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前晚清政府怎么选任公务员?
 你上岸了吗?
和现代一样,百年前的晚清,大家同样对考公抱有极大热忱。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一百多年前的公务员任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清廷成立邮传部,张百熙调任尚书。编制、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一切从零开始。其中,新部门的干部选用,诠释了晚清的政治体制和选人用人机制,也折射出即将终结的帝制弊端。
邮传部的编制仿照外务部、农工商部等机构设置,尚书为最高首长,副职设两个,叫左侍郎、右侍郎。日后,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这时就任左侍郎。

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

机构、编制、人数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二十三,新尚书陈璧上折奏请邮传部官制,制定《邮传部职掌员缺章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机构三定方案。拟设:
承政厅,负责考绩、会计。厅领导叫左丞、右丞;参议厅,负责法制、文稿、检查。厅领导叫左参议、右参议。两厅各设佥事二名,七品小京官二名。各厅内设二科,每科派科长一名,二、三等科员各一名。
部内按业务内容设置五个司,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和庶务。庶务司相当于办公厅。各司设正副司长各一,路政、电政、庶务三司内设三科,每科派科长一名,二、三等科员各一名。船政、邮政两司,每司内设两科,每科派科长一员,二、三等科员各一员。
另设图书馆、讲习所、考工局、通译局。除上海实业学堂外,拟建设一批交通、商船、邮电学堂和工厂。
总计部内官员职数,左丞、右丞各一,左参议、右参议各一,正五品佥事四名,郎中十名,员外郎十二名,主事二十四名,七品小京官十四名,八、九品录事不定额若干。图书馆、讲习所、考工局、通译局配置专门技术人员。
另设编外顾问若干,分四等,分别给予丞、参议、郎中、主事同等待遇。

遴选
三名部领导以下,设置了左右丞、左右参议,类似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这些官员,需要邮传部提名,报皇帝批准任命。邮传部提交的干部名单就是通过干部遴选确定的。
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八,张百熙上了一道《拣员请补署丞、参折》,向皇帝报告, “臣部祥加遴选”:
山海关道、京张铁路总办陈昭常,“才犹卓越”,拟任右丞、二品衔。
内阁侍读学士那晋通达,“谙练老成”,拟任左参议。
存记道、京汉铁路总办施肇基,“熟谙西学”,拟任右参议。
左丞一职日后遴选得人再奏。

光绪皇帝批示:“留。”

中国大学之父张百熙
一年以后的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邮传部上奏了一道《遴选交通银行总、协理片》,遴选邮传部右参议李经楚、部差遣山西候补道周克昌为新成立的交通银行总理、协理(行长、副行长),佐证了晚清的干部遴选制度。
一个月后,邮传部又遴选了六人任佥事,试用期三个月。
可以看出,晚清的干部遴选,是在现有干部中物色提拔,遴选岗位不低于正五品的佥事。

考录
一般工作人员录用采取考试办法。邮传部的录事,就是机关科员,采取了公开招考的方式,不过门槛很高。光绪三十三年农历七月间,召集落第的举人和贡生进行闭门考试,择优录取了137人。入职以后,根据业绩可以晋升为九品、八品录事,甚至七品小京官。
这批人由礼部组织考试排名,由吏部列入干部候补名单,人员到邮传部工作。同时,吏部依然将这批人逐步任职到各省补缺,这样就造成了人在邮传部,任命到外省却不能赴任,并且任职时间不一致问题。于是,邮传部专门向皇帝上奏《本部录事已领外职凭照,请以到部日期作为到省日期片》,请求将这批人留在邮传部、任职日期以到部日期为准。光绪照准。

校招
对于专业人才,邮传部采取毕业游学、实习留任的办法来物色。在科举考试中胜出的一批专业进士、举人先后到部实习,经考察,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邮传部奏请留用商科进士、法科进士、以及法科、农科、工科举人等六人,得到光绪皇帝批准。

