给误抓咯。”

“哦?此话当真?”县官又命传唤女犯。众人定睛一瞧,简直不敢相信眼前一幕:好端端的马寡妇怎么会变成了王氏!?失去了铁证的马家族人纷纷像泄了气的皮球,哑口无言,刚进衙门时的意气风发此时已被一扫而空、荡然无存。

县官见状勃然大怒:“玩儿呐!?你们捉奸也不看清楚就给我绑来。这不是浪费公共资源和我个人时间嘛?来人啊,把涉嫌诬告的马家族人统统拉下去,重打五十大板!退堂。”

无罪释放的思匆夫妇欢欢喜喜地回家后,又备了烟酒厚礼上李讼师家表示感谢。

---故事至此结束,李讼师好一招“偷天换日”,成功让王思匆由犯罪嫌疑人变成受害人。马家族人则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如意算盘化为水中之月,败在了李讼师的绝妙好计之下。

故事出处

上述两则故事,出自成书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吴炽昌编著的短篇志怪小说集《客窗闲话》中。该书共八卷,续集八卷,共计一百三十篇。 

《客窗闲话》语言浅近流畅,情节单纯明快。全书涉及颇广,兼记逸闻和史事。各位看官若是觉得故事有趣的话,本书不妨一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雍正年间广东普宁“三宄盗尸案”细陈
清代奇案:小妾之子身亡,尸体被盗,县令明察秋毫,揭开连环骗局
厦门“治吏”小史:毒莫毒兮“合虎药”(厦门文明小史   三 )
《夜雨秋灯录》—返生香草
民间故事:员外贪财,让幺女改嫁惹祸,掩盖长女藏在木箱里的丑事
明朝发生了一起很奇怪的盗窃案,迷雾重重,最终真相大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