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嘉往事5:统万城绝不会陷落?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南北朝小传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上一篇:元嘉往事4:刘义隆,我看上你的盟友了
匈奴夏国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夏国开国皇帝赫连勃勃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年45岁。太子赫连昌继位,下令大赦境内,改年号为承光。赫连昌是赫连勃勃死前皇位争夺中的胜利者,但历史没有告诉赫连昌,他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
赫连勃勃子嗣众多,光儿子就有13位,既然赫连昌能够通过干掉太子赫连璝登基,那么其他诸子也可以有样学样啊。于是赫连昌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就得面对兄弟们的虎视眈眈,他的皇位并不如其父那么稳固,加之他本人残暴无能,掠夺人民比起其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继位不久关中陷入混乱之中,很快这样的情况就传到了胡夏国的老对手——北魏皇帝拓跋焘耳中。
《魏书·列传八十三·铁弗匈奴》:祖(拓跋焘)闻屈孑(赫连勃勃)死,诸子相攻,关中大乱。
灭掉胡夏国,兼并关中是北魏要想统一北方的必由之路,因而胡夏国必须被灭。但要灭亡当时北方为数不多的大国(胡夏国比当时的北燕、西秦、北凉等都要强大,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必须要做周密的谋划,年轻的拓跋焘也要通过这一战打出自己的威信,因此不容有失。
一、御前作战会议
一个人的智谋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于是拓跋焘在北魏皇宫召开了一次战前会议,商讨征伐胡夏的事宜。拓跋焘的本意是想众大臣为自己伐胡夏出谋划策,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上来就碰到了意外。
鲜卑贵族元老北平王长孙嵩和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建议皇帝,胡夏国虽是匈奴人建立的国家,然而他们早已经定居关中多年,再也不是当年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了,不足为患,不如等再过几年,等他们更加衰落的时候,再一鼓作气灭掉他们,这样事半功倍。

长孙嵩画像

不过皇帝的出征计划他们是赞同的,只是想换一个对手,他们建议出征柔然。柔然被北魏蔑称为"蠕蠕",是北方新崛起的一支游牧部落,北魏入据中原后,柔然就占据了曾经属于鲜卑人的牧场,他们逐水草而居,但正如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一样,柔然也成为了北魏的边患,只不过不同于一般的农耕国家,北魏保有大量的鲜卑铁骑,能够随时远征漠北,教训一下柔然,拓跋焘刚刚登基的时候就曾率军亲征柔然,打得柔然坚壁清野。
长孙嵩等人的建议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有一个人知道,这些大臣主张出击柔然绝不只是为了弥平边患,柔然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牛羊遍地,马匹成群,部落中积攒的野兽皮毛更是多不胜数,对于曾经驰骋草原又尚未汉化的鲜卑贵族来说,这些牲畜远比关中的沃野良田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魏书·长孙嵩传》:诏问公卿:赫连、蠕蠕征讨何先?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曰:"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讨大檀。及则收其畜产,足以富国;不及则校猎阴山,多杀禽兽皮肉筋角,以充军实,亦愈于破一小国。"
拓跋焘手下的第一谋士太常崔浩看穿了这一切,什么"富国",不过是长孙嵩等人想要自肥罢了,哪次出征柔然缴获的战利品不是分配给了这些贵族们。作为汉族世家出身的北魏大臣,崔浩清楚的知道关中对北魏意味着什么,此时的北魏已经有了山东,有了古都洛阳,只有再拿下关中,拿下长安这个华夏文明的象征,北魏才能真正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原帝国,苻坚没有完成的事业,崔浩希望拓跋焘能够做到。

崔浩
南北分裂,北方只占据半壁江山,而北魏又只有这半壁江山中的一半,拓跋焘显然不甘心做这样的皇帝。崔浩正是摸准了这一点,所以坚决上奏拓跋焘,他说"柔然人来无影去无踪,我们动员大军真的就能找到他们的主力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还是劳而无功的时候居多吧。胡夏就不一样了,匈奴人已经定居关中,跑不了的,况且胡夏国的皇帝个个残暴不仁,我们北魏以王者之师西征关中,定是手到擒来"。
崔浩的话正中拓跋焘下怀,拓跋焘很满意。眼见皇帝心意已定,长孙嵩等不同意征伐胡夏国的大臣,使出了他们的杀手锏。
"陛下,您真的有信心!我们北魏的骑兵能够拿下那座统万城吗?"
长孙嵩此话一出,拓跋焘沉默了,是啊,北魏骑兵擅长野外作战,攻城并非所长,如果匈奴人固守城池,以逸待劳,自己真的能够拿下统万城吗?虽然拓跋焘没有见过统万城,但他对此早已耳闻,他曾从关中投奔的臣子口中听说过这座城池的建造过程,知道统万城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
二、临门一脚
崔浩看出了拓跋焘的动摇,他知道必须得给皇帝打一针强心针才行,于是摇身一变成了大魔法师,崔浩拿占星术说事,他说:"当年刘裕讨伐后秦之前,我就已经观测到荧惑星(火星)的动向,得出后秦必亡,而现在五星(金木水火土)同时出现在东方,这是预示着我们一定能灭亡胡夏国啊,机不可失啊。"
《魏书·崔浩传》:时议讨赫连昌,群臣皆以为难,唯浩曰:"往年以来,荧惑再守羽林,皆成钩巳,其占秦亡。又今年五星并出东方,利以西伐。天应人和,时会并集,不可失也。"
在那个年代,这些神秘的天象一定预示着什么,古人对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崔浩曾经准确预言过后秦的灭亡,因此众臣对其深信不疑。只有长孙嵩依然表示怀疑,但崔浩的目的并不是说服长孙嵩,而是想要鼓励拓跋焘,果然听了崔浩的话后,拓跋焘下定了决心。