文凭
学而优则仕是古代官员任用的主渠道,邮传部选人用人十分注重学历,校招六人中有三人是进士、三人是举人。遴选试用的六位佥事,四人是进士、一位知州、一位候补知府。其中四十九岁的尹家楣,湖北进士,由二品顶戴直隶存记道调入。文凭、资历都很硬。

回避

干部任职也讲回避,上文张百熙《拣员请补署丞、参折》奏折中特意说明施肇基是自己远方族弟的女婿,不在回避的范围之内。

有些明确需要回避的关系如姻亲、血亲,经皇帝特批也可以不回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二十三,法部主事王鸿兟(shēn)调到邮传部,却与左丞郭曾炘(xīn)是姻亲,按规定需要回避。他们查到农工商部的主事祝惺元与同部会计司的祝瀛元是同胞兄弟,经该部奏明免于回避。陈璧抓住这一点,请求批准王鸿兟免于回避。

光绪皇帝

皇帝批示:“毋庸回避。”

戊戌政变之后的光绪皇帝,实际上是具木偶,一切由慈禧说了算。用人制度上的随意,说明了慈禧治国的随意,也说明了晚清吏治的腐败。

特权

满清一直存在种族歧视。晚清官场,汉人取得一定的实权后,国家层面仍然公开重用满人。另外,裙带关系复杂,师门、老乡、以及姻亲等等盘根错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初二,礼亲王世铎奏请任命六名邮传部官员。这批官员先经邮传部考察、提名,报内阁。礼亲王世铎会同内阁研究通过,报请皇帝批准。

名单第一名,拟任电政司员外郎,庚耆,正蓝旗,四品宗室,头品荫生,年三十三岁,花翎三品衔,原工部候补员外郎调入,以邮传部员外郎候补。组织考察的评语是“该员才识通达,办事祥明”,特别注明“该员系原任理藩院尚书松森之次子,现任理藩部尚书寿耆之弟。”血亲关系,居然也是提拔重用的依据。

时任理藩部尚书寿耆

宗室弟子,本身就是候补,这次补实缺。员外郎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吧。这还有什么问题?皇帝当然批复:“依议,钦此。”

十个月以后,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的五月,三十四岁的庚耆被擢升为船政司郎中,相当于正司长。

另一位满人子弟保衡,年仅二十二岁,是正白旗满洲正三品荫生,由兵部员外郎调入。光绪三十四年四月,邮传部奏请任电政司主事,很年轻的处级干部。这些特权,汉人不能享有。

晚清的干部任免制度,打上了深深的专制烙印。首先,从干部管理权限上看,极权必然乱政。邮传部内几乎所有人员调任,由部领导商定后报吏部考察、都要奏请皇太后皇帝批准后任命。干部管理权限收于皇帝一人(皇太后),没有实行分级管理。以一人之力不可能管好数量庞大的官员队伍,这就给各省、部大员徇私留下了制度空间。

其次,从官员绩效管理上看,特权必然乱政。为了维护满人治汉的格局,清朝制定了很多优待皇室宗亲和满人的政策。干得好不如生得好的特权不仅不能让满人励精图治,也激化了满汉矛盾,还使得官场风气进一步变坏。

其三,从官员责任体系上看,唯上必然乱政。表面看,官员的选用和进出都是在规范的操作下完成,实际上每一级官员的进出升迁都是由上司决定,山头自然形成。邮传部成立到民国成立,六年时间尚书换了十三人。领导层和中层的频繁更换,使得官员必然不琢磨事,而是如何选边站,保住优厚俸禄。

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1906年成立的邮传部,管理国家铁路、轮船、邮政、电信四大战略行业,清廷极端重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可惜,邮传部上下官员一顿乱操作,埋下“铁路国有”地雷,最终引爆了辛亥革命。

参考书目:《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文海出版社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志九十四
晚清光绪皇帝的光影全记录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七
晚清民国矾红狮子之廖正兴做品集
晚清悲情皇帝光绪的光影全记录
晚清绝版老照片,第一张光绪皇帝的宠妃,最后一张实属罕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