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瓣 8.2,这部电影一定要趁早看

你好,我是鱼堂主。

又到了,我们周末推荐环节,现在写作内容进行了一个升级,周一到周五,分享好的知识和好书,周六日,是无用环节,比如, 周六的“逃离地球 1 小时”直播,周日就推荐一部,我比较喜欢的电影。

书和电影推荐的标准,是以我的喜好为主,这样我就推荐起来没有压力,大家别太高预期。

今天推荐的是一部法国电影叫《将来的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变来的,讲的是一位法国中学哲学老师。


我个人比较喜欢法国电影,法国电影给人的感觉的确很不一样,故事波澜不惊,只是生活,那么平淡温馨的展现给你看,没有什么,但足以感人,是让人心痛的那种。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先锋电影,所以在看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是否适合自己,素材不一样,但是底色都是讨论人性,每个人的生死不过是件小事,生活还在继续。

比如,大家熟悉的《天堂电影院》《这个杀手不太冷》《放牛班的春天》《自杀专卖店》《小王子》等等吧,有机会我们慢慢聊,毕竟活着还能干什么呢?

好,我们回到,今天推荐的电影《将来的事》,主要讲了一个法国中学哲学老师和她学生的故事。

如果你仔细看介绍,会有点奇怪,为什么中学会有哲学老师?这不是大学才有的课程?

世界上好像只有法国,这么重视哲学教育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帝国主义切换到民族主义的国家,高中生要考哲学,是当初的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直接产物。

法国政府从大革命时代就认为,哲学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部分,一个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承担相关社会法律责任的人,要有不被传统和偏见所束缚的理性分析能力。

学哲学,不只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更是每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

在 1808 年,拿破仑下令设立高中毕业会考的时候,就把哲学作为了必考科目。

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毕业的时候,要能用论文来表达哲学思想。

听着是不是很厉害,其实什么东西,一旦设计考试,就肯定会变成套路化,其实很大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哲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

但是,这项制度执行了两百年,让法国人基本上都受过哲学思辨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氛围的观念改造还是很成功的。

在电影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老师把同学带到树林开讨论会。


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高考题目:“我们能不能讨论真理?”

学生说:你这个问题很怪,哲学的精神不就是什么都应该怀疑一下的吗,真理为什么不能讨论?

老师回答:这要看真理建构在什么之上。在历史上,曾经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太阳是围着地球转,今天还有人这么看吗?

很多的真理已经在科学的角度上确立了。

接着,老师又抛出了新问题:“那你们觉得科学是真理的唯一基础吗?还是历史上那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才是真理的基础?要知道,讨论真理是一回事儿,质疑真理又是一回事儿。”

学生问:“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说真理确立起来了呢?”

老师回答:“你这下终于问到关键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真理是不是存在,而是要分辨真理下面那些可以被验证的基础是什么。”

说实话,这样的讨论,很难想象,是一群学生嘴里说出来的,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很抽象很高级的问题,不过是法国高中哲学课的常态。

老师不是直接给学生们固定的知识点和答案,而是带着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完成更清晰的思考。

娜塔莉是一名高中哲学老师,一个现代社会里典型的知识女性。子女已经成人离家,只在周末来访;她每日奔走于学校和家庭,照顾年迈抑郁的母亲,偶尔与丈夫不咸不淡地争执几句。


满腹学识为她赢得了一份令人尊敬的教职,饱读过的哲学书籍令她拥有独立的思想,然而精神上的富足并不足以为她抵挡住生活里的暗潮涌动。一夕之间,二十多年平淡的婚姻被打破,丈夫决定与年轻的情人同居,母亲猝然离世,出版社的工作被取消……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娜塔莉貌似平静地接受,疲惫地招架,也艰难地前行。


哲学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理性,有人说是理想,浸淫在哲学世界里的娜塔莉,至少从哲学中汲取了优雅和独立。婚姻和爱情对于女人很重要,但对于一个独立的女人,并非全部。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个人默默品味的电影,故事不过是导演用来表达思想的语言,更多故事还要你自己去探索。

我想借这部电影,说一个社会现象,我们平时以为高级困难的东西,在有些人生活里,不过的日常,它的区别仅仅是了解,你知道了,就没有什么神奇的了。

这几年法国高考的作文题目也是厉害的不行,比如,“我们有可能逃避时间吗?”“文化会让我们更有人性吗?”

“多元文化是否是人类团结的障碍?”“所有的真理都是决定性的吗?”“职业化会不会让人类产生隔阂?”