拓跋焘
随后长孙嵩的喋喋不休,惹恼了这位年轻的帝王,但皇帝不好说他是因为西征的事生气的,于是他转而怒斥长孙嵩的贪污行为,并让身边的侍卫将长孙嵩拖到一旁,暴打一顿,这一次长孙嵩闭口不敢说话了。
长孙嵩是北魏的元老重臣,曾为北魏建国立下汗马功劳,连他都被痛扁一顿,其他大臣哪里还敢说话,西征胡夏国一事就此成型。
三、奇袭统万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九月,拓跋焘正式率领大军伐夏。出征之前拓跋焘与群臣商讨很久,最终得出结论,统万城城墙高大,倘若以骑兵强攻,反而会事倍功半,要想一举制胜,必须突袭。
匈奴骑兵
拓跋焘命令司空奚斤领四万大军从山西直取蒲坂(今山西永济县东),又派大将宋周几领兵一万奇袭陕城(今河南陕县西),进逼潼关。随后两路大军挺进,拿下长安。这个取关中的战术,曹操打马超时使过,刘裕北伐时也用过,现在轮到拓跋焘用了。
但关中的长安并不是拓跋焘最终的目的,就在两路大军出发不久,拓跋焘亲率两万最精锐的鲜卑骑兵,从北魏都城平城出发,一路向北,到达云中郡,从这里南下渡过河套地区的黄河,直插统万城。
应该说这是一招妙棋,匈奴人以为北魏要争夺关中,一定会在那里设下重兵,但他们一定想不到鲜卑骑兵会突然来到统万城下。不过这步妙棋里的最大障碍就是黄河,两万大军渡河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要是有点什么动静,可能会让胡夏提前发现。
然而冥冥之中好像自有定数,北魏的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岂是区区匈奴可以阻挡的。当拓跋焘率领大军抵达黄河渡口君子津(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九十公里黄河处),正在为如何渡河而发愁时,气温突然骤降,没几天黄河就结冰了,冰的厚度足以支撑骑着马的鲜卑军队,从容而过。对此史书如此记载"会天暴寒,数日冰结。十有一月戊寅,帝率轻骑二万袭赫连昌。"每每读来都总觉得是有一股神秘力量在的。
始光三年(426年)的冬至,那一天夏国皇帝赫连昌正在宫中设宴款待群臣,也正是那一天拓跋焘的大军距离统万城仅三十里,北魏大军不是在关中吗,怎么会来到统万城下,这一点胡夏国君臣上下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赫连昌强饮了几杯酒,壮了壮胆子,匈奴人的血性重新又鼓舞了他,赫连昌认为北魏大军远道而来,必然师老兵疲,这个时候如果匈奴大军出击,或可与北魏决一雌雄。
想到这,赫连昌仓促之间领兵迎战,只是他高估了自己,匈奴军队大败,赫连昌退回统万城中,没想到由于败的太狼狈了,匈奴人连统万城的城门都没来得及关闭,北魏大将豆代田率领先头部队就此趁势从统万城的西门(服凉门)攻入统万城。赫连昌见状裹挟着残兵又退入宫城,豆代田杀得性起,也不作多想,又冲进皇宫,这时缓过劲来的赫连昌指挥军队关闭皇宫所有城门,围剿进入宫中的魏兵,豆代田见势不妙,连忙从宫墙跳出逃到城外。
另一方面,统万城中的北魏军队与胡夏大军杀红了眼,稳住皇宫的赫连昌又赶忙派人前去关闭统万城的西门,想要将城中的北魏先头部队来个瓮中之鳖。
拓跋焘本来是在城外指挥,他见统万城久攻不下,又唯恐天色渐晚,对鲜卑骑兵不利,就下令收兵,来日再战。是夜北魏大军在统万城城北扎营。
四、名不虚传的统万城
第二天只见统万城四门紧闭,城楼之上站立的全是匈奴勇士,拓跋焘策马围着统万城绕了一圈又一圈想要找出统万城的破绽,然而现实让他失望了,赫连勃勃费尽一生建立起来的统万城确实毫无破绽,它那宽阔的护城河,令鲜卑的战马也难以跨越;它那高耸的城楼,北魏最高的云梯也无法攀越;它那坚固的城墙,即使是鲜卑最厉害的弓弩也无法射穿。
看到这拓跋焘后悔了,或许昨天自己就该一鼓作气派大军踏平这座城池,看来长孙嵩之前说的也不无道理。北魏是骑兵突袭,后勤保障不足,加上现在匈奴人已经有防备了,想要攻下统万城已经是不容易了,这次恐怕要无功而返了。

统万城平面图

想到这,拓跋焘仰天长啸一声,他又骑上了马想要再班师之前再好好看一眼这座天下第一名城,平朔,服凉,朝宋,当他走到东门"招魏门"时,拓跋焘噗嗤一声笑了,区区蕞尔小国竟然狂妄到如此地步,难道它还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吗?下一次北魏的大军必定要从招魏门攻进去。
当天下午,北魏大军出动,乘机劫掠统万城的四郊,缴获了胡夏国牛马十余万头,俘获了一万余户人口,是夜北魏大军带着这些战利品东归。
未完待续…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胡灾171」拓跋焘:主角光环的转移
西北夏朝兴亡二十六年始末,令其土崩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匈奴大漠绝唱:汉人头骨筑骷髅台的统万城
最后的匈奴王城:被北魏拓跋焘所灭,城池毁于北宋
匈奴最后的倔强,志向远大却命比纸薄的胡夏政权
匈奴的最后荣光:胡夏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