看得我们都惊叹:难道说法国的高中生是“人均哲学家”吗,都能写这样的高深题目?

别惊讶,真的只是内容差异,把我们国内的数学考试题拿出去,法国人跟我们看他们哲学题目一样惊讶,以为我们人人都是数学家。

之所以,介绍这部电影,和法国的教育制度,还想用他来说明另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的知识体系,如果你对这些有兴趣,可以参考题目的教育大纲,来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

比如,他们会从哲学历史开始学,然后是哲学思想,了解各种哲学名人,慢慢的才进入到具体的理论。

比如,他们的教育大纲规定:学生要学习全部的哲学史,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哲学概念命题,大纲给出了一个大的哲学概念范围,包括二十多个命题,像“意识、感觉、欲望、自由、责任、正义和法律”等等,分成了主题、文化、理性和现实、政治、道德这5个范畴的教学板块。

不得不说,一个社会重视什么,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我重视高考,法国一样,五年前,法国出过这么一件事:两帮学生为了会考里应该使用康德还是黑格尔的观点而打群架。这还真不是浪漫,而是事关他们的学业和前途。

但是学习一点哲学,在我们面对一些生活难题时,还真有作用。

比如,面对现在的全球疫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哲学主要聊的话题,就是宏大的让人觉得渺小的东西。

他们的老师,一般会跟学生谈“确定性”和“自由”这样的哲学概念。

比如,现实证明,宗教思想有确定性,而在科学里是没有的;科学处在持续的进展之中,要经受验证、批评和争论,今天的医生,对于疫情防控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

再看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有些民众,宁愿承担被传播的风险,也不愿意带口罩?

如果你读懂西方对自由的理解,可能就看懂这个问题了。

他们认为自由是多年争取的权利,不可被任何事剥夺,今天因为疫情剥夺自由,以后政府还会因为其他事强制我们,因为西方是 遵循先例判决。

虽然,听起来很无语,这些跟不上不是一回事,但是这种思想还是很受欢迎的。

起码我们都明白,自由不等于人可以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自由和责任、限制是不矛盾的。

今天,你们就必须戴上口罩,必须待在家里,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自由限制。

最后,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哲学问题这么难,学生们都是这么回答问题的。

任何东西一旦涉及考试,马上就变成套路了,虽然他们回答的是哲学问题, 其实解题思路,跟我们做数学题,跟清朝考八股文一样。

他们的哲学论文一样有套路,总共分 3 步。

第一步,解题。

比如,“真理能不能讨论”。

解题首先要分析概念,这个概念想表达什么,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然后就再展开论述,这里的过程就是证明,你想表达的东西,是需要掌握一定哲学知识和概念才行的。

第二步,反论。

哲学的本质就是思辨,前面证明了,接下来还要反论,看看能不能推翻自己之前的思路,并且写出理由论证。

合格的反论段,要先对原有的论证进行清晰的重构,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步,综述。

也就是结合,正方,反方做一个综述总结,指出两边的不足和问题,当然一个学生是不容易说到点上,但是考试主要看到是你逻辑是否严谨,有没有乱说就能拿高分。

是不是,看我讲完,哲学考试,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只要掌握知识点和论证套路就可以了。

到这里,基本上从中学教哲学的震撼,慢慢抓变成八股文的鸡肋。

很多地方的课上得太死板,学生没有对哲学形成兴趣和感受。一直以来,那种答题结构都是“雷打不动”的,也就有了应考的套路——他们称为“新三段论”,含义和我们的“新八股文”差不多,很多试卷只是在按照套路来拆解题目,并不是真正的思考。

甚至,很多学生会提前背题,以求能压中答案,看到这里,就更加事情哲学的神秘感了。

但是,这个其实是标准普及教育无法消除的问题,学习归根还是个人的事。

最后,如果你也想引导孩子学一点哲学,推荐一套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一共有6册。

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问大人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所有人都会死?”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教给我一个答案:“石头不会死亡,因为它没有变化。它不死是因为从来没有活过。一切有变化、能长大的事物都会消失。我们都会死去,恰恰是因为我们活着。”

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哲学还是很值得学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法国高中会考作文的教条与思辨:是哲学思考还是法式八股文?
睡不着|连时间也无法告诉你的事
陆生作:有套路,作文才有出路,才有活路
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对电影的影响
复旦教授王德峰:上课香烟一支接一支抽,为何学校和学生不反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